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2014年春)高中生物 23 伴性遗传 备课集锦(教案+学案+课件+练习)(打包5套) 新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金识源】(2014年春)高中生物 23 伴性遗传 备课集锦(教案+学案+课件+练习)(打包5套) 新人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3-08 15:11:51

文档简介

第3节 伴性遗传
A级 基础过关                   
1.在果蝇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细胞是
(  )。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答案 A
2.如图是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Ⅱ中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b
B.在卵巢中可能同时存在图Ⅰ、图Ⅱ两种分裂图像
C.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
D.图Ⅰ的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图Ⅱ的细胞中有1个四分体
解析 若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b。卵巢细胞没有Y染色体,不可能出现分裂图像Ⅱ。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表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图Ⅱ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没有四分体。
答案 A
3.减数分裂异常时会产生不含X染色体的异常卵子。研究表明,这种异常卵子与正常的含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成XO型受精卵可发育成个体,而与正常的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成YO型受精卵则不能发育成个体。据此推测X染色体上含有个体发育必需的基因。X、Y染色体有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你认为上述个体发育必需的基因位于
(  )。
A.Ⅱ B.Ⅰ C.Ⅰ和Ⅱ D.Ⅲ
解析 因为YO型受精卵不能发育成个体而XO型受精卵能发育成个体,所以个体发育必需的基因一定在X染色体特有的序列上,即Ⅰ上。
答案 B
4.下列关于遗传方式及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遗传方式
遗传特点
A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常表现交叉遗传
B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代代相传
C
伴Y染色体遗传病
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
D
常染色体遗传病
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
解析 伴Y染色体遗传病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女性因无Y染色体而不可能发病,所以也就无显隐性关系。
答案 C
5.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答案 B
6.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  )。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答案 C
7.右图是甲、乙两个家庭的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甲家庭的母亲是色盲患者。这两个家庭之间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孩子是
(  )。
A.1和3 B.2和3 C.2和4 D.1和4
解析 由图甲可知,2号不是他们的子女,因为2号色盲而她的父亲正常。甲家庭的母亲色盲,换错的孩子不可能是3号,因为3号是色觉正常男孩。所以换错的是2号和4号。
答案 C
8.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和;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因此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第Ⅰ代中正常的1号和2号个体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可知甲种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由于Ⅱ代中正常的6号和7号生出了患病的孩子,故属于隐性遗传病。由Ⅲ3可知Ⅱ2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Ⅱ3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因此Ⅲ2的基因型为AAXBY,AaXBY。对于甲种病:父方的基因型为AA,Aa,母方的基因型为Aa,男孩的发病率=女孩的发病率=××=;对于乙种病:父方的基因型为XBY,母方的基因型为XBXb,女孩的发病率=0,男孩的发病率=×=。因此建议生女孩。
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AAXBY,或AaXBY, (4)和 和0 优先选择生育女孩
9.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0

0
雄蝇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__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上。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可知,杂交后代中灰身∶黑身=3∶1且雌雄比例相当,所以,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为显性性状。杂交后代的雄性个体中直毛∶分叉毛=1∶1,而雌性个体全为直毛,所以,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直毛为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型为BbXFXf和BbXFY,表现型为♀灰身直毛和 ♂灰身直毛。子代雌果蝇中灰身直毛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XFXF、BbXFXF、BBXFXf、 BbXFXf,其中只有BBXFXF是纯合子,其余均为杂合子。所以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5。子代雄果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BBXfY或BbXfY,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bbXFY。
答案 (1)常染色体 X染色体 (2)♀灰身直毛 ♂灰身直毛 (3)BbXFXf BbXFY (4)1∶5 (5)BBXfY BbXfY bbXFY
B级 能力提升                   
1.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体
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解析 从4号和5号所生儿子的表现型(6号正常,8号患病)可以判断,该病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这样Ⅱ4应是杂合子;Ⅲ7是正常的纯合子,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Ⅲ8患病,与正常女性结婚,只能把致病基因遗传给女儿,儿子不可能患病;该病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人群。
答案 D
2.右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Ⅰ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片段)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若大麻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大麻杂交,如果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哪一片段上
(  )。
A.Ⅰ B.Ⅱ1 C.Ⅱ2 D.Ⅰ或Ⅱ1
解析 由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可知,控制大麻抗病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Ⅱ2片段上。如果位于Ⅱ1片段上,则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基因型分别为XdXd、XDY,后代应是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故这对基因位于Ⅰ片段上。
答案 A
3.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症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图所示的细胞中(b是红绿色盲症致病基因,a为白化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是
(  )。
解析 依题意,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因此图D所示细胞不可能存在于这对夫妇体内。
答案 D
4.用纯系的黄色果蝇和灰色果蝇杂交得到下表结果,请指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亲本
子代
灰色雌性×黄色雄性
全是灰色
黄色雌性×灰色雄性
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
A.灰色基因是伴X的隐性基因
B.黄色基因是伴X的显性基因
C.灰色基因是伴X的显性基因
D.黄色基因是常染色体隐性基因
解析 由题可知,正交和反交时结果不一样,可以判断不会是常染色体上遗传,由于是纯系的果蝇交配,灰色雌性和黄色雄性的交配,子代的雌性中获得从母本来的灰色基因,从父本来的黄色基因,而表现型是灰色,说明灰色是显性性状。
答案 C
5.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上。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B.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C.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D.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解析 小鼠的基因型是AaXBY,产生一个AA型配子,则一定是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答案 C
6.根据下列图谱,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一种遗传病若仅由父亲传给儿子,却不传给女儿,则致病基因位于图1中Y的同源部分
B.根据图2分析,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如果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概率是,则乙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如果乙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病的概率是
解析 一种遗传病若仅由父亲传给儿子,却不传给女儿,则致病基因位于图1中Y的差别部分,故A错误;由Ⅰ1和Ⅰ2生出Ⅱ2可知,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B正确;如果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概率是,很显然后代患病概率和性别有一定的关联,属于伴性遗传,可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C正确;如果乙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则Ⅱ2和Ⅱ3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AaXBY,因此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病孩子的概率为××=,故D正确。
答案 A
7.如图甲中Ⅰ表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在该区域上基因成对存在,Ⅱ和Ⅲ是非同源区域,在Ⅱ和Ⅲ上分别含有X和Y所特有的基因,在果蝇的X和Y染色体上分别含有图乙所示的基因,其中B和b分别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性状,R和r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B和b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区域,R和r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区域。
(2)在减数分裂时,图甲中的X和Y之间有交叉互换现象的是________(填序号)区域。
(3)红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4)已知某一刚毛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B和b两种基因,请写出该果蝇可能的基因型,并设计实验探究基因B和b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
①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测结果: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刚毛,雄性个体全为截毛,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截毛,雄性个体全为刚毛,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题图知,B和b在X、Y染色体上都含有,应位于图甲中的I区域,而R和r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应位于图甲中的Ⅱ区域。(2)减数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上同源区域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即图甲中的Ⅰ区域。(3)由于控制眼色的基因R、r位于X和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域,所以,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RY,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或XRXr。(4)由于B和b位于图甲中的Ⅰ区域,且刚毛对截毛为显性,所以,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b或XbYB,欲确认基因B、b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可让该果蝇与截毛雌果蝇杂交,依据子代表现型情况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 (1)Ⅰ Ⅱ (2)Ⅰ (3)XRY XRXR或XRXr (4)①XBYb或XbYB ②让该果蝇与截毛雌果蝇杂交,分析后代的表现型情况 ③B和b分别位于X和Y染色体上 B和b分别位于Y和X染色体上
8.Ⅰ.某雄性昆虫的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情况如左下图,请据左下图在右下图相应的位置绘出该个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模式图,并在相应位置写出该细胞的基因型。(不用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Ⅱ.下表中所列为果蝇(2N=8)6个品系(都是纯系)的性状和携带这些基因的染色体,品系②~⑥都只有一个突变性状,其他性状都正常且和野生型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品系






性状
野生型
残翅
黑身
白眼
棕眼
紫眼
染色体
Ⅱ(v
基因)
Ⅱ(b
基因)
X(r
基因)


(1)研究伴性遗传时,在上表中选择________(用数字表示)品系之间杂交最恰当。用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翅和眼的性状验证自由组合定律时,选择________(用数字表示)品系之间杂交最恰当。
(2)让品系②中的雌性个体与品系④中的雄性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
(3)两只灰身红眼雌、雄果蝇杂交得到以下类型和数量的子代。
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红眼
黑身白眼
雄果蝇
152
148
48
52
雌果蝇
297
0
101
0
①两只灰身红眼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和________。
②让子代中灰身雄果蝇与黑身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特点是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且同源染色体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相关基因加倍。
Ⅱ.(1)要研究伴性遗传,应选择性染色体具有的性状进行研究。白眼性状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最好选择①野生型个体与④白眼个体进行杂交。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所选的亲本应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且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题干要求用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且通过翅型和眼的性状进行杂交实验,①③④⑤⑥的翅型均为正常翅,②为残翅,故②要选择;白眼性状位于X染色体上,不符合要求;紫眼与翅型均位于Ⅱ染色体上,也不符合要求,故眼色只能选择棕眼,即⑤。(2)雌性个体②的基因型为vvXRXR,雄性个体④的基因型为VVXrY,两种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VvXRXr和VvXRY。(3)两只灰身红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灰身∶黑身=3∶1,结合题干表格信息可知,亲本果蝇的相关基因组成均为Bb;子一代中雄果蝇红眼∶白眼=1∶1,雌果蝇均为红眼,结合题干表格信息可知,亲本果蝇相关基因组成为XRXr、XRY,故两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Y。子一代灰身雄果蝇的相关基因组成为BB或Bb,产生含B、b配子的概率分别为、,子一代黑身雌果蝇相关基因组成为bb,只能产生含b的配子,故两者杂交子二代中黑身果蝇占×1=。
答案 Ⅰ.(如下图)
Ⅱ.(1)①×④ ②×⑤ (2)VvXRY、VvXRXr
(3)①BbXRXr BbXRY ②
课件82张PPT。伴性遗传(课时1,共2课时)
【学习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性规律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33~36页,完成下述的任务
(一)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常见事例
特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 相联系。
2、常见实事例:(1)人类遗传病:人类 、 和血友病等。
(2)果蝇 。
(二)人类红绿色盲症
1、基因的位置只位于 。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请完成表格)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 Xb
X 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正常
思考:色盲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中男性色盲患病率(7﹪)远远高于女性(0.49%),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
3、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子代发病率 (阅读教材35-36页)

(1)正常女性与男性红绿色色盲婚配的图解

(2)女性色盲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图解

(3) 色盲女性与 亲代 女性色盲 × 男性正常

正常男性婚配图解
配子

子代 基因型

表现型
比例
高一生物 必修2 使用日期:2012年4月 日
(4)女性色盲携带者与 亲代 :女性携带者 × 男性色盲
色盲男性的婚配图解


配子


子代基因型
表现型
比例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基因位置: 上。
2、患者的基因型(1)女性: 和 。(2)男性:
3、遗传特点 : (1)女性患者 男性患者。
(2) 性患者与 结婚后代 一定患病。
【合作探究】
下图是白化病(a)和色盲(b)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Ⅰ2的基因型是 ;Ⅰ3的基因型是 。
(2)Ⅱ5是纯合子的几率是 。
(3)若7和8再生一个小孩,两病都没有的几率是 ;两病都有的几率是 。
(4)若7和8再生一个男孩,两病都没有的几率是 ;两病都有的几率是 。
参考答案
(1)AaXBXb AaXBY (2)1/6 (3) 9/16 1/16 (4)3/8 1/8
【目标检测】
A级(全体学生都要做)
1、与常染色体相比,伴性遗传的特点是 ( C )
①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 ②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 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或女性患者多于男性④可代代相传或隔代遗传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高一生物 必修2 使用日期:2012年4月 日
2、关于性染色体的不正确叙述是 ( A )
A、XY型的生物体细胞内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
B、生物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
D、XY型的生物细胞如果含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可记作XX
(B级,实验班学生必做)
3、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预测是 ( B )
A、父亲色盲, 则女儿一定是色盲 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是色盲
C 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 D 外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
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 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
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D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学习反思: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本节课我的学习效率如何?本节课我还有哪些没学懂?

伴性遗传(课时2,共2课时)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2.分析遗传病的系谱图,确定遗传病的类型
【自主学习】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鸡的性别决定
(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 的(ZW)。(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 的(ZZ)
2、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图解如下:
P: (芦花鸡) × (非芦花鸡)

配子:
F1 (芦花雄鸡) (非芦花雌鸡)
【合作探究】
伴性遗传的方式和特点
1、伴Y遗传:(1)特点:①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为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②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简记为“父传子,子传孙”。
(2)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3)典型系谱图 (如右图)
2、伴X显性遗传:
(1)特点:①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②患者中 性多于 性 ③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④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正”,⑤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2)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3)典型系谱图(如右图)
高一生物 必修2
3、伴X隐性遗传
特点:①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③女患者的父亲及其儿子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④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⑤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至少有一个致病基因。
实例: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的眼色遗传。
典型系谱图(如下图)

回顾小结
   概念:性染色体上的    ,它们的遗传总是与       ,这种遗传方式是叫做伴性遗传。
    人类红绿色盲遗传 1、男性色盲患者 女性
(X染色体隐性遗传) 2、男性患者通过它的女儿将致病基因传给他的外孙 ( 遗传)
3、女性色盲,他的父亲、儿子必定是
抗维生素D佝偻病 女性患者 男性患者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具有 ,即代代有患者
    男性患者的母亲、女儿一定是
   
  伴性遗传在实践 有选择的鉴定后代性别
  中的应用 推断后代患病概率
    推断致病基因来源,指导实践 
【目标检测】
A级(全体学生都要做)
1、一对夫妻色觉正常,他们的父母均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色盲。则这对夫妻生一个色盲儿子的几率是 ( D )
A.0 B. 1/2 C. 1/4 D. 1/8
高一生物 必修2 使用日期:2012年4月 日
2、根据人类遗传病系谱图各世代个体的表现型进行判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 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②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   
 C. ③最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    D.④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
(B级,实验班学生必做)
3、如图为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图解,图中除男孩III3和他的外祖父I4是红绿色盲外,其他人色觉都正常,问:
       I    1   2     3    4
       II     1             2
       
       III   1      2  3
       IV      1
(1)III3的基因型是   XbY     ,III2 的可能性是  XBXB或XBXb    
(2)III3红绿色盲基因,与II中   2  有关,其基因型是   XBXb    :
与 I 中   4  有关,其基因型是  XbY     。
(3)IV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1/4   ,若III1与 III2再生一个女孩,该女孩色觉情况是  正常     。
学习反思: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本节课我的学习效率如何?本节课我还有哪些没学懂?
高中生物 第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及人类遗传病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  )
A.外祖母  B.外祖父 C.祖母 D.祖父
2.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雌蝇
55
18
0
0
雄蝇
27
10
28
9
设控制眼色的基因为A、a,控制翅长的基因为B、b。亲本的基因型是(  )
A.AaXBXb、AaXBY B.BbXAXa、BbXAY
C.AaBb、AaBb D.AABb、AaBB
3.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
A.3∶1 B.5∶3 C.13∶3 D.7∶1
4.(2012·辽宁大连模拟)以下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B.乙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患乙病的男性多于女性
D.甲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偶然原因,雌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开,由此产生的F1不正常的染色体组成情况是(  )
A.6+X和6+Y B.6+XX和6+YY
C.6+XXX和6+XXY D.A和C都有可能
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a)又患色盲(b)的男孩。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AaXBY、AaXBXb B.AaXBY、aaXbXb
C.AAXbY、AAXBXb D.AaXBY、aaXBXb
7.摩尔根用一只白眼突变体的雄性果蝇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  )
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雌果蝇 B.亲本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
C.F2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 D.F2白眼雄果蝇×F3雌果蝇
8.(2012·广东高考理综,25)(双选)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中Ⅱ3和Ⅱ4所生子女是(  )
BB
Bb
bb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9.下图所示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有可能是血友病的遗传系谱图
B.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C.该图有可能是并指症或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
D.女儿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10.现有一只黑色直毛雌家兔和一只白色直毛雄家兔杂交,后代中雌、雄家兔都表现为黑色直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家兔性状的遗传只受遗传物质控制,与环境条件无关 ②假设后代的数量足够多,可以判断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直毛对卷毛为显性 ③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可以判断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11.下图为一家族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若个体Ⅲ–1与Ⅲ–2婚配,其子女中携带者的概率是(  )
A.1/4 B.1/8
C.1/9 D.1/16
12.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下图中Ⅱ–2为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Ⅱ–4(不携带d基因)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聋、色盲、既耳聋又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  )
A.0,1/4,0 B.0,1/4,1/4
C.0,1/8,0 D.1/2,1/4,1/8
13、某种蝇的翅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翅异常的雌蝇与翅正常的雄蝇杂交,后代中25%为雄蝇翅异常、25%为雌蝇翅异常、25%雄蝇翅正常、25%为雌蝇翅正常。那么翅异常不可能由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C、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D、性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14、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
A、受精卵和次极精母细胞 B、受精卵和初级卵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 D、精子和雄猴的肠上皮细胞
15、果蝇的红眼基因(A)对白眼基因(a)是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F1代中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眼色与亲代雌果蝇相同。则亲代雌果蝇、雄果蝇与F1代的雌果蝇、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A、XaXa、XAY、XAXa、XaY B、XAXa、XaY、XAXa、XAY
C、XaXa、XaY、XAXa、XAY D、XAXA、XAY、XAXa、XaY
16、下图表示某个生物的精子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其精子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9、蜜蜂的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雌峰由受精卵发育而成,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则F1的体色将是
A、全部是褐色
B、褐色个体数:黑色个体数=3:1
C、蜂王、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D、蜂王、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20、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方式与性别相联系
B、XY型生物体细胞内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
C、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D、XY型的生物体细胞内如果含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可表示为XX
21.某雌(XX)雄(XY)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
组合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父本
母本
雌株
雄株
1
阔叶
阔叶
阔叶234
阔叶119、
窄叶122
2
窄叶
阔叶
阔叶83、
窄叶78
阔叶79、
窄叶80
3
阔叶
窄叶
阔叶131
窄叶127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B.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2
22.(2011·上海高考)某同学养了一只黄底黑斑猫。宠物医生告诉他,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XX为雌性,XY为雄性),b控制黄毛性状,B和b同时存在时毛色表现为黄底黑斑。若该同学选择一只黄猫与自己养的黄底黑斑猫配种,产下的小猫毛色和性别可能是(  )
A.黄底黑斑雌猫、黄色雌猫或雄猫、黑色雄猫
B.黑色雌猫、黄色雌猫或雄猫
C.黄底黑斑猫或雄猫、黄色雄猫
D.黄底黑斑雌猫或雄猫
23.对于人类的某种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下表。据此所作推断,最符合遗传基本规律的一项是(  )
类别




父亲




母亲




儿子




女儿




注:每类家庭人数150~200人,表中“+”为发现该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
A.第Ⅰ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第Ⅱ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第Ⅲ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D.第Ⅳ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二、非选择题
24.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a和b是________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
(2)用双杂合子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子雌蝇进行测交实验,母本果蝇复眼为________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的一部分________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________观察切片,统计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并比较________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25、下图为对某一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调查后得到的系谱图。I-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
26、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谱系(基因A对a是一对等位基因),请分析回答:
⑴若Ц7不携带该病的基因,则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⑵若Ц7携带该病的基因,则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⑶若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Ш8与一位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代患病的几率为 ,患者的基因型是
⑷若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人群中每1600人中有一个该遗传病的患者。Ш8与一位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生一个患该病的女孩的几率均为
27.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家蚕为ZW。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茧基因(G)与白色茧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对t、G对g为显性。
(1)现有一杂交组合:ggZTZT×GGZtW,F1中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茧的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雄蚕产丝多,天然绿色蚕丝销路好。现有下列基因型的雌、雄亲本:GGZtW、GgZtW、ggZtW、GGZTW、GGZTZt、ggZTZt、ggZtZt、GgZtZt,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利用幼蚕体色油质透明易区别的特点,从F1中选择结天然绿色茧的雄蚕用于生产(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述)。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答案
1.C 解析:男性的性染色体中,Y染色体来自父亲,X染色体来自母亲。因此,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祖母。
2.B 解析:分析表格,子代雌雄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比都约为3∶1,说明该性状与性别无关,即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同理可得,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D 解析:由家系图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两者男女患病概率相同,由于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因此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不可能患甲病。
5.D 解析:雌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没有分开,所产生的卵细胞中可能含有两条X染色体,也可能无X染色体,因而产生的F1不正常的染色体组成可能为A和C的情况。
6.C 解析: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男孩患白化病,他的母亲一定含有白化病基因,故此男孩外祖父、外祖母至少有一个含有白化病基因。
7.B 解析:白眼为隐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雌果蝇要表现白眼性状,必须用白眼雄果蝇和带有白眼基因的雌果蝇杂交。A选项中亲本雌果蝇不携带白眼基因,不符合题意;B选项的F1雌果蝇携带白眼基因,符合题意;C、D选项用的时间较长,不符合题意。
8.CD 解析:假设红绿色盲基因受a控制,根据Ⅰ-1、Ⅰ-2以及Ⅱ-3的表现型可以判断Ⅱ-3的基因型为BbXAXa,Ⅱ-4号的基因型为BBXaY, Bb×BB→Bb、BB基因型的个体,各占1/2, XAXa×XaY→XAXa 、XaXa 、XAY 、XaY,各占1/4,据题目的条件,非秃顶色盲儿子的基因型为BBXaY,概率为1/2×1/4=1/8;非秃顶色盲女儿的基因型为BBXaXa、 BbXaXa,概率为1×1/4=1/4;秃顶色盲儿子的基因型为BbXaY,概率为1/2×1/4=1/8;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9.C 解析:母亲有病,儿子没病,故该遗传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但有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上的显(隐)性遗传病;若该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则父亲有可能携带致病基因;若该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女儿可不携带致病基因。
10.D 解析:生物性状的遗传受环境的影响;因为不知道亲代直毛性状的纯合与否,所以不能判断其显隐性关系;通过题中杂交实验不能确定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11.B 解析:首先确定为隐性遗传病,因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故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Ⅲ-1的基因型是XBY,Ⅲ-2的基因型是1/2XBXB与1/2XBXb。则Ⅲ-1与Ⅲ-2婚配,其子女中携带者的概率为1/2×1/4=1/8。
12.A 解析:设色盲基因为b,依题意,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则他的色盲基因来自他的母亲,其母亲基因型为XBXb,故Ⅱ-4是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又因为Ⅱ-4不携带d基因,则她的基因型为DDXBXB或DDXBXb,Ⅱ-3的基因型为DdXBY,Ⅱ -4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则这个男孩患耳聋的可能性为0,色盲的可能性为1/2×1/2=1/4,既耳聋又色盲的可能性是0。
13-20 DCACBACB
21、解析:根据第1组实验可以确定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阔叶为显性,窄叶为隐性,因此第1组组合的基因型为XAY和 XAXa(假设阔叶基因为A,窄叶基因为a),第2组组合的基因型为XaY和 XAXa,第3组组合的基因型为XAY和 XaXa,因此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XAXa)与阔叶雄株(XAY)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XAXA 和XAXa)与窄叶雄株(XaY)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
答案:D
22、解析:因猫为XY型性别决定方式,控制毛色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与b为共显性关系,则黄猫(XbY)与黄底黑斑猫(XBXb)交配,子代应为黄底黑斑雌猫(XBXb)∶黄色雌猫(XbXb)∶黑色雄猫(XBY)∶黄色雄猫(XbY)=1∶1∶1∶1。
答案:A
24.解析:(1)朱砂眼果蝇一定含有aa,所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2)双隐性纯合子雌蝇基因型为aabb,朱砂色素和褐色素合成都受到抑制,因此为白色;双杂合子、雄蝇(AaBb)与双隐性纯合子雌蝇(aabb)测交,后代表现型只有暗红眼和白眼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说明AaBb产生的配子只有两种基因型即AB、ab,所以A、B基因位于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3)子代全部为暗红眼,无白眼,可能的原因是父本的一部分次级精母细胞未能完成正常分裂,无法产生携带有a、b基因的精子。(4)观察切片必须使用显微镜,为了验证次级精母细胞未能正常分裂,没有产生带a、b基因的精子,只产生AB精子,可采用的方法是检测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的比例是否为1∶2并比较双杂合子父本(K)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答案:(1)隐 aaBb、aaBB (2)白 A、B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 (3)父本 次级精母 携带a、b基因的精子 (4)显微镜 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 K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
25、⑴常 隐 X 隐
⑵XBXb
⑶0 9/16
26、⑴X染色体上的隐性
⑵常染色体上的隐性
⑶1/8 XaY
⑷1/240(39/9600)
27.解析:(1)杂交组合ggZTZT×GGZtW,后代基因型为GgZTZt、GgZTW,子代中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GgZTZt)占比例为。F1雌、雄个体相交,后代幼蚕体色油质透明结天然绿色茧的雌性个体(G_ZtW)的比例=×=。(2)若要通过一个杂交组合,利用幼蚕体色油质透明易于区分的特点,从F1中选结天然绿色茧的雄蚕用于生产,应选择ZtZt的雄性和ZTW的雌性;要结天然绿色茧,选取的亲本应为ggZtZt和GGZTW,它们的后代全结天然绿色茧,雌性全为幼蚕体色油质(淘汰),雄蚕全为体色正常(保留)。
答案:(1) 
(2)P:基因型 ♂ ggZtZt × GGZTW ♀
              ↓
F1:基因型 GgZTZt GgZtW
从孵化出的F1幼蚕中,淘汰体色油质透明的雌家蚕,保留体色正常的雄家蚕用于生产

P:基因型 ♂ GgZtZt  × GGZTW  ♀
             ↓
F1:基因型 GGZTZt  GgZTZt GGZtW GgZtW
从孵化出的F1幼蚕中,淘汰体色油质透明的雌家蚕,保留体色正常的雄家蚕用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