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下册2.2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下册2.2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02 13:5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 《动物的一生》单元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动物的一生》 课题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课时 1
核心概念 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学习内容及要求 8.2 不同种类动物具有不同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3~4年级 ④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1.知道许多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知道不同动物的卵有不同的外部形态,有些有外壳,但内部结构相似。 3.知道鸡卵有卵壳、卵黄、卵白、气室等结构以及他们的作用。 科学思维 通过了解和观察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卵,感受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生命的神奇,进一步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 探究实践 1.观察比较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给卵分类。 2.观察并能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态度责任 1.基于卵为什么能孵化出小动物的好奇心,表现出对动物卵的探究兴趣。 2.课后继续观察蚕的生长变化,感受长期观察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重点:比较不同动物卵的特征,给卵分类以及观察、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难点:根据鸡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蚕卵、鹌鹑蛋等常见动物卵,
学生:生、熟鸡蛋各一枚、放大镜,培养皿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聚焦明确问题 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1.提问:蚕是通过什么繁殖后代的?(预设:蚕卵) 2.出示PPT,提问:还有哪些动物也是通过卵来繁殖后代的呢?(预设:鸡、乌龟、鸽子……) 3.揭示课题: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板贴)
二、探索 探究:不同动物卵的结构和功能(预设32分钟) [材料准备:熟鸡蛋、生鸡蛋、放大镜、培养皿等每组一份,蚕卵、鹌鹑蛋、动物卵图片、学生活动手册] 活动一:观察和交流不同动物卵的相同和不同(预设5分钟) 1.PPT出示生活中常见动物和它们的卵,提问:不同动物的卵一样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建议引导学生用“**卵和**卵比较,相同的地方是……,不同的地方是……”句式作答) 2.师生交流小结:各种动物卵有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 活动二:根据特征给动物卵分类(预设7分钟) 1.PPT出示鱼卵等5张动物卵图片,提问:你能根据某一个特征,给下面的卵分类吗? 2.同桌讨论后集体进行交流梳理。(建议重点关注学生各种分类的依据,只要合理都可,若学生没有提到外壳,可引导:如果根据有没有外壳,可以怎么给卵分类呢?) 活动三: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预设12分钟) 1.出示鸡蛋,提问:它里面是什么样呢? (学生简单交流) 2.完成活动手册中“我印象中的鸡蛋”(内部)画图。 3.简单展示一二个学生画图作品,引入:鸡蛋内部到底是什么样?最好的办法是我们亲自观察一下。 4.PPT出示观察鸡蛋内部结构活动要求,小组开展观察,完成活动手册“我观察到的鸡蛋”画图。 5.交流梳理,适时出示PPT鸡蛋内部结构图进行小结。 6.学生完善自己活动手册鸡蛋内部,补充标注。 活动四:交流和推测鸡蛋各结构的功能(预设8分钟) 1.提问:鸡蛋的这些结构,分别有哪些作用和功能呢? 2.交流梳理,并适时出示PPT鸡蛋内部各部分作用图进行小结。 3.出示PPT,提问:鸡蛋的哪一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学生可再次用放大镜观察蛋黄上的“小眼睛”。) 4.小结:鸡蛋的卵黄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小白点,这就是胚盘。它是生命的开端,小鸡就是由胚盘中的受精卵发育来的。
四、研讨拓展 拓展与指导(预设5分钟) 1.提问:今天我们重点观察了鸡蛋等其他卵,你们前几天的蚕卵发生变化了吗?(学生简单交流) 2.小结: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如果孵化出小蚕了,就选择1-2条蚕做好记号作为重点观察对象,比如可与一元硬币等物体比较,观察它每天长大了多少,有什么行为等,这些记录可及时地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机动指导完成作业题。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鸡蛋的卵黄在卵孵化过程中的作用是( )。 A.提供营养 B.提供水分 C.提供氧气 D.无法确认 2.动物的卵内部结构基本相似,但不同的动物的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下列动物的卵外有硬壳的是( )。 A.蚂蚁卵 B.蛇卵 C.蛙卵 D.鱼卵 3.纵向切开一个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可以看到里面有气室,它的作用是( )。 A.提供营养 B.保护 C.提供氧气 D.无法确定 4.最合格蚕孵化的温度是( )。 A.10℃ B.25℃ C.35℃ D.40℃ 在观察蚕蛹的过程中,下列方法适宜采用的是( )。 用小刀解剖蚕蛹进行观察 用剪刀轻轻剪开蚕茧进行观察 用手用力撕开观察 用肉眼直接观察 判断题 一个鸡蛋的内部结构包括卵白、卵黄和气室。( ) 鸡蛋蛋黄上面的一个小白点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 许多动物都是卵生,卵是各不相同的,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 大熊猫属于卵生动物。( ) 不同动物的卵其大小、颜色、状态、软硬等各不相同,利用分类是研究动物世界的基本方法之一。( ) 参考答案 A 2.D 3.C 4.B 5.B 6.√ 7.√ 8.√ 9.× 10.√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八、课堂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基于第1课学生对蚕卵的认识,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认识更多动物的卵。通过观察鸡卵(鸡蛋)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推测鸡卵各部分的作用,帮助学生构建卵的结构模型,进一步理解卵中孕育着新生命,卵内有可供新生命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结构,学习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认识世界。本课有以下活动: 1.给动物卵分类 2.观察鸡蛋内部结构 二、课堂反思 活动一:给动物卵分类 1.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知道自然界中动物的卵多种多样,根据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分类。教材要求学生确定一个标准给卵分类,如是否有硬壳、是独立存在还是聚在一起、卵的大小等标准。找动物卵的相同和不同就是为分类做铺垫,这一活动学生找到的相同和不同越多,后面分类就越轻松。 2.活动中发现学生除了按以上标准进行分类,还有的会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孵化方式进行分类。教学时,我没有强调必须要按什么方式分类,只要能说出合理的分类标准就行。 活动二: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 1.画鸡蛋内部结构图 鸡蛋是学生特别熟悉的一种动物的卵。学生经常吃煮熟的鸡蛋,对于鸡蛋里面有什么并不陌生。我直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印象去画鸡蛋内部结构图。活动表明学生大多知道有蛋白和蛋黄,气室、卵黄膜、胚盘、系带知道的就很少,也就指明下一活动的观察内容。 2.观察鸡蛋内部结构 (1)课前我要求每个小组的组长带一个生鸡蛋和熟鸡蛋,这样就有足够的材料让学生观察。考虑到让学生剖鸡蛋的话要准备7把小刀很麻烦,鸡蛋是老师剖开的,课上直接观察。 (2)观察熟鸡蛋时学生很容易发现气室,蛋壳和蛋白之间的膜直接看的话不是很明显,就让学生把蛋壳剥开观察,熟鸡蛋很难观察到卵黄膜、系带和胚盘,活动中需要学生将生鸡蛋和熟鸡蛋对比观察。 (3)教科书上用放大镜观察胚盘,我们发现不用放大镜也能观察到胚盘。 活动三:拓展 课上有学生提出是不是要有壳才能孵化小鸡,我给他们放了无壳孵化小鸡视频,学生特别感兴趣。 三、材料反馈 本课准备了卵生动物图卡,可以让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卵,有着补充作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动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