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2023年初中化学第9单元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课时练习
1.(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实验室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和装瓶等。下列仪器在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不会用到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A、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该仪器需要,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化学反应,则不需要使用锥形瓶,该仪器不需要,故选项符合题意;
C、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需要用天平称量固体氯化钠,该仪器需要,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该仪器需要,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1·湖南长沙·校联考模拟预测)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导致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
①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到烧杯中时,有少量固体溅出;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使用的是不纯的氯化钠固体;
④盛装氯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刷洗后未干燥。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①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到烧杯中时,有少量固体溅出,溶质减少,质量分数减小;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质量分数偏小;
③使用的是不纯的氯化钠固体,溶质减少,质量分数减小;
④盛装氯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刷洗后未干燥,水的质量偏大,质量分数偏小。
故选D。
3.(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 B. C. D.
【答案】A
4.(2021·河南新乡·河南师大附中校考一模)欲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NaC1溶液,下列操作将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
①称量NaC1固体时物码倒反且动用了游码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③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有少量水溅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称量氯化钠固体时物码倒放且动用了游码,砝码和食盐放反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③将量筒中的蒸馏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②③将导致结果偏大。
故选B。
5.(2022·北京·九年级专题练习)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浓度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g
C.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步骤③的操作可以增大NaCl的溶解度
【答案】D
【详解】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实验室中要配制100g这种溶液,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6%=16g,正确,不符合题意;
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16g=84g,水的密度约为1×103 kg/m3,故水体积约84mL,选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正确,不符合题意;
D、步骤③的操作可以加快溶解速率,但不能增大NaCl的溶解度,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6.(2021春·九年级课时练习)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C.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答案】C
【详解】A.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和胶头滴管,但天平和药匙不是玻璃仪器,不符合题意;
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50g×6%=3.0g,不符合题意;
C.选择量筒要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通过计算需要水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50g-3g=47g,47g水也就是47毫升,需要选择50毫升的量筒,符合题意;
D.实验步骤分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几个步骤,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19·河南信阳·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校考一模)某实验小组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进行的下面操作中,造成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选用空气中久置的NaOH固体
B.称取NaOH时,天平指针略向左倾斜
C.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取数据
D.转移配得溶液时,少量溶液洒落瓶外
【答案】A
【详解】A、所用的固体NaOH在空气中久置,会导致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所以氢氧化钠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少,故A正确;
B、称量固体NaOH时,天平指针略向左倾斜,由于左物右码,天平指针略向左倾斜,称量的氢氧化钠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也会偏大,故B错误;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水体积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错误;
D、由于溶液是均一的,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落,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8.(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g
B.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
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A
【详解】A、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0g×10%=5g,符合题意;
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应放在左盘上进行称量,且氯化钠固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进行称量,应放在称量纸上进行称量,不符合题意;
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不能增大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会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022春·全国·九年级周测)某同学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若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向右盘添加砝码或调节游码至天平平衡
B.量取水时,可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
C.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则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漏斗
【答案】B
【详解】A、称量时,若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减少药品,直到天平平衡,不可向右盘添加砝码或调节游码至天平平衡,说法错误;
B、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水的质量=50g×(1-15%)=42.5g,合42.5mL,根据选取量筒“一次接近"的原则,可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说法正确;
C、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读数偏大,所取的水体积偏小 则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说法错误;
D、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不需要漏斗,说法错误。
故选:B.
10.(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氢氧化钠溶液(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滤纸上称量
B.俯视量筒刻度读出所取水的体积
C.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砝码置于左盘称量
D.将94mL水倒入盛有6g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搅拌溶解
【答案】D
【详解】A.因为NaOH易潮解且有腐蚀性,所以应该把它放在小烧杯或者玻璃器皿中称量,故此操作错误;
B.读取量筒中液体的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而不能俯视读数,这样会使读数偏高,而造成实际所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故此操作错误;
C.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读数,若放反,则会出现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读数,造成的结果是使所称量的物体质量偏小,故此操作错误;
D.由题可知,氯化钠的质量=100×6%=6g,溶剂水的质量=100-6=94g,再结合,即,所以此操作正确;
故选D。
11.(2021·山东泰安·统考二模)某兴趣小组同学去盐场参观,带回了部分粗盐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操作③是过滤
B.操作④中用到玻璃棒作用为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液滴飞溅。
C.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7.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7.5%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50g
【答案】C
【详解】A、操作③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故为过滤,A正确;
B、操作④是蒸发,此操作用到玻璃棒作用为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液滴飞溅,B正确;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导致配置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C错误;
D、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7.5%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设需要水的质量为,,D正确。
故选C。
12.(2019·九年级课时练习)配制10%NaCl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 NaCl 质量分数小于 10%的可能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水润湿烧杯
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游码移动 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答案】A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来分析,当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时,原因有二:溶质质量偏小;溶剂质量偏大。
【详解】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由于读数小于实际体积,因此导致所 量水的实际体积偏大,会导致溶液中 NaCl 质量分数小于 10%,故①正确;
②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润湿后的烧杯内残留有水,使配制溶
液时水的量偏大,会导致溶液中 NaCl 质量分数小于 10%,故②正确;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 移动得到读数,使读数中增加了开始游码所处位置质量,从而导致所得氯化钠质 量偏小,最终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③正确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会使溶剂质量偏大,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④正确;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会使所得溶质质量中一部分为杂质质量,所得氯化钠质量偏 小,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⑤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⑤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错误或不规范操作引起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问题,解答时要认真分析错误操作导致的溶质或溶剂质量的改变,再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最后作出正确判断。
13.(2021春·九年级课时练习)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分别为: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g(体积______mL);水_____g(体积________mL)。
(2)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
(3)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答案】 25 24 25 25
【详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分别为:50g×3%÷6%=25g(体积25g÷1.04g/cm3≈24 cm3=24mL);水50-25=25g(体积25g÷1.0g/cm3=25 cm3=25mL)。
14.(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某同学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步骤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 ②①⑤③④ 搅拌,加速溶解
【解析】略
15.(2021·天津·九年级专题练习)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浓硫酸
(2)在实验室里配制55g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
②认真观察,改正图中的错误操作______。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10%。
③用15%的氯化钠溶液浸泡瓜果片刻可以起到消毒作用。要使上述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5%,向其中加入______g氯化钠。
【答案】 B ④②③⑤① 左盘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 小于 3.2g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配置。
【详解】(1)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故选B。
(2)①溶液配置的顺序:计算溶质的质量——称量溶质的质量——量取水的体积——溶解溶质——将溶液装瓶,所以顺序为④②③⑤①;
②称量氯化钠时,将氯化钠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这样操作会使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少偏小,最后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③设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列式:,求得=3.2g。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配置实验进行分析即可。
16.(2022秋·山东烟台·九年级统考期中)Ⅰ:在农业上通常用12%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欲配制该质量分数的溶液60g,操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
(2)认真观察②,其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3)改正②错误后,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Ⅱ:根据下面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回答问题。(忽略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80.8 87.6 94.9 103 113 124 136 149
(4)20℃时,将90 g Na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给烧杯加热,使溶液温度升至40℃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最简质量比为__________。
(5)80℃时,将249 g NaNO3饱和溶液降温至__________℃时,溶液质量变为224g。
(6)50℃时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NaNO3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__________g NaNO3固体。
【答案】(1)④②①⑤③(2) 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 小于(3)A(4) 187.6 9:10(5)60(6)13
【详解】(1)配制12%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60g,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⑤③;
(2)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3)A、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正确;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
C、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4)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7.6g,20℃时,将90gNa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最多能溶解87.6g,则得到溶液的质量为87.6g+100g=187.6g;给烧杯加热,使溶液温度升至40℃时,4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03g,则加入的硝酸钠能全部溶解,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0g:100g=9:10;
(5)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49g,含义是8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钠149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形成饱和溶液249g;溶液质量变为224g,则溶解的硝酸钠的质量为224g-100g=124g;6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24g,则80℃时,将249g NaNO3饱和溶液降温至60℃,溶液质量变为224g;
(6)50℃时,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NaNO3溶液中含有硝酸钠的质量为200g×50%=100g,5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13g,则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113g-100g=13g硝酸钠固体。
17.(2018·陕西西安·校考三模)如图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中可能为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
(2)欲使a、c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t1℃时,在盛有50g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的a、b、c,然后将温度升温至t2℃(忽略水分的蒸发),下列关于a、b、c三种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a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B.c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C.b溶液为饱和溶液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a=b>c
(4)若t1℃为室温,为配制该温度下100g b的饱和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应选择100mL的量筒
B.需要称量b固体的质量为50g
C.溶液配制过程中只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
D.天平称量固体时,若砝码破损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答案】(1)c(2)恒温蒸发溶剂(3)BD(4)AD
【分析】(1)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a、b、c三种物质中可能为气体的是c,故填:c;
(2)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欲使a、c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恒温蒸发溶剂,故填:恒温蒸发溶剂;
(3)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50g,a、c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在盛有50g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的a、b、c,b物质全部溶解,a、c物质有固体剩余,然后将温度升温至t2℃,a、b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所以:
A、由分析可知,a溶液中溶质质量先增大,然后不变,故A错误;
B、温度升温至t2℃,c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故B正确;
C、温度升温至t2℃,溶解度变成100g,所以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
D、a、b固体全部溶解,c固体不能全部溶解,溶剂质量相等,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a=b>c,故D正确;
故选BD;
(4)t1℃为室温,为配制该温度下100gb的饱和溶液,b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
A、需要溶剂的质量为100g××100%≈ 67.7g,合67.7mL,所以应选择100mL的量筒,故正确;
B、需要称量b固体的质量为100g××100%≈ 33.3g,故错误;
C、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四种玻璃仪器,故错误;
D、天平称量固体时,若砝码破损,溶质的质量偏小,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故正确。
故选AD。
18.(2021·湖北武汉·统考模拟预测)在 t℃时,分别取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得到析出晶体质量与蒸发水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
(1)蒸发水之前,甲形成的溶液是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时,甲、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或“等于”)。
(3)P点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B.t℃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相同温度,析出甲的质量小于乙
C.用固体乙配制50g 6%的乙溶液,主要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混匀
D.P点表示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答案】(1)饱和(2)<(3)50%(4)ABCD
【分析】(1)由图可知,随着水分的蒸发,甲一开始就析出晶体,说明蒸发水之前,甲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2)由图可知,t℃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时,甲需要蒸发50g水,乙需要蒸发10g水,即t℃时,溶解度:甲<乙;
(3)P点时,乙为饱和溶液,t℃时,乙蒸发10g水,析出10g晶体,说明该温度下,乙的溶解度为100g,故P点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4)A、由图无法得出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故无法得出,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是否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符合题意;
B、由图无法得出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无法得出是否析出晶体,及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符合题意;
C、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符合题意;
D、P点时,甲和乙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但是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10g甲,即甲的溶解度为20g,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的溶解度为100g,故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相等,符合题意。
故选ABCD。
19.(2020秋·九年级课时练习)小明周末从凤凰山带回一瓶浑浊的山泉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仿自来水厂净化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
A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 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_水。
(3)小明用得到的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配制该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_______,水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0g/cm3);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用规格为______mL(填“10”、“50”或“100”)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③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_________。
④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仰视,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过滤 AC 硬 5g 45 50 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胶头滴管 偏小
【详解】(1)操作①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名称是过滤,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故选项A、C正确;
故填:过滤;AC
(2)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
故填:硬
(3)①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50g×10%=5g,水的质量为50g-5g=45g,水的体积为;
故填:5g;45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水的体积为45mL,量筒选取和所量取液体体积接近的量程,故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故填:50
③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故填: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④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胶头滴管;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若仰视读数,量取的水偏多,所配溶液的质量会偏大,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
故填:胶头滴管;偏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2023年初中化学第9单元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课时练习
1.(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实验室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和装瓶等。下列仪器在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不会用到的是( )
A. B. C. D.
2.(2021·湖南长沙·校联考模拟预测)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导致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
①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到烧杯中时,有少量固体溅出;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使用的是不纯的氯化钠固体;
④盛装氯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刷洗后未干燥。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 B. C. D.
4.(2021·河南新乡·河南师大附中校考一模)欲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NaC1溶液,下列操作将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
①称量NaC1固体时物码倒反且动用了游码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③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有少量水溅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2022·北京·九年级专题练习)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浓度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g
C.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步骤③的操作可以增大NaCl的溶解度
6.(2021春·九年级课时练习)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C.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7.(2019·河南信阳·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校考一模)某实验小组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进行的下面操作中,造成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选用空气中久置的NaOH固体
B.称取NaOH时,天平指针略向左倾斜
C.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取数据
D.转移配得溶液时,少量溶液洒落瓶外
8.(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g
B.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
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9.(2022春·全国·九年级周测)某同学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若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向右盘添加砝码或调节游码至天平平衡
B.量取水时,可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
C.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则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漏斗
10.(2023春·九年级课时练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氢氧化钠溶液(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滤纸上称量
B.俯视量筒刻度读出所取水的体积
C.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砝码置于左盘称量
D.将94mL水倒入盛有6g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搅拌溶解
11.(2021·山东泰安·统考二模)某兴趣小组同学去盐场参观,带回了部分粗盐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操作③是过滤
B.操作④中用到玻璃棒作用为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液滴飞溅。
C.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7.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7.5%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50g
12.(2019·九年级课时练习)配制10%NaCl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 NaCl 质量分数小于 10%的可能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水润湿烧杯
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游码移动 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13.(2021春·九年级课时练习)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分别为: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g(体积______mL);水_____g(体积________mL)。
(2)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
(3)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14.(2022春·九年级课时练习)某同学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步骤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15.(2021·天津·九年级专题练习)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浓硫酸
(2)在实验室里配制55g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
②认真观察,改正图中的错误操作______。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10%。
③用15%的氯化钠溶液浸泡瓜果片刻可以起到消毒作用。要使上述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5%,向其中加入______g氯化钠。
16.(2022秋·山东烟台·九年级统考期中)Ⅰ:在农业上通常用12%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欲配制该质量分数的溶液60g,操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
(2)认真观察②,其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3)改正②错误后,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Ⅱ:根据下面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回答问题。(忽略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80.8 87.6 94.9 103 113 124 136 149
(4)20℃时,将90 g Na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给烧杯加热,使溶液温度升至40℃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最简质量比为__________。
(5)80℃时,将249 g NaNO3饱和溶液降温至__________℃时,溶液质量变为224g。
(6)50℃时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NaNO3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__________g NaNO3固体。
17.(2018·陕西西安·校考三模)如图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中可能为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
(2)欲使a、c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t1℃时,在盛有50g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的a、b、c,然后将温度升温至t2℃(忽略水分的蒸发),下列关于a、b、c三种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a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B.c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C.b溶液为饱和溶液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a=b>c
(4)若t1℃为室温,为配制该温度下100g b的饱和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应选择100mL的量筒
B.需要称量b固体的质量为50g
C.溶液配制过程中只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
D.天平称量固体时,若砝码破损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18.(2021·湖北武汉·统考模拟预测)在 t℃时,分别取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得到析出晶体质量与蒸发水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
(1)蒸发水之前,甲形成的溶液是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时,甲、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或“等于”)。
(3)P点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B.t℃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相同温度,析出甲的质量小于乙
C.用固体乙配制50g 6%的乙溶液,主要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混匀
D.P点表示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19.(2020秋·九年级课时练习)小明周末从凤凰山带回一瓶浑浊的山泉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仿自来水厂净化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
A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 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_水。
(3)小明用得到的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配制该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_______,水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0g/cm3);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用规格为______mL(填“10”、“50”或“100”)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③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_________。
④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仰视,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