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画杨桃(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画杨桃(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2 22:2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画杨桃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第十三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
3.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事实求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明白做事或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识字学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
难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知道一种叫杨桃的水果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能够尝试画一下自己眼睛所看到的杨桃的模样吗?今天这个主人公也画了杨桃,大家一起来看看他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吧,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2.作者简介。
岑桑:广东顺德人,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岭南文库》丛书执行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1997年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首届伯乐奖。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学习生字。
图 tú 部首:囗;笔画:8;组词:图案、图画。
造句:这块花布上的图案真美。
课 kè 部首:讠;笔画:10;组词:课文、课本。
造句:我们正在上课。
摆 bǎi 部首:扌;笔画:13;组词:摆动、摇摆。
造句:这个大摆钟很奇特。
座 zuò 部首:广;笔画:10;组词:座位、让座。
造句:姥姥家的后方有一座山。
室 shì 部首:宀;笔画:9;组词:教室、室友。
造句:我们正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交 jiāo 部首:亠;笔画:6;组词:交付、交给。
造句:北京的立交桥真多呀!
哈 hā 部首:口;笔画:9;组词:嘻哈、哈气。
造句: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页 yè 部首:页;笔画:6;组词:页面、书页。
造句:我今天就读了一页书。
抢 qiǎng 部首:扌;笔画:7;组词:抢答、抢先。
造句:他抢先一步冲到了终点。
嘻 xī 部首:口;笔画:15;组词:笑嘻嘻、嘻哈。
造句:同学们都嘻嘻地笑起来。
shì kào ér bān hā dào shěn yè sù shǎng qiǎng xī yuè huì
室 靠 而 班 哈 倒 审 页 肃 晌 抢 嘻 悦 诲
2.学习多音字。
倒 dǎo(跌倒)
dào(倒水)
3.学习词语。
图画:用线条或色彩构成的形象。
老师:对教师的尊称,泛指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讲桌:老师讲课时用的桌子,上面放书或文本。
座位:供人坐的地方;指椅子、凳子等可以坐的东西。
教室:学校里进行课堂教学的屋子。
哈哈大笑:形容非常开心。
五角星:通常由等边五角形各边的延长线相交构成,用作巫术和护身的符号。
然后: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画纸:供绘画及工程画用的纸。
神情:面部显露出来的感情、情绪。
角度:表示角大小的量;分析事情的出发点。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画成了五角星,同学们嘲笑“我”,老师教育我们实事求是,多角度看问题。
2.边读边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在一次图画课上画杨桃。
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写老师以“我”的画为例,耐心细致地教育大家,要实事求是。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田字格里的生字,并给每个字组两个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遍。
【板书设计】
画杨桃
图 课 摆 座 室 交 哈 页 抢 嘻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所学生字词。
2.懂得做事要实事求是,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的内涵。
难点:懂得看问题和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首先老师检查一下大家的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名说)
二、自由朗读课文,理解感悟文章的内涵
1.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说说文章开头的作用?
点明了文章的题目——画杨桃,引出了下文。
2.学习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
(1)“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我”的一丝不苟。
强调因为“我”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杨桃的样子与平时看到的也不同。
(2)“班里几个同学看见了,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大笑”说明他们一是没有考虑到“我”看杨桃的角度,二是自以为对杨桃十分熟悉。
(3)“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这里运用语言描写生动的描绘出了当时几个同学嘲笑“我”时的情景和样子,为后文揭示道理做了铺垫。
(4)“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通过动作描写,可以看出老师并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从“我”的角度去观察实物,与同学们的嘲笑态度形成对比,突出老师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5)“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
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
因为老师在审视之后发现“我”明明画的很准确,但同学们却说“不像”,引起了他的沉思,他意识到孩子还不懂得从别人的角度去看,从客观实际出发。
(6)“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语言描写。老师用了一个反问句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7)“‘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调,嘲笑“我”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表现出几个同学的幼稚可笑
“嘻嘻的笑声”写出了这几个同学的自以为是、得意洋洋,为后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作铺垫。
(8)“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老师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让他们亲眼看到事实,自觉接受教育。
(9)“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
此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三处省略号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有的同学”知道自己的错误后不好意思的神态。
(10)读第17自然段。
“和颜悦色”老师看到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神情发生了变化。
老师的话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强调了绘画时必须实事求。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去嘲笑别人,更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
3.学习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
老师的教诲为什么让我们终生难忘?
因为老师的话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做事或看问题应该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只要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无论何时,无论何事,都能受益!
【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是对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的描写。
神态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呢?
表现人物当时的心理或情感的变化,使得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三、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记叙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告诉我们看问题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易下结论的道理。
四、布置作业
将《画杨桃》讲给家长听,并告诉他们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