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1 16:18:1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述的是我国(  )
A.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 B.西北地区的景观
C.南方地区的景观 D.北方地区的景观
【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该诗描绘的是西北边塞的景观;此两句诗的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依据题意.
故选:B.
【点评】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022八上·青岛期末) 读下图,回答问题。
2. 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
3. 图中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4. 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多雨
【答案】2.A
3.C
4.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故答案为:A。
3.图中①→②→③ 降水量逐渐减少,赞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汽难以到达。故答案为:C。
4.图示地区为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故答案为:B。
5.(2018八下·达拉特旗模拟)读斯里兰卡(图a)和塔里木盆地(图b),回答下列各题。
(1)斯里兰卡的河流与塔里木盆地的河流相比,斯里兰卡的河流(  )
A.含沙量更大,汛期短 B.水位变化小,结冰期长
C.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D.水量更大,流程更长
(2)图b中,阿克苏的苹果有“糖心苹果”之称,其含糖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热量和灌溉水源充足
C.化肥农药使用合理,绿色无污染
D.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答案】(1)C
(2)D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解答】(1)斯里兰卡的河流与塔里木盆地的河流相比,斯里兰卡的河流水能更急,水能更丰富,流量更大。
(2)图b中,阿克苏的苹果有“冰糖心苹果”之称,其含糖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降水少,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故答案为:(1)C;(2)D;
【点评】(1)考查南亚国家斯里兰卡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通过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特别是印度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出斯里兰卡的地形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季风影响较大,7月份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2)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区域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区内的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较为发达,主要采用的的灌溉方式是坎儿井灌溉;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资源基地。
6.(2017八下·太平期中)西北地区农业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的自然原因是(  )
A.当地以肉食为主的生活习俗
B.降水较少,草场广布
C.发展畜牧业能带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D.当地拥有许多优良的畜牧品种
【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较少,不适于种植业的发展,草场面积广大,故畜牧业比较发达,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北地区的农业。
7.(2017八下·太平期中)下列地形区位于西北地区的是(  )
A.天山、秦岭、阴山、四川盆地
B.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秦岭、大兴安林
C.内蒙古高原、阿尔泰山、阴山、塔里木盆地
D.天山、阿尔泰山、阴山、四川盆地
【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山脉的分布可知,内蒙古高原、阿尔泰山、阴山、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地区,四川盆地、位于南方地区,大兴安岭位于北方地区,秦岭位于南北方的分界线上,所以正确的是C。
8.(2021八下·东明期末)下列叙述与图中所示地区不相符的是(  )
A.本地区特色农业主要是河谷农业和立体农业
B.①山脉西侧可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东侧可见“沃野千里的黑土地”
C.②山脉以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以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D.本地区有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答案】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农业为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河谷农业在青藏地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评】我国西北地区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西北地区地形特点为三山夹两盆;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地表的特征是干旱为主,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的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
(2023八上·沈丘期末) 新疆若羌县是中国红枣之乡。随着和(和田)若(若羌)铁路的开工建设,不久的将来,和田羊脂玉就可以和若羌红枣干坐在同一节车厢,欣赏各地风土人情。若羌红枣喜光、适应性强、耐湿热、对土壤要求不高。图为新疆部分区域略图和若羌附近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若羌红枣种植的优势条件有(  )
①晴天多,光照充足②降水少,气候干燥
③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④深居内陆,昼夜温差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 在和若铁路沿线可以欣赏到(  )
A.千沟万壑,漫漫黄土 B.沙漠广布,胡杨众多
C.千里冰封,冰川广布 D.林海雪原,万里平原
【答案】9.C
10.B
【知识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9.新疆若羌县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若羌红枣种植的优势条件有晴天多,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①④正确。故答案为:C。
10.千沟万壑,漫漫黄土是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A错误;和若铁路沿沙漠边缘修建,沙漠广布,胡杨众多,B正确;千里冰封,冰川广布是青藏高原的景观,C错误;林海雪原,万里平原是东北平原的景观,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八上·城阳期末) “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力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为东部地区提供电力。读图中国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分布及规划的输电通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工程为(  )
A.西气东输组成部分 B.南水北调组成部分
C.西电东送组成部分 D.北煤南运组成部分
12. 我国面积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位于(  )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3. 规划的输电通道建成后,将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①缓解能源紧张②增加能源进口③改善大气环境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1.C
12.D
13.D
【知识点】中国工业的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西电东送”将形成北、中、南三路送电线路: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5年后将向京津冀地区送电270万千瓦;中线由四川、重庆等省市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
11.根据“我国大力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为东部地区提供电力”可判定图示为西电东送组成部分,排除ABD,故答案为:C。
12.由图可知,圆圈所示的地方为我国清洁能源基地,我国面积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正确。排除ABC,故答案为:D。
13.规划的输电通道建成后,将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增加能源供给,缓解能源紧缺,减少污染、改善大气环境,减少能源进口,促进经济发展,故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D正确。故排除ABC,故答案为:D。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4.对该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沙漠广布 B.河湖众多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气候深受海洋影响
15.该地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
A.绿洲 B.沙漠 C.戈壁滩 D.油田
【答案】14.A
15.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点评】(1)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
(2)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14.读图分析可知,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河湖稀少;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因深居内陆,气候受海洋影响小。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因此城镇主要分布在水源丰富的绿洲。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2·青岛) 种业的安全关系到粮食的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从育种到制种再到大田种植,种、粮分工是现代农业的显著特,点。在中国,有一条“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河西走廊,这里独特的光热条件对种子的干燥脱水非常有利,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生产基地。读河西走廊部分种子生产基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河西走廊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属于(  )
A.育种基地 B.制种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储备粮基地
17. 河西走廊种子基地中,属于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的是(  )
A.玉米基地 B.油菜基地 C.瓜菜基地 D.花卉基地
18. 河西走廊发展种子生产独特的优势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降水丰沛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答案】16.B
17.A
18.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河西走廊位于甘肃境内,是陆路联系亚欧大陆的走廊,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以荒漠和半荒漠为主,冰雪融水对绿洲的形成,人口的分布及城镇的兴起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河西走廊主要以灌溉农业为主,作物有春小麦,谷子,玉米等。
16.由题目可知,河西走廊等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属于制种基地,育种基地是实验基地,商品粮基地和储备粮基地是大田种植,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17.以上四种种子基地中,属于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是玉米基地,油菜、瓜菜和花卉属于经济作物,不是粮食作物,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8.由图可知,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发展种子生产独特的优势条件是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热充足;降水不足、土壤和地形都不是独特优势,故答案为:A。
(2022·东营) 塔里木盆地是干旱的宝地,曾经黄沙漫天,荒无人烟,如今油井林立,生机勃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描述与该区域地理特征相符的是(  )
A.油田都分布在盆地内部
B.沙漠公路的修建主要为方便居民出行
C.城镇、绿洲多沿盆地边缘分布
D.绿洲水源来自祁连山冰雪融水
20. 在沙漠公路两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并种植了梭梭、红柳等耐旱植物,主要目的是(  )
A.美化环境 B.保护牧草 C.防风固沙 D.调节气候
【答案】19.C
20.C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点评】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19.读图可知,油田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和盆地边缘,排除A;城镇、绿洲多沿盆地边缘分布,沙漠公路位于沙漠,与居民出行无益,主要是为了方便石油的运输,排除B,C正确;绿洲水源来自昆仑山冰雪融水,排除D;故答案为:C。
20.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面积广阔;在沙漠公路两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的根本目的是防止流沙掩埋,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1.(2022·港南模拟)2022年1月7日,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全部实现无缝连接。在塔里木盆地,交通线通常是沿着盆地边缘伸展,主要是因为(  )
A. 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盆地边缘地区
B.考虑经济因素,可以缩短运输距离
C.考虑地形平坦,修路条件好
D.考虑光照条件好,视野开阔
【答案】A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在塔里木盆地,交通线通常是沿着盆地边缘伸展,这是因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盆地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人口和城市均分布在边缘;故A正确。沿盆地边缘修建距离更长,与地形、光照无关,故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2022·陇南) 2022年春节,海口工作的小田到甘肃酒泉探亲。在家乡他看到大量利用风力发电的“大风扇”正在运转。刚到家的几天里,小田总是嗓子干,流鼻血,去看大夫,说是干燥所致,过几天适应就好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小田刚到酒泉出现嗓子干,流鼻血的症状,主要是因为酒泉(  )
A.距海遥远,气候干旱 B.海拔较高,气候寒冷
C.光照充足,紫外线强 D.风力大,多沙尘天气
23. 甘肃酒泉大力发展风电的优势条件是(  )
A.工业发达,电能需求量大 B.地域广阔,风能资源较丰富
C.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发达 D.风能是清洁能源,发电稳定
24.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下列与风力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煤炭 B.铁矿 C.石油 D.太阳能
【答案】22.A
23.B
24.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22.酒泉身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A正确。酒泉盆地海拔1350-1500米,不至于因为海拔导致气候寒冷,B错误。紫外线强可能导致皮肤不适,但不会引起嗓子干,C错误。风力大,可能会加剧嗓子干,流鼻血,但是酒泉气候干燥,降水少,是根本原因,D错误。故答案为:A。
23.酒泉的瓜州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酒泉年大风日数多,戈壁广布,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B正确。大力发展风电可助力工业、旅游业的发展,但并不是工业、旅游业发达才去发展风电,AC逻辑错误。风能是清洁能源,是风电自身的优势,但并不是酒泉发展风电的有利条件,D错误。故答案为:B。
24.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资源;煤炭、铁矿、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ABC错误。风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D正确。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共5题,共50分)
25.(2023八上·四平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区:A   盆地、B   平原。
(2)甲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3)从图上看,甲区有着丰富的   (矿产)资源。
(4)乙区   (轻或重)工业发达,最主要得力于   资源丰富。
(5)乙区的地形以平原和   为主。著名的“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图中的   省。
【答案】(1)塔里木;东北
(2)干旱
(3)石油、天然气
(4)重;矿产
(5)山地;黑龙江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是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B是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2)读图可知, 甲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3)读图可知,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4)读图可知,乙是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因此重工业发达。
(5)读图分析可知,乙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著名的“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图中的黑龙江省。
故答案为:(1) 塔里木;东北;(2)干旱;(3)石油、天然气;(4)重;矿产;(5)山地;黑龙江。
【点评】(1)塔里木盆地: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东北平原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南临渤海,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各一部分。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沃野千里。平原上有些低地常年积水,成为沼泽地。
(2)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以水田为主;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
(3)本题考查新疆的主要矿产,读图解答即可。
(4)东北属于我国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在石油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航空产品等重点行业中占国内优势。其石化工业占全国1/3;装备制造业;约占全国的1/9;重点钢铁企业约占全国的1/6;医药工业占全国的1/9。
(5)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东北平原的外围是图们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内部是广阔的平原。 因此,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和同江市境内,于1994年经黑龙江省经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年被批准加入国际鹤类保护网络。
26.(2022八上·青岛期末)读“我国西北地区”,完成下列问题。
(1)本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图中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
(2)该地区以   气候为主,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   ,在该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本地区的河流多为   (内流河/外流河)。
(3)新疆人们赞美自己家乡的一段歌词:“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农田,积雪融化灌农庄……”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知道,本区域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制约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条件,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4)A、B、C景观中与甲地的植被类型对应的   。
(5)从气候条件分析,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答案】(1)二;塔里木盆地
(2)温带大陆性;干旱;内流河
(3)畜牧业;水源;冰雪融水
(4)C
(5)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据此可知,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图中丙是我国的塔里木盆地。
(2)新疆南疆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少,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因此该地区大部分就是内流河,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3)西北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畜牧业,制约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新疆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在有水源的河流沿岸、山麓绿洲还发展了绿洲农业。
(4)我国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温暖湿润的东南风,降水丰沛。但由于我国疆域辽阔,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据此可知,从甲地、乙地,再到丙地,地表景观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5)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点评】(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3)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脉东端,此线以西是内流区,以东是外流区,内流河是指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是指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河的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外流河的补给主要来自降水。
(4)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27.(2022八上·南安期中)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同年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探月任务,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下图示意内蒙古等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   ,该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主要影响因素为   。
(2)四子王旗年降水量在   毫米到350毫米之间,主要位于   (干湿区),降水量较少。
(3)发射期间,四子王旗滴水成冰,而海南文昌温暖如春,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4)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位于   (地形区),请分析嫦娥五号返回器选择在此着陆的原因   。(提示:从地形、人口密度、天气等方面回答。)
【答案】(1)呼和浩特;由东向西递减;海陆因素
(2)150;半干旱区
(3)四子王旗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而海南文昌纬度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高原;①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能见度高②地势平坦,便于搜集着陆器③人口密度小,返回舱着陆时可避免伤及居民,也避免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挡。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由图可知,内蒙古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因为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
(2)由图可知,四子王旗年降水量在150毫米到350毫米之间,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降水少于400毫米,降水少。湿润地区年降水>800mm,半湿润地区年降水400mm-800mm,半干旱地区年降水200mm-400mm,干旱地区年降水<200mm。所以当地主要位于半干旱区。
(3)发射期间,四子王旗滴水成冰,而海南文昌温暖如春,其原因是:纬度因素,因为四子王旗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而海南文昌纬度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位于内蒙古中部阿木古郎大草原地形以高原为主。四子王旗植被以草原为主,地势平坦,障碍物少,视野开阔,有利于航空器着陆。这里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的年较差很大,昼夜温差也很大,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无雨,降水少,能见度高,并且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返回舱着陆时可避免伤及居民,也避免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挡,防止影响航天器的降落安全。
【点评】(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大,因此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量越来越少,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我国有很多高大的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又由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降水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8.(2022·合阳模拟)“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的宁夏平原,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读“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气候统计图和宁夏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   ,该地气候特点是   。
(2)滔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图示区域黄河初春和初冬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填“洪涝”或“凌汛”)。
(3)分析宁夏平原水稻、枸杞等农作物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
(4)宁夏平原西侧是   (填山脉名称),该山脉阻挡了腾格里沙漠东移,削弱了冬季寒流的侵袭,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宁夏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答案】(1)银川;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
(2)凌汛
(3)水源充足;夏季高温,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任写出1点即可)
(4)贺兰山;土地荒漠化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宁夏
【解析】【分析】(1)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银川。读“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气候统计图 ”分析可知, 该地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黄河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初春和初冬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凌汛。
(3)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宁夏平原有黄河流经,水源充足;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因此为水稻、枸杞等农作物生产提供了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读图分析可知,宁夏平原西侧是贺兰山,该山脉阻挡了腾格里沙漠东移,削弱了冬季寒流的侵袭,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宁夏降水稀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故答案为:(1)银川;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2)凌汛;(3)水源充足;夏季高温,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4)贺兰山;土地荒漠化。
【点评】(1)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因此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山高原气候;西北内陆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2)凌汛,是黄河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冰凌阻塞河道引起的暂时涨水。受纬度的影响,黄河凌汛地段一般是发生在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段,主要的也就是内蒙古、宁夏、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
(3)本题考查宁夏平原水稻、枸杞等农作物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根据所学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4)我国主要山脉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六盘山;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9.(2022·丹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西北内陆的重要省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期从托克逊出发,开启新疆地理研学之旅。阅读“新疆研学路线图”和“草方格沙障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揭秘中国“干极”
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试分析其降水稀少的原因。(答出两点)
(2)参观瓜果之乡
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因甜度高、口感好深受同学们喜爱。从气候角度分析新疆瓜果品质好的原因。(答出两点)
(3)翻越天山
沿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翻越天山时,山脚下酷暑难耐而山顶却白雪皑皑,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4)考察和田河
和田河因和田玉而闻名。该河夏季日出前后流量小,下午流量大,冬季会断流。据此判断影响和田河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5)古城寻踪
研学时发现沙漠中散落着古城遗址。查资料得知这里曾经是绿洲,因水源枯竭,绿洲逐渐变为沙漠。由此推测这里曾经发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6)探究治沙方式
草方格沙障是当地常见的固沙工程,人们将秸秆、芦苇等插在沙土中,制成沙障,呈方格状设置在公路两侧,阻挡风沙。同学们设计了三组实验,实验效果如图所示,同学们设计这三组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
【答案】(1)托克逊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使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常年降水稀少。
(2)新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积累。
(3)地形地势
(4)气温
(5)土地荒漠化
(6)怎样使草方格更好的阻挡风沙
【知识点】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托克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于亚欧大陆的中心位置。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脉的层层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常年降水稀少。
(2)新疆地处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营养物质消耗少,便于糖分积累,所以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因甜度高、口感好深受同学们喜爱。
(3)沿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翻越天山时,山脚下酷暑难耐而山顶却白雪皑皑,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由于山顶与山脚下的相对高度差距较大,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导致山顶与山脚下气温差异大。
(4)和田河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流量大;尤其是中午气温高,导致夏季日出前后流量小,下午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冻结,导致河流流量变小,甚至枯水期河流出现断流。据此判断影响和田河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
(5)研学时发现沙漠中散落着古城遗址。查资料得知这里曾经是绿洲,因为气候异常干旱,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水源枯竭,绿洲逐渐变为沙漠。由此推测这里曾经发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6)同学们设计了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区别在于沙障的方向不同,第一组是垂直放置,第二组是顺风放置,第三组是逆风放置,可以看出同学们设计这三组实验的探究目的是怎样使草方格更好的阻挡风沙。
【点评】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21八下·正阳开学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述的是我国(  )
A.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 B.西北地区的景观
C.南方地区的景观 D.北方地区的景观
(2022八上·青岛期末) 读下图,回答问题。
2. 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
3. 图中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4. 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多雨
5.(2018八下·达拉特旗模拟)读斯里兰卡(图a)和塔里木盆地(图b),回答下列各题。
(1)斯里兰卡的河流与塔里木盆地的河流相比,斯里兰卡的河流(  )
A.含沙量更大,汛期短 B.水位变化小,结冰期长
C.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D.水量更大,流程更长
(2)图b中,阿克苏的苹果有“糖心苹果”之称,其含糖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热量和灌溉水源充足
C.化肥农药使用合理,绿色无污染
D.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6.(2017八下·太平期中)西北地区农业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的自然原因是(  )
A.当地以肉食为主的生活习俗
B.降水较少,草场广布
C.发展畜牧业能带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D.当地拥有许多优良的畜牧品种
7.(2017八下·太平期中)下列地形区位于西北地区的是(  )
A.天山、秦岭、阴山、四川盆地
B.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秦岭、大兴安林
C.内蒙古高原、阿尔泰山、阴山、塔里木盆地
D.天山、阿尔泰山、阴山、四川盆地
8.(2021八下·东明期末)下列叙述与图中所示地区不相符的是(  )
A.本地区特色农业主要是河谷农业和立体农业
B.①山脉西侧可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东侧可见“沃野千里的黑土地”
C.②山脉以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以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D.本地区有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2023八上·沈丘期末) 新疆若羌县是中国红枣之乡。随着和(和田)若(若羌)铁路的开工建设,不久的将来,和田羊脂玉就可以和若羌红枣干坐在同一节车厢,欣赏各地风土人情。若羌红枣喜光、适应性强、耐湿热、对土壤要求不高。图为新疆部分区域略图和若羌附近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若羌红枣种植的优势条件有(  )
①晴天多,光照充足②降水少,气候干燥
③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④深居内陆,昼夜温差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 在和若铁路沿线可以欣赏到(  )
A.千沟万壑,漫漫黄土 B.沙漠广布,胡杨众多
C.千里冰封,冰川广布 D.林海雪原,万里平原
(2022八上·城阳期末) “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力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为东部地区提供电力。读图中国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分布及规划的输电通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工程为(  )
A.西气东输组成部分 B.南水北调组成部分
C.西电东送组成部分 D.北煤南运组成部分
12. 我国面积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位于(  )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3. 规划的输电通道建成后,将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①缓解能源紧张②增加能源进口③改善大气环境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4.对该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沙漠广布 B.河湖众多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气候深受海洋影响
15.该地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
A.绿洲 B.沙漠 C.戈壁滩 D.油田
(2022·青岛) 种业的安全关系到粮食的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从育种到制种再到大田种植,种、粮分工是现代农业的显著特,点。在中国,有一条“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河西走廊,这里独特的光热条件对种子的干燥脱水非常有利,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生产基地。读河西走廊部分种子生产基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河西走廊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属于(  )
A.育种基地 B.制种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储备粮基地
17. 河西走廊种子基地中,属于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的是(  )
A.玉米基地 B.油菜基地 C.瓜菜基地 D.花卉基地
18. 河西走廊发展种子生产独特的优势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降水丰沛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2022·东营) 塔里木盆地是干旱的宝地,曾经黄沙漫天,荒无人烟,如今油井林立,生机勃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描述与该区域地理特征相符的是(  )
A.油田都分布在盆地内部
B.沙漠公路的修建主要为方便居民出行
C.城镇、绿洲多沿盆地边缘分布
D.绿洲水源来自祁连山冰雪融水
20. 在沙漠公路两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并种植了梭梭、红柳等耐旱植物,主要目的是(  )
A.美化环境 B.保护牧草 C.防风固沙 D.调节气候
21.(2022·港南模拟)2022年1月7日,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全部实现无缝连接。在塔里木盆地,交通线通常是沿着盆地边缘伸展,主要是因为(  )
A. 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盆地边缘地区
B.考虑经济因素,可以缩短运输距离
C.考虑地形平坦,修路条件好
D.考虑光照条件好,视野开阔
(2022·陇南) 2022年春节,海口工作的小田到甘肃酒泉探亲。在家乡他看到大量利用风力发电的“大风扇”正在运转。刚到家的几天里,小田总是嗓子干,流鼻血,去看大夫,说是干燥所致,过几天适应就好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小田刚到酒泉出现嗓子干,流鼻血的症状,主要是因为酒泉(  )
A.距海遥远,气候干旱 B.海拔较高,气候寒冷
C.光照充足,紫外线强 D.风力大,多沙尘天气
23. 甘肃酒泉大力发展风电的优势条件是(  )
A.工业发达,电能需求量大 B.地域广阔,风能资源较丰富
C.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发达 D.风能是清洁能源,发电稳定
24.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下列与风力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煤炭 B.铁矿 C.石油 D.太阳能
二、综合题(共5题,共50分)
25.(2023八上·四平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区:A   盆地、B   平原。
(2)甲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3)从图上看,甲区有着丰富的   (矿产)资源。
(4)乙区   (轻或重)工业发达,最主要得力于   资源丰富。
(5)乙区的地形以平原和   为主。著名的“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图中的   省。
26.(2022八上·青岛期末)读“我国西北地区”,完成下列问题。
(1)本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图中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
(2)该地区以   气候为主,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   ,在该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本地区的河流多为   (内流河/外流河)。
(3)新疆人们赞美自己家乡的一段歌词:“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农田,积雪融化灌农庄……”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知道,本区域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制约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条件,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4)A、B、C景观中与甲地的植被类型对应的   。
(5)从气候条件分析,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27.(2022八上·南安期中)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同年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探月任务,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下图示意内蒙古等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   ,该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主要影响因素为   。
(2)四子王旗年降水量在   毫米到350毫米之间,主要位于   (干湿区),降水量较少。
(3)发射期间,四子王旗滴水成冰,而海南文昌温暖如春,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4)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位于   (地形区),请分析嫦娥五号返回器选择在此着陆的原因   。(提示:从地形、人口密度、天气等方面回答。)
28.(2022·合阳模拟)“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的宁夏平原,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读“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气候统计图和宁夏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   ,该地气候特点是   。
(2)滔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图示区域黄河初春和初冬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填“洪涝”或“凌汛”)。
(3)分析宁夏平原水稻、枸杞等农作物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
(4)宁夏平原西侧是   (填山脉名称),该山脉阻挡了腾格里沙漠东移,削弱了冬季寒流的侵袭,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宁夏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29.(2022·丹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西北内陆的重要省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期从托克逊出发,开启新疆地理研学之旅。阅读“新疆研学路线图”和“草方格沙障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揭秘中国“干极”
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试分析其降水稀少的原因。(答出两点)
(2)参观瓜果之乡
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因甜度高、口感好深受同学们喜爱。从气候角度分析新疆瓜果品质好的原因。(答出两点)
(3)翻越天山
沿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翻越天山时,山脚下酷暑难耐而山顶却白雪皑皑,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4)考察和田河
和田河因和田玉而闻名。该河夏季日出前后流量小,下午流量大,冬季会断流。据此判断影响和田河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5)古城寻踪
研学时发现沙漠中散落着古城遗址。查资料得知这里曾经是绿洲,因水源枯竭,绿洲逐渐变为沙漠。由此推测这里曾经发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6)探究治沙方式
草方格沙障是当地常见的固沙工程,人们将秸秆、芦苇等插在沙土中,制成沙障,呈方格状设置在公路两侧,阻挡风沙。同学们设计了三组实验,实验效果如图所示,同学们设计这三组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该诗描绘的是西北边塞的景观;此两句诗的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依据题意.
故选:B.
【点评】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答案】2.A
3.C
4.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故答案为:A。
3.图中①→②→③ 降水量逐渐减少,赞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汽难以到达。故答案为:C。
4.图示地区为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故答案为:B。
5.【答案】(1)C
(2)D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解答】(1)斯里兰卡的河流与塔里木盆地的河流相比,斯里兰卡的河流水能更急,水能更丰富,流量更大。
(2)图b中,阿克苏的苹果有“冰糖心苹果”之称,其含糖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降水少,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故答案为:(1)C;(2)D;
【点评】(1)考查南亚国家斯里兰卡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通过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特别是印度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出斯里兰卡的地形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季风影响较大,7月份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2)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区域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区内的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较为发达,主要采用的的灌溉方式是坎儿井灌溉;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资源基地。
6.【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较少,不适于种植业的发展,草场面积广大,故畜牧业比较发达,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北地区的农业。
7.【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山脉的分布可知,内蒙古高原、阿尔泰山、阴山、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地区,四川盆地、位于南方地区,大兴安岭位于北方地区,秦岭位于南北方的分界线上,所以正确的是C。
8.【答案】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农业为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河谷农业在青藏地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评】我国西北地区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西北地区地形特点为三山夹两盆;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地表的特征是干旱为主,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的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
【答案】9.C
10.B
【知识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9.新疆若羌县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若羌红枣种植的优势条件有晴天多,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①④正确。故答案为:C。
10.千沟万壑,漫漫黄土是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A错误;和若铁路沿沙漠边缘修建,沙漠广布,胡杨众多,B正确;千里冰封,冰川广布是青藏高原的景观,C错误;林海雪原,万里平原是东北平原的景观,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11.C
12.D
13.D
【知识点】中国工业的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西电东送”将形成北、中、南三路送电线路: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5年后将向京津冀地区送电270万千瓦;中线由四川、重庆等省市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
11.根据“我国大力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为东部地区提供电力”可判定图示为西电东送组成部分,排除ABD,故答案为:C。
12.由图可知,圆圈所示的地方为我国清洁能源基地,我国面积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正确。排除ABC,故答案为:D。
13.规划的输电通道建成后,将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增加能源供给,缓解能源紧缺,减少污染、改善大气环境,减少能源进口,促进经济发展,故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D正确。故排除ABC,故答案为:D。
【答案】14.A
15.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点评】(1)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
(2)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14.读图分析可知,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河湖稀少;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因深居内陆,气候受海洋影响小。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因此城镇主要分布在水源丰富的绿洲。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16.B
17.A
18.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河西走廊位于甘肃境内,是陆路联系亚欧大陆的走廊,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以荒漠和半荒漠为主,冰雪融水对绿洲的形成,人口的分布及城镇的兴起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河西走廊主要以灌溉农业为主,作物有春小麦,谷子,玉米等。
16.由题目可知,河西走廊等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属于制种基地,育种基地是实验基地,商品粮基地和储备粮基地是大田种植,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17.以上四种种子基地中,属于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是玉米基地,油菜、瓜菜和花卉属于经济作物,不是粮食作物,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8.由图可知,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发展种子生产独特的优势条件是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热充足;降水不足、土壤和地形都不是独特优势,故答案为:A。
【答案】19.C
20.C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点评】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19.读图可知,油田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和盆地边缘,排除A;城镇、绿洲多沿盆地边缘分布,沙漠公路位于沙漠,与居民出行无益,主要是为了方便石油的运输,排除B,C正确;绿洲水源来自昆仑山冰雪融水,排除D;故答案为:C。
20.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面积广阔;在沙漠公路两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的根本目的是防止流沙掩埋,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1.【答案】A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在塔里木盆地,交通线通常是沿着盆地边缘伸展,这是因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盆地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人口和城市均分布在边缘;故A正确。沿盆地边缘修建距离更长,与地形、光照无关,故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答案】22.A
23.B
24.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点评】(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22.酒泉身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A正确。酒泉盆地海拔1350-1500米,不至于因为海拔导致气候寒冷,B错误。紫外线强可能导致皮肤不适,但不会引起嗓子干,C错误。风力大,可能会加剧嗓子干,流鼻血,但是酒泉气候干燥,降水少,是根本原因,D错误。故答案为:A。
23.酒泉的瓜州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酒泉年大风日数多,戈壁广布,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B正确。大力发展风电可助力工业、旅游业的发展,但并不是工业、旅游业发达才去发展风电,AC逻辑错误。风能是清洁能源,是风电自身的优势,但并不是酒泉发展风电的有利条件,D错误。故答案为:B。
24.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资源;煤炭、铁矿、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ABC错误。风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D正确。故答案为:D。
25.【答案】(1)塔里木;东北
(2)干旱
(3)石油、天然气
(4)重;矿产
(5)山地;黑龙江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是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B是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2)读图可知, 甲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3)读图可知,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4)读图可知,乙是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因此重工业发达。
(5)读图分析可知,乙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著名的“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图中的黑龙江省。
故答案为:(1) 塔里木;东北;(2)干旱;(3)石油、天然气;(4)重;矿产;(5)山地;黑龙江。
【点评】(1)塔里木盆地: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东北平原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南临渤海,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各一部分。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沃野千里。平原上有些低地常年积水,成为沼泽地。
(2)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以水田为主;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
(3)本题考查新疆的主要矿产,读图解答即可。
(4)东北属于我国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在石油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航空产品等重点行业中占国内优势。其石化工业占全国1/3;装备制造业;约占全国的1/9;重点钢铁企业约占全国的1/6;医药工业占全国的1/9。
(5)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东北平原的外围是图们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内部是广阔的平原。 因此,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和同江市境内,于1994年经黑龙江省经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年被批准加入国际鹤类保护网络。
26.【答案】(1)二;塔里木盆地
(2)温带大陆性;干旱;内流河
(3)畜牧业;水源;冰雪融水
(4)C
(5)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据此可知,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图中丙是我国的塔里木盆地。
(2)新疆南疆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少,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因此该地区大部分就是内流河,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3)西北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畜牧业,制约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新疆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在有水源的河流沿岸、山麓绿洲还发展了绿洲农业。
(4)我国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温暖湿润的东南风,降水丰沛。但由于我国疆域辽阔,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据此可知,从甲地、乙地,再到丙地,地表景观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5)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点评】(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3)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脉东端,此线以西是内流区,以东是外流区,内流河是指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是指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河的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外流河的补给主要来自降水。
(4)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27.【答案】(1)呼和浩特;由东向西递减;海陆因素
(2)150;半干旱区
(3)四子王旗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而海南文昌纬度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高原;①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能见度高②地势平坦,便于搜集着陆器③人口密度小,返回舱着陆时可避免伤及居民,也避免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挡。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由图可知,内蒙古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因为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
(2)由图可知,四子王旗年降水量在150毫米到350毫米之间,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降水少于400毫米,降水少。湿润地区年降水>800mm,半湿润地区年降水400mm-800mm,半干旱地区年降水200mm-400mm,干旱地区年降水<200mm。所以当地主要位于半干旱区。
(3)发射期间,四子王旗滴水成冰,而海南文昌温暖如春,其原因是:纬度因素,因为四子王旗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而海南文昌纬度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位于内蒙古中部阿木古郎大草原地形以高原为主。四子王旗植被以草原为主,地势平坦,障碍物少,视野开阔,有利于航空器着陆。这里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的年较差很大,昼夜温差也很大,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无雨,降水少,能见度高,并且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返回舱着陆时可避免伤及居民,也避免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挡,防止影响航天器的降落安全。
【点评】(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大,因此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量越来越少,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我国有很多高大的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又由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降水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8.【答案】(1)银川;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
(2)凌汛
(3)水源充足;夏季高温,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任写出1点即可)
(4)贺兰山;土地荒漠化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宁夏
【解析】【分析】(1)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银川。读“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气候统计图 ”分析可知, 该地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黄河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初春和初冬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凌汛。
(3)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宁夏平原有黄河流经,水源充足;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因此为水稻、枸杞等农作物生产提供了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读图分析可知,宁夏平原西侧是贺兰山,该山脉阻挡了腾格里沙漠东移,削弱了冬季寒流的侵袭,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宁夏降水稀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故答案为:(1)银川;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2)凌汛;(3)水源充足;夏季高温,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4)贺兰山;土地荒漠化。
【点评】(1)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因此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山高原气候;西北内陆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2)凌汛,是黄河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冰凌阻塞河道引起的暂时涨水。受纬度的影响,黄河凌汛地段一般是发生在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段,主要的也就是内蒙古、宁夏、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
(3)本题考查宁夏平原水稻、枸杞等农作物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根据所学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4)我国主要山脉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六盘山;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9.【答案】(1)托克逊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使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常年降水稀少。
(2)新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积累。
(3)地形地势
(4)气温
(5)土地荒漠化
(6)怎样使草方格更好的阻挡风沙
【知识点】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托克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于亚欧大陆的中心位置。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脉的层层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常年降水稀少。
(2)新疆地处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营养物质消耗少,便于糖分积累,所以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因甜度高、口感好深受同学们喜爱。
(3)沿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翻越天山时,山脚下酷暑难耐而山顶却白雪皑皑,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由于山顶与山脚下的相对高度差距较大,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导致山顶与山脚下气温差异大。
(4)和田河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流量大;尤其是中午气温高,导致夏季日出前后流量小,下午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冻结,导致河流流量变小,甚至枯水期河流出现断流。据此判断影响和田河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
(5)研学时发现沙漠中散落着古城遗址。查资料得知这里曾经是绿洲,因为气候异常干旱,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水源枯竭,绿洲逐渐变为沙漠。由此推测这里曾经发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6)同学们设计了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区别在于沙障的方向不同,第一组是垂直放置,第二组是顺风放置,第三组是逆风放置,可以看出同学们设计这三组实验的探究目的是怎样使草方格更好的阻挡风沙。
【点评】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