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人教语文八年级下28 醉翁亭记 课后达标(试题+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春人教语文八年级下28 醉翁亭记 课后达标(试题+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08 15:0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8课 课后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林壑尤美  (    )
(2)树林阴翳  (    )
(3)山行六七里  (    )
(4)饮少辄醉  (    )
(5)苍颜白发  (    )
(6)负者歌于途  (    )
(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
(8)醉翁之意  (    )
(9)云归而岩穴暝  (    )
(10)临溪而渔  (    )
(11)醒能述以文者  (    )
(12)杂然而前陈者  (    )
(13)觥筹交错  (    )
(1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庐陵/欧阳修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文:

(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译文:

4.用原文语句填空。
(1)描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是:        ,        ,
        ,        。
(2)描写游山盛况的句子是:        ,        。
(3)点明文章主线的句子是:        ,        。
5.选出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C.文章第2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对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二、课内阅读
(2013·长沙中考)阅读《醉翁亭记》,完成6~8题。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       )
(2)四时之景不同  (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
8.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答:




三、美文品析
(2013·丹东中考)阅读文言文,回答9~11题。
【甲】《醉翁亭记》第3、4段。
【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①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注】①共:共同(享受)。
9.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杂然而前陈者  (      )
(2)宴酣之乐  (      )
(3)有风飒然至者  (      )
(4)庶人安得共之  (      )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2)玉之言盖有讽焉。
译文:
11.【乙】选文中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与【甲】选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
答:



答案解析
1.答案:(1)特别,尤其 (2)遮盖 (3)在山上 (4)就 (5)脸色苍老 (6)背着东西 (7)以……为快乐 (8)的 (9)昏暗 (10)钓鱼 (11)用 (12)在前面摆开 (13)酒杯 (14)靠近
2.【解析】选C。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答案:(1)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2)但是鸟儿只知道自己在山林中的乐趣,而不懂得人们的乐趣。
4.答案:(1)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 (2)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 (3)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解析】选B。是为了引出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
6.答案:(1)取名,命名 (2)的
7.(1)答案: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答案: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8.【解析】此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结合两篇课文内容,体会欧阳修和范仲淹都是在写景中表达自己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联系当今社会也只有以民为重才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答案: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为民所系、关注民生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答案:(1)摆开 (2)尽兴地喝酒 (3)到(来) (4)怎么
10.答案:(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2)宋玉这话是含有讽刺意味的吧。
11.【解析】此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甲】文表现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乙】文表现楚襄王自己心里想象的“与民同乐”。
答案:【甲】选文的“与民同乐”是指欧阳修(太守)做到的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而【乙】选文中的“与民同乐”只是楚襄王自己心里想象的“与民同乐”,百姓并未同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
附【乙】【译文】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同(享受)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这话是含有讽刺意味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