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凤山期中)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全国最大的林区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C.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农作物的要求
D.东北三省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有三大林区,东南林区、西南林区、东北林区,其中东北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林区,东北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排除A;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排除B;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生长周期长,熟制基本上是一年一熟,C符合题意;东北三省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排除D,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读东北地区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2.据图可知,甜菜主要分布在( )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海河平原、松嫩平原
C.辽河平原、海河平原 D.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3.以下属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
B.经济作物有大豆、棉花、甜菜等
C.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
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4.A地区现在实行退耕还湿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这些措施不是为了( )
A.防止低温对作物的冻害 B.保护湿地的多种功能
C.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D.避免环境的继续恶化
【答案】2.A
3.D
4.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1)东北平原主要分为3个部分,包括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是东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位于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脉及松辽分水岭之间。南以松辽分水岭为界,而北面与小兴安岭山脉相连,东西两面分别与东部山地和大兴安岭接壤,整个平原略呈菱形。辽河平原是位于辽东丘陵与辽西丘陵之间。辽河平原地势低平,海拔较低,一般在50米以下。其中沈阳以北较高,辽河三角洲近海部分仅2~10米。在辽河平原上分布着许多河流,包括有:浑河、大凌河、辽河、太子河、小凌河、沙河等。三江平原则是一个低洼的平坦平原,这里纬度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存于地面的积水蒸发不掉,渗不下去,更排不出去,形成了中国有名的大沼泽地。
(2)寒温带一年一熟;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亚热带一年二至三熟;热带一年三熟;青藏高原区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据图分析可知,甜菜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 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A不符合题意;
B.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等,东北地区不适宜棉花生长,B不符合题意;
C.河湖面积较小,水产业不发达 ,C不符合题意;
D. 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读图可知,A地区位于三江平原,现在实行退耕还湿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这些措施是为了保护湿地的多种功能,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避免环境的继续恶化。 但不能防止低温对作物的冻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右图示意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山脉A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与其相关的有( )
①1月0℃等温线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图中B点所在的国家是( )
A.俄罗斯 B.蒙古 C.哈萨克斯坦 D.朝鲜
7.图中①所在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的原因是( )
①地多人少
②黑土地,土壤肥沃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图中②所在的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等自然资源
②京哈与哈大铁路线经过,海陆交通便利
③辽河等河流提供水源
④科技水平高,有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5.D
6.A
7.B
8.A
【知识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1)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主峰索岳尔济山,原始森林茂密,主要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 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
(2) 我国陆上邻国有14个: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老挝、缅甸、朝鲜、印度、尼泊尔和不丹。
(3)商品粮基地亦称粮食生产基地。是可向全国或地区稳定地提供大量粮食的生产区,所生产的粮食绝大部分是提供市场交易的商品粮。建立粮食坐产基地的条件是:①适宜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广阔肥沃的土地等;适用先进技术装备;②原有生产基础较好,具备抗旱排涝的水利设施,基本上有旱涝保收的条件,增产潜力大;③投资少,收效快;④交通运输便利,因为粮食产量大,所以便利的交通设施是重要因素。
(4)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科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5.读图可知, 山脉A是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大致通过我国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①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读图可知, 图中B点所在的国家是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读图可知, 图中①所在平原是三江平原,①地多人少;②黑土地广布,土壤肥沃;③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机械化程度高。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②所在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①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等自然资源;②有京哈与哈大铁路线经过,海陆交通便利;③辽河等河流提供充足的水源,为发展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2022八下·沙河期末)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矿产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工业基础好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优势条件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ABD不符合题意。东北三省工业科技投入不足,工业结构单一,C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三省又称"东三省",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东北三省大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由于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降雪,蒸发小,气候湿润,低地多沼泽(冷湿)。大部分在中温带,少部分在寒温带和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东北三省地域辽阔、土地肥沃,为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同时依靠丰富的原材料成为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
(2022八下·安居期末)冬季的东北是冰雪的世界,哈尔滨的冰雕更是如幻如梦,下图示意东北地区及哈尔滨气温降水量柱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哈尔滨是著名的冰城,冰雕举世闻名。哈尔滨开展室外冰雕展的自然优势是()
A.冰雕技术高超 B.旅游资源丰富
C.冬季寒冷漫长 D.夏季炎热多雨
11.有关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A.a松嫩平原 B.b俄罗斯 C.c黄海 D.d小兴安岭
12.为可持续发展,a地区适宜()
A.开垦耕地,建粮食基地 B.开采矿产,建工业基地
C.保护湿地,发展旅游业 D.砍伐木材,发展加工业
13.在发展经济中,该地区面临最大问题是()
A.科技落后 B.资源枯竭 C.土地荒漠化 D.劳动力短缺
【答案】10.C
11.A
12.C
13.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1)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因此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山高原气候;西北内陆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2)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东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陆上邻国有14个: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老挝、缅甸、朝鲜、印度、尼泊尔和不丹。
(3)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区内水资源丰富,总量187.64亿立方米,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在低山丘陵地带还分布有252万公顷的针阔混交林,被誉为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4)东北属于我国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在石油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航空产品等重点行业中占国内优势。其石化工业占全国1/3;装备制造业;约占全国的1/9;重点钢铁企业约占全国的1/6;医药工业占全国的1/9。
10.根据哈尔滨气温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可知,哈尔滨冬季寒冷漫长,适宜开展室外冰雕展。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读图可知,a是三江平原,b是俄罗斯,c是黄海,d是小兴安岭。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读图可知,a是三江平原,湿地广布。 为可持续发展,a地区适宜保护湿地,发展旅游业。开垦耕地,建粮食基地;开采矿产,建工业基地;砍伐木材,发展加工业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读图可知, 图中是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资源消耗大,因此在发展经济中,该地区面临最大问题是资源枯竭。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2八下·梧州期中) 资料:资源枯竭是老工业基地的典型特点,辽宁省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煤电之城”阜新都曾经全国闻名。如今,资源逐渐枯竭,矿业经济不断衰退,引发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下图是辽宁省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图。读图和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4. 过去辽宁省立足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
①食品工业②石油工业③煤炭工业④钢铁工业⑤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5. 从资料可以看出,辽宁省发展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资源枯竭 C.环境污染 D.土地荒漠化
16. 在东北振兴战略中,辽宁省应该( )
①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②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③大量输入能源发展原有产业④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4.C
15.B
16.B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辽宁;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由于境内自然资源和能源丰富,因此钢铁、煤炭等相关产业发达,除此之外,辽中南地区海陆交通便利,铁路运输发达,有京哈线、哈达线等铁路干线经过。
14.读图可知,辽宁省有丰富的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过去,辽宁省立足本省这些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②石油工业、③煤炭工业和④钢铁工业,食品工业不是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高新技术产业跟丰富的石油、煤炭等资源条件关系不大,②③④正确,①⑤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5.从资料“资源枯竭是老工业基地的典型特点......资源逐渐枯竭,矿业经济不断衰退,引发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可以看出,辽宁省发展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源枯竭,B正确。从资料看不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土地荒漠化问题,ACD错误,故答案为:B。
16.在东北振兴战略中,辽宁省应该: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②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环境污染;④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①②④正确。大量输入能源发展原有产业会加剧环境污染,不具备可持续,不能扭转资源枯竭的局面,会使经济进一步的衰退,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八下·郫都期中) 读“东北三省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东北三省包括( )
A.黑、吉、辽 B.京、津、冀 C.晋、鲁、豫 D.江、浙、沪
18.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铁路④是京哈线 B.图中区域①位于黑龙江省
C.工业区②是京津唐工业基地 D.山脉③是大兴安岭
19. 关于①地成为我国“北大仓”的自然条件描述,错误的是( )
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土壤肥沃 D.科技发达
【答案】17.A
18.C
19.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又称"东三省",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东北三省大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由于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降雪,蒸发小,气候湿润,低地多沼泽(冷湿)。大部分在中温带,少部分在寒温带和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东北三省地域辽阔、土地肥沃,为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同时依靠丰富的原材料成为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
17.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简称黑)、吉林省(简称吉)和辽宁省(简称辽),A正确。京是北京、津是天津、冀是河北,都位于华北平原,B错误。晋是山西,位于黄土高原,鲁是山东、豫是河南,位于华北平原,C错误。 江不是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浙是浙江、沪是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D错误。故答案为:A。
18.图中铁路④是京哈线,北京到哈尔滨,A正确。图中区域①位于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B正确。工业区②是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的重工业区,C错误。山脉③是大兴安岭,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
19.①地是三江平原,成为我国“北大仓”的条件包括:位于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黑土广布, 土壤肥沃,但是当地经济较落后,科技不发达,D叙述错误,ABC叙述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2022八下·玉林期中)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拔1200米以上,夏季多雨、冬季多雪,雪期从每年10月至次年4月,雪量堪称中国之最,素有“中国雪乡”的美誉。读下图“黑龙江省”示意图及雪乡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中国雪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1.欣赏雪乡最美雪景的最佳时间一般是( )
A.12月至次年2月 B.3月至5月
C.6月至8月 D.9月至11月
22.东北山地是我国著名的林区,双峰林场主要位于(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脉 C.小兴安岭 D.长白山脉
23.“中国雪乡”的民居大多是人字形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该民居结构的主要功能是( )
A.防御风沙 B.防御风雪 C.防御地震 D.防御台风
24.关于“中国雪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干冷 B.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
C.盛产油菜 D.当地河流有春夏两个汛期
【答案】20.B
21.A
22.D
23.B
24.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2)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当地的建筑风格大多是为了适应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例如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厚实防风防寒,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轻薄,通风透气。
20.读题可知,“中国雪乡”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故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故答案为:B。
21.读题可知,“中国雪乡”的雪期从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故欣赏雪乡最美雪景的最佳时间一般应在10月至次年4月之间,故答案为:A。
22.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读图可知,牡丹江市位于长白山脉,故答案为:D。
23.房屋墙体厚实,窗小或有双层窗,是为了防寒保暖;屋顶大而高耸是因为冬季多雪,防止积雪压坏屋顶。故当地民居多为人字形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是为了防御风雪,故答案为:B。
24.读题可知,“中国雪乡”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当地气候冷湿,作物一年一熟,故AB错误;油菜盛产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故C错误;黑龙江的河流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增多,形成雨季,补给河流,形成夏汛;冬季降雪为主,气温低不易融化,积雪较多,春季气温升高,积雪大量融化,汇入河流后形成春汛。因此当地河流有春夏两个汛期,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022八下·揭阳期中)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该区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地广人稀 B.人多地少
C.交通便捷 D.开发历史悠久
26.该区域水稻种植北界不断北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全球气候变暖
C.黑土地肥沃 D.地势平坦
【答案】25.A
26.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三省之一,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区内有面积广大的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因此农业发达。有我国著名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脉,属于我国三大林区之一,林业资源丰富。它是我国最东端和最北端所在地,也是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省份。
25.该区域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地广人稀,人均土地资源面积大,粮食剩余量多,农业的商品率高,故A正确,B错误;该地区交通条件不占优势,开发历史短,故CD错误。故答案为:A。
26.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热量不足,水稻是喜热喜湿的农作物,热量因素一直是制约水稻种植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水稻种植北界不断北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故A错误,B正确;黑土地肥沃和地势平坦一直是该区域的优势,不是最近几年水稻种植北移的主要原因,故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八下·庐江期中) 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再获大丰收,总产量达到14445.6万吨,同比增加了760多万吨。东北今年光照足、雨水调和,为丰收提供了“天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纬度位置较高,热量较低,本区不适合种植水稻
B.本地区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玉米种植发展较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较为集中
D.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重要产区
28. 如果在当地发展旅游业,下列项目或产业不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是( )
A.山珍食材小吃店 B.狗拉雪橇穿雪原
C.林海设营觅野踪 D.木屋畅饮酥油茶
【答案】27.A
28.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27.东北地区因纬度位置较高,热量较低,但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还可以种植水稻,A错误。本地区热量不足,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B正确。玉米种植发展较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较为集中,C正确。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重要产区,D正确。根据题意,答案选A。
28.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珍食材小吃店众多;纬度高,气温低,狗拉雪橇穿雪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森林茂密,野生动物众多;酥油茶是青藏高原的特色,不是东北的。故答案为:D。
(2022八下·蚌埠期中)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阴影区甲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下列不属于其建设成为商品粮基地有利条件的是( )
A.气候雨热同期 B.人均耕地较多
C.本地市场广阔 D.机械化程度高
30.东北地区重工业发达,该地区发展重工业最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土地平坦广阔
C.自然环境优美 D.科学技术先进
3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或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
B.多位于中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D.东北平原—黄土地,华北平原—黑土地
【答案】29.C
30.A
31.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1)我国的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其中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是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平原。
(2)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轻工业是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
(3)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 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根据各地获得积温的多少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29.读图可知, 图中阴影区甲是松嫩平原,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广人稀, 人均耕地较多,机械化程度高,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地广人稀,市场需求量小。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0.读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因此重工业发达。发展重工业和地形、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关系都不大。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1.A.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东,A不符合题意;
B.北方地区多位于中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地区,B符合题意;
C.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C不符合题意;
D.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32.读东北三省地形图,回答问题。
(1)山脉A是 。
(2)河流B是 。
(3)东北三省地形以 和 为主。
(4)省会C是 。
(5)辽阔坦荡的平原D是 ,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是 。
(6)东北三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用两个字来描述东北地区的气候,最贴切的应该是 。
【答案】(1)大兴安岭
(2)黑龙江
(3)山地;平原
(4)哈尔滨
(5)东北平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6)温带季风气候;冷湿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的人口、民族、城市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山脉A是位于东北平原西侧的大兴安岭。
(2)读图可知,图中河流B是我国与北方邻国俄罗斯的界河—黑龙江。
(3)读图可知,东北三省山脉环绕,平原居中,地形类型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4)读图可知,图中C所在省区是我国地理位置最靠东、最靠北的黑龙江省,黑龙江省简称为“黑”,其省会是哈尔滨,故省会C是哈尔滨。
(5)读图可知,图中平原D是位于大兴安岭以东、长白山脉以西、小兴安岭以南的东北平原。东北三省的地形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大、小兴安岭和辽东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东北平原。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6)东北三省位于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的东岸,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蒸发微弱,再加上距离海洋近,降水量较为丰富,因此土壤和空气中水分较多,所以用“冷湿”两个字来描述东北地区的气候,最为贴切。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3.(2022八下·揭阳期中)读东北三省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2)丙虚线圈所示的工业基地是 工业基地,丁阴影区是 平原。
(3)丁平原经历了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北大荒”的开发过程,简要说明当地恢复“北大荒”的意义。
【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
(2)辽中南;三江
(3)保护环境、恢复生态,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自然灾害(蓄洪防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1)大兴安岭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读图可知,甲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地区。
(2)读图可知,丙虚线圈内是以沈阳、鞍山、大连为中心的工业区,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丁区域为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3)经过50多年的大面积开荒,该地区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但是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三江平原经历了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北大荒”的开发过程,是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自然灾害(蓄洪防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点评】东北三省又称"东三省",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东北三省大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由于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降雪,蒸发小,气候湿润,低地多沼泽(冷湿)。大部分在中温带,少部分在寒温带和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东北三省地域辽阔、土地肥沃,为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3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为中国东北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2为东北矿产、铁路与城市分布图。
(1)图1中A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年较差 (填“大”或“小”),主要是受 因素影响。
(2)图1中B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该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分析造成该问题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3)图2中C为 铁路,甲地位于长白山脉腹地,海拔千米以上,地形复杂,但是人们仍然把铁路修到了这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辽中南工业基地更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工业基地出现了资源枯竭,技术落后、污染严重、产品竞争力不强、能耗大、效率低等问题。请说出改进措施有哪些?(答出其中任意两条即可)
【答案】(1)小;地形
(2)草地;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3)滨绥;为了开发矿产资源、发展边境贸易。
(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开发新能源;更新设备;发展多元化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1中A处等温差线弯曲部位向数值高处凸出,说明A处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年较差偏小。因为此处是大兴安岭,海拔高,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2)读图分析可知,图1中B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该地区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导致在开发利用土地过程中存在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3)读图可知,图2中C是哈尔滨到绥芬河的滨绥铁路,虽然甲地 位于长白山脉腹地,海拔千米以上,地形复杂,但为了开发矿产资源、发展边境贸易,铁路仍然修到此处。
(4)根据题意可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工业基地出现了资源枯竭,技术落后、污染严重、产品竞争力不强、能耗大、效率低等问题。为此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开发新能源;更新设备;发展多元化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故答案为:(1)小;地形;(2)草地;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滨绥;为了开发矿产资源、发展边境贸易。
【点评】(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3)滨绥铁路,原称东清铁路东线,起点为冰城哈尔滨,终点为中俄边境城市绥芬河,于1898年6月9日开工建设,1901年3月3日全线贯通。是黑龙江省重要的铁路干线,也是一条年逾百年的历史文物铁路,是著名的中东铁路重要组成部分。
(4)本题考查东北工业基地的改进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35.(2021八下·巨野期中)下图是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和202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有人得出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的显著特征是“山环水绕”。请你指出能够支持这种结论的证据。
(2)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这里适宜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
(3)从202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 。
(4)有关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地势南高北低,沃野千里
B.三江平原的湿地应继续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C.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D.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一年两熟
【答案】(1)山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
(2)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
(3)玉米
(4)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东北地区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包围,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所缠绕,形成山环水绕、平原居中的特点。
(2)东北平原夏季高温多雨,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盛产小麦、大豆、甜菜和乳肉制品,成了富饶的“北大仓”。
(3)东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但纬度偏高,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从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玉米。
(4)东北地区地势是北高南低,沃野千里;为保护生态环境,三江平原的湿地应该保护;这里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故答案为:C。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多平原,地势平坦广阔;③土壤-土层深厚,有肥沃的黑土;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④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⑤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不利条件有: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威胁大。
(3)东北地区的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小麦和大豆的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凤山期中)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全国最大的林区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C.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农作物的要求
D.东北三省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读东北地区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2.据图可知,甜菜主要分布在( )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海河平原、松嫩平原
C.辽河平原、海河平原 D.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3.以下属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
B.经济作物有大豆、棉花、甜菜等
C.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
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4.A地区现在实行退耕还湿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这些措施不是为了( )
A.防止低温对作物的冻害 B.保护湿地的多种功能
C.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D.避免环境的继续恶化
右图示意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山脉A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与其相关的有( )
①1月0℃等温线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图中B点所在的国家是( )
A.俄罗斯 B.蒙古 C.哈萨克斯坦 D.朝鲜
7.图中①所在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的原因是( )
①地多人少
②黑土地,土壤肥沃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图中②所在的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等自然资源
②京哈与哈大铁路线经过,海陆交通便利
③辽河等河流提供水源
④科技水平高,有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2八下·沙河期末)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矿产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工业基础好
(2022八下·安居期末)冬季的东北是冰雪的世界,哈尔滨的冰雕更是如幻如梦,下图示意东北地区及哈尔滨气温降水量柱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哈尔滨是著名的冰城,冰雕举世闻名。哈尔滨开展室外冰雕展的自然优势是()
A.冰雕技术高超 B.旅游资源丰富
C.冬季寒冷漫长 D.夏季炎热多雨
11.有关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A.a松嫩平原 B.b俄罗斯 C.c黄海 D.d小兴安岭
12.为可持续发展,a地区适宜()
A.开垦耕地,建粮食基地 B.开采矿产,建工业基地
C.保护湿地,发展旅游业 D.砍伐木材,发展加工业
13.在发展经济中,该地区面临最大问题是()
A.科技落后 B.资源枯竭 C.土地荒漠化 D.劳动力短缺
(2022八下·梧州期中) 资料:资源枯竭是老工业基地的典型特点,辽宁省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煤电之城”阜新都曾经全国闻名。如今,资源逐渐枯竭,矿业经济不断衰退,引发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下图是辽宁省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图。读图和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4. 过去辽宁省立足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
①食品工业②石油工业③煤炭工业④钢铁工业⑤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5. 从资料可以看出,辽宁省发展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资源枯竭 C.环境污染 D.土地荒漠化
16. 在东北振兴战略中,辽宁省应该( )
①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②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③大量输入能源发展原有产业④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1八下·郫都期中) 读“东北三省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东北三省包括( )
A.黑、吉、辽 B.京、津、冀 C.晋、鲁、豫 D.江、浙、沪
18.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铁路④是京哈线 B.图中区域①位于黑龙江省
C.工业区②是京津唐工业基地 D.山脉③是大兴安岭
19. 关于①地成为我国“北大仓”的自然条件描述,错误的是( )
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土壤肥沃 D.科技发达
(2022八下·玉林期中)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拔1200米以上,夏季多雨、冬季多雪,雪期从每年10月至次年4月,雪量堪称中国之最,素有“中国雪乡”的美誉。读下图“黑龙江省”示意图及雪乡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中国雪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1.欣赏雪乡最美雪景的最佳时间一般是( )
A.12月至次年2月 B.3月至5月
C.6月至8月 D.9月至11月
22.东北山地是我国著名的林区,双峰林场主要位于(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脉 C.小兴安岭 D.长白山脉
23.“中国雪乡”的民居大多是人字形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该民居结构的主要功能是( )
A.防御风沙 B.防御风雪 C.防御地震 D.防御台风
24.关于“中国雪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干冷 B.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
C.盛产油菜 D.当地河流有春夏两个汛期
(2022八下·揭阳期中)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该区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地广人稀 B.人多地少
C.交通便捷 D.开发历史悠久
26.该区域水稻种植北界不断北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全球气候变暖
C.黑土地肥沃 D.地势平坦
(2022八下·庐江期中) 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再获大丰收,总产量达到14445.6万吨,同比增加了760多万吨。东北今年光照足、雨水调和,为丰收提供了“天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纬度位置较高,热量较低,本区不适合种植水稻
B.本地区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玉米种植发展较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较为集中
D.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重要产区
28. 如果在当地发展旅游业,下列项目或产业不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是( )
A.山珍食材小吃店 B.狗拉雪橇穿雪原
C.林海设营觅野踪 D.木屋畅饮酥油茶
(2022八下·蚌埠期中)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阴影区甲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下列不属于其建设成为商品粮基地有利条件的是( )
A.气候雨热同期 B.人均耕地较多
C.本地市场广阔 D.机械化程度高
30.东北地区重工业发达,该地区发展重工业最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土地平坦广阔
C.自然环境优美 D.科学技术先进
3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或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
B.多位于中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D.东北平原—黄土地,华北平原—黑土地
二、综合题
32.读东北三省地形图,回答问题。
(1)山脉A是 。
(2)河流B是 。
(3)东北三省地形以 和 为主。
(4)省会C是 。
(5)辽阔坦荡的平原D是 ,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是 。
(6)东北三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用两个字来描述东北地区的气候,最贴切的应该是 。
33.(2022八下·揭阳期中)读东北三省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2)丙虚线圈所示的工业基地是 工业基地,丁阴影区是 平原。
(3)丁平原经历了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北大荒”的开发过程,简要说明当地恢复“北大荒”的意义。
3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为中国东北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2为东北矿产、铁路与城市分布图。
(1)图1中A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年较差 (填“大”或“小”),主要是受 因素影响。
(2)图1中B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该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分析造成该问题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3)图2中C为 铁路,甲地位于长白山脉腹地,海拔千米以上,地形复杂,但是人们仍然把铁路修到了这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辽中南工业基地更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工业基地出现了资源枯竭,技术落后、污染严重、产品竞争力不强、能耗大、效率低等问题。请说出改进措施有哪些?(答出其中任意两条即可)
35.(2021八下·巨野期中)下图是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和202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有人得出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的显著特征是“山环水绕”。请你指出能够支持这种结论的证据。
(2)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这里适宜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
(3)从202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 。
(4)有关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地势南高北低,沃野千里
B.三江平原的湿地应继续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C.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D.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一年两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有三大林区,东南林区、西南林区、东北林区,其中东北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林区,东北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排除A;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排除B;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生长周期长,熟制基本上是一年一熟,C符合题意;东北三省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排除D,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答案】2.A
3.D
4.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1)东北平原主要分为3个部分,包括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是东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位于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脉及松辽分水岭之间。南以松辽分水岭为界,而北面与小兴安岭山脉相连,东西两面分别与东部山地和大兴安岭接壤,整个平原略呈菱形。辽河平原是位于辽东丘陵与辽西丘陵之间。辽河平原地势低平,海拔较低,一般在50米以下。其中沈阳以北较高,辽河三角洲近海部分仅2~10米。在辽河平原上分布着许多河流,包括有:浑河、大凌河、辽河、太子河、小凌河、沙河等。三江平原则是一个低洼的平坦平原,这里纬度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存于地面的积水蒸发不掉,渗不下去,更排不出去,形成了中国有名的大沼泽地。
(2)寒温带一年一熟;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亚热带一年二至三熟;热带一年三熟;青藏高原区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据图分析可知,甜菜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 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A不符合题意;
B.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等,东北地区不适宜棉花生长,B不符合题意;
C.河湖面积较小,水产业不发达 ,C不符合题意;
D. 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读图可知,A地区位于三江平原,现在实行退耕还湿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这些措施是为了保护湿地的多种功能,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避免环境的继续恶化。 但不能防止低温对作物的冻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5.D
6.A
7.B
8.A
【知识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1)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主峰索岳尔济山,原始森林茂密,主要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 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
(2) 我国陆上邻国有14个: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老挝、缅甸、朝鲜、印度、尼泊尔和不丹。
(3)商品粮基地亦称粮食生产基地。是可向全国或地区稳定地提供大量粮食的生产区,所生产的粮食绝大部分是提供市场交易的商品粮。建立粮食坐产基地的条件是:①适宜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广阔肥沃的土地等;适用先进技术装备;②原有生产基础较好,具备抗旱排涝的水利设施,基本上有旱涝保收的条件,增产潜力大;③投资少,收效快;④交通运输便利,因为粮食产量大,所以便利的交通设施是重要因素。
(4)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科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5.读图可知, 山脉A是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大致通过我国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①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读图可知, 图中B点所在的国家是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读图可知, 图中①所在平原是三江平原,①地多人少;②黑土地广布,土壤肥沃;③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机械化程度高。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②所在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①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等自然资源;②有京哈与哈大铁路线经过,海陆交通便利;③辽河等河流提供充足的水源,为发展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优势条件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ABD不符合题意。东北三省工业科技投入不足,工业结构单一,C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三省又称"东三省",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东北三省大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由于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降雪,蒸发小,气候湿润,低地多沼泽(冷湿)。大部分在中温带,少部分在寒温带和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东北三省地域辽阔、土地肥沃,为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同时依靠丰富的原材料成为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
【答案】10.C
11.A
12.C
13.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1)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因此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山高原气候;西北内陆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2)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东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陆上邻国有14个: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老挝、缅甸、朝鲜、印度、尼泊尔和不丹。
(3)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区内水资源丰富,总量187.64亿立方米,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在低山丘陵地带还分布有252万公顷的针阔混交林,被誉为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4)东北属于我国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在石油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航空产品等重点行业中占国内优势。其石化工业占全国1/3;装备制造业;约占全国的1/9;重点钢铁企业约占全国的1/6;医药工业占全国的1/9。
10.根据哈尔滨气温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可知,哈尔滨冬季寒冷漫长,适宜开展室外冰雕展。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读图可知,a是三江平原,b是俄罗斯,c是黄海,d是小兴安岭。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读图可知,a是三江平原,湿地广布。 为可持续发展,a地区适宜保护湿地,发展旅游业。开垦耕地,建粮食基地;开采矿产,建工业基地;砍伐木材,发展加工业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读图可知, 图中是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资源消耗大,因此在发展经济中,该地区面临最大问题是资源枯竭。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14.C
15.B
16.B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辽宁;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由于境内自然资源和能源丰富,因此钢铁、煤炭等相关产业发达,除此之外,辽中南地区海陆交通便利,铁路运输发达,有京哈线、哈达线等铁路干线经过。
14.读图可知,辽宁省有丰富的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过去,辽宁省立足本省这些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②石油工业、③煤炭工业和④钢铁工业,食品工业不是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高新技术产业跟丰富的石油、煤炭等资源条件关系不大,②③④正确,①⑤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5.从资料“资源枯竭是老工业基地的典型特点......资源逐渐枯竭,矿业经济不断衰退,引发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可以看出,辽宁省发展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源枯竭,B正确。从资料看不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土地荒漠化问题,ACD错误,故答案为:B。
16.在东北振兴战略中,辽宁省应该: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②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环境污染;④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①②④正确。大量输入能源发展原有产业会加剧环境污染,不具备可持续,不能扭转资源枯竭的局面,会使经济进一步的衰退,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17.A
18.C
19.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又称"东三省",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东北三省大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由于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降雪,蒸发小,气候湿润,低地多沼泽(冷湿)。大部分在中温带,少部分在寒温带和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东北三省地域辽阔、土地肥沃,为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同时依靠丰富的原材料成为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
17.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简称黑)、吉林省(简称吉)和辽宁省(简称辽),A正确。京是北京、津是天津、冀是河北,都位于华北平原,B错误。晋是山西,位于黄土高原,鲁是山东、豫是河南,位于华北平原,C错误。 江不是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浙是浙江、沪是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D错误。故答案为:A。
18.图中铁路④是京哈线,北京到哈尔滨,A正确。图中区域①位于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B正确。工业区②是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的重工业区,C错误。山脉③是大兴安岭,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
19.①地是三江平原,成为我国“北大仓”的条件包括:位于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黑土广布, 土壤肥沃,但是当地经济较落后,科技不发达,D叙述错误,ABC叙述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20.B
21.A
22.D
23.B
24.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2)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当地的建筑风格大多是为了适应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例如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厚实防风防寒,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轻薄,通风透气。
20.读题可知,“中国雪乡”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故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故答案为:B。
21.读题可知,“中国雪乡”的雪期从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故欣赏雪乡最美雪景的最佳时间一般应在10月至次年4月之间,故答案为:A。
22.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读图可知,牡丹江市位于长白山脉,故答案为:D。
23.房屋墙体厚实,窗小或有双层窗,是为了防寒保暖;屋顶大而高耸是因为冬季多雪,防止积雪压坏屋顶。故当地民居多为人字形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是为了防御风雪,故答案为:B。
24.读题可知,“中国雪乡”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当地气候冷湿,作物一年一熟,故AB错误;油菜盛产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故C错误;黑龙江的河流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增多,形成雨季,补给河流,形成夏汛;冬季降雪为主,气温低不易融化,积雪较多,春季气温升高,积雪大量融化,汇入河流后形成春汛。因此当地河流有春夏两个汛期,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25.A
26.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三省之一,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区内有面积广大的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因此农业发达。有我国著名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脉,属于我国三大林区之一,林业资源丰富。它是我国最东端和最北端所在地,也是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省份。
25.该区域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地广人稀,人均土地资源面积大,粮食剩余量多,农业的商品率高,故A正确,B错误;该地区交通条件不占优势,开发历史短,故CD错误。故答案为:A。
26.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热量不足,水稻是喜热喜湿的农作物,热量因素一直是制约水稻种植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水稻种植北界不断北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故A错误,B正确;黑土地肥沃和地势平坦一直是该区域的优势,不是最近几年水稻种植北移的主要原因,故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27.A
28.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27.东北地区因纬度位置较高,热量较低,但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还可以种植水稻,A错误。本地区热量不足,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B正确。玉米种植发展较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较为集中,C正确。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重要产区,D正确。根据题意,答案选A。
28.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珍食材小吃店众多;纬度高,气温低,狗拉雪橇穿雪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森林茂密,野生动物众多;酥油茶是青藏高原的特色,不是东北的。故答案为:D。
【答案】29.C
30.A
31.B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1)我国的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其中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是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平原。
(2)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轻工业是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
(3)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 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根据各地获得积温的多少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29.读图可知, 图中阴影区甲是松嫩平原,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广人稀, 人均耕地较多,机械化程度高,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地广人稀,市场需求量小。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0.读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因此重工业发达。发展重工业和地形、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关系都不大。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1.A.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东,A不符合题意;
B.北方地区多位于中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地区,B符合题意;
C.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C不符合题意;
D.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2.【答案】(1)大兴安岭
(2)黑龙江
(3)山地;平原
(4)哈尔滨
(5)东北平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6)温带季风气候;冷湿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的人口、民族、城市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山脉A是位于东北平原西侧的大兴安岭。
(2)读图可知,图中河流B是我国与北方邻国俄罗斯的界河—黑龙江。
(3)读图可知,东北三省山脉环绕,平原居中,地形类型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4)读图可知,图中C所在省区是我国地理位置最靠东、最靠北的黑龙江省,黑龙江省简称为“黑”,其省会是哈尔滨,故省会C是哈尔滨。
(5)读图可知,图中平原D是位于大兴安岭以东、长白山脉以西、小兴安岭以南的东北平原。东北三省的地形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大、小兴安岭和辽东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东北平原。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6)东北三省位于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的东岸,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蒸发微弱,再加上距离海洋近,降水量较为丰富,因此土壤和空气中水分较多,所以用“冷湿”两个字来描述东北地区的气候,最为贴切。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3.【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
(2)辽中南;三江
(3)保护环境、恢复生态,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自然灾害(蓄洪防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1)大兴安岭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读图可知,甲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地区。
(2)读图可知,丙虚线圈内是以沈阳、鞍山、大连为中心的工业区,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丁区域为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3)经过50多年的大面积开荒,该地区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但是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三江平原经历了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北大荒”的开发过程,是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自然灾害(蓄洪防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点评】东北三省又称"东三省",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东北三省大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由于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降雪,蒸发小,气候湿润,低地多沼泽(冷湿)。大部分在中温带,少部分在寒温带和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东北三省地域辽阔、土地肥沃,为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34.【答案】(1)小;地形
(2)草地;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3)滨绥;为了开发矿产资源、发展边境贸易。
(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开发新能源;更新设备;发展多元化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1中A处等温差线弯曲部位向数值高处凸出,说明A处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年较差偏小。因为此处是大兴安岭,海拔高,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2)读图分析可知,图1中B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该地区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导致在开发利用土地过程中存在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3)读图可知,图2中C是哈尔滨到绥芬河的滨绥铁路,虽然甲地 位于长白山脉腹地,海拔千米以上,地形复杂,但为了开发矿产资源、发展边境贸易,铁路仍然修到此处。
(4)根据题意可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工业基地出现了资源枯竭,技术落后、污染严重、产品竞争力不强、能耗大、效率低等问题。为此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开发新能源;更新设备;发展多元化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故答案为:(1)小;地形;(2)草地;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滨绥;为了开发矿产资源、发展边境贸易。
【点评】(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3)滨绥铁路,原称东清铁路东线,起点为冰城哈尔滨,终点为中俄边境城市绥芬河,于1898年6月9日开工建设,1901年3月3日全线贯通。是黑龙江省重要的铁路干线,也是一条年逾百年的历史文物铁路,是著名的中东铁路重要组成部分。
(4)本题考查东北工业基地的改进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35.【答案】(1)山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
(2)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
(3)玉米
(4)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东北地区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包围,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所缠绕,形成山环水绕、平原居中的特点。
(2)东北平原夏季高温多雨,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盛产小麦、大豆、甜菜和乳肉制品,成了富饶的“北大仓”。
(3)东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但纬度偏高,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从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玉米。
(4)东北地区地势是北高南低,沃野千里;为保护生态环境,三江平原的湿地应该保护;这里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故答案为:C。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多平原,地势平坦广阔;③土壤-土层深厚,有肥沃的黑土;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④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⑤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不利条件有: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威胁大。
(3)东北地区的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小麦和大豆的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