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2.6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2.6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02 13:2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 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课题 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课时 1
核心 概念 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学习内容及要求 8.5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逐代传递,可发生改变 5~6年级 ④根据化石资料,举例说出已灭绝的生物;描述和比较灭绝生物与当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处。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定的工具。 科学思维 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 探究实践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 态度责任 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其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体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弓石燕 木化石 贝类化石 化石图卡 橡皮泥 贝壳 植物叶标本 竹棒
学生:恐龙化石资料卡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探索生物的多样性。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聚焦 1.同学们,这是1999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从化石存留的遗体、遗迹中,科学家得知昆明鱼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2.你还知道远古时期地球上有过哪些生物?(预设:恐龙) 你是怎样知道的?(预设:博物馆看到恐龙化石)还有其他生物吗? 3.揭示课题:古代生物多种多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生物多样性》。(板书课题)
二、探索 (一)探索:观察古生物化石,比较与现存生物异同(预设10分钟) 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一。 (1)先阅读有关恐龙化石的资料卡片。 (2)思考:它与现在的哪种动物相似?从哪个部分看出来相似? 2.学生对阅读、思考结果进行交流汇报。 (1)提问:从资料卡片中你了解到恐龙的哪些信息? (2)提问:它与现在的哪种动物相似?从哪个部分看出来相似? 3.课件出示活动要求二 (1)阅读有关猛犸象化石和现代大象的资料卡片。 (2)思考:猛犸象和现在的大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学生对阅读、对比结果进行交流汇报。 (1)提问:从资料卡片中你了解到猛犸象的哪些信息? (2)提问:它与现在的大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探索:观察生物化石认识更多的古生物(预设5分钟) 1.请同学观察这些古生物化石。 2.根据化石描述古生物的形态,并判断他们可能是什么古生物。 3.教师出示化石的正确名称。
三、研讨 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哪些古生物? 2.提问:我们知道了,研究古生物化石有什么意义? 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
四、研讨拓展 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将橡皮泥压平。 (2)把植物叶、鱼骨或贝壳放在橡皮泥上,将其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留有印迹的橡皮泥模型晾干。 2.学生制作生物化石模型。 3.将制作好的生物化石模型展示在展示窗。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 从( )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 A.岩石 B.化石 C.泥土 D.宝石 2.下图是( )古生物的化石。 A.昆明鱼 B.菊石 C.三叶虫 D.始祖鸟 3.人类从未见过真正的恐龙,那么现在的人类知道不同种类的恐龙长什么样是因为( )。 A.画家通过想象画出来的 B.科学家结合其他生物的样子创造出来的 C.科学家通过恐龙化石复原了它的样貌 D.古代的科学家见过恐龙 4.下列古代生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A.三角龙 B.三叶虫 C.海口鱼 D.中华龙鸟 5.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一般在( )可以找到。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玄武岩 二、判断题 1.化石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 ) 2.远古时期的动物留下的脚印不能算是化石。( ) 3.通过分析化石可以获得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的亲缘关系。( ) 4.很多化石看上去外形奇特,与现在的任何生物都不行。比如三叶草化石,对于这些古生物,科学家找不到它们的现代近亲,于是推断它们已经灭绝了。( ) 5.猛犸象适应寒冷环境的生物特征是披着细密的长毛,脂肪层极厚。( ) 参考答案: 1.B 2.B 3.C 4.B 5.B 1.√ 2.× 3.√ 4.√ 5.√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6.古代生物多样性 古生物化石→古代生物多种多样
八、课堂反思
教材分析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是六下第二单元第6课,让学生像古生物学家一样来研究化石。通过比较化石与现存生物骨骼的异同,推测古生物与现存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古生物的生存环境,体会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本课有4个活动: 1.课前收集恐龙化石的资料,交流从恐龙化石能了解到什么信息;
2.比较猛犸象和亚洲象的异同,推测猛犸象当时的生存环境; 3.观察更多的古生物化石,体会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4.拓展活动:制作一个生物化石模型。
二、教学流程及反思 1.关于恐龙化石,学生很感兴趣,也了解到不少的信息。所以第一个活动直奔主题:从恐龙化石你能了解到什么信息。 学生的交流也确实很精彩。不但能说出恐龙的名称,食性,甚至还有生活年代,身高,体重,习性等等。 古生物学家在面对化石时,也会来研究古生物的信息、生存环境、与现存生物的亲缘关系、以及对古生物进行复原等等。 2.第二个活动是比较猛犸象和亚洲象的异同,推测猛犸象当时的生存环境。 对于猛犸象,学生了解的信息也很多。通过对比,学生能说出猛犸象身形更高更大、牙齿更长更翘,尾巴更短,肩部是身体的最高点等;也能说出猛犸象和亚洲象骨骼很相似,推测猛犸象和亚洲象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结合资料:科学家研究发现猛犸象具有厚达9厘米的脂肪层和浓密的毛发,学生推测猛犸象生活在寒冷的地方,而亚洲象则生活在热带地区。 3.第三个活动是观察更多的古生物化石,了解化石带给我们的信息,推测他们可能是什么。 下图是爱牛配送的三种化石和化石图卡,两者结合使用。先观察化石,推测可能是什么生物,再从化石图卡中验证。此外,学生还可以了解更多的古生物信息,体会古生物的多样性。 4.拓展活动是制作一个生物化石模型,下图是爱牛配送的材料。
(1)橡皮泥带压痕,轻松分成12份;
(2)小木棒用处不大,直接用手更方便;
(3)用银杏叶压印迹时注意要先把银杏叶放桌子上,拿橡皮泥压,否则银杏叶容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