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 第3课 “贝”的故事(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 第3课 “贝”的故事(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2 22:2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贝”的故事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第三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贝”字的起源,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
2.了解“贝”字的起源。
难点:理解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
难点: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吧!
2.甲骨文的来历。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三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常常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二、初读课文,识字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贝 bèi 部首:贝;笔画:4;组词:贝壳、海贝。
造句:海边有很多漂亮的贝壳。
壳 ké 部首:士;笔画:7;组词:硬壳、蛋壳。
造句:我喜欢和小伙伴一起到海边捡贝壳。
甲 jiǎ 部首:丨;笔画:5;组词:甲虫、龟甲。
造句: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骨 ɡǔ 部首:骨;笔画:9;组词:骨头、骨气。
造句:人要活得有骨气。
钱 qián 部首:钅;笔画:10;组词:钱币、钱财。
造句:小学生不应该有乱花钱的习惯。
币 bì 部首:丿;笔画:4;组词:货币、钱币。
造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与 yǔ 部首:一;笔画:3;组词:与其、赠与。
造句: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
财 cái 部首:贝;笔画:7;组词:财物、财富。
造句: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购 gòu 部首:贝;笔画:8;组词:购买、购物。
造句:妈妈带我去超市购物了。
jiǎ gǔ piào zhēn shì pǐn suí yì sǔn bì cái zhuàn péi gòu pín
甲 骨 漂 珍 饰 品 随 易 损 币 财 赚 赔 购 贫
3.学习多音字。
漂 piào(漂亮)
piāo(漂浮)
4.学习词语。
动物:生物界中的一大类。多以有机物为食料,一般都有神经,有感觉,能自由行动。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已知的种类有一百多万种。
贝壳:贝类的硬壳。
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是殷人占卜的记录,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张开:使合拢的东西分开。
样子:形状;人的模样或神情;作为标准或代表,供人看或模仿的事物;形势;情势。
可以: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好;不坏;过得去;厉害。
钱币:钱(多指金属的货币)。
钱财:金钱。
有关:有关系;涉及到。
比如:举例时的发端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介绍了“贝”字是怎么来的及“贝”字所代表的意义。
2.边读边想,课文每一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贝”字甲骨文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样子。
第二自然段:解释了“贝”字的意义,写了带“贝”字旁的字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查找有关汉字演变的资料。
【板书设计】
“贝”的故事
贝 壳 甲 骨 钱 币 与 财 购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
2.了解“贝”字的起源。
3.理解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生字,了解“贝”字的演变过程。
难点:理解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给生字组词。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读通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故事吧。
二、朗读感悟
1.读读说说,学习第1自然段。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轻声读第1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你对“贝”字的了解。
(2)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说:
学生甲:一些生活在水里,用贝壳保护自己身体的动物属于贝类。
贝壳最初的作用:可以保护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
学生乙: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介绍了“贝”字的甲骨文字形。
(3)教师引导:大家看插图,“贝”字最早的样子就是图上的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后来越来越简化,慢慢演变到现在的“贝”字。
2.轻声读第2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指名回答。
学生甲:我知道了古代的人们把贝壳当作饰品戴在身上,说明贝壳自古就受到人们的青睐,是有价值的物品,在古人的眼里多么的美好,人们很喜欢它。
学生乙:我知道了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
贝壳的第三个作用,当作钱币,在市场上流通。
学生丙:我知道了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写出了“贝”字旁的字的特点:与钱财有关。通过举例,更直接、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2)同学们说得真好,文中提到了“贝”字旁的几个字,是哪几个?(赚、赔、购、贫、货)
三、主题概括
本文介绍了“贝”字是怎么来的,它最早是如何产生的,还介绍了“贝”字代表的意义,多和钱财有关。通过介绍“贝”字的故事,激发我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适时拓展
1.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
2.给爸爸妈妈讲讲有关“贝”的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