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人教语文八年级下 19 *春酒 课后达标(试题+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春人教语文八年级下 19 *春酒 课后达标(试题+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08 15:0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课后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家醅(pēi)  酬谢(chóu)  枸杞(ɡǒu)  稀罕(han)
B.门槛(kǎn) 炮制(pào) 凑齐(còu) 拘束(shù)
C.过瘾(yǐn) 煨炖(wēi) 撒开(sā) 两颊(xiá)
D.跌跤(diē) 斟酒(zhēn) 薏米(yì) 挑剔(tì)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气氛   橄榄   密蜂  道地
B.衣襟 元霄 荔枝 分量
C.巴结 碗盏 蒸糕 高潮
D.健脾 别致 酿酒 落慕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面对来犯之敌,我军如法炮制,几发炮弹下去,敌人便灰溜溜地逃走了。
B.所谓“露水集”,顾名思义,就是太阳还没有把早上的露水晒干以前的一种早市。
C.阳春三月,我们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春游。
D.班长很好强,他不希望自己比别人慢,所以做事情总是一马当先。
4.综合性学习。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酒文化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
(1)【成语中的酒】学习中我们一定积累了许多关于酒的成语或俗语,你能写出两个并解释其意思吗?
答:



(2)【生活中的酒】据统计,交通事故绝大部分是因为司机酒后驾车引起的。假如你遇到一位司机叔叔,喝酒以后仍然准备驾车,这时,你应该怎么对他说?
答:

二、美文品析
(2013·萧山模拟)阅读下文,完成5~9题。
月 光 饼
琦 君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地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订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节,她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然后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①。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说又笑:“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碎的饼屑,感激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有一张观音面。
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对美丽的女孩子。”
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陆更腻口②,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
【注】①观音面:在这里指端庄美丽的容貌。②腻口:因太甜或油腻不想多吃。
5.选文开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饼的外形、用料、滋味等方面内容,事隔多年作者为什么还能记忆犹新?
答:

6.贯串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答:

7.结合上下文,分析画线句子中“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
答:

8.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的比大陆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

9.琦君写吃月光饼、喝春酒,为我们展示了浙江的风土人情;汪曾祺写端午吃鸭蛋,使我们对江南的端午习俗有所了解。在中国这块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沃土上,还有很多民俗,请你举出一例并写出这种民俗所蕴含的意义。
答:

三、写作练笔
10.【写法借鉴】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写“我”偷吃“八宝酒”的细节:“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又如阿标叔擦灯的细节描写,则表现出了他的热情好客。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个人物(可以写肖像、动作、神态等细节)。(1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B项中的“炮”应读páo;C项中的“颊”应读jiá;D项中的“剔”应读ti。
2.【解析】选C。A项中的“密蜂”应是“蜜蜂”;B项中的“元霄”应是“元宵”;D项中的“落慕”应是“落幕”。
3.【解析】选A。望文生义。“如法炮制”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不是“发射炮弹”的意思。
4.(1)答案(示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指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今日有酒今日醉: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2)答案(示例):叔叔,既然喝酒了,为了你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请你现在不要驾车,好吗?
5.【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结合全文内容,理解作者借月光饼表达的情感。
答案:月光饼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或思念之情;是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6.【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线索的把握和对文章结尾的理解。因为全文围绕“月光饼”展开,因此“月光饼”即是文章线索。文章结尾往往在结构上照应开头,内容上深化中心。
答案:月光饼。在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内容上:深化中心。
7.【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从撕碎画纸、踩碎月光饼、说了伤心话几个方面思考。
答案:画纸被撕碎;月光饼被踩碎;说了伤害表姑的话。
8.答案:对比(或衬托)。突出了作者对故乡(大陆)的思念之情。
9.【解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从我国民俗中选取一个自己熟悉的作答,注意要答出这种民俗所蕴含的意义。
答案(示例):端午节吃粽子。为了纪念屈原,表达爱国情感。
10.答案(示例):他发现塘边的狗尾草上,正停着一只红色的蜻蜓。只见弟弟瞪着眼,猫着腰,身子向前倾斜着,极慢极慢地向前移动着脚步,突然他把手一伸,两个手指一掐就把蜻蜓捉住了。蜻蜓拼命挣扎着,弟弟乐得又蹦又跳。他用一根细线扎住蜻蜓的长尾巴,一手掐住细线的另一端,放开蜻蜓,蜻蜓就飞起来了。他跟着蜻蜓飞跑,口里还大声嚷道:“我坐飞机了,我坐飞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