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1人口分布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1人口分布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2 16:22: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1人口分布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工信部2021年先后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文件,促进5G网络建设和应用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超过115万个,占全球70%以上,覆盖100%市、97%县、40%镇,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独立组网网络。下图为我国首批18座5G试点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为试点城市所在省区的有( )
A.甘豫鄂赣 B.晋冀鲁豫 C.京津浙桂 D.川黔闽粤
2.关于试点城市的分布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省级行政中心 B.均位于平原地区 C.均在黑河—腾冲以东 D.有十个是省会城市
3.小明上大学的地方在A省,小明在该省最可能体会到的民族风情是( )
A.壮族民歌节 B.那达慕大会 C.泼水节 D.开斋节
4.(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稀疏,西部地区人口稠密
B.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C.汉族人口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D.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小杂居,大聚居
5.(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黑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80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该线表明,与我国人口分布密切相关的因素有( )
①气候②地形③河流④植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巴西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有( )
A.平原多、高原少 B.内陆多、沿海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北方多、南方少
7.图中亚马孙河流域人口密度低,其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B.气候湿热 C.植被稀疏 D.对外交通不便
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相关示意图”,下列影响图示现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
A.河流 B.矿产 C.气候 D.交通
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某地区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题。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导致“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经济发展水平 D.历史
11.(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各组人口稀疏区中,成因相同的一组是( )
A.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B.刚果盆地和西西伯利亚平原
C.撒哈拉沙漠地区和格陵兰岛 D.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
12.(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疏密的分界线(胡焕庸线)大致是( )
A.内蒙古的黑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 B.黑龙江的黑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
C.内蒙古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 D.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关于其分布共性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高纬地区 B.位于内陆地区
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平原地形
14.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湿热 B.⑥—干热
C.⑦—冷湿 D.⑧—高寒
15.(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运用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可以分析区域人口的集中或分散趋势,其值越大,人口分布越集中,反之则衡,其数值的变化也能折射出区域城市化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图示意中东地区某国1986—2016年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该国人口密度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该国近30年来人口不均衡指数( )
A.基本保持稳定 B.先上升后下降
C.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D.一直处于下降状态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2)分析图丙,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洲。
(3)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地区、____纬度地区和____地区的趋向性。
(4)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多选)
A、恒河平原 B、西欧平原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17.(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阴影部分示意两个区域的人口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①②两区域人口疏密差异的成因。
(2)指出①②两区域所面临的共同的人口问题。
1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正在考虑制定首部移民法。移民法很有可能将潜在移民分成若干类别,如熟练工人、工作移民和投资移民等。
材料二根据美国人口普查获悉,在2018年美国人口(2018年2月)总数为32716万。美国人口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新出生人口的自然增长,同时也有国际移民的因素,从2001年以来,每年大约有近88.4万外国人移民美国,每26秒就有一名新移民踏上美国领土。
材料三美国人口及各类消费品占全球的比重。
(1)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 、 等因素影响。
(2)结合我国国情说明移民法将潜在移民分类的原因。
(3)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试运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
1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巴西人口、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巴西人口分布特点____。
(2)世界著名国家中,与巴西人口分布特点相似的有____、____。
(3)甲地区是____平原,该地区人口稀少,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
(4)乙地区人口稠密,试分析原因____。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1人口分布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工信部2021年先后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文件,促进5G网络建设和应用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超过115万个,占全球70%以上,覆盖100%市、97%县、40%镇,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独立组网网络。下图为我国首批18座5G试点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为试点城市所在省区的有( )
A.甘豫鄂赣 B.晋冀鲁豫 C.京津浙桂 D.川黔闽粤
2.关于试点城市的分布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省级行政中心 B.均位于平原地区 C.均在黑河—腾冲以东 D.有十个是省会城市
3.小明上大学的地方在A省,小明在该省最可能体会到的民族风情是( )
A.壮族民歌节 B.那达慕大会 C.泼水节 D.开斋节
【答案】1.D 2.D 3.C
【分析】1.读图可知,赣(江西)、晋(山西)、桂(广西壮族自治区)不是试点城市所在省区,A、B、C错误。川(四川)黔(贵州)闽(福建)粤(广东)均是试点城市所在省区,D正确。故选D。
2.由图中信息可知,各试点城市,不全是省级行政中心,A错误。没有全部位于平原地区,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地区也有分布,B错误。在黑河—腾冲以西的也有,如兰州,C错误。读图可知,各试点城市中有省会城市10个,D正确。故选D。
3.A省为云南省,泼水节是云南省傣族人民聚居地的传统节日,C正确。壮族民歌是壮族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A错误。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活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B错误。开斋节是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在我国主要是回族的节日,主要位于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甘肃、青海等省,D错误。故选C。
4.(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稀疏,西部地区人口稠密
B.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C.汉族人口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D.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小杂居,大聚居
【答案】C
【详解】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故A项错误;我国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故B项错误;汉族人口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故C项正确;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故D项错误。所以选C。
5.(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黑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80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该线表明,与我国人口分布密切相关的因素有( )
①气候②地形③河流④植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河-腾冲线东南侧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水热搭配条件好,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更适合人类定居;西北侧气候干旱,地形以高原为主,不适合人类定居,所以该界线多年年基本保持不变,①②,A正确;河流、植被的差异会对人口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这种人口分布现象形成的“基础”,BCD错,故选A。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巴西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有( )
A.平原多、高原少 B.内陆多、沿海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北方多、南方少
7.图中亚马孙河流域人口密度低,其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B.气候湿热 C.植被稀疏 D.对外交通不便
【答案】6.C 7.B
【分析】6.读图可知,巴西人口东南多、西北少,C项正确。高原多、平原少,A项错误。沿海多、内陆少,B项错误。南方多、北方少,D项错误。故选C。
7.亚马孙河流域为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B项正确。人口较少,环境污染较少,A项错误。巴西北部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植被茂密,C项错误。对外交通不便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D项错误。故选B。
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相关示意图”,下列影响图示现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
A.河流 B.矿产 C.气候 D.交通
【答案】C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人口集中分布于高原地区,原因是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凉爽,适宜人类活动。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某地区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题。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适宜,①正确;南部是河流上游,位于高原山区地带,②错误;西伯利亚地区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开发历史较长,③正确;由于长期开发该地区南部,加上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南部经济相对北部发达,人口更加集中,④正确。故选C。
10.(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导致“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经济发展水平 D.历史
【答案】C
【详解】该界线东侧降水多,西侧降水少,会对其东西两侧人口密度产生影响,但不是其主导因素,A错误。该界线东侧地势较低,西侧地势较高,同样也会对其东西两侧人口密度产生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B错误。该界线东侧经济发展水平高,西侧经济发展水平低,故该界线东侧人口稠密,西侧人口稀疏,是导致该界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C正确。该界线东侧古都较多,但西侧也有古丝绸之路经过,故开发历史不是造成该界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D错误。故选C。
11.(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各组人口稀疏区中,成因相同的一组是( )
A.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B.刚果盆地和西西伯利亚平原
C.撒哈拉沙漠地区和格陵兰岛 D.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
【答案】D
【详解】塔里木盆地沙漠戈壁广布,深居内陆,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气候干旱,而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终年严寒,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不相同,A不正确;刚果盆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而西西伯利亚平原气候极其寒冷,成因不同,B不正确;撒哈拉沙漠是沙漠,气候干旱,格陵兰岛属于气候寒冷地区,人口稀少,故成因不同,C不正确;因为亚马逊平原和刚果盆地都属于热带雨林区域,气候炎热,森林茂密原始,所以人口稀少,D正确。正确答案为D。
12.(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疏密的分界线(胡焕庸线)大致是( )
A.内蒙古的黑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 B.黑龙江的黑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
C.内蒙古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 D.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
【答案】D
【详解】我国人口界线为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D正确;黑河属于黑龙江管辖,AC错误;腾冲属于云南,B错误。故选D。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关于其分布共性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高纬地区 B.位于内陆地区
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平原地形
14.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湿热 B.⑥—干热
C.⑦—冷湿 D.⑧—高寒
【答案】13.D 14.D
【解析】13.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D项正确,AB错误。①、②两地属于发展中地区,C项错误。故选D。
14.⑤位非洲北部,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热,人口稀少,A项错误;⑥位巴西北部,亚马孙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人口稀少,B项错误;⑦位南极地区,气候特点为酷寒、干燥、烈风,人口稀少,C项错误。⑧位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D项正确。
15.(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运用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可以分析区域人口的集中或分散趋势,其值越大,人口分布越集中,反之则衡,其数值的变化也能折射出区域城市化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图示意中东地区某国1986—2016年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该国人口密度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该国近30年来人口不均衡指数( )
A.基本保持稳定 B.先上升后下降
C.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D.一直处于下降状态
【答案】B
【详解】读中东地区某国1986—2016年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示意图可知,1986年、1996年、2006年、2016年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分别为0.024、0.0263、0.0284、0.0282,因此该国近30年来人口不均衡指数先上升后下降,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
1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2)分析图丙,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洲。
(3)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地区、____纬度地区和____地区的趋向性。
(4)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多选)
A、恒河平原 B、西欧平原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答案】 平原 南美 平坦 中低 沿海 AB
【详解】(1)由图甲可知:在垂直方向上,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就地形类型而言,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2)由图丙可以看出,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南美洲,其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南美洲。
(3)结合三则材料即可得出结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
(4)由分析得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备选地区中,恒河平原、西欧平原位于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AB正确。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人口稀少;塔里木盆地因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不适于人类居住,CD错误。故选AB。
17.(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阴影部分示意两个区域的人口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①②两区域人口疏密差异的成因。
(2)指出①②两区域所面临的共同的人口问题。
【答案】(1)①区域气候温和湿润,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人口稠密;②区域纬度高,气温过低,不利于人类生存、生产,人口稀疏。
(2)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造成人口老龄化有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
【详解】(1)本题考察区域差异及其成因。明确①区域在英法德的发达区域,②在挪威瑞典北部山区,即可正确作答。①区人口密度大,②区人口密度小,①区地形平坦,纬度较低,气温较高,②区温度较高,气温低,多山地丘陵。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区经济较发达,但人口出生率普遍偏低,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引发社会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较重,兵员不足等一系列人口问题。
1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正在考虑制定首部移民法。移民法很有可能将潜在移民分成若干类别,如熟练工人、工作移民和投资移民等。
材料二根据美国人口普查获悉,在2018年美国人口(2018年2月)总数为32716万。美国人口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新出生人口的自然增长,同时也有国际移民的因素,从2001年以来,每年大约有近88.4万外国人移民美国,每26秒就有一名新移民踏上美国领土。
材料三美国人口及各类消费品占全球的比重。
(1)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 、 等因素影响。
(2)结合我国国情说明移民法将潜在移民分类的原因。
(3)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试运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
【答案】(1)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2)有利于我国合理引进人才,降低国内环境承载压力。
(3)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加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少。
【详解】(1)调动课本必备知识,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因素。
(2)移民法的制定说明,面对我国目前严重的人口、环境问题,应从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考虑人口容量问题。将潜在移民分类,接受最需要的移民,将有利于我国合理引进人才,减轻国内环境的承载压力。
(3)先调用必备知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会进一步加大对世界能源、粮食、工业产品等的消耗,从而向全球转嫁其人口压力。美国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将使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少,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不是好事。
1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巴西人口、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巴西人口分布特点____。
(2)世界著名国家中,与巴西人口分布特点相似的有____、____。
(3)甲地区是____平原,该地区人口稀少,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
(4)乙地区人口稠密,试分析原因____。
【答案】 人口分布不均,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亚马孙 气候湿热,热带雨林广布 气候较为温和,历史较悠久,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对外交通便利。
【详解】(1)读图即可判断巴西人口分布特征,东南部人口密度10-100人/m 甚至 100-200人/m ,人口稠密,西北部多在1人/m 以下,人口稀少,总体人口分布不均。
(2)巴西人口分布特点与气候直接相关,地处热带,高原地区气候凉爽,适合人口分布,而澳大利亚、加拿大人口分布不均也主要与气候相关,与因此巴西人口分布特征最为相似的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3)甲地区为亚马孙平原,该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热带雨林广布,不适于人类生存。
(4)巴西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原因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巴西东南沿海相对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较为温和;社会经济方面:开发早,发展历史较悠久,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且沿海,海运便利,便于发展对外交通。
20.(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东南部(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加拿大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或者是描述为北美五大湖沿岸地区。加拿大整体纬度位置较高,气候条件较差,而北美五大湖沿岸地区,气候条件适宜;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交通条件便利,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自然资源丰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美五大湖区开发历史较早,工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人口分布较多;该区域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发展历史较早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