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2 16:2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阅读教材P36-44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完成以下任务:
根据教材内容并查阅资料,选择世界任一地区的特色民居,借助PPT或图片介绍民居的特点并说明背后的地理原因。
完成后发送至邮箱@
下周一进行课堂展示,结束后我们将进行一二三等奖评比,大家踊跃参与噢!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第二章 第2节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课标要求
知识条目
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一)在居民特色上的体现(民居、建筑材料)
(二)在城市格局上的体现(我国古代与欧洲)
(三)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中国与西方)
PART ONE
地域文化和
城乡景观的内涵
例如:西北广袤的草原——畜牧业——游牧文化(如蒙古舞)
南方水热充足—水稻种植—农耕文化(喜食米饭)
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
文 化
地域文化
不同地理环境
影响
产生
形成
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
1. 地域文化的形成:
2. 地域文化的特点:
区域性、
多样性、
独特性、
相对稳定性。
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
3. 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
历史遗存、
文化形态、
社会习俗、
生产生活方式等
阅 读
徽州文化
从宋徽宗宣和三年( 1121)改歙州为徽州,直至1987年,徽州作为一个地域名称一直沿用,所辖地域相对稳定,为徽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8年原文化部批准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范围为安徽黄山市全境、宣城市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总面积13 881平方千米,人口约200万。
徽州位于皖浙赣三省接壤地区,群山环抱。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大移民所形成的宗法社会,“东南邹鲁”的文化氛围,徽商经济的厚实基础,促成了徽州文化的全面发展。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包括徽派建筑、徽墨歙砚、新安理学、新安教育、徽剧、徽菜、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不仅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人地观,也深受移民文化、宗族文化和皖南山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徽州文化崛起于北宋后期,鼎盛于明清时期,目前与藏文化、敦煌文化并列为我国三大地域文化。
2. 地域文化的特点:
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
何谓文化?
文化:是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区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地域文化的含义:
区域性
多样性
独特性
相对稳定性
徽派建筑
西递宏村
宏村布局的核心是水,水系在为村民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调节气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江西婺源
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农田分布在相对较低平的平坦区域,形成“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
徽派民居是徽州文化的典型代表,院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高墙丰富,马头翘角,黑瓦白墙,以天井解决内采光和通风问题。
徽派建筑
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屋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
1.“背山”“面水”的区位对宏村的影响是(   )
A.“背山”利于冬季通风
B.“背山”利于冬季降水
C.“面水”利于夏季通风
D.“面水”利于增大温差
2.宏村的民居风格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春季多风 B.夏季炎热
C.秋季多雨 D.冬季寒冷
3.宏村民居采用“马头墙”的作用不包括(   )
A.收集雨水 B.增强遮阴
C.防范火灾 D.增加美感
马头墙
C
B
A
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
城乡景观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
自然地理环境
据图思考:
1.森林在整个系统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 村庄布局在半山腰有何好处?
哈尼梯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
避免洪涝、获取优质水源、便于管理梯田
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地区流传下来的古代分水制度,体现了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云南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分水木刻”
PART TWO
地域文化在
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客家文化的一种体现;土楼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福建土楼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 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
_______文化区
_______文化区
_______文化区
_______文化区
江南水乡
新疆荒漠-绿洲
内蒙古草原
黄土高原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干燥少雨,温差较大
冬寒夏热,黄土直立性强且干燥
地形开阔,草原广布
排水、通风、防潮、避虫兽、产竹多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 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① 民居建筑特点-适应自然;
②建筑取材-就地取材
保暖、取材便利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 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1. 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位于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频繁,火成岩广布,地形崎岖,多洞穴
1. 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气候炎热干燥,便于就地取材
1. 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风力大,石材丰富
福建平潭石头厝
1. 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木材丰富,抗震性能好;坡度大减少积雪;
茅草厚减少散热
日本白川乡 “合掌造”
1. 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气候湿热,雨量大,多蚊蝇毒虫
木材丰富,抗震性能好且美观
马来西亚水屋
北欧木屋
活动探究P40
湘西吊脚楼
陕北窑洞
巴塔克式房屋
依山而建,采用当地盛产的杉木。该地多雨,空气和地层湿度大,吊脚楼底层架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用石头或者砖头砌,窑洞上面覆盖厚厚的夯实的黄土,依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作民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气候湿热,雨量大,气温高。当地的民居适应气候的特点,把底层架空以利通风散热,以重木及棕榈建造,用木构架楔榫连接,坡顶的山墙两端可以通风,山墙上作彩色编织的调席盖和竹篾。
活动探究P40
英国乡土民居
肯尼亚茅草屋
伊朗风塔
英国乡土民居英国降水较多,乡土民居以乡村式的茅草农舍为代表,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
草原面积广大,草屋的建筑充分考虑了就地取材的原则。
气候酷热,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
阅 读
四合院的空间结构,沿南北纵轴对称布局,由四面房屋围合成相对封闭独立的院落。正式的四合院,一户一宅,平面格局可大可小,小到只有一进,大者可达数进。
一般来说,四合院坐北朝南,由北侧的正房、南侧的倒座房、东西两侧的厢房.组成,大门位于宅院的东南角。宅院中部的开敞空间,是家庭成员劳作、休闲的场所,大多种植观赏性花木。依据我国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传统观念,家庭成员居住在不同的房间里,长辈居正房,晚辈住厢房,佣人住倒座房。
我国的四合院以明清、民国时期的北京城区最为典型。其他地方的四合院,因当地的气温、日照、降水、风向等因素不同而各有特色。
四 合 院
河北保定 直隶总督府
江苏苏州 拙政园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
甘肃兰州罗家大院
情景探究
2.说一说库伯佩迪的地下民居特点。
依山崖开挖修建,全部建在地下;
与外部联系的门窗开口较小,内部宽敞;功能设施齐全,建筑功能多样。
民居内部
民居外部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2. 在城市格局上的体现
地域 地域文化 城市格局
中国 古代城市建设体现了_________的思想,在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_________ 都城以宫殿为中心并确定_______,构建城市的基本骨架。
欧洲 体现了_____文化和_____文化的融合 城市多围绕_____、市政厅、_________布局,中心与四周的建筑物_____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_____
美国 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 中心多围绕__________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并逐渐形成连绵的城市带
皇权至上
等级制度
中轴线
历史
现代
教堂
城市广场
高度
外围
摩天大楼
天地人和,自然和谐
阅 读
我国古代城市建设
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强调天地人和,依山傍水,城市与大自然融合发展。
唐长安城是唐朝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城市的北部为皇城,城市的东部和西部居住着王公贵族,城市的南部和外围为平民居住区,东西两市为商业区。这种空间布局体现了皇权至上、中轴线对称的封建社会城市的建设思路。
南宋平江府(今苏州)的规划,注重发挥南方水乡的特色,将城市布局与河网水系相结合,引水入城,形成纵横交错的水网系统,有河有路有桥,舟楫车马兼备。街坊建筑与河网结合,形成“前街后河”的江南水乡景色。
明清北京城以皇城居中,中轴线对称,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位于四周,代表“天南地北, 日东月西”,一条南北向的主轴线贯穿全城。功能分区明确,道路秩序井然。为了改善平原单调的景观,都城建设的一大特色是“挖池筑丘”,不仅解决了漕粮运输和给排水的问题,而且营造了广阔的水面和生动的天际轮廓线。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3. 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地域 建筑风格 形成 发展变化
中国 _____木梁架结构广泛流行,斗拱飞檐和______ ____是我国特有的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在各地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_________和_________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生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建筑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地域文化发生变化,或者受其他地域文化的渗透影响,相应地,建筑风格也会随之变化
西方 柱廊、尖塔、_____、_ ____等特点明显 砖墙
雕梁
画栋
喷泉
雕塑
历史文化
风俗人情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3. 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3. 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建筑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地域文化发生变化,或者受其他地域文化的渗透影响,相应地,建筑风格也会随之变化。
上海石库门建筑(中共一大会址)
海口市 骑楼老街
位于浙江金华兰溪市西部的诸葛八卦村,是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诸葛八卦村的中间是一口池塘,叫作钟池,是八卦村的核心所在。钟池半边有水半边为陆,形如九宫八卦图中的“太极”。以钟池为中心,有八条小巷直通村外八座高高的土岗,其平面酷似八卦图。小巷又派生出许多纵横相连的小巷,似通非通,犹如迷宫一样。外人进入小巷,往往易进难出,甚至迷失方向。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存在问题: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有些地区城乡建设无序推进,土地开发强度过大,导致民族文化和传统特色逐渐消失。
传承与保护:
保护地域文化,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建筑之中;
协调好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发展关系;
促成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
教材P43
 
在日本,窨井盖已成为鲜明的城市名片。全国95%的城市拥有具有本地特色的井盖图案,其中不泛市花、市树、风景名胜、历史故事;有些井盖还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安置在低于地面数十厘米以下,上面铺设了沥青混凝土;在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上,井盖由原来的圆柱形改为圆锥台形,以增强井盖和路面的吻合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日本95%的城市拥有具有本地特色的井盖图案,说明日本( )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经济发达
C.基础设施完善 D.地域文化浓厚
2.在低于地面以下的井盖上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其主要作用是( )
A.防止偷盗 B.方便维修 C.指示道路 D.警示危险
3.下水井盖由圆柱形改为圆锥台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路面更加平整 B.减少原料用量
C.减弱噪音污染 D.降低制造难度
练练手
D
B
C
美国 纽约
西班牙 巴塞罗那
意大利 罗马
北京城市中轴线
广州城市中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