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同步测试(A)(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同步测试(A)(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5 09:42:4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所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①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为环境污染 B.①为环境污染;②为资源短缺
C.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生物多样性减少 D.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环境污染
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保持零增长,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
C.人口增长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
D.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
【答案】1.D 2.B
【解析】1.大量索取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破坏,故①为生态破坏,A错、B错;进入环境的废物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故②为环境污染,C错,D对。故正确答案为D。
2.即使人口零增长,由于人类个人需求等多方面问题仍会产生环境问题,A错;控制住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是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B对;人口合理增长不会带来环境问题,C错;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D错。故正确答案为B。
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漫画,完成下题。
图中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根据性质划分属于(  )
A.生态破坏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D.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
【详解】图中地球在锅中加热,其含义是全球气候变暖,它主要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破坏森林造成二氧化碳增大所引起的,根据性质划分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C正确。
【点睛】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4.(2021·全国·高三课时练习)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
A.塔里木盆地、云贵高原 B.黄淮海平原、鄂尔多斯高原
C.长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 D.江南丘陵、太湖平原
【答案】B
【详解】旱涝、盐碱和风沙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在黄淮海平原,比较集中的分布了干旱缺水地、低洼易涝地、盐碱化土地、土质过沙土地、受侵蚀土地等中低产田,所以黄淮海平原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鄂尔多斯高原地处传统的农牧过渡地带,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很多草原遭到了不合理的开垦,要实现鄂尔多斯高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B正确。云贵高原、黄淮海平原、太湖平原都不适合退耕还牧,ACD错误。故选B。
【点睛】治理盐碱化措施(4 个)有排有灌,排灌结合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 恢复植被,植树种草增施有机肥,恢复土壤肥力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
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 C.滑坡、泥石流 D.臭氧层空洞
6.为了防止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对应的图中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 )
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 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C.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
【答案】5.C 6.A 7.A
【分析】5.读图分析,图中箭头③表示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当人类索取资源的方式不当时,就会造成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进而引发一些自然灾害,如乱砍滥伐就可能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C正确;台风和寒潮主要是气象灾害,与人类开发资源无关,A错误;地震主要是板块运动所造成,B错误;酸雨和土壤污染是人类向自然环境中排放废弃物所导致,D错误。故选C。
6.为了防治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相应的环节是①,表示人类能够对环境进行改造、利用,A正确; ②、③表示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BC错误;④表示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不是合理利用环境,D错误。故选A。
7.围湖造田会使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增多,生态遭到破坏,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A正确;休渔制度、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都属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对环境破坏不大,BCD错误。故选A。
【点睛】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如果获取的速度超过自然环境的可再生速度,就会出现生态破坏及资源短缺等问题;人类还会向自然界中排放废弃物,如果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读材料完成下题。
8.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①环境污染②人口增长过快③生态破坏④资源短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加剧水土流失 ②诱发地质灾害 ③增加酸雨频率 ④影响生态群落 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8.A 9.A
【分析】8.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所以题中涉及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①③④符合,A正确;人口增长过快不属于环境问题,②不符合,BCD错误。故选A。
9.大量移植树木使树木原生地树木减少,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减弱,可能加剧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减少地表水下渗,影响生态群落,①②④符合,A正确;酸雨是硫氧化物等气体增多导致,与植被减少无关,③不符合;树木减少,地表水下生减弱,⑤不符合;BCD错误。故选A。
【点睛】自然界中森林的作用:调节气候;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稳定大气成分;吸烟除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渡渡鸟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生活在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贪婪彻底绝灭。2016年8月,世界保存最完整的渡渡鸟骨拍卖值440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渡渡鸟的彻底绝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属于( )
A.环境污染问题 B.社会治安问题 C.资源衰竭问题 D.生态破坏问题
11.产生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污染物大量排放 B.自然环境的迅速演化
C.人类对资源的过度掠取 D.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答案】10.D 11.C
【解析】10.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渡渡鸟彻底绝灭,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应该是属于生态破坏问题,D符合题意;渡渡鸟彻底绝灭不是环境污染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和资源衰竭问题,排除ABC。故选D。
11.阅读材料可知该环境问题是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对资源的过度掠取是造成生物资源衰竭的主要原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画面所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砍伐 B.草场退化
C.土壤污染 D.沙尘暴
13.若画面中的情景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该生态环境问题会带来的后果有( )
①林产品短缺②珍稀动物减少
③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④臭氧层破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12.A 13.D
【分析】12.图中显示的是滥砍森林的行为,属于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土壤污染和沙尘暴并无法从图中体现,故本题选A。
13.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和提供林副产品等经济功能。我国江南丘陵山区的森林遭到破坏会导致旱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加剧,同时还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也会出现林产品短缺。臭氧层破坏主要是人类排放氟利昂导致的臭氧层空洞,④错误。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问题,砍伐森林会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增大,温室效应加剧。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4.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15.图中①环境问题的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答案】14.B 15.C
【解析】14.据图可知,①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和内陆地区,特别是撒哈拉沙漠和中亚沙漠区,只能是沙漠化问题;②分布在西欧发达国家最多,很可能是酸雨问题;③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森林区和亚洲的横断山区,只能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在中国的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较多,可能是水土流失问题;⑤分布在沿岸海域一带,应该是海域污染问题。故B项正确。
15.该题目问题是自然原因,故A、B项属于人为原因,故排除;该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是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故C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的相关知识。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长三角地区是工业集聚程度高,大气环境污染较为严峻的区域之一,部分城市(见下面的图和表)雾霾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雾霾污染是PM2.5(粒径小于2.5μm细颗粒物)浓度过高导致,已经成为跨区域的环境问题。除自然原因外,雾霾形成与能源消耗、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有关。
材料二 2017年每万元GDP工业烟尘排放量,江苏的8个城市平均为0.36千克,浙江的7个城市平均为0.26千克,江苏比浙江高出38.5%。
PM2.5浓度/(μg/m3) 长三角部分城市
≤40 舟山、台州、宁波、上海
40-50 南通、湖州、杭州、嘉兴、绍兴
50-60 南京、无锡、苏州
≥60 扬州、镇江、常州、泰州
(1)概述长三角PM2.5浓度南北差异并说明该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2)从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角度推测防治雾霾的主要措施。
(3)面对雾霾污染的环境问题,人们呼吁“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围绕为什么要“共同打赢”,阐述你的观点。
【答案】(1)差异:南北地域分异明显;北高南低。原因:北方地区工业和生活排放污染物较多,在冬季风影响下不断向南扩散;长三角北部地区工业烟尘排放量多于南部;北部地区降水少,南部地区降水较多有利于PM2.5沉降。
(2)鼓励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汽车,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对不达标车辆安装尾气过滤装置;加强立法、保护环境。
(3)PM2.5污染会随着大气进行跨区域扩散;长三角PM2.5污染的影响范围较大,因此需要区域合作,进行共同治理,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
【分析】本题以长三角地区为背景,涉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信息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的素养。
(1)据图表可知,长三角PM2.5浓度南北地域分异明显,总体是北高南低。该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污染物排放量、降水对污染物沉降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可知,PM2.5主要来源于能源消耗、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和生活污染物排放多,在冬季风的影响下,向南扩散,长三角北部地区受影响较大,再加上北部地区工业烟尘排放量大,降水小于南部地区,不利于污染物沉降,PM2.5浓度较高。
(2)注意题目要求从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角度回答。汽车尾气排放主要是由于私家车数量较多,鼓励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降低私家车使用率;同时推广新能源汽车,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还要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力度,对不达标车辆安装尾气过滤装置,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3)雾霾污染是跨区域的环境问题,不可能单靠某个地区完成治理,需要区域共同参与治理。PM2.5污染属于大气污染,会随着大气进行跨区域扩散。长三角地区的PM2.5污染的影响范围大,涉及行政区域广,需要区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治理,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
【点睛】
1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裸鲤,又称“湟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摄食藻类、甲壳类、水生昆虫和小鱼。13万年前裸鲤是有鳞片(保护鱼身,减少疾病,防止淡水流失)的,后因地壳运动使得青海湖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鳞片逐渐退化,直至现在通体无鳞。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青海湖裸鲤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每十年大约增重0.5kg。湟鱼为洄游繁殖性鱼类,在繁殖季节内对水温、水质等要求严格,自然状态下繁殖成活率较低。数据显示,青海裸鲤数量1961年曾达到19.9万吨,到2002年却只有2592吨。2015年以来,青海省共耗资3672万元在湟鱼洄游必经的沙柳河、泉吉河、哈尔盖河等地废除拦河坝,修(改)建7座阶梯式洄游通道,两阶梯高差为15~20cm,阶梯间建有凹槽。至2016年底,青海裸鲤数量达到7.08万吨,比保护初期2002年的2592吨增长近27倍。图Ⅰ为青海湖水系图,图Ⅱ为湟鱼洄游通道设计图。
(1)分析青海湖裸鲤由有鳞至鳞片逐渐退化的原因。
(2)简述1961年至2002年青海湖湟鱼资源数量锐减的原因。
(3)说明湟鱼洄游通道设计的合理性。
(4)除修建洄游通道外,请再提出两条保护湟鱼的可行性措施。
【答案】(1)青海湖成为内流湖后,湖水盐度升高,裸鲤为使体内盐分快速排出,鳞片退化;由于湖水盐度升高,水体中微生物减少,避免感染和抵抗疾病的功能性需求下降;湖水盐度升高,湖中其他天敌减少。
(2)青海湖海拔高,湖水长期低温缺氧,浮游生物匮乏,湟鱼生长发育慢;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湖水水位下降,适宜生存栖息地面积减小;上游地区过度开垦,引水灌溉、破坏地表植被等人类活动,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生存环境恶化;人类过度捕捞,排放污水等行为,直接造成湟鱼资源数量锐减。
(3)阶梯高度不高,绝大部分湟鱼能够跳跃经过,符合优胜劣汰的生物学原理;阶梯间建有凹槽,能为湟鱼提供休息场所;设计成阶梯状,可减缓水流速度,利于湟鱼向上游洄游。
(4)严格控制污水排放,保护水质;实行人工增殖养殖放流。
【分析】本题以青海裸鲤(湟鱼)的形态及数量变化为材料,涉及地理环境得整体性及渔业可持续发展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
(1)材料 “鳞片(保护鱼身,减少疾病,防止淡水流失)”说明鳞片的作用是保护鱼身,减少疾病,防止淡水流失的。“后因地壳运动使得青海湖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鳞片逐渐退化”,说明鳞片退化是在青海湖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之后。外流湖一般为淡水湖,但青海湖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后,盐分无法排除,由淡水湖转变为咸水湖。因此本题应结合青海湖湖水性质的改变,从鳞片作用的角度去考虑。从保护鱼身的角度考虑,湖水盐度升高,湖中很多物种因不适应高盐环境而死亡、消失,天敌减少,保护需求减弱;从减少疾病的角度考虑,盐度升高导致水体微生物减少,避免感染和抵抗疾病的需求下降;从防止淡水流失角度考虑,湖水盐度升高,不利于生物体内盐分的排除,为使体内盐分快速排出,裸鲤鳞片退化。
(2)青海湟鱼数量减少与生长慢、过度捕捞有关,同时湟鱼对“在繁殖季节内对水温、水质等要求严格”。因此本题可从栖息地环境以及人为因素对栖息地范围、水质的影响等角度分析。“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青海湖裸鲤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每十年大约增重0.5kg”,提示了生长缓慢的原因: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湖水长期低温缺氧,浮游生物匮乏,湟鱼生长发育慢。青海湖为内流湖,蒸发是湖水排泄的主要方式,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湖水水位下降,适宜生存的空间减小。沿青海湖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国营农场和新兴城镇相继出现,上游地区过度开垦,引水灌溉、破坏地表植被等人类活动,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湟鱼生存环境恶化。在河流上修建的水坝,成为湟鱼洄游的障碍,影响湟鱼产卵。人类过度捕捞以及污水排放,影响了湟鱼的生长繁殖,其中过度捕捞更是直接造成湟鱼数量锐减。
(3)明确设计内容“修(改)建7座阶梯式洄游通道,两阶梯高差为15~20cm,阶梯间建有凹槽”,再分析阶梯及其高差、凹槽的作用即可。两阶梯高差为15~20cm,阶梯高度不高,使绝大部分湟鱼能够跳跃经过,顺利洄游。阶梯状设计,可减缓水流速度,利于湟鱼向上游洄游。阶梯间建有凹槽,能为湟鱼提供休息场所。
(4)分析材料可知:湟鱼对水质敏感,因此要保护水质;自然繁殖成活率低,应可加强人工繁殖;逐步拆除拦水河坝,制定保护措施。此外还应加大宣传,提高保护意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等。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淇澳岛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东北部,珠江口内西侧,全岛面积约24平方千米,淇澳大桥是联系淇澳岛与珠海市的主要通道。淇澳岛主要岩石为花岗岩,表层为黄沙粘土,风力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次生植被(即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各种原因被干扰破坏后,经人工或自然恢复而形成的新群落)为主,其中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下图示意淇澳岛地理位置。
(1)指出淇澳大桥建设时考虑的主要自然障碍。
(2)简述淇澳岛风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3)分析淇澳岛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的原因。
【答案】(1)水文条件复杂;海洋天气多变;夏秋季节台风多发;海水侵蚀等。
(2)周围海洋空气阻力小;濒临南海,冬,夏季风势力强劲。
(3)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的原生林遭到破坏;人工林建设时选择乔木种类较少(或人工选择建群种进行群落构建,选择的乔木种类少);乔木群落自然修复较慢;多大风,土壤贫瘠(或土壤沙化),不利于乔木的生长和恢复。
【分析】本大题以淇澳岛地理位置为材料,涉及大桥建设时的障碍、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建设岛屿通往陆地的大桥,要经过海洋,首先要考虑的自然障碍是海水的深度,海洋水文条件复杂,海底岩层的稳定性要考虑;其次要考虑海水对桥墩的腐蚀作用,还要考虑波浪、潮汐对大桥桥墩的冲击力,容易发生海水侵蚀;海上风力大,刮风时间长,天气多变,位于南部沿海,夏秋季节台风多发,还要考虑狂风对桥体的晃动作用等。
(2)淇澳岛风力资源丰富,主要是位于辽阔的海洋上,海面摩擦力小,风力强;濒临南海,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存在差异,导致温度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形成冬夏季节风向近似相反的季风,冬夏季风在不同季节切换,刮风时间长,所以风力资源丰富。
(3)淇澳岛乔木层植被多样性指数低,是指乔木层树种分布的种类不多,原因是原生群落被破坏,淇澳岛生态环境脆弱,不易恢复,很多原生的乔木不易生长,乔木群落自然修复较慢;再加上岛上的岩层为坚硬的花岗岩,根深的乔木根本扎根不下去,岛上表层的土壤为黄沙粘土,渗水跑肥,土壤贫瘠,乔木很难成活,岛屿风力大,也能摧毁高大的乔木,故淇澳岛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低。
【点睛】
19.(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意大利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比重大。近年来,意大利政府重视清洁能源开发,到2018年已占能源消费结构的18.9%,尤其是风能占比达到9%,在整个欧盟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下图为意大利风能发电站分布示意图。
(1)分析意大利长期以来石油、天然气消费比重占绝对优势的主要原因。
(2)概括意大利风能发电站的空间分布特点。
(3)阐释意大利风能发电站布局的合理性。
【答案】(1)意大利近距北非、西亚等油、气资源丰富地区,运输便利,运费较低;清洁能源开发难度大,且技术不成熟,难以有效替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
(2)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半岛山脉以西和岛屿上。
(3)半岛山脉以西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风力强劲且稳定;岛屿周围被海洋包围,海洋摩擦力小,岛上风力强劲。
【分析】本题主要以意大利为背景材料考查能源及其开发问题,主要考查阐述问题和调运知识的能力等核心素养。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亚、北非是重要的是由产区,从图上可以看出意大利靠近西亚、北非等地,因此有非常便利的运输条件和较低的运费;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难度大,且技术要求高,意大利在技术方面还不太成熟,新能源难以替代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2)从图中可以看出,风能发电站总体上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风力较大的半岛以西和岛屿上。
(3)从纬度位置和大气环流来判断,该地的风向为盛行西风,该半岛以西为迎风坡,风力强劲且稳定;岛屿四周为海洋,由于海洋特殊的下垫面,摩擦力小,风力大,发电量稳定。
【点睛】意大利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和高原高山气候,该地盛行风主要为西南风。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黄土高原很多地区都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
(2)简述露天煤矿开采易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
(3)分析图中露天采煤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
(4)简述矿区复垦对自然环境的作用。
【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
(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使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
(3)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4)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
【分析】本题通过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模式图,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及调动和运用能力。
(1)露天煤矿的开采主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煤炭储量丰富程度;二是要埋藏浅。而黄土高原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煤层埋藏浅且厚,稳定性强,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开采露天煤矿时,大面积破坏地表植被,使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下降甚至丧失,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使沙尘增多,污染大气等。
(3)由示意图可知,隔离护坝位于河流与采掘区之间,可以防止矿区废弃物进入河道和防止洪水冲毁矿区,从而对河道和矿区起到很好的双重保护作用。
(4)矿区复垦可以恢复植被,而植被具有很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从而减轻水土流失;同时还可以减少扬尘,减轻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
【点睛】
21.(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环境基金融资的项目分布图。
材料二 2006年9月18日,杭州市城市森林的生态经营管理项目已获欧盟亚洲保护生态环境国际合作资助。杭州市是我国唯一获得资助的城市,欧盟资助额占项目所需资金总额的75%。2016年5月18日,国家林业局生态定位观测网络中心专家组莅临杭州市林科院建设的杭州植物园生态监测站现场,考察杭州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运行情况。
(1)全球环境基金关注的领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
(2)特别被关注的领域是____,原因是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在_____(加快或减慢),是其形成速度的100万倍。
(3)A领域污染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海和____海,是受到____的严重污染造成的。
(4)B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形成原因是____。
(5)上述环境问题属于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____;属于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是____。
(6)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领域有哪些?
【答案】(1)生物的多样性 气候变化 国际水域 臭氧的消耗
(2)生物的多样性 加快
(3)地中 北 海运航线上的船舶,工业、生活废弃物
(4)臭氧层空洞 工厂生产和家庭广泛使用冰柜、电冰箱等,排放大量氟氯烃化合物
(5)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臭氧消耗 国际水域污染
(6)水资源研究与保护、大气质量研究与保护、有害废弃物研究与管理、动植物研究与保护、环保宣传教育、环保技术合作等。
【详解】(1)结合图示各项目名称和所占比例容易答出:全球环境基金关注的领域主要有生物的多样性、气候变化、国际水域和臭氧的消耗。
(2)结合图示各项目名称和所占比例容易答出:特别被关注的领域就是所占比例最多的,生物多样性占比最多。根据所学知识会分析出:生物多样性占比多,说明灭绝的速度快。
(3)海洋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沿岸工业生产和生活,一般工业越发达、城市越密集的、越封闭的海域污染越严重,如北海、地中海、我国的渤海等;另外,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故海上航道沿线附近水域也是污染严重区,如地中海。
(4)制冷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排放,使大气中臭氧大量减少,出现臭氧层空洞,这在南极地区最为突出。
(5)由于污染物发生作用的形式不同,致使一些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如臭氧消耗、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有的局限在区域内,如水域污染,但水域污染若参与到洋流系统中,有时会使污染涉及全球。
(6)由材料二知杭州市城市森林的生态经营管理项目已获欧盟亚洲保护生态环境国际合作资助,说明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领域有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及国际技术合作方面;杭州位于沿海地区,钱塘江的入海口,经济发达,污染物排放多,合作的领域会有水资源研究与保护、大气质量研究与保护、有害废弃物研究与管理方面;杭州植物园生态监测,杭州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合作的领域还会有动植物研究与保护等方面。
【点睛】本大题以全球环境基金融资的项目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最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的能力。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酸雨的蔓延、森林的锐减、土地荒漠化、资源的短缺、水污染严重、大气污染肆虐、固体废弃物成灾等。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迅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一)滥采滥用自然资源。包括:①滥伐森林,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滥垦滥伐,造成土地荒漠化; ③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并引起地面下沉;④滥采滥用矿产资源,污染环境等 。(二)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不加处理、不加限制,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污染和毒化环境;有的为农作物或鱼类吸收并富集,最终危害人类健康。(三)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产生垃圾、污水、噪声、汽车废气、交通拥塞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四)某些大型工程建设不当:例如修建水库大坝未注意生态问题,诱发地震,引起土壤盐碱化,造成某些鱼类绝迹,等等。由于人类利用自然的不合理,人为原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解决问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所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①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为环境污染 B.①为环境污染;②为资源短缺
C.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生物多样性减少 D.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环境污染
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保持零增长,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
C.人口增长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
D.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
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漫画,完成下题。
图中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根据性质划分属于(  )
A.生态破坏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D.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4.(2021·全国·高三课时练习)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
A.塔里木盆地、云贵高原 B.黄淮海平原、鄂尔多斯高原
C.长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 D.江南丘陵、太湖平原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
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 C.滑坡、泥石流 D.臭氧层空洞
6.为了防止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对应的图中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 )
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 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C.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读材料完成下题。
8.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①环境污染②人口增长过快③生态破坏④资源短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加剧水土流失 ②诱发地质灾害 ③增加酸雨频率 ④影响生态群落 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渡渡鸟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生活在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贪婪彻底绝灭。2016年8月,世界保存最完整的渡渡鸟骨拍卖值440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渡渡鸟的彻底绝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属于( )
A.环境污染问题 B.社会治安问题 C.资源衰竭问题 D.生态破坏问题
11.产生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污染物大量排放 B.自然环境的迅速演化
C.人类对资源的过度掠取 D.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画面所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砍伐 B.草场退化
C.土壤污染 D.沙尘暴
13.若画面中的情景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该生态环境问题会带来的后果有( )
①林产品短缺②珍稀动物减少
③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④臭氧层破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4.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15.图中①环境问题的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长三角地区是工业集聚程度高,大气环境污染较为严峻的区域之一,部分城市(见下面的图和表)雾霾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雾霾污染是PM2.5(粒径小于2.5μm细颗粒物)浓度过高导致,已经成为跨区域的环境问题。除自然原因外,雾霾形成与能源消耗、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有关。
材料二 2017年每万元GDP工业烟尘排放量,江苏的8个城市平均为0.36千克,浙江的7个城市平均为0.26千克,江苏比浙江高出38.5%。
PM2.5浓度/(μg/m3) 长三角部分城市
≤40 舟山、台州、宁波、上海
40-50 南通、湖州、杭州、嘉兴、绍兴
50-60 南京、无锡、苏州
≥60 扬州、镇江、常州、泰州
(1)概述长三角PM2.5浓度南北差异并说明该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2)从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角度推测防治雾霾的主要措施。
(3)面对雾霾污染的环境问题,人们呼吁“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围绕为什么要“共同打赢”,阐述你的观点。
1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裸鲤,又称“湟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摄食藻类、甲壳类、水生昆虫和小鱼。13万年前裸鲤是有鳞片(保护鱼身,减少疾病,防止淡水流失)的,后因地壳运动使得青海湖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鳞片逐渐退化,直至现在通体无鳞。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青海湖裸鲤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每十年大约增重0.5kg。湟鱼为洄游繁殖性鱼类,在繁殖季节内对水温、水质等要求严格,自然状态下繁殖成活率较低。数据显示,青海裸鲤数量1961年曾达到19.9万吨,到2002年却只有2592吨。2015年以来,青海省共耗资3672万元在湟鱼洄游必经的沙柳河、泉吉河、哈尔盖河等地废除拦河坝,修(改)建7座阶梯式洄游通道,两阶梯高差为15~20cm,阶梯间建有凹槽。至2016年底,青海裸鲤数量达到7.08万吨,比保护初期2002年的2592吨增长近27倍。图Ⅰ为青海湖水系图,图Ⅱ为湟鱼洄游通道设计图。
(1)分析青海湖裸鲤由有鳞至鳞片逐渐退化的原因。
(2)简述1961年至2002年青海湖湟鱼资源数量锐减的原因。
(3)说明湟鱼洄游通道设计的合理性。
(4)除修建洄游通道外,请再提出两条保护湟鱼的可行性措施。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淇澳岛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东北部,珠江口内西侧,全岛面积约24平方千米,淇澳大桥是联系淇澳岛与珠海市的主要通道。淇澳岛主要岩石为花岗岩,表层为黄沙粘土,风力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次生植被(即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各种原因被干扰破坏后,经人工或自然恢复而形成的新群落)为主,其中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下图示意淇澳岛地理位置。
(1)指出淇澳大桥建设时考虑的主要自然障碍。
(2)简述淇澳岛风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3)分析淇澳岛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的原因。
19.(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意大利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比重大。近年来,意大利政府重视清洁能源开发,到2018年已占能源消费结构的18.9%,尤其是风能占比达到9%,在整个欧盟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下图为意大利风能发电站分布示意图。
(1)分析意大利长期以来石油、天然气消费比重占绝对优势的主要原因。
(2)概括意大利风能发电站的空间分布特点。
(3)阐释意大利风能发电站布局的合理性。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黄土高原很多地区都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
(2)简述露天煤矿开采易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
(3)分析图中露天采煤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
(4)简述矿区复垦对自然环境的作用。
21.(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环境基金融资的项目分布图。
材料二 2006年9月18日,杭州市城市森林的生态经营管理项目已获欧盟亚洲保护生态环境国际合作资助。杭州市是我国唯一获得资助的城市,欧盟资助额占项目所需资金总额的75%。2016年5月18日,国家林业局生态定位观测网络中心专家组莅临杭州市林科院建设的杭州植物园生态监测站现场,考察杭州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运行情况。
(1)全球环境基金关注的领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
(2)特别被关注的领域是____,原因是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在_____(加快或减慢),是其形成速度的100万倍。
(3)A领域污染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海和____海,是受到____的严重污染造成的。
(4)B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形成原因是____。
(5)上述环境问题属于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____;属于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是____。
(6)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领域有哪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