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2月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2月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07 21:1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2月入学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 150分钟 分值 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27分,每小题3分)
(一)语言基础积累(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都是多音字,其中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3分)
A.宁愿 宁缺毋滥 宁死不屈 宁折不弯 宁为玉碎
B.间谍 挑拨离间 亲密无间 黑白相间 间接经验
C.匀称 称心如意 称孤道寡 啧啧称奇 拍手称快
D.面相 相机行事 相貌堂堂 吉人天相 相机而动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蛮横/横财 数落/数典忘祖 鲜活/数见不鲜
B.行头/行为 当真/螳臂当车 纰缪/未雨绸缪
C.熨帖/熨斗 方便/大腹便便 露相/抛头露面
D.累赘/累次 字帖/一帖汤药 船只/只身一人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犀利 鉴诫 破釜沉舟 鸦雀无声
B.劳碌 暮霭 毋庸赘言 寥寥无几
C.搪突 煽动 流连忘返 面授机意
D.挑剔 惋惜 苦思暝想 莞尔而笑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虫豸 蜇伏 珠光宝气 振聋发聩
B.款识 海蛰 螫了一下 知书达理
C.战栗 装帧 真知卓见 至理名言
D.账簿 蒸气 层峦叠嶂 马蜂蜇人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旅游部门认为饭店窗口的红灯笼会破坏城市形象,但红灯笼是破坏城市形象还是丰富城市色彩,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B.这件救人不留名的事发生在人员密集的商业区,目击者的描述使那位做好事的人呼之欲出,人们对找到他充满了信心。
C.针对当今书法界行书、草书走俏而篆书遭受冷落的情况,吉林大学丛文俊教授认为,篆书的不景气只是因为曲高和寡。
D.总统大选尘埃落定的俄罗斯已经风平浪静,普京在权威受损的情况下当选新总统,这只能说是俄罗斯国家利益的胜利。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铁道部自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火车票实名制”明确规定,旅客须持车票与票面所载身份信息相符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站上车。
B.“感动中国”节目的社会价值不能止于感动,心灵的震撼最终还要付诸于实践,而道德良善的人文关怀还需你我共同行动。
C.国家气象局发布,未来三天,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持续阴雨天气,其中福建和广西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
D.新成立的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将为我国航空的发展制定总体战略和阶段性规划,为航空领域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战略咨询和决策依据。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9分)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 辩:辩驳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啖:给……吃 C.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谏:规劝 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属:嘱咐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3分)
①请以人君礼葬之 ②即为孙叔敖衣冠
③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④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⑥廉吏安可为也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孙叔敖十分看中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第Ⅱ卷((123分)
10.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译文:

(2)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译文:

1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4分)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胡难及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三)古诗鉴赏与名句(26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8分)
赴京途中遇雪
孟浩然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1).请赏析颔联中“迷”“噪”二字的妙处。(4分)
答: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离亭燕 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
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
寒日无言西下。
注:这首词是作者退居江南后所作。
(1)简析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

(2)这首词的下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绪?请简要分析。(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一句一分,见错不得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
(2)问君西游何时还? 。但见悲鸟号古木, 。
(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5) ,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 。
(6) ,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7)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故木受绳则直, , , 。
(9)然后以六合为家, ; ,身死人手。
(10) , ,用心躁也。
(四)、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的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那个在墙上开门和窗的人
萨苏
深夜,忙碌完一天的事情,正想静下来写点儿东西。忽然接到一条短信——“铁生走了!”
  默默地看了半晌,没有回信去问究竟——来信的是新闻界的一位友人,平时热情爽朗的人,却只写了这四个字,心中的哀痛可想而知。
  还用问什么呢?
  有的人会让人以为他永远不会走,史铁生就是这样的一个。
  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双腿瘫痪,从肾炎发展到尿毒症,几乎半生在靠透析维持生命,对有些人来说,这种情况下的死亡未必不是一种解脱。而史铁生不一样,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其实,他的职业,除了生病和写作,还曾经是在鸭蛋上画仕女的街道工厂工人,他画的很好,作为一个残疾人足以靠手艺养活自己,只是不知道他画的那些鸭蛋,今天却留在哪一家的展窗。
  只是他最终还是成了一名作家,仿佛一颗野草的种子,即便落在高墙上也会发芽。
  史铁生的作品,都是在病痛的折磨中完成的,而他的作品,却总是如黎明时军营的号角,充满了对生命的主宰和希望的精神。
  那里面没有无病呻吟,没有哗众取宠,这样一个随时在生死边上行走的人,对此大约连不屑的时间都没有,有的只有平静中的感动。在他刚毅的文字背后,只有了解史铁生的人,才会留意那背后的一丝伤感,却是那种对于人间秋意凋零的慨叹,而没有自怨自艾。
  史铁生走到了二十一世纪,他的文风和思想没有取悦时代的任何迹象——他坚持的,不是属于他那个时代的东西,而是属于永恒的东西。
  永恒的东西,有的时候未必适合于每个时代,所以时代的弄潮儿大可嘲笑他的落伍,却不知道,几百年后,史铁生可能还在,潮却早已退了。
  有时我看他的书,不由自主地想,会不会病痛之于史铁生,更像一种磨砺,让他的思想越发出色?
  余生也晚,等我识字的时候,史铁生已经在出书了。
  史铁生一生最厌倦别人把他称作老师,他一听这两个字就会出现气喘,血压升高。
  所以我不知道该怎样称呼他。
  但是,他的确应该说是一个老师的。在一个民族都不会自己思想了的时代,史铁生和他的朋友,用呐喊擦亮了人们心中的灯。他们这一代作家,是文化上撕裂黑暗的人。
  这是一个要求无限勇气的事情,而史铁生的文字却把它平静地完成,或许,一个把死亡看做节日的人,勇气已经不是问题。
  而这一切,对当时的下一代人来说,就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让我们养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想,我们要感谢史铁生们。
  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一个人的潜力可以有多少,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依然可以怀有对世界的感恩之心。
  只是,史铁生是一个太让人放心的人——每天和死亡玩着游戏,渐渐让人们以为这早已是常态。我们几乎以为,世间的人里面,史铁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家伙,他和死神可能已经交了朋友。于是,早上,和一位朋友说起他的离去,朋友的反应是万分意外——“每年元旦,我们夫妻都去看望铁生的,今年,却是去不成了。”
  铁生不是靠死神的友谊,而是靠他的坚韧和倔强活着。
  一个完全懂得生命的人,再倔强起来,让死神,也只能让这个坚强的人走过新的世纪,再完完整整地多活上十年。
  和史铁生比,谈劳累,简直就是对生命的儿戏。
  我想起他和丁玲的交往。徐晓曾在她的作品中写过这一段,或许出于对和自己性别相同的女作家的珍重而写得很委婉,甚至有些不似那个敢于坐牢的徐晓。然而,她还是写出了史铁生的倔强——尽管屡次蒙召,史铁生最终也没有去见过丁玲女士。
  而我记得更深的是史铁生后来说的话,那时,丁玲女士已经去世了。史铁生写道:“年龄可以是一堵墙,但墙可以有门和窗。一个人,不管有什么样的政治见解和文学主张,只要是真诚的,是自己的,她(他)的死都是一座纪念碑。”
  史铁生,在我的心中,就是那个在墙上开门和窗的人。
(选自《岁月》)
15.史铁生的作品有哪些特点?(5分)

16.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1)他们这一代作家,是文化上撕裂黑暗的人。(2分)

(2)年龄可以是一堵墙,但墙可以有门和窗。(2分)

17.作者为什么要补充史铁生与丁玲交往的故事?(3分)

(五)、语言及运用(10分)
18.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6分)
涵养是一盆火,融化了结冰的心;涵养是一杯酒,温暖了陌生的人;涵养是一阵春风,_________________;涵养是一道阳光,照亮了前进的路。一颗纯净的涵养之心,是一泓清泉,它涵养着人类文明最纯净的思想;一颗美丽的涵养之心,是一朵蓓蕾,______________;一颗缤纷的涵养之心,______________,它牵引出的是彩霞满天。
19.根据下列内容传达出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4分)
隶属于中国科学协会的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在广西北海召开研讨会,一批空间科学家就中国进行登陆月球、火星等工程展开研讨,会上收到数十份方案。科学学会秘书长叶自立表示,中国科学家们正在探讨登上月球的具体内容。他还说,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的工作是专门研究空间物理、空间化学等,进行外层空间气象预测预报。叶自立称,中国目前已联合国内多所科研机构,进行“太空气象”的观测,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供预报,为地球至月球、地球至火星的飞行器提出可供选择的路径和轨道。据悉,中国现已具备技术实力,科学家们希望在21世纪首先达到两个目标,就是登陆月球和登陆火星。叶自立表示,他们正在为此展开全方位的努力,包括到月球上开发资源,改造环境。
(六)、作文(60分)
高二下入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选C。“称心”“匀称”读chèn,其余读chēng;A项全读nìng,B项全读jiàn,D项全读xiàng
2.选A。三组词读音都相同,依次为“hèng/shǔ/xiān”;B项,第一组都读xíng,第二组读dàng/dāng,第三组读miù/móu。C项,第一组读yù/yùn,第二组读“biàn/pián”,第三组读“lòu/lù”。D项,第一组读“léi/lěi”,第二组读“tiè/tiě”,第三组读“zhī”
选B。A项鉴戒,C唐突,面授机宜,D苦思冥想
4.选D。A蛰伏 B海蜇 C真知灼见
5.选B。呼之欲出: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对象错。A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都有道理。C曲高和寡:比喻言行卓越不凡,知音难得或作品艰深高妙,知之者甚少。D风平浪静:比喻(生活、局势等)安定平静。
6.选D。A成分残缺,应在“车票与票面”中“与”字前面加“和”字;B“付诸于”重复,删掉“于”;C“福建和广西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歧义。
7.?A[“辩”,这里是“辩才”的意思,名词。]
8. B[②为优孟所用的计策,③是优孟计策的实施,④是优孟的迂回之策。②③④可以排除。]
参考译文:
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也赶不上先生了!”晏子说:“我听说,肯做事的人常常可以获得成功,愿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我没有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只是经常去做而不放弃,经常前行而不停止,有什么难于赶上呢?”
12.(1)颔联借景抒情,“迷”,辨认不清,迷失找不到,表面写落雁找不到沙渚,实则衬托作者的前路迷茫;“噪”,借乌鸦的嘎嘎鸣叫,表明作者心情烦躁。全句暗示了作者对赴京应试前途未卜的担忧和茫然。
(2)本诗通过遥远的京道、苍茫的暮色、阴沉的天气、满川的积雪、迷途的大雁、饥饿的乌鸦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暮冬时节山川萧条,积雪覆盖大地,迷茫的鸟类在空中乱飞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凉、孤独、伤感的氛围,本诗运用哀景衬哀情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作者此时内心焦躁、迷茫以及对前途担忧的情感。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一句一分,见错不得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6)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9)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
(1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参考译文】
???? ?优孟原是楚国的老歌舞艺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王。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有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棺槨盛殓,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死马。左右近臣争论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庄王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庄王说:“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于是庄王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传扬此事。
????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待他很好。孙叔敖患病临终前,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一定很贫困。那时,你就去拜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卖柴为生。一次路上遇到优孟,就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优孟。”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于是,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优孟说:“请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来就任楚相。”庄王答应了他。三日后,优孟又来见庄王。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妻子说千万别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像孙叔敖那样地做楚相,忠正廉洁地治理楚国,楚王才得以称霸。如今死了,他的儿子竟无立锥之地,贫困到每天*打柴谋生。如果要像孙叔敖那样做楚相,还不如自杀。”接着唱道:“住在山野耕田辛苦,难以获得食物。出外做官,自身贪脏卑鄙的,积有余财,不顾廉耻。自己死后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惧贪脏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杀,家室也遭诛灭。贪官哪能做呢?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唉,清官又哪能做呢?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打柴为生。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于是,庄王向优孟表示了歉意,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户之邑封给他,以供祭祀孙叔敖之用。自此之后,十年没有断绝。
美,在细节处闪现。

她回过头来,轻轻的一笑,又转身走了。
一个碎小的细节,仿佛蝴蝶透明薄巧的羽翼轻轻地拍打过我的眼帘。她向下弯弯的眼角充溢着快要流出的光,那么一瞬间的表情,而我却记住了。
那是一股温柔内敛的眼波,让人想起江南微湿的风,清晨斑驳的梦和一碗夹着荷叶香的小米粥。不花哨,不张扬,甜甜糯糯的眼神一流转,便让人记下了。是的,细节,一个不经意的表情,一种不易察觉的眼神,欣赏的人挖掘开来便成了一份珍藏。
我闭上眼睛,那一瞬间的眼波又泛滥起开来,伴随着的还有漫漶缠绵的风,葳蕤细致的雕花。一切温柔潮湿而美妙曼丽的意向都随着这个细节铺陈开来。是“绿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是“花退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是“雨打窗台湿绡”……青墙仿佛铅笔细细的勾勒,刚染完的蜡布挂在空中发出厚重的声响,带着铜箍的朱红木桶泼出小瀑布一般的水,散着菊花香的浓茶氤氲出重重叠叠的水汽。这一切都在她那一瞬间的眼波里流淌,静静的,带着时空停止悠然自得的神气。是江南吗?是流水吗?是温婉吗?是细致吗?无需多答也无人来应。
这样的细节,是郁绿丛中盛开的白色小花,隐隐绰绰的散发出温柔的幽香,他只等待有心人的采撷。

CD光盘转动,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仿佛一支翠绿小虫在振颤着翅翼。音乐随即流淌出来,化为烟雾与尘埃,向四周弥散。这是德沃夏克的G大调诙谐曲。太多的人交口它华美如丝绸的主旋律,而此时的我闭上眼睛,微微侧耳,缓缓呼吸……一个碎小的细节,仿佛午后从天窗透过的阳光中细小而清晰的尘埃,它们擦过我的耳朵,,温暖柔软地抚摸。
是第一主题过后的一小串三连音。他们用流畅的小提琴音色来演绎,夹着快乐清新的微笑,仿佛阳光下翩翩起舞的爱尔兰小女孩的金发。我猜想德沃夏克在写下这一串细小得不易察觉的音符时,带着怎样的心情。那一定是一种慈爱的感动,仿佛阳光普照,云淡风清,在薄荷色的草地上吹着透明的风,心中的快乐只有自己知道。是的,细节,我好像看到了德沃夏克的会心一笑,有心的人注意到了挖掘出来,只便是一份有默契而不可意会的愉悦。
想起一些缓缓升腾的五彩泡沫,萦绕着沆瀣之气的之间开出一朵精巧的花骨朵,一只飞鸟抚摸过的一方天空,以及一阵缱绻缠绵的风,一群游鱼的唼喋……这些,都是那一串小巧的三连音带来的。
这样的细节,是教堂天顶正中随着光线落下来的银屑,碎小却闪耀,它们只等待有心人的掬捧。

女人的旗袍风情万种,,勾勒出女子曼妙婉转的线条,女人走着,一步三摇,这是一道风景。
而我却捕捉到了那么一个细节:旗袍裙摆边的小开衩。这样的设计不管是有心无心,不管是否有人注意,它的确成了旗袍皇冠上的一颗珍珠。
二三十年代,一个开放与闭塞的交界,穿着旗袍的女人们是那个年代给所有人的第一记忆,而旗袍则成了那个年代的象征。这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旗人马装的拘谨刻板,又连接着未来开放的未知时代。深闺院里的女人们出来了,小心翼翼,羞涩犹豫,仿佛一只在晚上独自开放的夜来香。而旗袍的分衩恰巧在细节之处最好的体现了这种暖昧的情致。女人们走着,小腿上光洁的皮肤时隐时现,又一种欲说还休的风情,却又不失那份神华内敛的庄重。
张爱玲笔下的女子都是穿旗袍的,它们带着那个小开衩奔跑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奔跑在喜怒哀乐之间,奔跑在年年岁岁的故事之间。
这样的细节,是朵云 上的一滴泪珠,他等待有心人的温柔呵护与唏嘘。

细节,是一闪而过的地铁,是流利清晰的雨丝,是扑腾翅膀的飞鸟,是陌生人眼梢眉角的表情……
它需要人们以一种细致耐心的态度去触摸,去体味,去感受。在细细的咀嚼它们的时候感动了,认真了,于是写下来,记下来,珍藏起来,独自品评。
于是,你会发现,原来真正的美,是在细节之处闪耀。
点评:
三个片断,三个细节,真是亏她看得想得那样仔细,发现得选得那样巧妙,而表达的精致,语言风格的清丽,又恰恰与被描写对象以及作者所要营构的氛围,表现的情绪高度和谐,应该是一种作者理想中的“唯美”。
细节,毕竟就是细节,关键是在“细”,要素是在“被感动”或者“被打动”“被触动”。但如果想在“感动”了自己之后,想到要已之去“感动”别人,还要靠描写之功。
这位小作者做得非常成功。(严化银)
细节——美与永恒的源泉
人们说,短暂如朝露,在阳光洒散之际转瞬而逝;永恒如太阳,日复一日地东升西落。万物生灵的全过程,对于拥有无穷力量的造物主而言,只是宇宙的一瞬间罢了。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时间的流淌,并努力使它变慢乃至停滞——可谁又能做得到呢?可怜的人啊,去哪里寻找那一棵树,把短暂的自己定格为历史之链上的永恒存在?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它就是细节。
细节是构成金字塔的一块块方石,是铺就铁路时自甘居下的一条条枕木。我们只有关注细节,把握细节,演绎细节,才能把握人生和命运。徐虎的每一次上门服务,从个体上看都是如此的平凡、普通,但正是这无数个细节成就了他的光辉形象,使他为人们所敬爱。
爱因斯坦的天才造就了相对论,这无人否认。但当人们翻开他的手稿时,发现那儿并没有复杂的微积分,没有精致的三段论,只有几万次看似普通的计算、推理和证明。每一次的计算、推理或证明本身很微小,但正是这些微小的细节促成了人类科学史上的一次突破和飞跃。没有细节哪来成功,失去了细节就别想得到永恒。
有人说,细节只是事物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片断,这是事实。但即使如此,谁又能否认细节的意义呢?一件事、一样物之所以给人美感,能脱离构成它的任一细节吗?
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美即生活。也就是说,美是由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构成的,细节是美的源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的诗,每一句都只是对景物的普通描绘,无论哪句算不上名句。但几句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诗中有画,诗禅相融,情景交织的境界。
正是有了曹雪芹的呕心沥血、精雕细琢,才有了不朽的《红楼梦》。如果没有他的匠心独具,通过无数细节展现人物个性,贾宝玉、林妹妹的形象怎么能如此深入我们的内心呢?
细节是美的源泉,让一木一石现出光彩;细节是时间的圣使,使飘逝的化为永恒。朋友们,让我们抓住人生的每个细节,让生命呈现出应有的光彩!
细节
细节是放学回家后母亲的一声问寒问暖,细节是做完作业后父亲的一句早点睡觉,细节是讲完题后老师询问你是否懂得的眼神,细节是生病后朋友递来的一丝不苟的笔记。细节很小,却让人持久地感动。
我们都只是平凡人,有时甚至只能算是庸碌。生活是由鸡毛蒜皮的琐碎所串联的,没有八点档肥皂剧中的戏那样煽情,却有比电视剧更加真实,更感人的细节。
孟郊写下了“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细节,让无数游子为之落泪;王维写下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细节,让无数行人为之嗟叹;苏轼写下了“小轩窗,正梳妆”的细节,让天下有情人为之唏嘘。只是细节,又不止是细节,它包括了细节本身背后的深深情感。
常常感动于伦勃朗的《犹太新娘》,穿着美丽衣饰的夫妇,有着沉郁内敛的表情,暗色的背景下,两个人相依偎着,没有对望的双眼,没有起伏的情节,只有相握的手,仿佛是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攫住了画家的心,让它留在画布,即使是几百年后,依然默默相依,此情不渝。
而对观者来说,无论多么华丽的衣服都掩不住的,是他们的深情,是相濡以沫共同走过的,和还将要走下去的人生历程,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诺言。这是一个多么淡然而又有深情的细节。
同样的深情也常在生活之中,其中有母亲为父亲端上的一杯热茶,织就的一件毛衣;有父亲为母亲充好的一个热水袋,倒好的一盆洗脸水;也有他们帮我准备的一日三餐,和我替他们轻轻的捶背。
我们不能希求生活变得如何伟大,我们只求把细节做得更好。“一句话,一生情”,歌词有时就这么轻易道破了生活的真相。真正的温情,只在细节中默默传递;真正爱你的人,也只在细节中表达关爱。一如母亲、父亲、老师、朋友、爱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