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练习(期末考试)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我国石油生产已远不能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3%。读某年我国不同地区石油进口量统计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形成图中不同地区石油进口量差异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华东、华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石油需求量大
B.西北地区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石油需求量小
C.华北地区能源结构多元,主要采用新型清洁能源
D.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耗能工业少,石油需求量小
2.基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偏高的现状,保障我国未来石油安全的措施是
A.彻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B.加快国内石油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
C.加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提高应对国际市场冲击的能力
D.提高石油的勘探技术,增加我国现有油田的石油开采量
2022年1月,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境内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卫星探测显示,火山灰到达了30千米的高度,向平流层注入的二氧化硫总质量约为40万吨。下图为汤加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汤加
A.是地跨东、西两半球的群岛国家 B.位于低纬地区,受东南信风影响
C.在大洋中脊附近,多火山、地震 D.是地球上最晚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4.此次火山活动
A.在平流层形成酸雨现象 B.释放的巨大能量全部进入到地球大气圈
C.引发台风、海啸等灾害 D.短期内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依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国家标准,当关键区(西经120°至西经170°、南北纬5°之间的区域)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高于/低于常年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拉尼娜状态。下图为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关键区海表温度距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可知
A.2018年以拉尼娜状态为主 B.2019年以厄尔尼诺状态为主
C.2020年厄尔尼诺状态最典型 D.5—9月多出现拉尼娜状态
6.2021年初,赤道附近
①中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增强 ②中东太平洋低纬信风增强
③印度尼西亚可能发生旱灾 ④秘鲁西部沿海上升流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法兰克福是德国黑森州最大城市,面积248.3km2。城市现有两条绿带,第一绿带是1806年原中世纪星形防御城墙拆除后改建的市民公共绿地(1827年立法保护该地区永不被建设侵占);另一条是环绕中心城区的城市绿带,始建于1992年,绿带建设采取长期大量小型子项目的渐进式“慢营建”策略,总体实施期限50年。下图示意法兰克福绿带在城市中的位置。据此完成7~8题。
7.法兰克福第一绿带的独特功能是
A.减轻城市内涝 B.纪念城墙历史 C.调节城市气候 D.美化城墙环境
8.法兰克福城市绿带建设采取“慢营建”策略的主要理由有
A.争取当地政府政策支持 B.塑造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C.克服资金人员短缺困难 D.缩短小型项目建设时间
雾耕是将农作物根部完全悬挂于高湿度的营养雾中栽培的技术。浙江青田县作为全国首个大规模山地型露天雾耕模式种植基地,生产淡季应市高山蔬菜(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青田县发展山地型露天雾耕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限制,可用耕地少 B.降水少,发展节水农业
C.土壤贫瘠,作物产量低 D.环境优美,昼夜温差大
10.雾耕
A.增加了耕地的面积 B.调节了区域水热状况
C.延长了农业产业链 D.缓解了区域人地矛盾
右下图四条曲线示意我国某高速公路在盆地腹地路段冬、夏季气温和路面温度的日变化。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中表示该路段夏季路面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该路段最可能位于
A.贵州省 B.青海省 C.辽宁省 D.四川省
13.夏季在该路段驾驶汽车要重点防范
A.轮胎爆胎 B.路面打滑 C.野象出没 D.台风侵袭
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相继推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并陆续出台燃油汽车禁售时间表。M公司为我国知名智能手机制造企业,2021年决定研发并生产智能电动汽车,在北京成立了汽车总部和首家自建工厂,计划于2024年实现量产。据此完成14~15题。
14.与传统汽车厂商转型生产电动汽车相比,M公司具有的突出优势是
A.品牌知名度高 B.现成的销售网络
C.完善的供应链 D.智能研发水平高
15.M公司决定自建工厂而不选择代工,最可能的原因是
A.降低生产成本 B.提高产品利润 C.创造就业机会 D.保障产品质量
2021年3月初浙江建德发布霜冻蓝色预警,农产品公司组织员工抢摘茶叶,以减少损失。据悉,春茶品质好、产量低、价格高,嗜茶之人皆以春茶为。但2019年11月的一次寒潮袭击武夷山的茶园,茶农却不悲反喜。据此完成16-17题。
16.嗜茶之人皆以春茶为贵是因为
①降水多,生长快 ②气温低,生长慢
③品种好,质量优 ④过冬后,养分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2019年11月的一次寒潮袭击茶园,茶农却不悲反喜的原因是
A.该区域茶树为抗寒品种,寒潮对其几乎无影响 B.寒潮增大昼夜温差,利于有机物积累
C.降温杀死越冬虫卵,提升茶叶品质 D.可以带来丰富降水,避免出现干旱
苜蓿有“牧草之王”的美誉,产量高,草质优良。近年来,土默川平原地区实施退耕还草工程,扩大苜蓿种植规模,促进乳畜业发展。下图为土默川平原位置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土默川平原
A.位于农牧交错地带,土地易于退化 B.地势南高北低。利于引黄河水灌溉
C.位于迎风坡,年降水量比呼和浩特多 D.受风力堆积作用而形成,土层深厚
19.种植规模扩大
①主要目的是提高牛奶的市场需求 ②主要原因是粮食需求减少
③减弱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 ④利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山东青岛近海区域,是我国海雾多发区。当气团移动至海面时,若气温低于海温时,易形成蒸发雾;若气温高于海温时,易形成冷却雾。下图示意该地一年的雾日里气温与海温的关系。据此完成20~22题。
20.据图推测该地最容易出现雾日的时间段
A.12-2月 B.2-4月 C.5-7月 D.10-12月
21.据图判断正确的说法
A.当气温为10-15℃,以蒸发雾为主 B.当气温为10-15℃、以冷却雾为主
C.当海温为10—15℃,以蒸发雾为主 D.当海温为10-15℃以冷却雾为主
22.关于两种雾的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蒸发雾:海面蒸发水汽遇冷空气凝结 ②蒸发雾:出现大气逆温扩散条件较差
③冷却雾:暖湿空气受热上升冷却凝结 ④冷却雾:水汽受冷海面影响凝结成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综合题,共56分)
本卷共4题,共56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完成相应的题目并书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
23.锂矿是制造锂电池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全球锂矿集中分布在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图)。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数百万年前,“锂三角”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伴随安第斯山脉的隆起,该地区与海洋分离。周边山区富锂岩石分布广,“锂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众多富锂盐湖、盐沼。
(1)说明“锂三角”地区富锂盐湖的形成过程。(6分)
“锂三角”地区锂矿储量约2903万吨,占全球各种类型锂矿总储量的76.1%。该地区盐湖卤水中锂离子的浓度较高,镁等伴生元素较少,易于开发利用。截至2018年末,“锂三角”地区锂矿产量约2.13万吨,开发程度非常低。
(2)概括“锂三角”地区锂矿开发的有利资源条件。(3分)
2020年我国超过70%的锂矿来自进口。预计到2025年“锂三角”地区锂资源产能约33万吨,将超过澳大利亚成为我国锂矿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3)说出我国从“锂三角”地区进口锂矿的意义。(3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与祁连山南坡相比,北坡河流较多,分析其原因。(6分)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开发流入下游的水量逐渐减少,省际用水矛盾加剧。2000年开始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设置黑河流域管理局,负责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及协调各省区水事纠纷等;干流疏浚河道、稳定两岸滩地、植树种草;到2003年,当莺落峡多年平均来水15.8亿立方米时,保证正义峡下泄水量9.5亿立方米;实施定额水价制度,对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制度;实施农田退耕,限制水稻种植规模,严格控制矿山开采等项目。近年来,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概括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措施。(5分)
“冷岛效应”是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区域,昼夜气温均比周边低、湿度比周边大的一种现象。
(3)说出祁连山山麓绿洲“冷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并分析“冷岛效应”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0年,某科考队考察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内的“大漠天池”。队员们爬到沙山高处,看到小溪上游被180米长的黄沙阻断,上游方向变成了一汪碧绿的深潭,深潭两侧是异常陡峻的发育有大量裂隙的花岗岩崖壁。夹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花岗岩岩体之间这一狭长幽深的潭水即是“大漠天池”。天池全长300米,宽60米,最大水深近10米,水位季节变化小,湖面海拔高约1365米,与紧邻其下的湿地间有15米的高差,与附近地势最低的一个盐湖的高差达175米。右图示意大漠天池景观。
(1)简析“大漠天池”的形成过程。(4分)
(2)指出“大漠天池”水源的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3)分析“大漠天池”能够成为淡水湖泊的原因。(4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随着气候变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贡嘎山冰川普遍出现后退、厚度减薄、面积减少等现象,但其东坡冰川(代表冰川为海螺沟、燕子沟冰川)和西坡冰川(代表冰川为大、小贡巴冰川)末端消融速度存在差异。在冰川形成和向下运动过程中侵蚀两侧及底部的基岩和松散物质,使岩块和砂砾等混杂于冰川内部形成内碛,而表碛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研究表明,当冰川表碛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冰川消融的影响会发生改变。下图示意1990年与2019年贡嘎山部分冰川表碛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
(1)描述1990-2019年间贡嘎山冰川表碛的总体变化特征。(2分)
(2)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说明贡嘎山冰川表碛增多的原因。(4分)
(3)表碛的厚度对冰川消融具有两面性,请做出合理解释。(4分)
(4)推测2019年后贡嘎山东西坡冰川末端消融速度的差异,并说出判断依据。(3分)
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练习(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5ACBDB 6-10ABCAD 11-15ABADD 16-20DCACC 21-22AB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6分。
23.(12分)
【答案】(1)地壳抬升,未退却的海水在洼地积水形成内陆盐湖;周边富锂岩石被风化、侵蚀,径流将锂盐带入盐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锂盐不断富集。(6分,每点2分)
(2)锂矿储量大;质量好;分布集中;开发难度小;开发潜力大。(3分,每点1分,任答3点即可)
(3)开辟国际锂矿供应市场;保障供给,满足我国锂矿需求;加强我国锂矿资源储备;保障资源领域的国家安全。(3分,每点1分,任答3点即可)
24.(17分)
【答案】(1)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遇山地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山地冰川发育,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地表径流,祁连山北坡相对高差大,河流发育较多。(6分)
(2)设置专门机构实现流域内统一管理,合理分配不同河段水量,修复流域生态环境,利用阶梯水价调节用水量,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工业部门,限制污染大、耗水量大的产业。(任答5点即可,共5分)
(3)夏季。白天温度低,蒸发作用弱,能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农作物生长;夜间温度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减少有机质消耗,农作物品质高。(6分)
25.(14分)
(1)溪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下切形成狭长谷地;受风沙活动影响,沙丘阻塞河道而形成堰塞湖。(4分)
(2)补给类型:地下水。(2分)理由: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花岗岩岩体裂隙发育,利于地下水出露;地下水补给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小。(任答2点得4分)
(3)以地下淡水为主要补给水源;天池海拔高于其下游湿地,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堰塞体由黄沙组成,渗水性强,利于湖水向下游湿地渗漏,排出盐分。(任答2点得4分)
26.(13分)
(1)表碛覆盖范围扩大(向高海拔地区扩张);(1分)表碛的厚度变大(冰川末端表碛变厚)。(1分)
(2)气温升高,冰层变薄,大量冰川内碛裸露于冰川表面,成为表碛;(2分)冰川后退过程中,山体两侧基岩裸露区扩大,岩石风化形成的松散物质因重力作用,掉落至冰川表面,使表碛增多(冰川减薄后,两侧基岩裸露区扩张导致大量的冻融和风化侵蚀岩屑物增加)(2分)
(3)当表碛较薄时,表碛因反照率低,吸收更多太阳辐射而升温,加快下覆冰川消融;(2分)当表碛覆盖超过一定厚度,会起到阻热效应(热量向下传递少),进而抑制冰川消融。(2分)
(4)东侧快,西侧慢。(1分)东侧冰川末端表碛厚度薄、增幅小,冰川消融加快;(1分)
西侧冰川末端表碛厚度大、增幅大,消融速度慢。(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