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课内阅读精选
(一)
①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没测准距离,还是故意要逞能,竟退后十几步一阵快速助跑奋力起跳,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结果在离对面山峰还有一米多的空中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
②过了一会儿,斑羚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的眼光集中在一只身材特别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的公斑羚身上,似乎在等候这只公斑羚拿出使整个种群能免遭灭绝的好办法来。毫无疑问,这只公斑羚是这群斑羚的头羊,它头上的角像两把镰刀。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抬头仰望雨后湛蓝的苍穹,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③斑羚群又骚动起来。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斑羚们凝望着彩虹,有一头发黑色的母斑羚举步向彩虹走去,神情飘渺,似乎已进入了某种幻觉状态。也许,它们确实因为神经高度紧张而误以为那道虚幻的彩虹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桥,可以通向生的彼岸。
④灰黑色母斑羚的身体已经笼罩在彩虹炫目的斑斓光谱里,眼看就要一脚踩进深渊去,突然,镰刀头羊“咩——咩”发出吼叫,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⑤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灰黑色母斑羚如梦初醒,从悬崖边缘退了回来。
⑥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为一拨,年轻班羚为一拨。在老年斑羚队伍里,有公斑羚,也有母斑羚;在年轻斑羚队伍里,年龄参差不齐,有身强力壮的中年斑羚,有刚刚踏进成年行列的大斑羚,也有稚气未脱的小斑羚。两拨分开后,老年斑羚的数量比年轻斑羚那拨少十来只。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有几只中年公斑羚跟随着镰刀头羊,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里走出来,归进老年斑羚的队伍。这么一倒腾,两拨斑羚的数量大致均衡了。
1 选文主要描写了斑羚们面对绝境的一系列句子,在前三段分别找出一句
描写斑羚们情态变化的句子。
第1段: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第2段:斑羚群逐渐安静下来。
第3段:斑羚群又骚动起来。
2 选文三次描写镰刀头羊的叫声:
第一次,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 自己也无能为力。
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地走向彩虹的斑斓光地时,镰刀头羊“咩咩”发出吼叫,意思是:召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它已经想出自救的办法
第三次,在老斑羚与年轻斑羚两队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的轻咩声,表示:
作为头羊,它必须带头加入跳跃的行列,以达到自救的目的。
3 选文第3段在描写斑羚群的绝望、骚动时,却不惜笔墨描写了“彩虹”,
它的作用是 ( C )
A 缓解紧张气氛 B使文章增添色彩 C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 镰刀头羊走到老斑羚队那拨的队伍里去了,有几只中年公斑羚“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里走出来,进入老年斑羚的队伍”,怎样理解“自动”一词?
答:“自动”即没有要求,没有逼迫,好像为种群而牺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一种本能,而不是荣耀。
5、用几个词语概括镰刀头羊的形象。
答:镰刀头羊是一只镇定勇敢、临难从容、充满智慧、有决断力、以身作则、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头羊。
(二)
①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薄老斑羚里走出一支公斑羚来。公斑羚朝那拨年轻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一只半大斑羚应声走了出来。一老一少走到了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快速起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超山涧对面跳去;老板领紧跟半大斑羚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窜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高些,老斑羚角度稍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去死吗?这只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航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象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半大斑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然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以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了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了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②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③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比较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死亡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
④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
⑤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岩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班羚精确地踩上自己的背,结果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⑥ 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⑦ 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⑧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⑨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1、“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这句话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反衬出斑羚的聪颖及伟大的献身精神。
2、选段中点明试跳成功的一句话是“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2、选文第3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答:①比喻。②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斑羚的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3、在选文第3段中找出“我”的心理描写,说说写“我”的心理意在表现什么?
答:心理描写: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比较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死亡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
意在表现老斑羚为换取下一代的生命甘愿牺牲,义无反顾,而且无一例外。
4、 选文第7段,写“我”写“猎人”写“狗”是为了表现什么?
答:侧面描写,写“我”写“猎人”写“狗”是为了突出斑羚挽救种群的行动之悲壮,令人震撼。
5、 第6段中的两个“没想到”和第7段中的“目瞪口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表现了作者对斑羚献身精神的极度惊叹和钦佩之情,也从侧面烘托了斑羚精神的崇高与伟大。
6、选段中连续两次运用了“目瞪口呆”这个词语,换成“赞不绝口”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目瞪口呆从侧面准确写出了斑羚精神令人震惊。
7、如果说老斑羚的死是为了让小斑羚生,那么镰刀头羊最后走下悬崖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不说它坠下悬崖,而说它“消失在 一片灿烂中”?
答:①为了争取自由,表现了不自由,毋宁死的气概。表现对人类捕杀动物的抗议。
②比较委婉,将镰刀头羊的行为映衬着灿烂的彩虹,写得更辉煌,更壮丽,充满赞叹、敬仰之情。
8、“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在这句话里,“灿烂”只是指那一道弯弯的彩虹吗?
答:不只是那道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9、 从斑羚飞渡的壮举中,折射出斑羚群的什么优秀品质?
答:①集体主义精神,②无私奉献精神;③自我牺牲精神。
10、选段中两次提到了彩虹,请把相关语句找出来,并指出这样描写彩虹的作用。
答:第一处:“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作用是烘托了斑羚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第二处:“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作用是渲染镰刀头羊自我牺牲的精神,它的生命“消失在一片灿烂中”,为镰刀头羊唱了一首动人的生命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