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 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 美术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 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 美术六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2-01 16:1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废旧物的“新生命”》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上册 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
【教学主题】用手工的方式表现物体。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同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回、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相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的含义既包括现代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也包括传统工艺的思想、制作手段与方法。“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形成学生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科知识融入生动的课程内容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在这一课中使用的造型材料是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材质,在学生的眼中,这些材料平时很有可能归于“垃圾”或野外路边的无用之物的范畴,这节课中需要学生转换角度去看待它们,运用想象力赋予它们艺术的新生命。怎样去感受材质,发现材质的艺术方面的可塑性,并制作出有一定趣味性的实物雕塑作品,使学生在实践和思维等方面都有所收获,是本课的重点所在。针对学生好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教师设计课堂环节时注意动静结合,将体验、游戏、实践等环节融入教学过程,取代单纯的教师讲授。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主动的获取知识,收获快乐。
2、学情分析
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已基本掌握了色彩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调色配色方法,他们已不满足于仅仅拿笔调和颜色来作画,他们渴望用更新颖的方法更自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朝气和活力。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2、尝试废旧物品利用,用多种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制作,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与探索能力。
3、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感受美、创造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废旧物品的外形、材质等特点、展开联想。
教学难点:用各种装饰材料制作有创意的作品。
【所需要条件】
1、教具准备:教学图片、影像资料或课件。
2、学具准备:手工工具等。
【评价任务】
本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评价以鼓励为主,由于吸附法制作肌理效果具有偶然性,学生初次尝试不太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应多加鼓励与帮助,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出示一幅漂亮的粘贴画作品,请同学们欣赏。
你们能看出来它是用什么材料粘贴的吗?
生答:鸡蛋壳等。
大家平时吃完鸡蛋,蛋壳都怎么处理了呢?
生答:都扔掉了。
生活中很多废旧物品在我们的奇思妙想下都会焕发出“新生命”。
导入课堂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示范。
教师演示废旧饮料瓶的“再生”制作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制作方法。
2、分析作品。
将老师搜集的利用废旧物品加工制作的作品分发到小组中,学生分组欣赏作品,探究并讨论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的?你还能给作品提出什么建议来吗?
作品赏析:在课件中展示更多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废旧物利用的广泛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路。
3、启发联想。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废旧物品,进行联想。
4、布置作业:
利用废旧物品和辅助材料,制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三、教师指导创作
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也可以单独自己制作。
教师指导,学生创作。
四、展示与讲评阶段
展示学生作品,有创作者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采用自评、互评的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
1、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2、这么多的作品,你们比较欣赏哪一件?为什么?
五、总结激励,启迪志向
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太出色了,我们用丰富的想象做出了造型另类的乐器。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关于乐器还有很多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希望不久的将来你们也能学有所成,做一个像朗朗那样的伟大的钢琴家。
【教学反思】
本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评价以鼓励为主,教师应多加鼓励与帮助,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太出色了,我们用丰富的想象做出了造型另类的乐器。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关于乐器还有很多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希望不久的将来你们也能学有所成,做一个像朗朗那样的伟大的钢琴家。激发学生了学习的兴趣,有效的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学习的难点,理清学习思路,落实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使整个课堂积极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