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1课 课后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各题。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无论是令人厌恶( )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寞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纶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suì( )、高超的智慧。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相形见绌( ) 厌恶(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深suì( )
(3)改正语句中的错别字。
改为 , 改为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决不至于让某一件事的胜利弄得沾沾自喜,就此满足。
B.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C.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D.我这只是雕虫小技罢了,跟你们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比不得,比一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B.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C.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
D.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竟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B.虽然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
C.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D.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5.按要求改写下列语句。
(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改为感叹句:
(2)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改为反问句:
6.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敬畏自然》,班级准备组织一次以“保护自然,增强环保意识”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读图释义】小明同学搜集到下面这幅招贴画,请仔细观察,按要求答题。
①请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30字)
答:
②说说这幅画给我们的启示。(不超过30字)
答:
(2)【模拟采访】根据你家乡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请你以学校校报记者的身份,向本市环保局局长提一个问题。
答:
(3)【锦囊妙计】请为解决当地环境保护问题献出你的锦囊妙计。(不少于两条)
我的计策一:
我的计策二:
二、课内阅读
细读课文第5~7段,回答下列问题。
7.选文第1段中“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作者这样说有何依据?
答:
8.选文第2段中“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一句中“深意”指:
。
9.请赏析“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一句话的表达效果。
答:
10.这几段文字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请从中选择某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
三、美文品析
(2013·湖州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①近日,第35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1 000余位遥感专家参加了会议,这也是该会议发起5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这说明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发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②遥感技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指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辐射或散射的可见光、红外、微波电磁波,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科学技术。人类目力有限,遥感技术的出现,让人类仿佛拥有了另一双可以无限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③今年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部署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在李克强身后挂着一幅芦山县震后航空影像图。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提供的。遥感作业时间是4月20日11点,距离地震发生刚刚过去3个小时。那么科研人员怎么利用遥感技术评估判断地震灾情呢?
④遥感地球所航空遥感中心主任李震说:“遥感航拍得到的高分辨率影像,能清楚地辨识建筑物、道路、河流、车辆等地面信息。科研人员运用专业知识,与震前的遥感观测数据比对,就能够判断建筑物和道路的受损情况,道路上堆积的滑坡物大小、滑坡的土方量等等,发现潜在的山体垮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并确定财产损失的基本情况,确定救援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等。”总之,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估灾情,具有定位准、速度快的特点,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灾情数据,服务抗震救灾。
⑤今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数次极端强雾霾事件,主流观点认为,污染物排放量大,静稳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等是导致强雾霾事件的主要原因。遥感地球所陈良富研究员基于遥感卫星观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提出,除了人为排放引起的本地污染浓度上升这一内在原因外,水汽、浮尘是造成雾霾来袭、能见度急剧下降的重要外部原因。
⑥目前,对雾霾主要靠地面监测,但地面监测站只能监测地上几米高范围内的PM2.5数值。而灰霾随高度变化,分布不一样。利用激光遥感手段能获得霾的垂直分布情况,反映整个区域霾的二维甚至三维情况。如果不科学地认识极端强雾霾的发生机理,就容易判断错误,认为都是由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在治理上进入误区。要得出科学判断,仅凭地面一种观测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卫星遥感观测手段来补充,更全面客观地掌握大气污染状况。
⑦另外,遥感技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应用遥感技术,美国考古学家发现了沉没海底数千年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希腊考古学家用红外相片在科林斯湾发现了公元前373年毁于地震的古城“Hekike”;遥感地球所郭华东课题组利用雷达遥感技术发现了阿拉善高原干沙覆盖下的古河湖串联系统和隋、明古长城……遥感技术也十分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它的优势在于能获得物体的三维图像。若能及早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更重要的是,科学家还能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破坏发生的原因,如温度、风力、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
⑧总之,近些年,我国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在
等方面广泛应用。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5月13日,有删减)
11.请联系全文内容,将第⑧段空白部分补充完整。
12.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1)人类目力有限,遥感技术的出现,让人类仿佛拥有了另一双可以无限感知地球的“千里眼”。(为什么说遥感技术是“千里眼”?)
答:
(2)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点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答:
13.第⑦段中列举美国、希腊、中国等国专家应用遥感技术的事例有何作用?
答:
1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千米左右处,历经东西魏至宋,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至今已有1 500余年历史。它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千米,现存窟龛2 345个,题记和碑刻2 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但其风化侵蚀严重,如何加以保护一直是个难题。
问题:请谈谈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解决这个难题。
答:
四、写作练笔
15.【写法借鉴】巧用反复,可以强调和突出主题,加强语气和感情,揭示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加深读者印象,产生一种特殊的情调。如“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只是看做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这一段连续用了五个“看做”和六个“敬畏”,形成反复句式,把作者的情思和观点表达得充分而具体。
【片段仿写】请你也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你的某种观点,赶快试着写一下吧!(1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答案:(1)chù wù (2)邃 (3)寞 莫 纶 伦
2.【解析】选D。“相形见绌”的意思是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句中在前面加“显得”造成语义重复。
3.【解析】选B。句中的冒号应改为破折号。
4.【解析】选D。A项,重复啰嗦,应删去“竟然”;B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虽然”改为“即使”;C项,成分残缺,应在“人类的智慧”前面加上“是”。
5.答案:(1)我们根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啊!
(2)宇宙创造智慧生物,难道不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吗?
6.(1)答案(示例):①招贴画题为“绿色家园”,一片大树叶中有一个地球,整个图似一只眼睛。
②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人类的生存环境)。或“关注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家园”。
(2)答案(示例):局长您好!我是某校校报的记者,我市目前在环保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废气废水的排放等,您能谈谈下一步该如何治理吗?
(3)答案(示例):我的计策一:多植树造林,还大地一片绿色生机。我的计策二:建立垃圾处理中心,垃圾集中存放,集中处理。我的计策三: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公共环境。
7.【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结合本段中这句话后面的有关语句概括作答。
答案:①大自然使人体众多细胞分工合理又相互协调。②大自然创造了人类有感情会思维的大脑。③大自然创造了人体难以形容的美。
8.【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结合文中“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一句作答。
答案:宇宙是通过人类来认识自己、表达自己的
9.【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可以从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答案:用排比句式充分展现了人类和大自然的依存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珍惜与依恋。
10.【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的阅读感悟能力。可以从“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等方面提出观点加以阐述。
答案(示例):人不过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完全可以肯定还有比我们更高级的物种存在。况且,人类是因为大自然的存在而存在,包括身边的一切,整个地球都是大自然的产物,整个宇宙也是大自然的产物,人和大自然比起来实在是一颗螺丝钉,不过是大自然小小的一部分。
11.答案:地震(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雾霾(大气污染)状况观测、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
12.【解析】题(1)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联系上文“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可以无限感知地球”来理解。题(2)考查对词语作用的理解,结合句意及本段说明内容来答。
答案:(1)因为“千里”符合遥感技术可以远距离感知的特点,而“眼”能突出遥感技术探测和识别目标的特点。
(2)“至关重要的”突出了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判断和评估灾情的重要性。
13.答案:生动而具体地说明遥感技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作用也不容小觑。
14.【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结合第⑦段最后两句回答即可。
答案:(1)对龙门石窟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
(2)科学家还能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破坏发生的原因,如温度、风力、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
15.答案(示例):如果我要拥有一片绿洲,我就用我的汗水去开垦它;如果我要拥有一片绿洲,我就用我的诚心去改造它;如果我要拥有一片绿洲,我就用我的智慧去播种它。有了要拥有一片绿洲这个信念,我一定会努力,我一定会开拓,我一定会成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