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
2.5 茧中钻出了蚕蛾
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蚕娥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蚕蛾有雌雄之分。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蚕是昆虫,昆虫具有共同的特征。
科学思维:能基于蚕载和蚕师的观察比较,推测蚕身体各部分结构与蚕师的联系。
探究实践:能基于课前观察记录的信息,描述蚕的主要生命活动现象。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蚕峨的外部形态特征。能根据外部特征识别雄性蚕费和雌性蚕戴。能依据昆虫的共同特征,认识更多的昆虫。
态度责任:愿意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蚕蛾,在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神奇。敢于表达、乐于分享观察蚕生命过程的收获。
科学聚焦
01
蚕蛾长什么样?与蚕的幼虫和蚕蛹相比,蚕蛾的生活习性发生了哪些变化?
蚕蛾是如何从茧中钻出来的,蚕蛾的身体特征有什么变化?
科学探讨
02
探索一:交流这段时间我们新发现。
观察蚕茧发生的变化。
观察工具:放大镜,蚕茧。
观察方法:先观察并比较完整的蚕茧,再观察钻出的蛾子。
要点提示:
刚羽化的蚕蛾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变干,因此,要将其安置在宽敞干燥的地方。
观察蚕蛾破茧而出
观
看
视
频
探索一:交流这段时间我们新发现。
(1)蚕蛾吐出一种汁液,使蚕茧中的丝胶溶解。
(2)蚕蛾用头和足把丝拨开,形成一个圆洞,头部先从茧中伸出。
探索一:交流这段时间我们新发现。
(3)蚕蛾全部从茧中钻出。刚羽化的蚕蛾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变干。
(4)雌雄蚕蛾交尾(交尾也称为交配),之后不久雄蛾就会死亡。
探索一:交流这段时间我们新发现。
(5)雌蚕蛾产卵。交配与产卵都是动物的繁殖行为。
(6)蚕蛾活动场景图。有些蚕蛾正在交配,有些蚕娥在产卵,有些蚕娥已死亡。
蚕蛾交配过程
观
看
视
频
观察分析:
(1)蚕蛹在蚕茧里待上10~15天后,茧里钻出了蛾子。茧上的洞是蚕蛾钻出时留下的。
(2)蛾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因此我们把它称作蚕蛾。
(3)雄蚕蛾不断地扇动双翅、打转,寻找雌蚕蛾。雌蚕蛾不断放出信息素(身体分泌的物质,通过嗅觉器官察觉),吸引雄蚕蛾。
观察分析:
(4)蚕蛾羽化不久就会交配,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蚕蛾就可产下受精卵。产卵可持续2~3天。一只雌蚕蛾可产400~500粒蚕卵。
(5)蚕蛾留下后代,不久之后便会死去。刚产下的卵是黄色的。
观察结果:
蚕蛹变成了蚕蛾,蚕蛾会交尾、产卵。
探索二:观察蚕蛾。
1.蚕蛾的形态。
观察准备:蚕蛾、放大镜。
观察方法:先观察蚕蛾身体的组成部分,再观察各部分器官。
观察记录:蚕蛾的形态。
蚕蛾吃什么?
雌蛾与雄蛾有什么不同?
蚕蛾的身体是怎样的?
一分钟了解蚕蛾
观
看
视
频
1.蚕蛾的形态
(1)蚕蛾全身披着白色的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以及口器,但口器已退化,不再进食。
(3)胸部:有3对足、2对翅膀,翅膀短小,不能飞行。
(4)腹部: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2.蚕蛾的运动和进食情况。
(1)蚕蛾的运动方式:用足在地面爬行,不能用翅膀飞行。
(2)蚕蛾的进食情况:蚕蛾不吃任何食物。
3.区别雄蛾和雌蛾。
分类 体型 触角颜色 腹部 翅膀 爬行速度
雄蛾 小 黑色 肥大 短小 慢
雌蛾 大 灰色 狭长 大 快
蚕蛾怎么分辨公母
观
看
视
频
观察结果: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各部分都有重要器官。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蚕蛾是昆虫的一种。
蚕蛾是蚕的成虫,全身披着白色鳞毛。头部小,复眼一对,一对触角呈羽毛状,口器退化,不能吃食物。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由于人工长期饲养,飞行能力退化。
昆虫是节肢动物的一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两对或一对翅膀,也有没翅膀的。多数昆虫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发育阶段。
词
汇
科
学
常见的昆虫:蚕、蚂蚁、蜻蜓、蝴蝶。
蚂蚁
蜻蜓
蝴蝶
探索三:比较蚕蛾与蚕蛹的外部特征。
(1)蚕蛾的头、胸、腹部分别由蚕蛹的头、胸、腹三部分发育而来。
(2)蚕蛹和蚕蛾的身体结构相同,蚕蛾是蚕蛹发育成长起来的。
(3)蚕蛹和蚕蛾都是蚕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蚕蛾是蚕的成虫。
科学研讨
03
哪些动物形态与蚕相似?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昆虫 蚂蚁 蚕蛾 蜻蜓
相同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不同 外形差异很大 结论 蚕蛾也具有昆虫的特征,蚕蛾也是昆虫
蚕蛾的哪些行为和繁殖后代有关?
交尾
蚕蛾交配后,雄蛾不久就死了,雌蛾则继续繁衍下一代的任务——产卵。
雌蛾产卵时是不休息的,一两天下来可以产到五百个左右的卵,产完卵后的雌蛾虽然有嘴巴,却不再吃任何东西,不久就会死亡。待死蛾干枯后,轻压腹部可发现,腹内几乎空无一物。
利用昆虫的特征,判断哪些动物是昆虫?
课堂总结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