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冀少版生物七下2.2.3 物质运输的路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冀少版生物七下2.2.3 物质运输的路线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16 16:4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少版生物七下2.2.3 物质运输的路线 教学设计
课题 2.2.3 物质运输的路线 单元 二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学习血液循环的具体路线和循环的意义。具体路线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等知识的综合概括和深化,又是后面学习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学习 目标 探究实践: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概述血液循环的组成和路线。 科学思维:认识血循环的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说明血液在循环系统不同部位的运行方向,以及不同血管和心脏不同腔室之中运行血液的种类。 态度责任:描述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和血液循环的意义。 生命观念:说出血液循环的意义。感受生物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 1.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
难点 1.说出血液循环的意义 2.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心脏收缩时,左、右心室的血液是同时泵出心脏的,血液离开心脏后经过了哪些路径,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是如何流回心脏的叫呢? 分析问题 导入新课,引发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 一、血液循环过程中的血液变化 体内物质的运输是通过血液循环来完成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1.动脉血和静脉血 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叫动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叫静脉血。 点拨 动脉血和静脉血是以氧的含量来划分的,与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的多少无关。 2.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中的血液变化 项目体循环肺循环物质或气体交换血液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将运输的氧和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利用,同时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发生交换,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变化血液由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即动脉血→静脉血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即静脉血→动脉血
二、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1.血液循环示意图 教材第38页完善后的血液循环示意图: 由图中血流方向和心脏各腔及血管名称可知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为: ①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②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第38页“讨论” 1.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各自独立的,还是互相联系的? 肺循环和体循环是相互联系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构成完整的循环路线。 2.“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动脉和静脉是以血流方向来定义的,以心脏为标志,流出心脏的血液经过的血管叫动脉,将血液输送回心脏的血管叫静脉。动脉血和静脉血是以血液的含氧量多少来定义的,含氧多的叫动脉血,含氧少的叫静脉血。如肺静脉中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而肺动脉中则是含氧少的静脉血。 2.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比较 项目体循环肺循环区别途径动脉血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到达身体各部毛细血管网处进行物质交换变成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最后汇合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静脉血由右心室射入肺动脉,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处进行气体交换变成动脉血,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路线图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联系体循环和肺循环沿各自路线进行,在心脏处又连通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二者是同时进行的,没有先后之分
提示 ①体循环和肺循环是相互连通、同时进行、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其途径可归纳为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 ②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 ③血液循环的途径始于心室,终于心房。体循环始于左心室,终于右心房;肺循环始于右心室,终于左心房。 拓展 ①心脏左右两侧不通,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使动脉血和静脉血不混合,提高运输氧的能力。心脏的左侧及与心脏左侧相连的血管全部流动脉血,这些动脉血来自肺部的血液回流。心脏的右侧及与右侧相连的血管全部流静脉血,这些血液来自身体各部的血液回流。 ②心脏的跳动过程:先是两心房收缩,同时两个心室舒张;接着两个心房舒张,同时两个心室收缩;之后心室与心房同时舒张。心脏就这样周而复始地跳动着。 3.血液循环的意义 体循环和肺循环沿各自路线进行,在心脏处又连通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为全身各组织细胞不断运来氧和营养物质,又不断运走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保证了体内的物质运输和交换,使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4.血液循环系统发生障碍对人体的影响 血液循环系统一旦发生障碍,就会影响身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血液循环系统的卫生与保健。 当一个人足底有炎症,从手注射药物,药物会经过怎样的路线才能到达足底病灶? 手部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足部毛细血管 知道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 知道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中物质或气体交换 知道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变化 找出体循环和肺循环路线 完成讨论内容 比较体循环和肺循环 知道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联系 知道几点提示内容 找出血液成分规律 拓展知道心动周期 知道血液循环的意义 了解血液循环系统发生障碍对人体的影响 利用所学完成思考问题 图文介绍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 介绍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中物质或气体交换 介绍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变化 引导观察识记循环示意图,完成书中示意图 识记两种循环路径 引导完成讨论内容 引导比较体循环和肺循环 介绍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联系 介绍几点提示内容 拓展介绍血液成分规律 拓展介绍心动周期 介绍血液循环的意义 介绍血液循环系统发生障碍对人体的影响 引导完成思考问题
课堂练习 1.以下流动着静脉血的血管是( A ) A.肺动脉 B.主动脉 C.肾动脉 D.肺静脉 2.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D ) A.心房→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室 B.心房→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室 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房 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 3.(2020 湖南娄底)瓣膜关闭不严会导致血液倒流,心脏内血流方向正常的是( D ) A.右心房→右心室一主动脉 B.左心室→左心房→肺静脉 C.右心室→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D.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4.关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交替进行的 B.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C.肺循环中,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D.体循环在先,肺循环在后 5.(2021 湖南邵阳)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④表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⑤~⑧表示心脏中的四个腔;a、b表示毛细血管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体循环的途径是⑦→④→a→①→⑥ B.当血液流经b时,血红蛋白与氧结合 C.①与②均为静脉 D.①与②中流的均为静脉血 进行本节相关习题训练 巩固应用本节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1.体内物质的运输是通过血液循环来完成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2.体循环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部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3.体循环和肺循环沿各自路线进行,在心脏处又连通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保证了体内的物质运输和交换,使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4.血液循环系统不但把养料和氧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细胞,而且还运输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对本节主要内容进行总结 引导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