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三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一、火眼金睛(每小题2分共10分)
1.(2分)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 )
A.岩石 B.土壤 C.腐殖质
2.(2分)要分离大米中的稻壳,用( )方法比较合适。
A.过滤 B.筛子筛 C.风力吹
3.(2分)下列水域中,属于人工水域的是( )
A.三峡水库 B.黄河 C.长江
4.(2分)下面的食物中,脂肪含量最高的是( )
A.卷心菜 B.面包 C.花生
5.(2分)我们周围的环境中,( ) 的空气最新鮮
A.森林公园里 B.家里 C.教室里
二、明辨是非(每小题2分,共10分)
6.(2分)打开冰箱时,“白气”向上运动。
7.(2分)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8.(2分)食盐可以在100毫升水中无限溶解。
9.(2分)河流、湖泊水域大,蓄水量多;小溪、池塘水域小,蓄水量少。
10.(2分)为了能均衡获取各种营养,我们要不挑食、不偏食。
三、快乐连线(12分)
11.(12分)将下列土壤与其特点及适合种植的植物进行连线。
黏质土 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 荷花、芦苇
壤土 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 蚕豆、苹果树
沙质土 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比较好 芝麻、花生
四、对答如流(6分)
12.(6分)口腔在食物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是怎样工作的?
五、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12分)
13.(12分)探究空气的性质。
(1)将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再把杯子竖真向下倒扣在水中。纸团会不会湿?
观察到的现象是:纸团 。
(2)在一根细长棍两端各挂一只充了气的气球,并使之保持平衡,将一只气球的气慢慢放掉。
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堵住注射器的口,用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后松手。观察到的现象是: 。
通过以上实验我发现:空气有占据空间、 、 等性质,并且 空气具有弹性。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三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火眼金睛(每小题2分共10分)
1.【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解答】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土壤的成分。
2.【分析】我们周围的物质大都是混合物,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各种混合物,也要学会分离混合物。
【解答】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大米和稻壳需要分离,大米重,稻壳轻,用风吹能把稻壳吹跑,剩下的是大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混合物分类方法的认识。
3.【分析】水域,是指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水塘及其管理范围和水工设施,不包括海域和在耕地上开挖的鱼塘。
【解答】地球上水的分布在自然界中,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大江、河流、湖泊、海洋。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三峡水库属于人工水域。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域,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4.【分析】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六大类: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维生素及水。
【解答】食物种类及所含营养成分较多,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分析选项可知,A富含维生素,B富含淀粉,C富含脂肪。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食物的营养成分,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5.【分析】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的恒定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稀有气体,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解答】空气新鲜说明空气中的氧气充足,湿度适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植物还有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所以在森林公园里的空气最新鲜。家里、教室里人多,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气多,空气流通差,空气不如室外空气新鲜。故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的成分,结合绿色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净化空气的生态功能作答。
二、明辨是非(每小题2分,共10分)
6.【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
【解答】空气受热会膨胀变轻,热空气上升,空气受冷会收缩变重,冷空气下降,所以夏天打开冰箱时,里面的空气温度低,比较重,“白气”会向下沉运动。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空气流动的原因等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
7.【分析】根据土壤中的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解答】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各类土壤的渗水能力即可作答。
8.【分析】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有大有小。物质在水中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解答】通过溶解能力的实验可知,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就无法继续溶解了。常温下,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一杯100毫升的水中不能够溶解无数食盐。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正确理解掌握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分析】水域,是指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水塘及其管理范围和水工设施,不包括海域和在耕地上开挖的鱼塘。
【解答】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域,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10.【分析】根据营养平衡理论,科学搭配食物,强调平衡就是健康,每日膳食中选用的品种要多,我们应当制定科学的膳食搭配原则,如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吃适量新鲜水果和蔬菜。
【解答】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糖类、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科学合理的饮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饮食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为了使自己能均衡地获得各种营养,要不偏食、不挑食。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营养均衡,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三、快乐连线(12分)
11.【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沙壤土。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沙壤土、黏质土。
【解答】不同的土壤的保水性不同,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的需求不同。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土壤的应用。
四、对答如流(6分)
12.【分析】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解答】根据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故答案为: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点评】结合口腔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解答。
五、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12分)
13.【分析】空气有一定的质量;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容易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解答】(1)将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再把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纸团不会湿。这是验证空气占据空间的典型实验,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2)在一根细长棍两端各挂一只充了气的气球,并使之保持平衡,将一只气球的气慢慢放掉。因为空气有一定的质量,观察到的现象是:平衡棍失去平衡,放掉气的气球那端木棍翘起来。
(3)堵住注射器的口,用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后松手。因为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观察到的现象是:推动活塞,空气的体积变化是由大变小,松手后,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通过以上实验我发现:空气有占据空间、有一定的质量、易压缩等性质,并且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故答案为:(1)不会湿;(2)平衡棍失去平衡,放掉气的气球那端木棍翘起来;(3)推动活塞,空气的体积变化是由大变小,松手后,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通过以上实验我发现:有一定的质量;可以被压缩;压缩。
【点评】了解空气的性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