人教版九下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复习课时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下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复习课时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02 09:30:0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2023年初中化学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时练习
1.(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现有Zn、Cu、Ag三种金属,每种金属限用一次,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该试剂是( )
A.AgNO3溶液 B.CuSO4溶液
C.稀H2SO4溶液 D.ZnCl2溶液
【答案】B
【详解】A、锌、铜都可以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无法证明锌、铜的活动性强弱,A错误;
B、锌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活动性锌在铜前,银不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活动性银在铜后,故使用硫酸铜溶液能一次性验证锌、铜、银的活动性强弱,B正确;
C、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活动性锌在氢前,而铜和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铜和银在氢后,但是无法说明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C错误;
D、铜、银与氯化锌溶液都不反应,无法证明铜、银的活动性强弱,D错误。
综上所述:选择B。
2.(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青铜 B.氧化铁 C.不锈钢 D.硬铝
【答案】B
【详解】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青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铁是铁的氧化物,不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符合题意;
C、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硬铝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2·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和Y分别放入盐酸中,X溶解并产生H2,Y不反应,将Y和Z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Y表面有Ag析出,而Z没有变化。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 C.Y>X>Z D.Z>Y>X
【答案】A
【详解】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比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活泼,所以活动性X>Y;
活泼金属能从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中将不活泼金属置换出来,Y表面有Ag析出,而Z没有变化,则活动性Y>Z。
所以活动性X>Y>Z,故选A。
4.(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详解】①铁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故铁钉表面产生气泡,故正确;
②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由于亚铁离子是浅绿色的,所以反应后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故正确;
③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故随着反应的进行,铁的质量会减轻,故正确;
④根据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中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溶解56克铁,生成2克氢气,溶液质量增加54克,故反应后溶液质量会增加,故错误;
故①②③正确;故选C。
5.(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金和黄铜(铜锌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将其区分的是( )
A.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观察颜色 D.灼烧
【答案】C
【详解】A、加入稀硫酸时,黄铜中的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黄金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能够产生气泡的是黄铜,无明显现象的是黄金,能将其区分,不符合题意;
B、加入硝酸银溶液时,黄铜中的锌和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黄金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故能够产生银白色固体的是黄铜,无明显现象的是黄金,能将其区分,不符合题意;
C、真黄金和假黄金颜色相同,不能将其区分,符合题意;
D、假黄金灼烧会变黑,因为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真黄金不会,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常用作导线,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D.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
【答案】D
【详解】A.铜常用作导线,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正确。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高温条件下都不会与氧气反应,正确。
C.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生铁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0.03-2%,正确。
D.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不是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是因为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选项错误。
故选:D。
7.(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黄金是金对应的单质,化学性质很稳定。而“假黄金”是铜锌合金,颜色和外观与黄金相似。下列不能区分黄金与“假黄金”的方案是( )
A.在空气中灼烧 B.放在盐酸中
C.观察颜色 D.比较硬度的大小
【答案】C
【详解】A、在空气中灼烧,假黄金中的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会观察到逐渐变黑,而黄金无明显变化,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B、铜和锌的合金中的锌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黄金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是为铜锌合金,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C、因为黄金与假黄金颜色基本相同,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D、铜锌合金硬度较大,黄金硬度较小,通过比较硬度的大小,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故选C。
8.(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小 D.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金属的性质。
【详解】A、金是金黄色,铁粉是黑色,故A不符合题意;
B、汞是液态金属,故B不符合题意;
C、合金的硬度比金属要大,故C不符合题意;
D、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阻碍氧气与铝进一步接触发生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2秋·九年级课时练习)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丁盐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答案】D
【详解】由甲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知,甲最不活泼,由丁盐能与乙反应但不与丙反应知,乙的活动性最强,丙的活动性比丁弱,综上所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乙>丁>丙>甲;故选D。
10.(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出现蓝紫色火焰
B.将铁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对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加强热会出现红色物质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答案】B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正确;
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错误;
C、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木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对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加强热会出现红色物质铜,正确;
D、铜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硝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正确。
故选B。
11.(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自行车构件及配件所用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塑料车筐 B.橡胶车胎 C.钢制车圈 D.棉布座套
【答案】C
【详解】A、塑料车筐用塑料制成,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B、橡胶车胎由橡胶制成,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钢制车圈由钢制成,钢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棉布座套由棉制成,棉属于天然材料。
故选C。
12.(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为了增加金属产量,大量开采金属矿物
D.金属的回收利用,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D
【详解】A、大多数金属是银白色的,铜是紫红色的;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是常温下的液体金属;不符合题意;
C、大量开采金属矿物可以提高金属的产量,但会造成资源匮乏;不符合题意;
D、金属的回收利用,保护了金属资源,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D。
13.(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向装有等量的同种盐酸的四支试管中,分别随机加入相同规格的Mg、Fe、Cu、Ag片,甲和丙均有气泡产生,且丙更剧烈,乙和丁无明显现象(如图)。则甲中放置的是( )
A.Mg B.Fe C.Cu D.Ag
【答案】B
【详解】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
活动性镁大于铁大于铜大于银;甲和丙均有气泡产生,且丙更剧烈,乙和丁无明显现象,则丙为镁、甲为铁,乙、丁为铜、银中的一种;
故选B。
14.(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①高温煅烧石灰石
②焦炭充分燃烧
③灼热的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④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详解】①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②焦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③灼热的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④高温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
综上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②③,故选B。
15.(2022秋·九年级课时练习)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B.b处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C.为减少大气污染可用水吸收尾气中的CO
D.反应前后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
【答案】B
【详解】A、该实验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反应前氧化铁是红色固体,反应后生成的是铁粉为黑色,故a处现象应为红色固体变为黑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处可以放澄清石灰水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故不能用水吸收尾气中的CO,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反应前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后铁单质为0价,故反应前后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颗序,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
B.实验③中溶液的质量变大
C.X可能为锌,Y可能为硫酸亚铁
D.只做实验③和④,一定不能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答案】C
【详解】A、通过实验①②验证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H)>Cu,实验③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所以通过实验①②③不能验证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③中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为: ,由此知,每56份的质量铁和160份质量的硫酸铜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和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
C、实验④中,要证明Zn>Fe,则X可能为锌,Y可能为硫酸亚铁,锌置换出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铁可以说明锌比铁活泼,故C符合题意;
D、实验③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若实验④中X为锌,Y为硫酸亚铁,则证明Zn>Fe,所以通过实验③和④,可以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为了验证镁、锌、铁、铜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充分反应后发现试管中均有少量固体残留。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最终得到无色溶液a和固体b(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以下结论:①反应前后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均发生明显变化;②固体b中至少含有1种金属;③固体b中最多含有四种金属;④溶液a中至少含有2种金属离子;⑤该实验能得出4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Fe>Cu。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A
【详解】①第1支试管在反应前溶液为无色,稀盐酸与锌粉反应后生成氯化锌,溶液仍为无色。第2支试管在反应前溶液为无色,稀盐酸与铁粉反应后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变为浅绿色。第3支试管在反应前溶液为蓝色,镁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后生成氯化镁,溶液变为无色。由此可知,反应前后只有2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发生了明显变化,故该条结论错误;
②当把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后,最终得到无色溶液和固体。由此可知,溶液中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都已完全反应,则固体b中至少含有铁和铜两种金属,故该条结论错误;
③当在甲图实验中镁粉过量时,不仅能把第3支试管中氯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剩余的镁粉在倒入烧杯后,还会和氯化亚铁、氯化锌反应,把铁、锌置换出来,所以固体b中最多含有镁、锌、铁、铜四种金属,该条结论正确;
④当镁粉过量时,镁粉会和氯化铜、氯化亚铁、氯化锌反应,那么反应后的溶液只含有氯化镁一种溶质,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只有镁离子,所以溶液a中至少含有1种金属离子。故此条结论错误;
⑤通过图甲中实验可知,锌粉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速率比铁粉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速率快,说明锌>铁,镁粉能把氯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镁>铜。把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一只烧杯中最后得到无色溶液和固体,此现象无法比较镁与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此条结论错误;
综上所述,故答案选A。
18.(2019·重庆·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考一模)金属钨(W)可做教室日光灯的灯丝,钨合金非常坚硬和耐磨、耐热。用黑钨矿(含有 FeWO4)与 Na2CO3 混合在空气中焙烧可以得到 Na2WO4,Na2WO4 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 H2WO4,H2WO4 受热分解生成三氧化钨和另一种常见的氧化物。
(1)4FeWO4+4Na2CO3+O24Na2WO4+2Fe2O3+4_______
(2)H2WO4 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3)H2WO4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H2 与 WO3 在 1000℃条件下反应可得到金属 W 和水,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答案】 CO2 +6 H2WO4H2O+WO3 置换反应
【详解】(1)根据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横线上的物质应是二氧化碳,故填:CO2.
(2)H2WO4读作钨酸;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显-2,氢元素显+1,设钨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1)×2+x+(-2)×4=0,则x=+6.故填:钨酸;+6.
(3)H2WO4受热分解生成H2O和WO3,H2WO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WO4 H2O+WO3
(4)H2与WO3在1000℃条件下反应可得到金属W和水,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19.(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属于合金的是 (填序号)。
A.氧化镁 B.铜 C.钛合金 D.水银
(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划(如图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____。
【答案】(1)C
(2)混合物
(3)黄铜(或铜锌合金)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分析】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熔点比各成分金属低;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详解】(1)氧化镁是金属氧化物,铜、水银属于金属单质,它们都不属于合金,钛合金由钛和其他金属制成;
(2)生铁是铁、碳等元素形成的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
(3)黄铜是铜、锌等元素制成的合金,比成分金属纯铜的硬度大,所以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划,纯铜片上会留下明显的划痕。
20.(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知图,研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
(1)实验a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要验证铜、铝、银的活动性顺序,不必做的实验是____(填实验序号)。
【答案】(1)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2)c
【详解】(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铜的活动性大于银,故铜丝会与硝酸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单质和硝酸铜溶液,其反应现象是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2)a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铜>银,b可以证明铝>铜,ab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铝>铜>银,c实验是验证铝和氢的活动性顺序,其与铜、银的活动性无关,故不需要做实验c。
21.(2019·湖北襄阳·统考中考模拟)向AgNO3和K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结果没有现象产生,则滤渣中的物质是___,加入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答案】 Ag 2AgNO3+Fe=2Ag+Fe(NO3)2
【详解】(1) 向AgNO3和K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铁粉只与AgNO3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所以,滤渣中一定有Ag,因为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结果没有现象产生,说明滤渣中没有铁粉,故填写:Ag;
(2)铁粉与Ag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Fe=2Ag+Fe(NO3)2
【点睛】该题为滤渣、滤液题,解题关键是分清哪些反应能发生,哪些反应不发生,反应生成的单质一定在滤渣里。
22.(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其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下列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铜具有___________性: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_。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一氧化碳反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某同学对含Cu(NO3)2、AgNO3、M(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探究,流程如下(M表示一种金属元素):
根据实验探究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金属Fe、Cu、Ag、M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③滤液D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______种情况。
【答案】(1) 导热 大
(2)铁制品表面喷漆(合理即可)
(3)
(4) H2 M>Fe>Cu>Ag 3 三
【详解】(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铜具有导热性;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喷漆、刷油等,合理即可。
(3)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反应炼铁,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4)①无论加入铁是否过量,固体加一定是金属(混合物),而金属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则气体X一定是氢气(H2)。
②铁一定会与硝酸银、硝酸铜发生置换,所以滤液A中一定含硝酸亚铁,而加入过量的M后过滤可得到无色滤液,则M活动性一定比铁强,根据已学知识金属活动性Fe>Cu>Ag,所以金属Fe、Cu、Ag、M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Fe>Cu>Ag。
③结合小问②固体甲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则滤液A溶质为Fe(NO3)2、M(NO3)2,加入过量固体乙,则固体乙是M和铁,再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若硝酸银过量,则滤液D溶质为Fe(NO3)2、M(NO3)2、AgNO3,若硝酸银不足,则滤液D溶质为M(NO3)2,或Fe(NO3)2、M(NO3)2,综上共有3种情况。
23.(2022秋·九年级课时练习)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______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1)0.4
(2)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4g。
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详解】(1)样品质量为40.0g,分2次加入稀硫酸的总质量为110.0g,充分反应后烧杯内物质质量为149.6g,则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故填:0.4。
(2)见答案。
24.(2016春·云南普洱·九年级学业考试)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 14 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 Zn+H2SO4=ZnSO4+H2↑ 。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充分反应后装置及反应剩余物质质量
装置和足量的稀硫酸质量 锌铜合金质量
342.10g 16.00g 357.70g
若不考虑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
(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答案】(1)0.4g (2)81.25%
【分析】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就是按照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步骤:(1)设未知数(2)依据题意写方程式(3)写出相关量(4)列比例式求解(5)简单写出答案。该题中合金总共为16g ,但只有Zn和稀硫酸发生反应,通过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求出H2的质量,在通过H2的质量求出Zn的质量,进一步就出Zn的质量分数。
【详解】解:依题意可得
(1)氢气的质量=342.10g+16.00g-357.70g=0.4g
答:氢气的质量为0.4g;
(2)解:设该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x=13g
则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00%=81.25%
答: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1.2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2023年初中化学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时练习
1.(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现有Zn、Cu、Ag三种金属,每种金属限用一次,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该试剂是( )
A.AgNO3溶液 B.CuSO4溶液
C.稀H2SO4溶液 D.ZnCl2溶液
2.(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青铜 B.氧化铁 C.不锈钢 D.硬铝
3.(2022·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和Y分别放入盐酸中,X溶解并产生H2,Y不反应,将Y和Z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Y表面有Ag析出,而Z没有变化。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 C.Y>X>Z D.Z>Y>X
4.(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金和黄铜(铜锌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将其区分的是( )
A.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观察颜色 D.灼烧
6.(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常用作导线,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D.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
7.(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黄金是金对应的单质,化学性质很稳定。而“假黄金”是铜锌合金,颜色和外观与黄金相似。下列不能区分黄金与“假黄金”的方案是( )
A.在空气中灼烧 B.放在盐酸中
C.观察颜色 D.比较硬度的大小
8.(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小 D.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9.(2022秋·九年级课时练习)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丁盐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10.(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出现蓝紫色火焰
B.将铁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对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加强热会出现红色物质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11.(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自行车构件及配件所用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塑料车筐 B.橡胶车胎 C.钢制车圈 D.棉布座套
12.(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为了增加金属产量,大量开采金属矿物
D.金属的回收利用,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3.(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向装有等量的同种盐酸的四支试管中,分别随机加入相同规格的Mg、Fe、Cu、Ag片,甲和丙均有气泡产生,且丙更剧烈,乙和丁无明显现象(如图)。则甲中放置的是( )
A.Mg B.Fe C.Cu D.Ag
14.(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①高温煅烧石灰石
②焦炭充分燃烧
③灼热的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④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2022秋·九年级课时练习)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B.b处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C.为减少大气污染可用水吸收尾气中的CO
D.反应前后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
16.(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颗序,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
B.实验③中溶液的质量变大
C.X可能为锌,Y可能为硫酸亚铁
D.只做实验③和④,一定不能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7.(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为了验证镁、锌、铁、铜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充分反应后发现试管中均有少量固体残留。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最终得到无色溶液a和固体b(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以下结论:①反应前后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均发生明显变化;②固体b中至少含有1种金属;③固体b中最多含有四种金属;④溶液a中至少含有2种金属离子;⑤该实验能得出4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Fe>Cu。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18.(2019·重庆·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考一模)金属钨(W)可做教室日光灯的灯丝,钨合金非常坚硬和耐磨、耐热。用黑钨矿(含有 FeWO4)与 Na2CO3 混合在空气中焙烧可以得到 Na2WO4,Na2WO4 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 H2WO4,H2WO4 受热分解生成三氧化钨和另一种常见的氧化物。
(1)4FeWO4+4Na2CO3+O24Na2WO4+2Fe2O3+4_______
(2)H2WO4 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3)H2WO4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H2 与 WO3 在 1000℃条件下反应可得到金属 W 和水,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19.(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属于合金的是 (填序号)。
A.氧化镁 B.铜 C.钛合金 D.水银
(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划(如图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____。
20.(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知图,研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
(1)实验a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要验证铜、铝、银的活动性顺序,不必做的实验是____(填实验序号)。
21.(2019·湖北襄阳·统考中考模拟)向AgNO3和K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结果没有现象产生,则滤渣中的物质是___,加入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2.(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其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下列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铜具有___________性: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_。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一氧化碳反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某同学对含Cu(NO3)2、AgNO3、M(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探究,流程如下(M表示一种金属元素):
根据实验探究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金属Fe、Cu、Ag、M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③滤液D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______种情况。
23.(2022秋·九年级课时练习)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______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4.(2016春·云南普洱·九年级学业考试)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 14 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 Zn+H2SO4=ZnSO4+H2↑ 。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充分反应后装置及反应剩余物质质量
装置和足量的稀硫酸质量 锌铜合金质量
342.10g 16.00g 357.70g
若不考虑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
(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