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科目 历 史 年级
课时 1 授课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开国大典及西藏和平解放。 过程与方法:领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客观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步形成历史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重难点 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开国大典。 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本课采用歌曲导入,找同学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前些日子,电视上、大街上到处都是这个旋律,同学们知道它的名字吗?(《我和我的祖国》)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中国!) 中国人民在20世纪经过一百多年英勇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那么,新中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首都、国旗、国歌又是怎样确定的呢?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 新课: PPT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年前的1949年,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家诞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建国,毛泽东等人做了怎样的筹备和努力呢? 首先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一、筹建新中国 同学们阅读教材,提问:筹备建国召开了什么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点】 找同学回答: 时间:1949年 1、概况 地点:北平 参与者: PPT展示图片《会议场景》,这次会议召集了这么多各个方面的代表,都决议出了哪些内容呢? ①制定了? ②选举了? 2、内容: ③确定了? ④决定了? 找同学回答,重点介绍国旗来历(找同学回答国旗上星星代表什么)、视频介绍国歌、PPT图片讲解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用PPT展示碑文并提问:三个时间点分别代表什么(三年以来: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时期、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 PPT总结。 过渡: 我们为建国做了那么多准备,接下来我们共同看看开国大典。 二、开国大典【重点】 1、同学结合教材与PPT自主学习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毛泽东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PPT出示当时实景图片。 阅读教材第4页第一段内容,思考并讨论: 为什么是54门礼炮28响? (54代表当时参加开国大典的54个民族,28响代表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走过的28年历程。) 著名作家、当时担任《大公报》记者的萧乾,也行进在参加开国大典的行列里。他事后这样写道:“如果重生是奇迹,今天我看见了5000年古老中国的重生。老了时,我将拍着胸脯对我的儿孙们讲,开天辟地的那一天,我就在场!” 那么开国时的盛况究竟是怎样呢?它用语言形容总是苍白无力的,我们来看一段当时的视频。 过渡: 这段视频看得心情激动,人心振奋,我们结合PPT展示的材料以及刚才的视频。 提问:你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怎样的意义?【难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过渡: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那么中国完全统一了吗?(没有) 通过课前的了解,西藏并没有解放,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西藏问题。 三、西藏和平解放 首先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找同学回答西藏解放的时间、代表、和平解放的标志。 视频《1951年十八军进藏》。 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藏问题呢? PPT出示西藏地图以及现在的西藏。 四、总结 PPT出示简单问答题,同学回答并总结。 五、知识巩固 选择题同学回答。 六、课后延伸 播放课前未播放完的视频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我爱我的祖国,爱她有没壮丽的景色,爱她奋发向上的活力。 作业:学习唱《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 七、板书: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建新中国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二、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日,北京天安门广场 三、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用歌曲导入能吸引学生兴趣,顺利进入新课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历史归纳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视频更直观的感受开国大典,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本科所学。
教学反思 本科设计内容较容易,结合实际建国70周年,学生容易接受,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某些不足之处还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