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生物“社会热点”命题情境:热点2 生物与科技(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生物“社会热点”命题情境:热点2 生物与科技(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01 23:5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生物“社会热点”命题情境
热点2 生物与科技
生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日益显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影响到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高考生物试题中也会出现以诺贝尔奖、最新科研成果等为信息载体,考查对相关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及获取信息能力,这也是对“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具体体现。
此类试题主要以近年或最新生物相关研究成果或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相关研究为题材,但考查的具体内容往往涉及课标要求的核心知识。因此,解答此类试题要理解并掌握教材核心知识,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平时加强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的训练,以高效快速解题。
角度1 与诺贝尔奖有关的生物试题
1.(2021·四川绵阳调研)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3位科学家。丙肝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仅携带能够编码一个多肽的基因,该基因编码的多肽又能被酶解成10个功能片段。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有4种产物
B.该多肽分子被酶解成10个功能片段后,肽键减少了9个
C.水解多肽的酶在患者细胞的溶酶体中合成
D.丙肝病毒与肺炎链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答案 B
解析 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彻底水解后有磷酸、核糖和四种碱基,共6种产物,A错误;多肽被切割成10个片段,即水解了9个肽键,B正确;水解多肽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C错误;肺炎链球菌为原核生物,其增殖方式与病毒不同,D错误。
2.(2021·安徽合肥模拟)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揭示了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的机制。在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会增加,激活相关基因表达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缺氧诱导因子作用于相关基因的位点可能为该基因的起始密码子
B.缺氧条件下,成熟红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大大缩短以保证短时间内增加细胞的数量
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情况存在差异
D.该机制的存在说明生物主动与环境相适应,是用进废退学说的体现
答案 C
解析 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A错误;成熟红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没有细胞周期,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缺氧条件下基因表达情况与正常条件下不一样,说明基因在不同氧气条件下表达情况存在差异,C正确;该机制是生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没有体现用进废退学说,D错误。
3.(2021·湖南四校摸底考试)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开创“肿瘤免疫疗法”的科学家,这种疗法并不直接针对肿瘤细胞,而是针对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通过调节这些免疫细胞的功能发挥其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而传统的“放疗法”是指利用放射线来杀伤肿瘤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些病毒及化学因子能诱导肿瘤的发生
B.有些肿瘤可导致血液中甲胎蛋白超标
C.“放疗法”在杀伤肿瘤细胞的过程中具有特异性
D.“免疫疗法”的原理是调节某些免疫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
答案 C
解析 肿瘤的诱发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病毒等),A正确;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B正确;由题干信息知:“放疗法”是指利用放射线来杀伤肿瘤细胞,射线治疗不具有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可能也会杀伤正常细胞,C错误;“免疫疗法”是“通过调节这些免疫细胞的功能发挥其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故该方法的原理是调节某些免疫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D正确。
4.(2021·山东烟台高三模拟)通俗地说,细胞自噬就是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伤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为发现“自噬作用”机理所做出的贡献。细胞自噬作用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自噬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B.自噬体形成时结构间相互有识别过程
C.自噬溶酶体中生成的小分子穿过两层膜进入细胞质后可再度利用
D.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获得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中可看出,细胞自噬包括分隔膜形成吞噬泡以及膜融合的过程,能够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图示自噬过程是对衰老或损伤细胞结构的包裹,整个过程是有选择、有识别的,B正确;由题图可看出,自噬溶酶体是单层膜结构,C错误;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经细胞自噬会将受损伤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降解后再利用,所以,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自噬作用会加强,D正确。
角度2 关注我国最新科研成果有关试题
5.(2021·武汉市调研)武汉金银潭医院将新冠肺炎康复者的恢复期血浆(存有能在一定阶段内抵御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输注到患者体内进行临床治疗,开展新冠肺炎的“血浆疗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康复者体内产生抗体离不开浆细胞对病毒的识别作用
B.新冠肺炎患者感染病毒后机体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会发挥作用
C.“血浆疗法”的治疗原理是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
D.“血浆疗法”的疗效必须经过随机、多组对照实验加以科学验证
答案 A
解析 新冠肺炎康复者体内的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浆细胞对病毒不具有识别作用,A错误;新冠肺炎患者感染病毒后机体中,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细胞免疫产生的细胞毒性T细胞都会发挥作用,B正确;“血浆疗法”的治疗原理是康复者血浆中的抗体,能与入侵的抗原特异性结合,C正确;“血浆疗法”的疗效必须经过随机、多组对照实验加以科学验证,才能用于临床治疗,D正确。
6.(2021·黄冈八模)中国科学家培养的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标志着克隆技术的又一新突破,中国筹建的中华骨髓库(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已累计向境外国家和地区提供造血干细胞三百多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克隆猴的成功诞生证明了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B.相对于胚胎细胞,体细胞恢复其核的全能性更为困难
C.与造血干细胞相比,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中核酸未发生改变
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 B
解析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克隆猴的成功诞生体现了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体细胞的分化程度比胚胎细胞高,更难恢复其核的全能性,B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前后,细胞内的核DNA的种类和含量一般不发生改变,但是细胞内的RNA(如mRNA)的种类和含量一般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C错误;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角度3 与科技前沿有关的试题
7.(2021·重庆八中联考)有研究表明,昼夜节律紊乱产生的“慢性时差”会使CAR基因过度表达,这种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调节胆汁酸的分解,也会导致肝癌。另外,“慢性时差”还会使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的细胞节律改变,免疫水平出现反转,更倾向于促使肿瘤细胞生长,阻碍人体的免疫防御。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免疫细胞的细胞节律改变不利于机体健康
B.正常细胞转变成肿瘤细胞后细胞表面糖蛋白增加,使其容易转移
C.频繁跨时区以及轮班工作都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D.处于“慢性时差”下的小鼠和正常昼夜节律下的小鼠,细胞中CAR基因转录的mRNA的数量可能不同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信息免疫细胞的细胞节律改变,免疫水平出现反转,更倾向于促使肿瘤细胞生长,阻碍人体的免疫防御,可知免疫细胞的细胞节律改变不利于机体健康。细胞癌变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等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利于细胞转移。频繁跨时区以及轮班工作会导致昼夜节律紊乱,可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昼夜节律紊乱产生的“慢性时差”会使CAR基因过度表达,因此处于“慢性时差”下的小鼠和正常昼夜节律下的小鼠,细胞中CAR基因转录的mRNA的数量可能不同。
8.(2021·河北名校联考)2020年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新冠病毒疫苗Ⅱ期临床试验的成果。该试验中使用的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基因重组疫苗),试验中508名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疫苗组和安慰剂组,与Ⅰ期临床试验相比,Ⅱ期临床试验为疫苗在更大范围人群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提供了进一步证据。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冠疫苗可为健康人群提供“三重保护”,将新冠病毒“拒之门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功接种该疫苗的人以后不会再感染新冠病毒
B.受试者成功接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后,体内能产生分泌特定抗体的细胞毒性T细胞
C.成功接种疫苗后,主要通过检测受试者体内新冠病毒的含量来评价疫苗的有效性
D.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已对腺病毒具有免疫力的个体使用该疫苗的效果要差
答案 D
解析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易发生变异,该试验中使用的疫苗是根据目前的新冠病毒研制的,成功接种该疫苗后产生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对以后发生过变异的新冠病毒可能不具有特异性免疫作用。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但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分泌抗体,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成功接种疫苗后,主要通过检测受试者体内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的含量来评价疫苗的有效性。由于该基因重组疫苗是以腺病毒为载体的,所以,已对腺病毒具有免疫力的个体使用该疫苗的效果比普通人要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