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今天我将围绕聚焦细节描写,体会父母之爱这一主题从这四个板块展开我的说课。分析教材把握学情、立足学情确定目标、学为中心说教学过程,凸显思维整理板书。
首先进入第一个板块,分析教材把握学情。在这个板块我主要从纵向看承接,横向看勾连,定点看文本这几个视角展开我的解读。纵向看承接,本文位于五上第六单元,语文要素是1、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其中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这一要素统编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有所安排,体现了语文要素安排的系统性和关联性,语文的学习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接着横向看勾连,本单元以人文要素舐犊情深为中心,编排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课文,这几篇课文相互勾连,从不同视角让学生抓住场景和细节感受父母的爱,从而让学生学会知爱、懂爱、会爱。其次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更注重让学生利用前面学习的方法来自主学习。
最后定点看文本。本文改编自巴德舒尔伯格的作品,其语言浅显易懂。课文主要讲了作者的父母对他童年时写的第一首诗给出了截然相反的评价,母亲觉得这首诗“精彩极了”,父亲却觉得“糟糕透了”,两个极端的评价影响了作者的一生。同时作者以父母说的话做题目,也激发了读者的兴趣。作为略读课文,它提出阅读要求主要指向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五年级学生,经过四年多的学习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掌握了默读方法。有了之前人物细节描写的学习基础,学生对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来描写和感受人物特点并不陌生,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细节描写的语句和场景对人物情感的烘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1.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等方法认识本课生字。2.聚焦细节,通过圈画关键词,自读自悟,小组合作等方式,感受父母之爱不同的表达。这是我本课教学的重点3.结合口语交际和实际生活,说一说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这是我本课教学的难点。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板块(一)关注课题,引发质疑(二)回顾前文,方法再现三把握细节,感受深爱(四)创设情景,升华主题。
首先进入第一个板块,关注课题,引发质疑。课堂伊始我会板书课题,然后让学生齐读课题,让学生说一说课题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学生会回答出有一对反义词和有双引号这两个最大的特点。然后老师总结,这双引号其实就是引用别人的话,你们看写作时引用别人的话当题目也是个好办法。那这两句话分别都是谁说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之后学生反馈,老师出示文本。接着通过学生朗读出示的文本,我板书一句来自母亲,一句来自父亲。之后我又提出问题父母对这首诗的看法截然不同,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会提出为什么父母评价不同?他们的评价对巴迪会产生什么影响?巴迪怎么看待父母对他的评价这些类似的问题。这时候我总结:其实大家提出的问题和略读课文提示很相似,大家赶紧去读一读吧。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应该把主动权更多的交给学生,所以在这个环节我鼓励学生针对课题和父母的话提出疑问,结合课文略读提示把把学生的疑问化为课堂学习内容。
为了实现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这一语文要素,我设计了回顾前文,方法再现这一板块。在这板块,我先出示略读课文中的第二个问题巴迪长大后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让学生在文章中找一找,并出示。之后我又引导道原来这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就是父母之爱,那如何体会这两种不同的爱方式呢,其实本单元的导语中已经告诉我们答案,出示本单元语文要素。接着出示前面两课学习的课文,圈画细节,为学生学习本课做铺垫。与学生共同回顾后,总结原来父母的爱表现在语言、动作、神态之中。这些细节帮助我们体会了父母浓浓的爱。
课堂上需要学生的思考探究,从而展开真正的学习。在教学的第三板块我结合学情,在相对容易体会的母爱部分让学生自主默读,独立探究。我先出示任务目标找出描写母亲的句子,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母爱,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并圈画关键词说一说理由。之后学生交流汇报,从圈画的关键词看出母亲的爱是慈祥的。在理解较有难度的父爱部分时,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加上小组交流,让学生在有所感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交流。首先出示任务目标自己先默读课文1-14自然段,找出描写父亲的句子,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父爱,圈画出表现父爱的细节。 再小组交流圈画内容,讨论这是怎样的爱,并选出代表汇报。在进行小组汇报时,出示评价标准,让学生更有方向。学生讨论后,得出父亲的爱是严厉的。略读课文就是让学生真正展开语言实践的操练场。
在本节课的最后一个板块,为了解决教学难点我结合口语交际和实际生活,开展辩论会,让学生说一说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我设计了如下过程。首先先出示巴德成功的事迹,接着提出一个辩证观点:有人认为母亲对巴迪的帮助更多,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在开始说看法之前,出示本单元口语交际内容,让学生从中选取可以用的材料作为自己的观点支撑,说说自己的看法。最后全班交流,师生共评。
最后老师总结同学们母亲的爱给了我鼓励和信心,父亲的爱时刻提醒我不要忘记提高,无论是鼓励还是批评这都是爱,正是这两份截然不同的爱让我奋力前行。我相信通过这节课,你们以后也能正视鼓励与批评,无论方式如何,这都是爱。板书爱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无声的教学语言,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板书做如下设计:
简洁干脆,让学生一目了然。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