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3.1《百合花》(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3.1《百合花》(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1 20:3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百合花
茹志鹃
学习目标
1
2
3
理解小说中纯洁深厚的
军民之情,战友之情
关注细节作用,感受细节中蕴含的深沉情感
多角度感悟人性美和人情美
01 初读效果检测
一、读准加点字的音
撂( ) 讷( ) 憨( )
讪( ) 嬷( ) 砦( )
磕( ) 瞅( ) 拗( )
虔( ) 髻( )忸怩( )

niù
hān
zhài
liào
qián
chǒu

shàn

niǔní

二、掌握下列字词。
1、张皇:
2、忸怩:
3、憨憨:
4、执拗:
5、尴尬:
6:讪讪:
7、虔诚:
难为情的样子。
恐慌,慌张。
(神色、态度)不自然。
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傻气,难为情。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恭敬有诚意。
茹志鹃(1925--1998),当代女作家,上海人,曾用笔名阿如、初旭,1942年在浙江初中毕业,1943年冬参加新四军,当过苏中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员、组长,任过华东军区工团组长、队长、创作组副组长等职。1955年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作家协会,任《文艺月报》编辑,小说、散文组组长,上海作家协会理事。1979年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本文是她的代表作和成名作。有自选短篇小说集《百合花》。
茹志鹃说:“我写《百合花》的时候,正是反右派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社会上如此,我家庭也如此。我丈夫王啸平处于岌岌可危之时,我无法救他,只有每天晚上,待孩子睡后,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人物
情节
环境
小说阅读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02 速读感知全文
本文主要叙述了什么故事?
借被子
献被子
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
“我”(文工团员)
通讯员
新媳妇
故事情节
主角
叙述者
见证者
主角
故事情节
小说用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写通讯员护送“我”去包扎所
冗长
删减为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线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
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大前沿包扎所五。
我们到达包扎所,已是下午两点钟了……
故事情节
不能删减


通过写通讯员与“我”的交往,突出他的拘谨、朴实、善良


为下文“我”对通讯员的情感认识变化以及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误会作铺垫
03 精读探究形象
如果你手中有一束鲜花,你认为该送给文中的谁?为什么?
要求:先明确送花对象,找出文章中喜欢他(她)的依据,经过小组讨论后,每组派出代表来阐述理由,并深情的朗读原文。
套用句式:我把鲜花送给×××,是因为他(她)___(性格特征),用——描写方法表现出来。
小组探究
人物形象
主角
叙述者
见证者
主角
小组探究
我把鲜花献给小通讯员,是因为他腼腆、淳朴、勇敢、热爱生活、善解人意。小说是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方法来塑造的。
如果你手中有一束鲜花,你认为该送给文中的谁?为什么?
小组探究
如果你手中有一束鲜花,你认为该送给文中的谁?为什么?
归纳:
小说还通过对新媳妇外貌和一系列的动作和心理细节的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
小组探究
如果你手中有一束鲜花,你认为该送给文中的谁?为什么?
讨论“我”在文中的作用
“我”是叙述者,又是见证者。全文以“我”为视点,娓娓动听地叙述故事,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
04 品读情节细节




细节是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它可以是一个事物、一个动作、一句话、一种表情,也可以是一个十分简短的情节。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它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好的作品之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动人的细节描写是功不可没的。
小组探究
文中最打动你的细节描写是哪一处?
小组探究
文中最打动你的细节描写是哪一处?
百合花被
小组探究
细节描写
1.通讯员对我的关心,体现了同志间真挚的革命友情
2.强烈地表现了“我”对死难烈士的无限深情。
两个馒头
小组探究
细节描写
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
这些树枝和野花是生命的象征,它反映了一个年轻战士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优美情趣,同时也表现了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在紧张战斗生活中的从容、镇定。
小组探究
细节描写
思考:课文中几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说说它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小组探究
细节描写
思考:课文中几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说说它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1.一方面写出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执拗,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在情节上为第二次出现作铺垫。
2.当通讯员回部队时,“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的”。这一细节写出了通讯员天真质朴的心理和回部队时乐观的情绪。
3.印证了牺牲的就是通讯员,照应上文,铺垫下文,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和“我”为此而万分痛惜的心情。
4.照应了上文,更表现了新媳妇把通讯员当作亲人,对他无比崇敬的感情。“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是要把这和通过那细密的针脚注入英雄穿的衣服里,使新媳妇的感情得到一次升华。
小组探究
细节描写
1.看图谈感受:百合花有什么特点?
2.找出与百合花被相关的情节并朗读。
3.复述百合花被的最后结局。
清丽 纯洁 高雅……
百合花被
小组探究
细节描写
总结:
1、百合花被子是情节的一部份,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借百合花被子反映人物(通讯员及新媳妇)性格。
百合花被
小组探究
照应前文,形成强烈对照
表现人物性格、心理
刻画人物形象
点明主旨或深化主题
两个馒头
野菊花
破 洞
百合花被
60
45
文本
作用
细节描写
小组探究
思考:
以“百合花”为题有何含义及作用?
小组探究
我们先明确百合花一共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第二次:……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第三次: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睛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思考:
以“百合花”为题有何含义及作用?
小组探究
在表层含义上:指代的是被子上的花纹图案,是一种客观物象。
深层含义上:以百合花的高洁、纯净、美丽表现人性的光辉,象征如百合花一样纯净美丽高洁的人性美、人情美。
思考:
以“百合花”为题有何含义?
小组探究
明确 作用:
①以“百合花”为题,点出文章中的重要内容和相关情节线索;
②以“百合花”的高洁纯净美丽来象征人民战士、人民群众的高尚情操;
③以“百合花”作结,有利于揭示文章主旨,即有利于表现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以“百合花”为题有何作用?
小结
新媳妇与通讯员接触时间那么短,为什么会产生这样浓烈的情感?
人情美
献百合花被
坚持补洞
小结
新媳妇与通讯员接触时间那么短,为什么会产生这样浓烈的情感?
人情美
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茹志鹃
05 拓展延伸
小组探究
写一写:
根据细节,补充情景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中的相关细节,发挥合理想象,两人一组,分角色设计“通讯员借被子时受气”的情境。
拓展延伸
小组探究
拓展延伸
示例1:
通讯员:大……姐,大……大嫂,(轻声地)我要借条……被子。
新媳妇:借什么?
通讯员:被子,是……是部队,急需被子。
新媳妇:你一个大老爷们这样问我借被子多不好!
通讯员:共产党打仗缺被子,我们,也是……是为了百姓。
新媳妇:你会打仗吗?你上过前线吗?
通讯员:我……我是通讯员,那我走了。
小组探究
拓展延伸
新媳妇:(挑起门帘)有什么事?
通讯员:大……大姐,能……能借我一条被子吗?
新媳妇:(看他说话支支吾吾,还涨红着脸)你借被
子有什么用啊?
通讯员:部队急……急需被子。
新媳妇:女人用的被子怎么能给陌生男人用?
通讯员:(轻声说)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是为了
老百姓。
新媳妇:(觉得好笑,强忍住笑)你会打仗吗?你认
识手榴弹吗?
通讯员:(脸涨得通红)那不借,就……就算了。
课堂小结
《百合花》的细节描写不仅描出了人物的风貌,也描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