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题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B(A项,“并不符合人类文明起源的基本条件”错误,由材料一第二段“人类文明的起源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
有大型河流为农业的稳定提供基础”,第三段“中华文明起源依托的河流众多…塑造出自成一体而又融汇
连通的地理空间”可知,“中华文明诞生的地理空间自成一体又融汇连通”符合人类文明起源的基本条件。C
项,“发端于空间广阔多元、水系丰富汇通而又多干旱之患的状况”错误,由材料一第四段可知,中华文明对统
一的追求是发端于要“实现群体的存续和文明的发展,达到‘天下太平’之境”。D项,“日本列岛的史前文明
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因为其陆续接受汉朝文化成熟的技术”错误,由材料二第三段可知,中国汉文化传入
日本,大大促进了古代日本历史的发展,并不是促使日本列岛的史前文明实现跨越式发展)
2.D(“可以看出先进技术对考古起着决定性作用”推断错误,由材料二第四段可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获得远超
欧美的信息量,除了先进技术的作用,更得益于中国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精彩纷呈,地下遗迹
遗物极为丰言)
3.A(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索了文明的过往,昭示了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未来。B项,
强调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中国特色。C项,强调了探源内容。D项,契合材料二观点)
4.①材料一的古埃及文明,首先论证“人类文明的起源要满足两个条件”,进而为论证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奠定基
础:②材料二的古埃及文明,是为了论证世界上的文明也与域外其他文明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4分)
5.①每一种文明,都与自己土地的地理形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呈现自身的独特价值:②探源文明的过往,其成
果昭示本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未来;③每一种文明都有价值,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6分)
6.C(A项,“为了锻炼记忆力”错,与原文不符;B项,“对旅客不耐烦他的炫耀大惑不解”有误,“他”大惑不解的
是旅客对他的知识不感兴趣,当旅客不耐烦他时,他则动怒:D项,“只有自己知道的问题”表述不准确)
7.C(“兴奋、快活”错,应是“失落、郁闷”)
8.小说开头写“他”的“勤奋”“认真”“能干”不是要赞扬“他”,而是为下文写人们厌恶“他”作铺垫。(2分)小说采
用欲抑先扬的手法,使人物形象和主题更突出。(2分)
9.小说讲述了一个在火车站工作的人,记住了很多不必记的知识,并喜欢炫耀,以致出现很多反常行为,最后发
展至以获取毫无用处的知识为乐。(3分)批评了生活中一些人僵化、固执、好卖弄的迂腐思想。(3分)(其他
答案,紧扣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10.C[(原文标点)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
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11.B(两句中的“因”含义相同,都是“凭借”的意思)
12.D(“人们很容易看清自己,却看不清别人,见近而不见远”错,说反了)
13.(1)凡是驾车注重的是,要使马套在车辕里很舒适,人的心意要跟马的动作协调,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
目的地。(得分点:“贵”“安”“致”各1分,大意1分)
(2)三年不展翅,是用来长羽翼的;不飞不鸣,是用来观察民众的习惯的。(得分点:“翅”“以”“观”各1分,大
意1分)
14.楚国军队曾被秦国、晋国大败,兵弱;(1分)楚国国内有人作乱而不能制止,内政混乱。(2分)
【参考译文】
赵襄王向善于驾车的人王于期学习驾车,学习不久之后就与他进行比赛,赵襄王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后
了。赵襄王说:“你教我驾车,没有把真本事全传给我吗?”王于期回答说:“本领全部都救给你了,只是你使用得
不恰当。几是驾车注重的是,要使马套在车辕里很舒适,人的心意要银马的动作协调,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达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23-174B·“只有记性不好的人才乘火车,”他说,“假如他们有个好记性,就完全可以像我一样记住各
列火车的抵离时间,这样,他们就大可不必为了消磨时间去乘坐火车了。”
我试图开导开导他,对他说:“有些人喜爱旅行,喜欢坐火车,他们向车窗外张望,看看他们
都经过什么地方…”
可是他勃然变色,以为我在取笑他。他说道:“这些都在行车时刻表上印着呢!”
“也许他们得坐火车赶到什么地方去呢。”
“这也不对!”他说道,“差不多所有的人总要坐火车回来的,有些人甚至早晨乘车去,晚上又
乘车回,他们的记性差到这种程度。”
他开始在车站上诟骂旅客。他以为,这样一喊会使旅客败兴。
有时他大叫:“你们这群傻瓜,昨天你们不是来过一遭了吗?”乘客一笑置之,他就上前把人
家从车厢踏脚板上往下拖,一面恳求人家听听他的忠告:“我会把一切都说给你们听!你们在十
四点二十七分经过海根多夫,这一点我知道得清清楚楚,你们把钱白白扔在铁路上!听我说,列
车时刻表上什么都有…”
甚至发展到要打人的地步。他喊道:“谁不听我的,让他尝尝味道!”
这一来站长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好明确地向他提出警告:假如再这样行为不端,就禁止他到
站上来。他被唬住了。不来车站,那他就无法活下去。他一句话也不说,整天坐在长凳上,看着
火车开进开出,不时耳语般地背诵着一些数字。他的目光尾随着进站的旅客,觉得怎么也无法
理解他们。
故事似乎应到此为止。
可是,多年以后,这个车站新开设了一个问事处。那窗口后面,坐着一个穿制服的职员,他
对铁路方面的任何问题都能回答。那位好记性的人不相信这一点。他每天都到问事处去,提出
极复杂的问题,来考考那位职员。
他问道:“夏季每星期日于十六时二十四分到达吕伯克的那列火车的号码是多少?”
那位职员查阅了一本小册子,给了他答案。
他又问道:“要是我从这里乘早晨六点五十九分的火车,什么时候可以到莫斯科?”那职员又
很快地回答了他。
于是,这位好记性的人走回家去,把他所有的列车时刻表一把火烧掉。
有一回他又问那职员:“车站前的台阶一共多少级?”那职员回答道:“这我可不知道。”
他高兴得一蹦老高,在车站上边跑边叫:“他不知道这个!他不知道这个!”
他跑到车站前的台阶旁,数清了台阶的级数,把数字牢牢地印在他的记忆里。此刻,在他的
记忆里,所有关于列车的事都荡然无存了。
打这以后,再也不见他在车站露面了。
他在城里数台阶,从这一家到那一家,把数字记得牢牢的。现在,他记住了世界上任何书本
上都没有的数据。
把全城每家每户的台阶都记住了以后,他来到火车站,走到售票处买了一张车票,生平第一
次登上了火车。他要到另一个城市去数台阶,然后是另一个城市,直至数尽这个世界上所有的
台阶。他想知道别人不知道的、无论哪个职员也无法从书本上查到的事情。
(有删改)
【高二语文第4页(共8页)】
·23-17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