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第1课《明暗与立体》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第1课《明暗与立体》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2-02 07:4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明暗与立体
课 题 《明暗与立体》 课 时 1 课 型 造型.表现
适用年级 小学六年级 设计者
课 标 要 求 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阐述为: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绘画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认识常用颜色。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 材 分 析 《明暗与立体》是六年级下册第1课的学习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透视等美术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造型表现的方法,使学生能以静态的方式在明面内塑造形象。在本课教学中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观察,加强学生的立体空间想像力、造型表现能力、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实现“学有所乐”的同时,也能实现“学有所得”。 本课和《寻找美的踪迹》《记录色彩》《雕与刻的乐趣》《浮雕》这五课可以视为一个以造型能力和技巧学习为主,既包含了造型与色彩表现的元素,也包含了造型与色彩表现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意识和立体造型的能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经过五年多的学习,对于美术的一些基本应用已经掌握,有了初步的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广泛体验,审美观念正逐步形成。学生的兴趣广泛,思维活跃,设计能力,动手制作能力都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对物体形状、特征有更强的感受力。但是学生对明暗的知识了解不多,更不知道明暗还可以有多种的表现方法。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在教学中,以直观的感知为主线,让学生实际操作并观察、总结出明暗的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在师生的互动学习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在兴趣的引导下,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审美情趣,感受素描艺术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学 习 目 标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物体在光照射下所产生的明与暗,掌握物体明暗的表现方法,学习用铅笔画出这种深浅变化,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观察、发现,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所产生的明暗状态,并能轻松地在几何体上找到亮面、灰面以及明暗交界线和投影。 3.引导学生理性观察客观世界存在的物体明暗,让学生感受美术与数学、物理等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激发学生全面学习、全面发展的成长理念。
教学重难点 1.是否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出现亮面、灰面、明暗交界、暗面、反光和投影的明暗关系。 2.能否用线条表现立方体的明暗关系。 3.能否清晰区分生活中的物品在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的亮面、灰面、明暗交界、暗面、反光和投影。
本课所需条件 教材资源 课本、教参
媒介资源 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
教具资源 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2、写生灯。3、静物台。4、范画两幅。5、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习活动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学习活动一:了解素描的相关知识 1、欣赏导入(完成目标一) 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几幅素描作品。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画廊,看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生:(略) 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 师:你知道是用什么方式表现的吗?为什么画得那么好呢? 生:(略) 师:原来是用素描的方式表现的。素描是一种以朴素的方式去描绘客观事物,并且通常以单色的笔触及点、线、面来塑造形体明暗的方法。因为画家了解明暗产生的规律和表现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画出立体感强、效果好的素描作品。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明暗与立体”。 出示课题——《明暗与立体》 (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讲授新课,了解素描的发展历程 (1)同学们,你们知道素描在中西方的发展历程吗?(出示PPT图片) (2)教师小结:从拉斯科洞窟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早在遥远的远古时期,先民就开始表现出形象生动、手法写实,用简单明暗描绘画面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们对空间、明暗光影、透视规律等研究为素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到了近现代,以徐悲鸿大师为代表,将素描引入我国,得以生根发展。所以素描是一门综合素质训练的重要基础课程。 学习活动二: 观察、分析明暗的产生 1、探求新知(完成目标二) 师:刚才了解了素描的小知识,你知道素描中明暗是什么吗?又是如何产生和变化的呢?首先老师要考考大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教师打开(写生灯),紧接着白纸一张。 师;你们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 生:没有 师: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小结:明暗是指物体受光后产生的受光部分(明部)和背光部分(暗部)两大系统。一张平整的纸,在光的直接照射下,很难看到明暗的变化;但把它卷起来就有了明暗的变化,折起来明暗对比非常强烈,揉皱后明暗层次变的丰富起来。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2. 观察体会 (1)老师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 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 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3. 学习表现物体明暗关系的方法 教师用实物投影演示正方体的绘制方法。 1.完成正方体的形体结构 (1)进行整体观察分析,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所在的位置。 (2)在观察分析所得的基础上起稿,用直线画出正方体的结构轮廓。 2.明暗表现: (1)练习排线。 (2)画出明暗交界、投影。 (3)铺大色调,即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立方体的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4)进行最后的细致刻画:从明暗交界人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即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渡,注意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 学习活动三:实践体验:(完成目标三): 师:同学们,你们也动手试试吧。作业设计: 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 2.温馨提示: (1)找准明暗交界。 (2)投影方向要对。 (3)排线整齐协调。 (4)反光不要太亮。 3.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1)教师适时展示优秀作品,以激励学生的创价热情。 (2)对于不敢画或画法有误的学生,教师给子针对性的效励与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活动四:欣赏讲评(完成目标四): 1.小组内交流展示:相互评价讨论,从画面的明暗交界位置是否准确、画面是否有空间感等方面进行评述。找出优缺点,并提出修改建议,提高自己的水平。 2.班级展示:组内选出一名优秀作品,向全班展示其作品,同时邀请这名同学讲解是如何画出明暗关系的。 3.教师总结 从学生作品中选出质量较高的作品讨论评讲。肯定作业中的优点,同时启发学生,指出缺点与改正方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学习活动四:总结拓展 这节课,看到大家通过自己观察、探索和分析,用素描的形式描绘了最基础的石膏体,老师真为同学们感到骄做。课后,我们也可以用这种形式尝试画自己喜欢的玩具或家里简单的日用品等,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记录和表现生活中的美,相信大家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设计意图:延伸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鼓励尝试、实现与创造。培养审美判断,美术表现能力) 让学生描述这些素描作品的理解 进一步感受到并说出明与暗的美 通过中西两幅作品比较,让学生更进一步表达出自己的对素描的理解 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运用了哪些办法? 进一步巩固暗变化运用了哪些办法? 学生同桌间根据教师的讲解(教师的答案是评价标准),在小组内说一说球体明暗变化有哪些?互相评价,说的对还是不对? 看实物(几何形体)说出明暗关系 本环节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知道现在要做什么 积极参与,表现突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优秀) 表现积极,语言组织有序,能够较好的说明作品和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优秀) 积极参与,表现突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优秀) 强调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功”,是通往创作之路的奠基石。引发学生对素描的重视和探究意识。 每想出一个办法得一颗星(★) 学生能熟练地说出;每说出一个办法得一颗星(★) 观察体会: 观察前谈论开始学素描时,为什吗从画石膏几何体开始? 答:1.它们颜色单一,便于观察2.它们是组成万物的基本形体。 学生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表述,有独特的见解(优秀) 能大致的表述出明暗的变化,但是不能很好的阐述(良好) 此处活动可以进行扩充:出示正方体、圆柱体等,鼓励学生自主找出明暗关系,学会运用专业的美术语言进行描述,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每说对一个明暗面得一颗星(★) 能自己总结出制作步骤的(优秀) (1)完成几何体的形体结构轮廓正确(★) (2)画面的明暗交界、投影位置准确(★★) (3)画面明暗色调清晰,由深到浅过过渡自然 (★★★)
板 书 设 计 明暗与立体 明暗关系: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投影
教 学 反 思 教、学、评一致性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