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课后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冻风时作 ( )
(2)泉而茗者 ( )
(3)于时冰皮始解 ( )
(4)呷浪之鳞 ( )
(5)鳞浪层层 ( )
(6)凡曝沙之鸟 ( )
(7)夫不能以游堕事 ( )
(8)麦田浅鬣寸许 ( )
(9)廿二日天稍和 ( )
(10)柳条将舒未舒 ( )
(11)风力虽尚劲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译文:
(2)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译文: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局促/一室之内
B.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C.柳条将/舒未舒
D.山峦为/晴雪所洗
二、课内阅读
(2013·广东中考)阅读课文,完成5~8题。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欲出不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未百步辄返/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C.于时冰皮始解/学而时习之
D.麦田浅鬣寸许/遂许先帝以驱驰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文:
7.课文第1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
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景象。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
D.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三、美文品析
(2013·宁波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阴下团坐。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9.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红 日 将 颓 余 思 粥 担 者 即 为 买 米 煮 之 果 腹 而 归。
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殊无意味 (很,非常)
B.或议就近觅饮者 (寻找)
C.择柳阴下团坐 (围坐在一起)
D.各已陶然 (熏陶)
11.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描绘你眼前所呈现的画面。
答:
12.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生活情趣?
答:
答案解析
1.答案:(1)起 (2)喝茶 (3)在这时 (4)代鱼 (5)像鱼鳞似的 (6)晒太阳 (7)坏、耽误 (8)兽颈上的长毛,文中形容不高的麦苗 (9)暖和 (10)舒展 (11)猛,强有力
2.【解析】选B。都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无实际意义。A项中分别为连词,表转折,“但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项中分别为介词,“在”;介词,“从”;D项中分别为助词,“的”;代词,代春天已至这件事。
3.答案:(1)冷风时常刮起来,一刮起来就飞沙走石。
(2)高大的柳树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稍微湿润,放眼望去,空阔的景象,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4.【解析】选A。B、C、D三项正确的停顿分别是: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柳条/将舒未舒;山峦/为晴雪所洗。
5.【解析】选B。B项,都是“就”的意思。A项,能够/获得,收获;C项,时节,时候/按时,及时;D项,表约数,表估计/答应。
6.答案:(我这)才知道郊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7.答案: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烘托出作者“欲出不得”的压抑烦闷之情,反衬了满井春意盎然的景象。
8.【解析】选C。“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不当。原文说“游人虽未盛……亦时时有”。
9.答案: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10.【解析】选D。应为“快乐”的意思。
11.答案(示例):这是一个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油菜花一片金黄,男男女女穿着漂亮衣服,纷纷出来游玩赏春,蝴蝶蜜蜂到处飞,面对美好春光,人们深深陶醉。
12.【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与朋友游乐的闲适心情。
答案:热爱自然,喜欢和朋友相处,自由自在,闲适快乐。
附【译文】
苏城有南园、北园两个处所,菜花黄的时候,苦于没有酒家小饮。要是带酒盒去,对花冷饮,又殊无意味。有说就近找个酒家的,有说看好花回来再饮的,但是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事……街头有个姓鲍的,卖馄饨为业,花百文钱雇他的担子,约定明天午后,鲍欣然答应。明天看花的人都来了,我告诉他们这个办法,一致叹服。午饭后出发,还带了席垫。到南园,选择在柳荫下团坐。先煮茶吃,吃完了然后暖起酒热起菜。这是一个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油菜花一片金黄,男男女女穿着漂亮衣服,纷纷出来游玩赏春,蝴蝶蜜蜂到处飞,面对美好春光,人们深深陶醉。不久酒暖了菜热了,坐地大嚼,挑馄饨担的人也不俗,拉他一同饮酒。游人见了无不羡慕我们想得别致。吃得杯盘狼藉,大家陶陶然的,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尽,我想吃粥,挑担的就去买米煮起,吃得饱饱的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