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经过。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收集新中国成立的史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的能力。
2.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归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新中国建立的不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理想。
2. 加深对国旗、国歌的认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开国大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学期结束了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在你们的记忆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 (学生可能回答:屈辱史,血泪史,挨打史,抗争史,探索史,老师加以肯定)那么,本学期我们将学习中国现代史内容,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我们将现代史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8—今)。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那中国这个睡狮是何时醒过来的?中国人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讲授新课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教师:出示材料,毛主席与周总理对话中说的进京赶考什么?考试试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教师:出示问题,要求师友互助,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正式成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做了哪些准备呢?
思考: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通过的纲领、作出的决定等)。
③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意义。
学生:师友互助,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是:一个文件:《共同纲领》;一个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一个主席:毛泽东;一面国旗:五星红旗;一首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一个首都:北京;一座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
教师补充讲解《共同纲领》的作用(临时宪法)、政协会议召开的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讨论:五星红旗含义、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有人认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不太合适,建议修改一下。你们认为呢?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教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只是规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正式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探究: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请回答: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时期?分别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的?
①解放战争:1946年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③中国近代史: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过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成功举行,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开国大典
教师:播放开国大典视频。
学生:阅读课本,描述开国大典的经过。
教师:在开国大典中,54门大炮齐鸣28响。这隆隆的炮声,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此时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为什么要鸣28响?
学生:54代表当时参加开国大典的54个民族(也有人说代表参加一届政协会议的54个团体;还有人认为是纪念五四运动,因为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28响代表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走过的28年历程。
思考:同学们,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那么,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
学生:国内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结束了一百年来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西藏和平解放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巩固新生政权?
学生:继续解放全中国。
教师:我国大陆地区最后解放的地区是哪里?
学生:西藏
教师:我们学过很多关于西藏的知识,同学回答一下,如何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学生1:唐朝: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学生2: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
学生3:清朝: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乾隆帝设置金瓶掣签制度。
教师:那我们何时收回的西藏?有何意义?
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总结,1951年,人物阿沛·阿旺晋美,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三、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总结,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百年巨变告诉我们,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会实现经济的腾飞、民族的复兴。
【板书设计】
准 备 新中国成立 巩固
政治协 西藏和平解放
商会议 开国大典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