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同步测试(C)(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同步测试(C)(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5 09:43:3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2.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A.工业排放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C.汽车排放废气 D.建筑工地扬尘
3.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我国稀土产量全球第一,但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相对较弱。反观日本,国内虽没有稀土矿藏资源,却独有“另类稀土资源”,不断从全球获得高额利润,在世界稀土市场上拥有很强的话语权。近年来,世界各地都有新发现的大型稀土矿,世界稀土供应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下图示意2017年稀土产业全球专利各国所占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日本独有的“另类稀土资源”是指( )
A.高质量稀土产品和技术 B.探索可替代的新材料
C.开发海底的稀土资源 D.积极合作开发他国稀土
5.我国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相对较弱,主要是因为我国稀土产业的( )
A.产品种类多样 B.生产规模较小 C.原料供应多元 D.产业链不完善
6.目前,面对国际稀土格局日趋激烈的竞争局面,我国应该( )
①整合稀土产业,实行总量控制②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
③大量进口稀土产品,保护本国资源④加强地质勘探,扩大探明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稀土是镧(La)、铈(Ce)、钪(Sc)等17种元素的总称,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成缺的重要原料。下图为2019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占比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稀土资源( )
A.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B.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C.分布不均,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D.中国产量大于储量
8.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 )
A.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 B.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
C.坚持出口优先和提高产量 D.扩大开采规模以提高价格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目前我国拥有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稀土储量约为4400万吨,全球占比37.8%.稀土产业链由原矿采选(上游)、冶炼分离(中游)和加工应用(下游)3个环节构成,我国在上中游环节优势明显。2020年我国对稀土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4万吨。左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稀土产量状况,右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稀土产量占全球稀土产量的比重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2020年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 B.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我国稀土资源开采难度大 D.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下降
10.我国稀土产业应( )
A.加大稀土开采力度 B.大量增加稀土出口量
C.促进稀土产业升级 D.提高稀土产量全球占比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昆虫是自然界种群最丰富的动物。据研究,近几年昆虫灭绝的速度是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八倍,已有近三分之一濒临灭绝,40%的种类正在减少。目前昆虫数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急剧下降,这意味着所有的昆虫可能在本世纪末消失。这将造成自然生态系统崩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导致昆虫数量锐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矿产开发规模扩大 B.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C.全球气候变化显著 D.自然植被退化严重
12.昆虫锐减或灭绝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 )
A.社会系统崩溃 B.食物链条中断 C.人类文明倒退 D.农业产量下降
(2021·全国·高三课时练习)通过研究发现人均GDP、工业化、能源消耗和技术进步4个要素与城市空气质量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反映技术研发投入的多少。下图为中国不同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的部分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4个要素与城市空气质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化程度越高,城市空气质量越差 B.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空气质量呈负相关
C.人均GDP与城市空气质量呈正相关 D.能源消耗与空气质量呈正相关
14.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优于其他区域,说明珠三角
A.工业化速度最快 B.技术水平较高
C.人均GDP最低 D.能源以清洁能源为主
15.不同区域城市空气质量与R&D经费占GDP比重相关性不同说明
A.技术进步作用因区域范围大小而变化 B.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
C.珠三角区域出现异常影响因素 D.不同区域技术进步程度不同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岛是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的世界第四大岛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岛上东部热带雨林葱葱郁郁,中部高原气候凉爽,西部稀树草原广袤。安格洛卡象龟是完全的草食性陆龟,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北部,人类活动严重影响了它们的生存环境,目前的野生数量不超过400只。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和水系(左图)及安格洛卡象龟生存的环境示意图(右图)。
(1)说明人类活动使安格洛卡象龟数量锐减的原因。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自东向西自然环境差异明显的原因。
(3)某徒步旅行分队由岛西北部马任加经塔那那利佛前往图阿马西纳进行穿岛旅行,请列举至少3种途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并就其中之一加以说明。
1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铜矿体一般产生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埃斯康迪达铜矿是智利最大的露天铜矿之一,形成于3千万年前沿断层侵入的三次岩浆活动,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水量大。中央谷地位于东西山脉之间,南北绵延约650千米,地势较平坦,上覆大量冲积土,是智利重要的农业分布区。图示意24°S智利附近地形剖面图。
(1)说明该地铜矿体的形成过程。
(2)分析中央谷地地表形态形成的地质作用。
(3)指出铜矿开采冶炼过程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18.(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赤潮是特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图1为珠江口沿岸区域图。
材料二:深(圳)汕(头)特别合作区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带连接点,“深圳总部+深汕基地、深圳研发+深汕生产”为其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产业、生命健康等产业。图2为深汕特别合作区位置示意图。
(1)简析珠江口海域赤潮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2)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简析其对赤潮的影响。
(3)合作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发展模式对汕尾市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
19.(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暗夜星空已经是人类聚居区一种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对多个领域产生重要影响。近些年,“暗夜公园”成为世人关注的话题。
2018年3月,西藏那曲、阿里两地被正式收录入“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成为我国首批得到国际组织认可的暗夜保护地。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两地分别建立了那曲暗夜公园和阿里暗夜保护区。当地独特的天文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星空观测。下图为阿里暗夜星空保护区(320°30'N,80°05'E,海拔4278米)云量随时间的变化图。
(1)举例说明夜间光污染的不利影响。
(2)说明阿里暗夜保护区利于星空观测的条件。
(3)指出阿里暗夜保护区云量的冬夏和昼夜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4)为降低灯光的影响,请为暗夜公园的建设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20.(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我国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分析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哪里 这个地形区由于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 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什么 当地能源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产生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4)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什么 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5)说明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并分析其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2.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A.工业排放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C.汽车排放废气 D.建筑工地扬尘
3.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答案】1.B 2.D 3.C
【分析】1.从图中可看出:①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和内陆地区,特别是撒哈拉沙漠和中亚沙漠区,只能是沙漠化问题;②分布在西欧发达国家最多,很可能是酸雨问题;③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林区和亚洲的横断山区,只能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分布在中国的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较多,可能是农田土壤侵蚀问题;⑤分布在沿岸海域,应是海域污染问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酸雨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酸性气体造成的,工业排放废气、家庭炉灶排放废气、汽车排放废气,都有酸性气体,都会造成酸雨问题,ABC不符合题意。而建筑工地扬尘属于固体粉尘污染,不会形成酸雨。D符合题意。故选D。
3.土地沙漠化是在沙漠周围气候干旱的情况下,在风力作用和沙丘运动下造成的,C正确;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和过度放牧,草原退化,是人为原因,不是自然原因。AB错误;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问题,不容易造成土地沙漠化,D错误。故选C。
【点睛】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有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人为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我国稀土产量全球第一,但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相对较弱。反观日本,国内虽没有稀土矿藏资源,却独有“另类稀土资源”,不断从全球获得高额利润,在世界稀土市场上拥有很强的话语权。近年来,世界各地都有新发现的大型稀土矿,世界稀土供应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下图示意2017年稀土产业全球专利各国所占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日本独有的“另类稀土资源”是指( )
A.高质量稀土产品和技术 B.探索可替代的新材料
C.开发海底的稀土资源 D.积极合作开发他国稀土
5.我国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相对较弱,主要是因为我国稀土产业的( )
A.产品种类多样 B.生产规模较小 C.原料供应多元 D.产业链不完善
6.目前,面对国际稀土格局日趋激烈的竞争局面,我国应该( )
①整合稀土产业,实行总量控制②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
③大量进口稀土产品,保护本国资源④加强地质勘探,扩大探明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4.A 5.D 6.A
【解析】4.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日本没有稀土矿藏资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日本稀土产业专利占比最高,所以日本独有的“另类稀土资源”是指高质量稀土产品和技术,A正确;稀土的可替代材料较少,B错误;日本国内没有稀土资源,海底也没有稀土资源,C错误;稀土为战略资源,他国一般不会允许日本开发,D错误。所以选A。
5.稀土产业链复杂,越接近产业链的下游科技含量越高,经济附加值越高。我国的稀土产品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我国在稀土产业下游的稀土应用技术不发达,导致高端产品的欠缺,即稀土产业链不完善,D正确;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原料供应都不是影响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所以选D。
6.整合稀土产业,实行总量控制,能够保障我国稀土资源的安全,①正确;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能够提高我国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②正确;大量进口稀土产品不利于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③错误;加强地质勘探,扩大探明储量不能提高我国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④错误。所以选A。
【点睛】中国稀土产品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受国外商家控制。国外一些有实力的贸易商和企业在低价时大量购进中国稀土产品,价格上涨时则停止采购、使用库存,待再次降价时再行购进。这就逼着国内企业竞相降价出售。国外都是大买家,而我们是100多家企业对外销售。中国出口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宝贵的稀土短线产品钕、铽、镝、铕等低价外销,而铈、镧、钇等大量积压,企业在微利线上挣扎。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稀土是镧(La)、铈(Ce)、钪(Sc)等17种元素的总称,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成缺的重要原料。下图为2019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占比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稀土资源( )
A.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B.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C.分布不均,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D.中国产量大于储量
8.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 )
A.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 B.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
C.坚持出口优先和提高产量 D.扩大开采规模以提高价格
【答案】7.C 8.B
【分析】7.由材料“稀土是镧(La)、铈(Ce)、钪(Sc)等17种元素的总称,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成缺的重要原料”可知,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自然资源,工业化之前还没有开发利用,A错误;属于非可再生的金属资源,不是能源资源,B错误;由2019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占比图可知,分布不均,中国、越南、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C正确;中国储量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大,但中国产量没有大于储量。D错误。故选C。
8.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B正确;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不现实,A错误;坚持出口优先和提高产量不利于资源保护,可能会出现资源枯竭,C错误;扩大开采规模不能提高价格,而且还会造成资源枯竭,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稀土资源的特点是:储量大、类型多、品种全、分布集中,并且共生矿占的比例大。白云鄂博是我国最大的稀土资源基地。稀土元素被誉为"工业的维生素”,具有无法取代的优异磁、光、电性能,对改善产品性能,增加产品品种,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由于稀土作用大,用量少,已成为改进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元素,被广泛应用到了冶金、军事、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农业和新材料等领域。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目前我国拥有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稀土储量约为4400万吨,全球占比37.8%.稀土产业链由原矿采选(上游)、冶炼分离(中游)和加工应用(下游)3个环节构成,我国在上中游环节优势明显。2020年我国对稀土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4万吨。左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稀土产量状况,右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稀土产量占全球稀土产量的比重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2020年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 B.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我国稀土资源开采难度大 D.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下降
10.我国稀土产业应( )
A.加大稀土开采力度 B.大量增加稀土出口量
C.促进稀土产业升级 D.提高稀土产量全球占比
【答案】9.A 10.C
【分析】9.稀土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非可再生资源。我国虽拥有大量的稀土资源,但消费量、出口量大,导致稀土储量越来越少,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实现稀土资源的永续利用,国家实行开采总量控制,A对;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并没有采取改善环境的措施,B错;材料中“目前我国拥有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说明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生产量大,所以实行开采总量的控制不是因为开采难度大,C错;2020年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导致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下降,D选项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不符合题意,D错。故选A。
10.加大稀土开采力度,不利于稀土资源的永续利用,A错;大量增加稀土出口量,提高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一方面出口稀土初级产品比工业制成品价格低,一方面不利于国家战略储备,B、D错;加大技术投入,促进稀土产业升级,可以提高稀土资源利用率,增加稀土附加值,C对。故选C。
【点睛】对非可再生资源: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①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开发替代能源,降低对其依赖程度;④加强勘探,增加可采储量;⑤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⑥建立储备体系。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昆虫是自然界种群最丰富的动物。据研究,近几年昆虫灭绝的速度是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八倍,已有近三分之一濒临灭绝,40%的种类正在减少。目前昆虫数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急剧下降,这意味着所有的昆虫可能在本世纪末消失。这将造成自然生态系统崩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导致昆虫数量锐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矿产开发规模扩大 B.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C.全球气候变化显著 D.自然植被退化严重
12.昆虫锐减或灭绝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 )
A.社会系统崩溃 B.食物链条中断 C.人类文明倒退 D.农业产量下降
【答案】11.D 12.D
【分析】11.昆虫数量减少和灭绝的主要的驱动因素是栖息地的减少和退化,我们也可以解释为自然植被的减少和退化,D正确。矿产开发和全球气候变暖均可能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但矿产资源开发范围不大,全球变暖速度很慢,均不会导致昆虫数量锐减,排除AC;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更注重有机绿色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变小,不会是导致昆虫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排除B。故选D。
12.昆虫帮助细菌和其他生物分解有机质,有助于生成土壤,移除粪便和尸体,增加土壤肥力。昆虫能为植物授粉,昆虫可以帮助大部分农作物授粉,保持农田健康,并能控制有害植物数目。某些昆虫提供重要产品,如蜜、丝、蜡、染料、色素等。如果它们消亡了,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是农业产量下降,D正确。不会就让社会系统崩溃、人类文明倒退,AC错误。昆虫数量锐减让许多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吃昆虫的鱼类受到严重影响。昆虫消失,这些动物都会饿死。但不会让人类的食物链条中断,B错误。故选D。
【点睛】昆虫对人类的重要性是无法估量的。一些昆虫自身的产物,如蜂蜜、蚕丝、白蜡等是人类的食品及工业的原料;昆虫又是2/3有花植物的花粉传播者;一些昆虫能分解大量的废物,把它们送回土壤完成物质循环;一些昆虫在维持某些动植物之间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021·全国·高三课时练习)通过研究发现人均GDP、工业化、能源消耗和技术进步4个要素与城市空气质量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反映技术研发投入的多少。下图为中国不同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的部分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4个要素与城市空气质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化程度越高,城市空气质量越差 B.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空气质量呈负相关
C.人均GDP与城市空气质量呈正相关 D.能源消耗与空气质量呈正相关
14.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优于其他区域,说明珠三角
A.工业化速度最快 B.技术水平较高
C.人均GDP最低 D.能源以清洁能源为主
15.不同区域城市空气质量与R&D经费占GDP比重相关性不同说明
A.技术进步作用因区域范围大小而变化 B.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
C.珠三角区域出现异常影响因素 D.不同区域技术进步程度不同
【答案】13.C 14.B 15.D
【解析】13.据图可知人均GDP与城市空气质量关系为正相关关系 ,故C正确,B错误。工业化程度高并不一定空气质量差,如珠三角工业化程度高,但城市空气质量较好,故A错误;图示中显示能源消耗与空气质量为负相关关系,故D错误。
14.读图可以发现,珠三角R&D经费占GDP比重与城市空气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且影响较大,说明珠三角在经济发展中技术研发已经进入到较高水平,工业发展水平高,且污染较小,故B正确。仅从空气质量优于其他地区,无法得出工业化速度最快和人均GGP最低的结论,故A、C错误。珠三角能源消耗与空气质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其能源结枃不是以清洁能源为主,故D错误。
15.图中信息无法得出技术进步作用因区域范围大小而变化的结论,A错误;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小和两者相关性无联系,故B错误;珠三角的影响因素有工业结构、技术进步程度等,无特殊影响因素,故C错误;据图可知R&D经费占GDP比重与城市空气质量在不同区域相关性不同,主要是因为不同区域的技术进步程度对资源利用能力与效率作用不同,故D正确。
【点睛】读懂图形内容是本题解答的关键,而读图的关键在于理解图中备注内容:“正值表示空气质量的正向效应,负值表示负效应”。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岛是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的世界第四大岛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岛上东部热带雨林葱葱郁郁,中部高原气候凉爽,西部稀树草原广袤。安格洛卡象龟是完全的草食性陆龟,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北部,人类活动严重影响了它们的生存环境,目前的野生数量不超过400只。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和水系(左图)及安格洛卡象龟生存的环境示意图(右图)。
(1)说明人类活动使安格洛卡象龟数量锐减的原因。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自东向西自然环境差异明显的原因。
(3)某徒步旅行分队由岛西北部马任加经塔那那利佛前往图阿马西纳进行穿岛旅行,请列举至少3种途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并就其中之一加以说明。
【答案】(1)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等生产活动,占据了象龟的生存环境;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环境污染影响了象龟的生命健康;人类的滥捕滥杀减少了象龟的种群数量;人类的活动阻隔了象龟种群基因的交换,象龟基因退化。
(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又受沿岸暖流的影响,降水丰富,且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形成雨林景观;岛中部为高大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中部高原气候凉爽;西部位于背风坡,且受到东南信风和赤道低压交替控制,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3)可能遇到的危险有:洪水、干旱、滑坡、泥石流、湿瘴、热带流行疾病等;洪水——西部干季时降水集中,河流进入汛期;干旱——跨越中部山区,山地垂直高度大,山高坡陡,易发生地质灾害;湿瘴——东部雨林区,炎热潮湿,空气湿度大,易发湿瘴;热带流行性疾病——热带地区炎热潮湿,流行性疾病如疟疾、猩红热等易发。
【分析】本大题以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和水系及安格洛卡象龟生存的环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物种数量减少的原因、非地带性分异规律、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环境特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人类活动使安格洛卡象龟数量锐减的原因主要是使象龟得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包括占其家园、破坏其家园及滥杀象龟;如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等农业生产活动,占据了象龟的生存环境,使象龟的栖息地减少;人类工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威胁到象龟的生命健康,象龟难以适应恶化的环境;人类为了追求利益,滥捕滥杀,减少了象龟的种群数量;人类的活动将象龟的栖息地分散,阻隔了象龟种群基因的交换,象龟基因退化。
(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是非地带性因素形成的,可以从地形,洋流方面分析:据图可知,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到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降水丰富;位于热带,纬度较低,终年高温,热量充足,因此形成热带雨林景观;岛中部为高大山地,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大,气候垂直差异较明显,垂直地带性较明显,中部高原气候凉爽;西部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较东部少,且受到东南信风和赤道低压交替控制,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3)由岛西北部经中部到岛的东部,由热带草原带经中部山地到东部的热带雨林带,可能遇到的为现有:洪水、干旱、滑坡、泥石流、湿瘴、热带流行疾病等。干旱和洪水——西部是热带草原气候,雨季时降水集中,河流进入汛期,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干季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易发生旱灾;滑坡、泥石流——跨越中部山区,山地垂直高度大,山高坡陡,易发生地质灾害;湿瘴——东部雨林区,炎热潮湿,空气湿度大,易发湿瘴;热带流行性疾病——热带地区炎热潮湿,流行性疾病如疟疾、猩红热等易发。
1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铜矿体一般产生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埃斯康迪达铜矿是智利最大的露天铜矿之一,形成于3千万年前沿断层侵入的三次岩浆活动,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水量大。中央谷地位于东西山脉之间,南北绵延约650千米,地势较平坦,上覆大量冲积土,是智利重要的农业分布区。图示意24°S智利附近地形剖面图。
(1)说明该地铜矿体的形成过程。
(2)分析中央谷地地表形态形成的地质作用。
(3)指出铜矿开采冶炼过程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答案】(1)智利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多断层发育;来自地幔软流层的含铜岩浆沿断层侵入地壳,在冷却凝固过程中,铜元素富集而形成铜矿体。
(2)内力作用形成中央谷地两侧断层,中央谷地沿断层相对下陷,形成低地;河流等外力作用把风化、侵蚀物质搬运至此堆积。
(3)开矿选矿用水量大,加剧了这里农业水资源紧张状况;排放废水,造成农田水环境污染;露天挖矿及矿渣,侵占农田。
【分析】本题以埃斯康迪达铜矿、智利附近地形剖面图为材料,涉及铜矿的形成过程、地貌的形成、工业对农业的影响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结合材料该地铜矿形成于3千万年前沿断层侵入的三次岩浆活动,铜矿体一般产生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说明该地(智利)位于板块的交界处,板块间相互碰撞,地壳活动频发,多断层发育;来自上地幔软流层中的岩浆(含有铜)不断侵入地壳,沿着断层上升,然后冷却凝固,铜元素富集而形成铜矿体。
(2)结合材料和图可知,中央谷地是在内力作用下岩层断裂,形成的相对低洼的地堑;后期在外力作用下(河流的搬运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将泥沙带到谷地堆积,最终形成土壤肥沃的谷地。
(3)铜矿开采需要大量的水,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影响农业生产;同时铜矿开采排放的污染物,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污染当地农业环境;露天开采会侵占地表土地,减少农田面积。
18.(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赤潮是特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图1为珠江口沿岸区域图。
材料二:深(圳)汕(头)特别合作区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带连接点,“深圳总部+深汕基地、深圳研发+深汕生产”为其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产业、生命健康等产业。图2为深汕特别合作区位置示意图。
(1)简析珠江口海域赤潮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2)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简析其对赤潮的影响。
(3)合作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发展模式对汕尾市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
【答案】(1)纬度低,光照充足,水温适宜;海域相对封闭,风力小;海域较浅,海水流动性差;珠江口呈喇叭状,涨潮流明显强于落潮流,使得珠江口内的物质不易向外输运。
(2)可扩大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寒流能降水表层海水温度,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减轻污染程度。
(3)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劳动力就业岗位变化增多。
【分析】本题以珠江口沿岸和深汕特别合作区为区域背景,并结合相关材料,涉置了赤潮形成的自然原因、寒冷的沿岸流对赤潮的影响、“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发展模式对汕尾市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三个小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1)依据材料:“赤潮是特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因此,珠江口海域赤潮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可从该海域适宜浮游生物生长自然环境条件和影响浮游生物高度聚集的水体运动状况两方面分析。由图可知,珠江口海域地处低纬,水温较高,光照充足,光热条件适宜浮游生物的生长;珠江口海域相对封闭,海水流动性差,海水交换不畅;珠江口呈喇叭状,河口区河汊发育,水域较浅,受潮汐影响,海水沿河口上溯距离远,使得珠江口内的营养物质不易向外扩散,容易导致浮游生物高度聚集或爆发性增殖。
(2)赤潮发生的海域,若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可以加快海水中营养物质的扩散,使海水温度降低,从而抑制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降低赤潮危害,减轻污染程度,但同时也会扩大赤潮的分布范围。
(3)“深圳总部+深汕基地、深圳研发+深汕生产”的发展模式对劳动力既需要高科技人才从事研发和创新,也需要一般劳动力从事生产。由于新的产业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量变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变化增多。
19.(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暗夜星空已经是人类聚居区一种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对多个领域产生重要影响。近些年,“暗夜公园”成为世人关注的话题。
2018年3月,西藏那曲、阿里两地被正式收录入“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成为我国首批得到国际组织认可的暗夜保护地。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两地分别建立了那曲暗夜公园和阿里暗夜保护区。当地独特的天文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星空观测。下图为阿里暗夜星空保护区(320°30'N,80°05'E,海拔4278米)云量随时间的变化图。
(1)举例说明夜间光污染的不利影响。
(2)说明阿里暗夜保护区利于星空观测的条件。
(3)指出阿里暗夜保护区云量的冬夏和昼夜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4)为降低灯光的影响,请为暗夜公园的建设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答案】(1)夜空被人工灯光淹设,影响天文观测和研究;光污染破坏昼夜平衡,影响生物节律(如休息、捕猎、生长和繁殖等)。
(2)人口稀疏,光污染弱,太空背景亮度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气候干旱,云量少。
(3)夏季多,冬季少;白天多、夜晚少。夏季和白天的气温较高,对流较强,易成云致雨。
(4)减少不必要光源的使用;降低光源的亮度;减少光源的照射时间;改变光源的照射方向。
【分析】本题目以阿里暗夜星空保护区为背景材料,涉及光污染、星空观测的条件、暗夜公园的建设建议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夜间光污染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夜空被人工灯光淹设,人工灯光光线较强,会影响天文观测和研究;夜晚光污染破坏昼夜平衡,导致夜晚变短,影响生物节律,如休息、捕猎、生长和繁殖等。
(2)阿里暗夜保护区位于内陆人口稀疏,夜晚灯光弱,光污染弱,大空背景亮度低;阿里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洁净,大气透明度高;位于内陆,气候干旱,云量少。
(3)据图分析,阿里暗夜保护区夏季(7-8月)云量多,冬季(12-2月)云量少;北京时间20点,阿里地区是17点左右,北京时间14点,阿里地区时间是11点左右,阿里白天云量多、夜晚云量少。原因是阿里夏季和白天的气温较高,对流较强,气流蒸发上升,易成云致雨。
(4)为降低灯光的影,暗夜公园可以减少不必要光源的使用,减少光照来源;降低光源的亮度,减轻影响;减少光源的照射时间,减少对昼夜变化的影响;改变光源的照射方向,减少直接照射夜空。
20.(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我国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分析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哪里 这个地形区由于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 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什么 当地能源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产生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4)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什么 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5)说明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并分析其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
【答案】(1)荒漠化。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地表植被稀疏;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2)四川盆地。酸雨。湿润多雨。以燃煤为主。
(3)水土流失。不合理耕作,过度砍伐森林。
(4)淡水资源短缺。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相对较少,且春季多大风,蒸发量大,河流径流量小。
(5)以煤炭为主。冬季采暖季长,燃煤多,且该地重工业发达。
【分析】题目通过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考查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差异及成因的分析判断能力。
【详解】(1)甲所示的地区位于新疆地区,西北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主要是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地表植被稀疏;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
(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四川盆地。这个地形区由于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酸雨。形成酸雨的气候条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多雨。当地能源结构的特点是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酸性气体排放量较大。
(3)乙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当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主要的人为原因是过度开垦、过度砍伐破坏地表植被。
(4)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地区,在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可以从气候、降水等因素分析。该地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相对较少,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季,且春季多大风,蒸发量大;河流径流量小,水源不足等。
(5)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主要位于东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分析其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可以从能源、气候和工业类型分析。以煤炭消费为主,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采暖季长,燃煤多;该地重工业发达,耗能高,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等。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