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冀少版生物七下2.3.1.2 呼吸 呼吸的过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冀少版生物七下2.3.1.2 呼吸 呼吸的过程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4 14:2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少版生物七下2.3.1.2 呼吸 呼吸的过程 教学设计
课题 2.3.1.2 呼吸 呼吸的过程 单元 二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肺通气是人体呼吸全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它是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由于习惯上人们容易认为吸气引起胸廓扩大,呼气使胸廓缩小,因此在《肺通气是怎样实现的》的“身边事”中提出了“吸气一扩胸、呼气一缩胸”还是“扩胸一吸气、缩胸一呼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亲自做实验,体会胸廓的变化是如何引起肺的张缩并导致吸气和呼气的,理解呼吸运动与肺通气的关系
学习 目标 探究实践:概述人体呼吸运动与肺的通气。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说明人体呼吸的全过程。 科学思维: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描述呼吸运动的过程,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简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态度责任:尝试人工呼吸的方法,将肺通气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生命观念: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重点 1.概述人体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2.掌握体内的气体交换
难点 1.掌握体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分析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1)吸入的空气中,氧气21%,二氧化碳0.03%,氮气78%,稀有气体0.94%,较少的水气;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16%,二氧化碳4%,氮气78%,稀有气体1%,较多的水气。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 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为什么不一样? 分析两种气体的成分 导入新课,引出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 二、呼吸的过程 1.呼吸的过程 (1)呼吸过程 呼吸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通气、肺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环节。 (2)肺通气 ①概念: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②体会胸廓的变化与吸气、呼气的关系 a.实验过程:一只手按在胸骨处,另一只手按在肋骨处,先尽力扩大胸廓,接着缩小胸廓,反复做几次。体会胸廓的扩大和缩小与吸气和呼气的关系。 胸廓由脊柱、肋骨、胸骨及肋间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闭,如图所示。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肋间肌和膈肌。胸部的扩大和缩小就是由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的。 b.实验现象:感觉到吸气时胸廓在扩大,呼气时胸廓在缩小。 ③呼吸运动 a.概念:胸廓有节律地扩大或缩小叫作呼吸运动。 b.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在平静呼吸的状态下,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的容积增大,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 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缩小,肺随之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过程。 如下表所示。 项目肋间外肌和膈肌胸廓肺的状态肺容积气压差气体进出吸气收缩扩大扩张增大肺内气压-大气压<0外界气体入肺呼气舒张缩小回缩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0肺内气体排出
提示 肺与外界空气之间之所以能进行气体交换,是因为肺与外界大气之间有一个气压差,这个气压差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所以,空气就由气压高的一方向气压低的一方流动,产生了吸气和呼气。 巧记 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胸腔左右二三肺,还有膈肌和肋肌。肋膈肌缩胸腔扩,吸入空气氧气多;肋膈肌舒胸腔缩,呼出废气氧气弱。 ④“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模型 视频: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利用气球、塑料瓶和塑料管等材料制作的“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模型中,①代表气管,②代表支气管,③代表肺,④代表胸廓,⑤代表膈。 其中A状态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缩小,肺也跟着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出肺,即呼气;状态表示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也跟着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入肺,即吸气。 提示 在做与该模型有关的题目时,一定要注意手部箭头的方向,向上时表示膈顶部上升,此时为呼气状态,反之为吸气状态。 (3)肺内的气体交换 ①气体交换的原理: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遵循气体扩散原理,即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②气体交换的过程:当外界空气进入肺泡后,肺泡内氧的浓度比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里静脉血中的浓度高,而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又比静脉血里的浓度低,因此,氧便从肺泡内扩散到血液里,同时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实现了肺内的气体交换。 ③结果: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的动脉血。肺泡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呼气排出体外,进入血液的氧气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被利用。 (4)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是通过血液循环实现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然后随血液流动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 提示 ①氧从肺泡进入血液后,绝大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通过体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②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场所是肺部毛细血管。 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动力是心脏提供的。 (5)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①气体交换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同样遵循气体扩散原理,也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由于在组织细胞里,有机物不断被氧化分解,消耗氧并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氧的浓度低而二氧化碳浓度高。当含氧较多的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里的氧便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里,实现了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可简记为: ②结果: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流经组织的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 2.呼吸作用的意义和实质 (1)意义:人体通过呼吸,将外界的氧输送给组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细胞内的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的需要。 (2)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体育锻炼可使肺活量增大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以使呼吸肌的舒缩能力加强,胸廓的活动范围扩大,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增进肺的通气能力,其结果是使肺活量增大,呼吸功能加强。 (2)肺活量 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叫作肺活量。肺活量是一个人肺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反映在一次呼吸活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体质状况。 4.进入菜窖应先检测是否缺氧 菜窖中贮藏的蔬菜不停地呼吸,使菜窖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高,氧气减少。因此,人在下菜窖前,应先将菜窖盖打开通风,或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窖内测试。如果蜡烛熄灭,说明菜窖内的氧气太少,不能下窖。 5.煤气中毒 (1)概述:煤气中毒是由人吸入一氧化碳造成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得多,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引起组织细胞缺氧。 点拨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被人察觉。 (2)症状:发生煤气中毒后,由于组织细胞缺氧,病人轻者头晕、头痛、胸闷、恶心,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等症状,危及生命。 (3)急救措施:一旦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的地方;如果患者已经停止呼吸,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6.练习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 (1)让患者仰卧,颈下垫高,头后仰,下颌向上,使呼吸道伸展畅通。 (2)抢救者一只手固定患者下颌,让其口张开,盖上一层纱布,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准患者的口,将气缓缓吹入;患者的胸壁隆起后,抢救者将口移开,并 松开捏鼻孔的手。 (3)每分钟吹16~18次,如此反复进行。 注意 ①在实施人工呼吸时,要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特别是溺水者,一定要将其口鼻内的污物取干净,才可进行人工呼吸。 ②人工呼吸的频率为16~18次/min。 ③进行人工呼吸时要有耐心,一般施救时间最少为半小时。 知道呼吸过程的四个环节 知道什么是肺的通气 呼、吸气感受胸廓的变化 知道什么是呼吸运动 明确吸气的过程 明确呼气的过程 以表格的形式总结 知道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知道肺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知道肺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知道肺内气体交换的结果 知道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是通过血液循环实现的 知道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知道呼吸作用的意义 知道呼吸作用的实质 了解体育锻炼可使肺活量增大 了解肺活量及测量方法 了解进入菜窖应检测是否缺氧方法 知道什么是煤气中毒 了解煤气中毒症状与急救措施 尝试练习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 介绍呼吸过程的四个环节 介绍肺的通气 指导感受胸廓的变化 介绍呼吸运动 分析介绍吸气的过程 分析介绍呼气的过程 指导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呼吸运动 视频图文介绍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介绍肺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介绍肺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介绍肺内气体交换的结果 介绍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是通过血液循环实现的 介绍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介绍呼吸作用的意义 介绍呼吸作用的实质 介绍体育锻炼可使肺活量增大 介绍肺活量及测量方法 介绍进入菜窖应检测是否缺氧方法 介绍煤气中毒 介绍煤气中毒症状与急救措施 指导介绍练习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
课堂练习 1.(2020 湖南湘西)当你过生日用力吹灭蜡烛时,膈肌的变化是( A ) A.收缩变为舒张 B.舒张变为收缩 C.顶部下降 D.A、C两项都是 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 B.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C.活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3.胸部X光检查是确诊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做检查时,医生要求被检查者用力吸气后闭气不动。此时,膈肌和肺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B ) A.膈肌舒张、肺回缩 B.隔肌收缩、肺扩张 C.膈肌收缩、肺回缩 D.膈肌舒张、肺扩张 4.(2020 北京)肺通气量指单位时间吸人(或呼出)的气体量,运动时肺通气量可增大至安静状态的10~12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运动可使肺通气量增大,吸人气体增多 B.吸人气体时,胸廓容积变小,肺收缩 C.肺通气量增大有利于组织细胞得到更多氧气 D.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肺功能 5.(2020 四川内江)图中甲、乙分别表示人体肺部气体交换和呼吸运动模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I、Ⅱ过程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B.乙图模拟甲图I过程,此时膈肌收缩 C.a、b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其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完成 D.流经肺部的血液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动脉运回心脏 进行本节相关习题训练 巩固应用本节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1.呼吸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四个环节,依次是肺通气、肺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是通过心脏的跳动实现的。 3.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