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昆虫 教学设计
课题主题 我和昆虫
课时 1课时 授课对象 一年级
学情分析 全套教材"造型表现"领域中表现动物的内容不少,低年级学段主要以主观想象创作为主,追求童贞童趣,自由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本课正处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初始阶段,本领域相关的内容包括本册第三课《出壳了》和第十一课《奇妙的爬行》,都是表现小动物的。结合学生的基础和认知水平,表现人与昆虫亲密和的关系,因此重点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自己和昆虫一起时奇特的活动场景,使画面表现得更加生动有趣味。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结合《画自己》一科用水彩笔画一张自己和昆虫玩耍的图画。 2.通过演示、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利用所学的知识大胆想象和表现有情节的“我和昆虫”。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喜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抓特点表现昆虫。
教学方法 教法:多媒体演示法、主体参与教学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PPT、剪刀、胶棒、水彩笔
参考教材 人教版《美术》2012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谜语想考考同学你们,“有个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老师给同学们一个小提示,这是一种昆虫。 生:蝴蝶。 师:对的,同学们很聪明!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我和昆虫》吧! 世界上的昆虫有成千上万种,已知的大概有100万种,占已知动物的四分之三。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认识哪些昆虫呢?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经验,猜猜它们是谁吧!(PPT展示昆虫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回答图片中昆虫的名字。 1、通过猜谜语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2、观看图片,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记忆和认识更多的昆虫。
课程展开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轻盈的蜻蜓、美丽的蝴蝶、还有蹦蹦跳跳的蟋蟀等等,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1:它们都是对称的。 生2:他们都有花纹。 生3:它们都有触须。 …… 师:是的,同学们非常棒!那同学们再观察一下,它们都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生1:分头、胸、腹三部分。 生2:头部生有一对触角。 生3:都有一对翅膀。 …… 师:老师通过查询资料发现了昆虫的身体构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看看同学们说对了哪些。(展示PPT) 1、分头、胸、腹三部分。 2、头部生有一对触角。 3、胸部生有两对翅(也有一对的,另一对退化为平衡棒。如蚊子) 4、有3对足。 学生回忆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通过这几个环节加强了学生对昆虫的认知,大而清晰的画面在感官上帮助学生很好的记忆。明确了昆虫的身体构造,也让学生能更好的区分什么样的小动物属于昆虫一族。
课程深入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昆虫的特点和身体构造,老师这里有一些水彩笔还有胶棒,老师先给同学们画一种我喜欢的小动物,在我画的同时呢,我会给同学们示范一些绘画的要领,然后再请同学们画一种自己喜欢的昆虫。 (教师绘画,示范教学) 师:好了,这就是老师喜欢的昆虫xx,现在请同学们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吧!需要老师帮助的话,举手示意,老师会来帮助你们的! (学生绘画,老师走动帮助) 师:老师刚才仔细看了一下,每位同学都画了自己喜欢的昆虫,并且画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相互展示然后评价一下吧! (学生展示并相互评价) 1、学生展开想象,开始绘画。 2、学生互相展示评价。 通过让学生绘画,使其在创作中掌握昆虫的画法,知道如何抓住昆虫特点进行表现。
课程升华: 师:在刚才的绘画中,同学们都画的很不错。我们都知道昆虫有成千上万种,它们是动物大军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以前,由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我们身边已经有许多小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了。现在,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小动物,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幸福快乐的生活。 现在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请大家在课后将自己画的小昆虫通过绘画、粘贴,变成大昆虫,然后想象一下自己和昆虫做小游戏的场景,在下节课老师会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做的昆虫,并且扮演你们想象中的场景,也可以画出你和昆虫一起游戏的画面。 学生仔细聆听,课后完成作业。 1、让学生明白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尊重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 2、布置课后作业,加深学生的记忆。
板书设计 《我和昆虫》 1、特点 2、身体构造 3、绘画
教学反思 1.本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比较完整,有利于学生对于昆虫有关知识的理解。 2.本堂课首先猜谜语引出课堂主题,再看图猜昆虫名字能够很好的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3.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们的主动参与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并能让学生在课程中对昆虫的特点表现有整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