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学习目标】
1.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区域概况。
2.知道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两翼及其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1.位置:地处中国_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的结合部。
2.范围:长江三角洲是_____________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角洲的顶点在江苏_________附近,往东抵海滨,往南达__________,往北到__________运河,包括________省东南部、_______市及______省杭嘉湖地区。
3.成因:长江三角洲是由_________及________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4.交通:这里拥有_________黄金水道和众多的_________、_________干线,以及现代化的_______群、________港,形成密集的__________运输网络。本区的________港是我国沿海主要的枢纽港口。
5.经济发展:是中国对外开放的___________,已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6. 读图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1.核心城市——上海
(1)城市职能:是中国高水平的_________、_________中心、__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大都市;也是举足轻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产业基地。
(2)作用: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对整个___________区域,对_________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__________作用。
2.浦东新区
(1)位置:位于上海市_________部、__________区域东缘。
(2)影响:浦东新区成为___________乃至____________区域的经济引擎,成为国际区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1.北翼——江苏南部
江苏南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等较大城市,其中________是北翼的中心城市。
2.南翼——浙江北部
浙江北部有__________、_________、舟山、绍兴、湖州、嘉兴、台州等较大城市,其中_______是南翼的中心城市。
3.总结:长江三角洲区域以________为龙头,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两翼,在交通、工业、商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的协作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二、合作探究
1.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2.从交通运输、商贸流通、资金流通、信息交流、智力支持和技术协作等角度,分析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3.谈谈高铁建设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达标测试】
1. 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成都平原
2. 下列城市既是河港又是海港的是( )
A.大连 B.青岛 C.南京 D.上海
3. 宋代诗人苏东坡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美丽的西湖位于( )
A.江苏苏州 B.浙江杭州
C.江苏扬州 D.福建福州
4. 关于上海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长江与东海交汇处 B.位于钱塘江与黄海交汇处
C.位于东海与黄海交汇处 D.位于京沪线与沪昆线交会处
5.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
6. 老张是上海市某单位的科技人员,他一有空就到周边市县厂家做技术指导,这说明上海( )
①是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②是重要的能源产地 ③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④妨碍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广阔,沃野千里
C.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 D.地势低平,湖泊、河网密集
8. 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源丰富 B.海、陆、空交通运输发达
C.劳动力充足 D.科技力量雄厚
读我国某工业区图,回答9~10题。
9. 图中的湖泊是( )
A.太湖 B.洞庭湖 C.鄱阳湖 D.洪泽湖
10.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南翼中心城市、北翼中心城市所对应序号正确的是( )
A.③⑦⑤ B.④⑤⑧ C.①②⑤ D.⑤⑧⑥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①为__________,该河流有“黄金水道”之称,说明其__________发达。
(2)山脉②以东是_________平原,以西是__________盆地。
(3)A是___________市,A市所在的区域是全国最大的_________(综合性、重)工业基地。
(4)B是_________省,其南部位于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因盛产稻米、淡水鱼,被称为“_________”。该地区位于__________的入海口,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__________,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1.东部沿海 长江流域
2.长江中下游 镇江 杭州湾 通(州)扬(州) 江苏 上海 浙江
3.长江 钱塘江
4.长江 铁路 公路 港口 航空 立体交通
5.前沿阵地 全方位 多层次 高水平
6.填图略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1. (1)工业基地 经济 文化 国际化 教育 科研 文化
(2)长江三角洲 长江 辐射带动
2. (1)东 长江三角洲
(2)上海 长江三角洲 经济 金融 贸易 航空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1.南京 苏州 无锡 南京
2.杭州 宁波 杭州
3.上海 江苏南部 浙江北部 旅游 科技 环境保护 资源共享 功能互补
4.填图略
二、合作探究
1.(中下游)提供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提供了便利的水路运输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中上游)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
2.上海是我国著名的交通中心,形成了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上海市国际区域性贸易中心,众多的城市以上海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上海市金融中心,众多企业可通过上海筹集发展基金;上海是信息中心,各类企业利用信息优势获取适合的发展途径;上海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利用上海优势发展经济及开展技术协作。
3.缩短了不同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使许多城市产生“同城效应”;扩大了人们的生活范围,增加了就业机会:提供了出行效率,促进了人员交流;(不利)加重了运输负担。
【达标测试】
1.C 2.D 3.B 4.B 5.C 6.C 7.D 8.A 9.A 10.D
11. (1)长江 航运
(2)长江中下游 四川
(3)上海 综合性
(4)江苏 长江三角洲 鱼米之乡 长江 中心
1.在图中标注黄海、东海、长江、钱塘江、京杭运河和太湖。
2.在图中框内标注该地区的主要城市。
1.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圈出我国最大的城市并标注名称。
2.在图中相应的位置标注南京、杭州。
3.用红笔画出京沪线和沪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