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小毛虫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第二十二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懂得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要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唯有这样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感悟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要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难点:感悟小毛虫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你们知道美丽的蝴蝶是怎么来的吗?这美丽、灵巧的蝴蝶是由一条毫不起眼的小毛虫蜕变而来的。今天,让我们跟随课文去经历小毛虫奇妙的蜕变过程。
2.蝴蝶简介。
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一万四千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中国有一千两百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七毫米左右。蝴蝶和蛾类的主要区别是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学习生字。
整 zhěng 部首:夂;笔画:16;组词:整齐、完整。
造句:教室中课桌摆放的十分整齐。
抽 chōu 部首:扌;笔画:8;组词:抽水、抽打。
造句:这些蚕正处在抽丝阶段。
纺 fang 部首:纟;笔画:7;组词:纺织、纺纱。
造句:这有一台纺织机。
织 zhī 部首:纟;笔画:8;组词:织布、编织。
造句:奶奶正在给我织毛衣。
编 biān 部首:纟;笔画:12;组词:编写、竹编。
造句:这学期我们创编了很多首校园歌谣。
怎 zěn 部首:心;笔画:9;组词:怎样、怎么。
造句: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呢?
布 bù 部首:巾;笔画:5;组词:布满、遍布。
造句:这件衣服的布料非常柔软。
消 xiāo 部首:氵;笔画:10;组词:消失、消化。
造句:夕阳慢慢地消失在大海里。
kūn lián nuó fǎng fú jǐn rèn hé fǎng jié guī lǜ dài zhèng yú róng
昆 怜 挪 仿 佛 尽 任 何 纺 竭 规 律 待 挣 愉 绒
3.学习多音字。
尽 jìn(尽力)
jǐn(尽管)
4.学习词语。
毛虫:某些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每环节的疣状突起上丛生着毛。也叫毛毛虫。
叶子:植物的叶的通称;纸牌;指茶叶。
目光:指视线;眼睛的神态;眼光;见识。
周游:到各地游历;游遍。
纺织:把棉、麻、丝、毛等纤维纺成纱或线,织成布匹、绸缎、呢绒等。
编织: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勾连而组织起来。
怎样:询问性质、状况、方式等;泛指性质、状况或方式。
声音: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
花纹:各种条纹和图形。
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条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不悲观、不失望,尽心竭力地工作,最终脱胎换骨,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
2.边读边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打量美好新世界。在小毛虫的眼里,昆虫的生活是美好的,它感觉世界把它“抛弃在一旁”了。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耐心等待。小毛虫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尽心竭力地做好分内的事情,耐心等待美丽的到来。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蜕变成蝶。小毛虫破茧而出,成为蝴蝶飞向蓝色的天空。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摘抄优美词句。
【板书设计】
小毛虫
整 抽 纺 织 编 怎 布 消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感悟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要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
难点:感悟文章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
二、研读课文,体会理解
1.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小毛虫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昆虫的美好生活,当时它不知道自己也能飘然而飞,但理想的种子已经深埋在内心。
2.学习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
(1)“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昆虫有飞的、跑的、唱的、跳的,这一切似乎都和小毛虫无关,因此,它感觉自己很“可怜”,很“笨拙”。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2)“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
“九牛二虎”“一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小毛虫在爬行时费力不小,但速度很慢。
(3)“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再次体现了小毛虫的笨拙。
对于“笨拙”的小毛虫来说两片叶子之间距离就是整个世界的长度,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进一步说明它爬行速度之慢,爬的很累。
(4)“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
可见小毛虫的态度是坚决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是重要的。
(5)“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织啊,织啊,最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尽心竭力”表现了小毛虫的坚定信念和决心。要用那样纤细的丝,织成把小毛虫从头到脚裹起来的茧屋,该多么不容易呀!
(6)“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小毛虫听到的声音就是自己的心声。要按规律耐心等待。这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
【成语】
成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指语言现象中常用而又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结构凝练而富于表现力。
用成语有什么好处呢?
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使文章言简意赅,并增加表达的广度和深度。
课文中怎么运用成语的呢?
本文的“生机勃勃”“九牛二虎之力”“与世隔绝”“色彩斑斓”都是成语,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3.学习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笨手笨脚”与“灵巧”两者形成了对比。
“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写出了蝴蝶的舞姿之美。小毛虫为自己的脱变而惊喜。
【拓展】
想一想,小毛虫变成蝴蝶之后,会说学什么?
小毛虫变成胡蝶后,高兴地说:“我不再是笨拙的小毛虫。我经过不断地努力,终于成功地变成了五彩斑斓的蝴蝶。我有了一对轻盈的翅膀,我可以飞啦!”
三、主题概括
本文写了一条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要想脱胎换骨,要想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心竭力地工作。通过毛虫的羽化,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将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要做好自己的事,不怕困难,就会取得成功。
四、布置作业
试着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