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科模拟测试卷(六)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在两殖民地之间进行,这两殖民地是( )
A.巴西和澳门 B.菲律宾和墨西哥
C.日本和印度 D.马尼拉和马六甲
2.某校高一同学在研读美国1787年宪法后摘录了部分宪法条文,他们在摘录过程中与原文(宪法内容)明显不符的是( )
A.联邦政府有发行货币等经济大权 B.地方各州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C.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D.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3.16世纪,印第安人在给被征去矿山劳动的亲人送行时,就预先为他们举行送葬的仪式,据此可推知( )
A.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 B.当时矿山劳动时间太长
C.印第安人多被折磨致死 D.本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
4.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据此可知,宗教改革( )
A.挑战罗马教廷的权威 B.批判君主专制
C.质疑上帝的至高无上 D.主张社会契约论
5.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这里的“紧箍”主要指( )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王位继承法》的颁布
6.1908年7月,印度孟买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其直接要求是( )
A.抵制英货 B.释放提拉克
C.实现民族独立 D.成立国民大会党
7.“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这一规定体现了( )
A.分权原则 B.联邦制原则
C.平等原则 D.两党制原则
8.《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 B.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C.加强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 D.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与合作
9.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很早就走上殖民扩张之路,关于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496年在海地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B.在巴西设置总督,由国王任命,治理巴西
C.西班牙在殖民地设置几个总督辖区进行管理
D.总督代表国王行使军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
10.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下面的绘画最早可能创作于( )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11.1787年宪法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美国实行( )
A.君主立宪制 B.责任内阁制
C.邦联制 D.联邦制
12.1882年埃及人民在亚历山大港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军,他们所抗击的是( )
A.法国侵略军 B.英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奥斯曼帝国军队
13.世界近代史上,后起之秀的英国很快走上殖民扩张之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18世纪初,英国到达印度开始殖民扩张
B.英国在印度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等手段掠夺财富
C.19世纪末,英国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D.19世纪末,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菲律宾
14.埃及的扎格鲁尔和印度的甘地两个历史人物可以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B.战败国对国际秩序的不满
C.民族矛盾不可调和 D.一战后的殖民地解放斗争
15.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 )
A.选举和议会立法 B.国家元首掌握行政权
C.内阁对议会负责 D.政府首脑对选民负责
16.西属拉美独立战争给西班牙殖民者以毁灭性的打击。西班牙殖民帝国的瓦解,正是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一个封建堡垒的彻底崩溃。这说明西属拉美独立战争( )
A.奠定了拉美各国的政治格局 B.促进了拉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C.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 D.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17.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指出要“用资本家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里的“砖头”是指( )
A.全面的经济私有化 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C.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 D.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18.《1871年公社史》写道:“在市政厅门前的中央搭了一个大讲台……兰维埃高声喊出:‘我以人民的名义宣告,公社成立了!’20万人发自内心地齐声高呼‘公社万岁!’”材料中的“公社”成立于( )
A.希腊雅典 B.法国巴黎
C.俄国彼得格勒 D.德国柏林
19.1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 000万吨。能够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电灯的发明 B.飞机的发明
C.蒸汽机广泛使用 D.内燃机广泛使用
20.烧毁柏林,吊死对方每个将领,并索要莱茵河畔的大片土地。提出这一强烈要求的应是参加巴黎和会的哪国代表(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意大利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中国古代的政制设计以加强君主专制为中心,然而往往事与愿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嘉庆皇帝)谕:军机处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首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自去年正月以后,军机处颇觉整饬严肃,闲杂人等亦觉稀少。近日又觉废弛,军机处台阶上下,窗外廊边,拥挤多人,借回事画稿为名,探听消息。折稿未达于宫廷,新闻早传于街市,广为谈说,信口批评,实非政体。
——《枢垣记略》卷一四
材料二:作为清朝中央决策特色机构,军机处的出现绝非针对内阁,而是试图将已经形成的皇帝“乾纲独断”局面制度化和规范化。然而,决策制度化在方便皇帝独裁的同时,在另一方面又因其改变了顺康以来传统统治方式和权力结构,逐渐给皇权带来了一些新的异己因素,就是其创始者始料不及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清朝专制皇权的形成与加强,绝非军机处或内阁一两个官僚机构所能促成,它是历史传统、思想文化和制度改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皇帝的个人素质(主要是其统治思想),尤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朝政治的演变方向。 ——高翔《略论清朝中央权力分配体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军机处发展到清中期以后出现的问题,指出它所反映的实质。(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封建专制强化的多种因素。(4分)
(3)分析军机处与皇权变化的关系。(4分)
(4)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制设计的认识。(6分)
22.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抗的主要表现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美]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1)材料一的作者认为冷战的起源完全是由于苏联扩张造成的,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因此B项正确。
2.C 解析:根据1787年宪法,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因此C项错误,符合题意。A、B、D三项体现的都是美国联邦制原则,都是正确的。
3.A 解析:16世纪正是西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时期,西欧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残酷剥削积累财富,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故A项正确;矿山劳动时间长不能说明印第安人“送葬”的仪式,故B项错误;印第安人多被折磨致死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故C项错误;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4.A 解析:由材料“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可知,马丁·路德认为世俗权力高于神权,反映其挑战罗马教廷的权威,故答案为A项;宗教改革没有批判君主专制,排除B项;宗教改革没有质疑上帝的地位,排除C项;启蒙思想家主张社会契约论,排除D项。
5.B 解析:注意“17世纪末”这个时间信息,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等于给国王戴上了“紧箍”。
6.B 解析:1908年7月,印度孟买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其直接要求是释放提拉克,因此B项正确。
7.A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法院来看,这一规定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原则,故答案为A项;联邦制是确定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平等原则和两党制原则,排除C、D两项。
8.D 解析:A项是第一国际的影响,故排除;根据题干材料中的“联络和合作”可以排除B、C两项;再依据国际工人协会的性质可确定D项为正确答案。
9.B 解析: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而不是西班牙,巴西以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因此B项错误,符合题意;其他各项表述均正确,可以排除。
10.C 解析:材料中的画作凸显现实中人体的美,展示人的性格和个性,是人文主义的代表画作。古典时代的绘画仍然是宗教题材,故A项错误;中世纪前期的绘画也是宗教题材,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宣扬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故C项正确;启蒙运动晚于文艺复兴,故D项错误。
11.D 解析:1787年宪法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答案为D项;A、B两项不是美国实行的政治体制,排除;邦联制是美国独立初期实行的,C项错误。
12.B 解析:1882年,英国发动侵略埃及的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当然也引起了埃及人民的反抗,埃及人民展开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所以B项正确。
13.B 解析:17世纪初,英国到达印度开始殖民扩张,因此A项表述错误,排除;到19世纪末,法国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因此C项表述错误,排除;19世纪末,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菲律宾,因此D项表述错误,排除;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等手段掠夺财富,所以B项正确。
14.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人民在扎格鲁尔为首的政党华夫脱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方式与英国斗争,迫使英国作出让步。一战期间,英国加大对印度的殖民掠夺,甘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15.A 解析: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因此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选举和议会立法,因此选A项。
16.C 解析:从材料信息“西班牙……封建堡垒的彻底崩溃”判断西属拉美独立战争沉重打击了西班牙的封建统治,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
17.C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20世纪20年代初”和材料“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说明列宁运用资本主义的方式充分调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故C项正确。
18.B 解析:1871年的公社是指巴黎公社,成立于法国,故B项正确。
19.D 解析:电灯的发明与电的发明有关,故A项错误;飞机的发明只是内燃机应用的一个方面,不能正确解释材料的现象,故B项错误;蒸汽机广泛使用推动了煤的开采,不是石油,故C项错误;石油是内燃机的能源,内燃机广泛使用推动了石油的开采,故D项正确。
20.B 解析:根据材料可看出该国要求对德国进行严厉制裁,结合巴黎和会上各国的态度,可以判断是法国。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
(1)问题:军机处纪律不严,泄密严重。
实质:封建制度的弊端。
(2)因素:专制主义的历史传统;文化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等机构的出现;清朝皇帝喜好个人独裁的思想倾向。
(3)关系:军机处因加强皇权而设立,但长期运行后又成了新的制约皇权的力量。
(4)认识:政制设计主要围绕巩固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任何政制都会因人、因时而变,政制设计的结果与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
22.答案:(1)不同意。
理由: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不应该仅归因于苏联的扩张。
(2)欧洲冷战:美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苏联和东欧针锋相对,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组织。亚洲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造成欧洲分裂和长期对峙;促成美国对西欧的援助与合作;推动了西欧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