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2014年春)高中历史 3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学案+课件+练习(打包4套) 新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金识源】(2014年春)高中历史 3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学案+课件+练习(打包4套) 新人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08 14:12:40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
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
(2)洋务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以及表现。
(3)重点掌握洋务派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活动。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的主要分布及其代表性企业。2.在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础上,探究思考: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代表性企业有哪些?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1)鸦片战争后,洋纱和洋布输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农民购买
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
_____的发展,也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2.表现:
(1)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_______________分离;
洋布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_______________分离。
(2)丝、茶生产服务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_______。“纺”与“织”“织”与“耕”商品化【易错辨析】自然经济解体≠自然经济消失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是并不意味着自然经济的消失。这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破产,但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二、洋务运动
1.背景: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_________的窘境。
(2)“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_________
_______,维护清朝统治。
2.代表:中央以_____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_______、左宗棠
和张之洞为代表。内忧外患西方先进的科技奕?李鸿章3.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在“_____”的旗号下,曾国藩
创办_____________、李鸿章创办_____________、左宗棠创办
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2)创办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起,在“_____”的旗号下,李鸿
章创办___________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_________和湖北织
布局。
(3)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初步建成_____、南洋、
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教育:创办了___________等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
国深造。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北洋京师同文馆求富自强4.结局:_____________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5.影响:
(1)引进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___
___________的发展。
(2)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对本国的_________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资本主义封建经济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条件:
(1)外商_________的刺激。
(2)洋务派引进_________________的诱导。
2.概况:
(1)时间:19世纪_______年代。
(2)地区:东南沿海。
(3)代表:上海的___________、广东南海的_____________、天
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3.影响:它们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_____
_____________产生了。丰厚利润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六七十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思维点悟】如何认识民族工业与近代工业?
提示:“近代工业”与“民族工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近代工业”是相对于古代式的手工劳动而言的,指直接装备近代机器设备进行生产的工业,包含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等。“民族工业”是相对于外资企业和洋务派所办的官办企业而言的,侧重于企业的产权属性,是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企业。一、判断正误
1.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
提示: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利用获得的一系列特权,大量向中国输出工业产品,并从中国掠夺各种原材料,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创办洋务企业,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 )
提示:洋务派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创办近代企业,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要维护清政府统治。×3.洋务运动最终失败,说明洋务派和洋务运动不值得一提。 
( )
提示: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是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与明末清初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是一脉相承的。 ( )
提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下产生的。×二、问题思考
1.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
提示:(1)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西方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使封建统治者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来维护其统治。3.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有什么影响?
提示:(1)率先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来创办近代工业,对民族工业的产生起到示范、诱导作用。
(2)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依靠其特殊地位压制、排挤民族工业,从而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主题一 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
【探究讨论】
材料一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洋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材料二请分析:
1.材料一表明自然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外国商品涌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西方列强大量购买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2.材料二中的企业是何种性质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提示:性质: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原因: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3.材料一反映的现象与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有何联系?
提示:自然经济的解体使农民纷纷破产,被迫以出卖劳动力为生,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商品市场等。【要点归纳】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列强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从而使家庭手工业破产。小农经济的解体为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2.列强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减少了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加速了农业商品化生产的比重,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3.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附庸,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4.近代工业出现。外国商人开始投资兴办一些船坞等企业,国内兴起了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主题二 洋务运动?
【探究讨论】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分析:
1.近代中国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学习外国“利器”“制器之器”的?学习西方“利器”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2.材料二“汲取来的西方知识”主要是什么?在汲取“西方知识”的基础上洋务派有何活动?
提示:“西方知识”主要是西方先进的科技,包括军事技术、工业技术等。
活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建立海军;创办新式学校,开近代教育的先河。3.如何认识洋务运动“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
提示:(1)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筹划海防,建立新式海军,有利于中国军事的近代化;(3)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开近代教育的先河。【要点归纳】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1.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影响:
积极性:
(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的一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开始。
(2)在洋务企业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加快了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3)洋务运动中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4)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使中国近代教育开始起步。
(5)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近代化思想,促使人们思想开始发生转变,有利于近代思想解放。
  消极性:
(1)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依靠其特殊的地位,压制、排挤民族工业,从而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2)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1.(2013·镇江高一检测)下图所示的经济开始解体是在(  )A.明清时期       B.鸦片战争之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新中国成立后
【解析】选B。图片所示的经济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国家商品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2013·揭阳高一检测)有论者认为,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且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你认为“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的武器是(  )
A.坚船利炮 B.洋纱洋布
C.自由平等的观念 D.欧洲风俗习惯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鸦片战争后,大量洋纱洋布倾销中国导致家庭手工业破产,以致妇女在封建社会的生产角色改变,故选B。3.(2013·贵州学业水平测试)“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有李鸿章、曾国藩等,只注重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与上述信息相关联的是 (  )
A.义和团运动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新文化运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19世纪60年代,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在中国进行洋务运动,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4.(2013·重庆学业水平测试)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只要是中国人办的,都是民族工业,国营民营皆是民族工业;狭义的则只指民营资本所办的企业,不含国营的。从狭义来看,下列不属于民族工业的是 (  )
A.铁匠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B.商人陈启源(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C.弃官从商的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D.两江总督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两江总督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官办军事工业。5.(2012·天津学业水平测试)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并成为当时中国最进步的经济形态的是 (  )
A.自然经济 B.洋务经济
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它代表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当时是最进步的经济形态。6.(2013·河南学业水平测试)下面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 (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A、B、D所示的企业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C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神宗时,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材料二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经济因素。
(2)材料二图1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它与图2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材料二图2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题材料一表明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第(2)题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埠通商,西方商品涌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3)题图片表明中国出现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答案:(1)明朝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原因:农业、手工业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2)现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埠通商,外国商船云集中国沿海口岸倾销商品。联系:使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纷纷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出现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第三单元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往者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自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耳。”这种现象表明鸦片战争后中国(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C.城乡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土布质次价高,已退出市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洋布大量涌入中国,逐渐取代土布,这表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A
2.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有(  )
①自然经济出现瓦解 ②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③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始出现 ④白银开始大量外流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把握时间信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即可,②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早在汉唐时期已经出现,④白银开始大量外流是鸦片战争之前,英国走私鸦片的恶劣影响之一,故排除②④,选择B项。
答案:B
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解析:洋务派所维持的旧轨就是指的封建制度,“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对封建制度存在冲击作用的因素,而它瓦解了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为封建制度缔造了掘墓人。所以应该选D。
答案:D
4.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派的活动中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福州船政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李鸿章认为要“求强”,先要“求富”。为此,洋务派创办了民用工业。A、D两项是军事工业,B项是洋务派在军事方面的措施。
答案:C
5.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业纺织业日益衰落,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手工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部分手工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B.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的崛起
C.自然经济解体的必然结果
D.西方对工业原料的需求扩大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手工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和所学史实,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加紧经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步瓦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答案:D
6.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不包括 (  )
A.洋务运动的核心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大机器生产
B.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机器工业
C.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入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潮流
D.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化机器工业都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和近代化的关系。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使用机器生产的工业,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B、C三项符合史实。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其产品不进入市场,带有封建性质,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故D项错误。
答案:D
7.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是(  )
①沿海地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②农民手工业者破产进入劳动力市场 ③外国在中国开办企业的刺激 ④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诱导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明确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需要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条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故①②正确。由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还有特殊条件,就是洋务运动的诱导和外国开办企业的刺激。故D项正确。
答案:D
8.要了解近代广东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可以提供较详尽资料的是(  )
A.继昌隆缫丝厂 B.贻来牟机器磨坊
C.开平煤矿 D.发昌机器厂
解析:C项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且在天津; A、B、D三项都是近代民族企业,A在广东,B在天津,D在上海。故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
材料二 (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摘自《南海县志》卷21
材料三 采用机器生产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同在一厂房里工作,有伤风化……
——摘自1874年《捷报》卷12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它与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8分)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的关系?(6分)
(3)材料三中的现象又说明了什么?(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首先判断材料一反映的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然后再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及与古代手工业生产的不同点;第(2)问要在理解材料二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材料一进行分析;第(3)问要理解材料中的信息是继昌隆缫丝厂遭到守旧势力的反对。
答案:(1)列强经济侵略分解自然经济、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诱导。不同:古代主要为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
(2)二者是相互印证的关系:先进的技术设备带来了产品的质优价廉和畅销。
(3)说明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和守旧观念对先进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极强的抵制力。
高中历史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自主学习】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1) 的入侵 (最直接 最主要) (2)国内 的不断扩大。
2.过程 (1)“ ”与“织”分离,“织”与“ ”分离
(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 化
3.影响:积极:①促进了中国 经济的发展. ②为中国近代 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消极: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 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 洋务运动
1.出现的原因 ① 清政府面临 ,②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2.概况 ①时间: 19世纪60至90年代。
②代表人物:中央: ,地方: 、 、 、 等。
③主张及目的:在不改变 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3.洋务运动的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打着“ ”的旗号,创办的企业主要有: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崇厚: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又打出“ ”旗号,,其中主要有李鸿章: 和 ;张之洞: 和 。
③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 、 、 三支海军。
④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开近代教育先河,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4.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影响
⑴破产的标志: 战争中清军的惨败
⑵失败的原因: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阻挠,缺乏领导核心。
⑶洋务运动的影响:
①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②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③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⑤ 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本国的封建自然经济 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⑦.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产生的原因
① 的逐步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③ 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2.概况 时间: 人物(投资者):
主要区域:
代表企业:上海的 机器厂、广东南海 的缫丝厂、天津的 机器磨坊。
企业特点:中国民族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先天不足),行业、地域分布不平衡(后天畸形),并受外国资本与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3)影响: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合作探究】
材料一:近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
时间
进口棉纱(万担)
进口棉布(万匹)
1872年
5
1224.1
1890年
108.2
1556.1
时间
出口棉花(万公担)
1871年——1873年
0.8486
1891年——1893年
29.0417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口棉纱的价格逐渐下降,1872~1890年间,最低时,曾下跌三分之一以上。这就使得洋纱的价格远远低于土纱。如1887年牛庄三百斤的洋纱售银五十七两,而同是土纱却要售银八十七两左右。
材料三: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据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材料四:棉花价格提高……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如上海、南汇两县以及浦东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十中之二”。如皋、通州、海门三县,“三望皆种棉花,并无杂树”。不仅原来的产棉区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了就是许多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了。
回答:
(1)据材一,说明19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的变化情况。
棉纱进口大幅度增加。棉布进口增幅不大,趋于平稳。棉花出口大幅度增加。
(2)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西方国家的先进纺纱 技术,使其棉纱价格低廉,并得以利用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倾销,使棉纱的进口量急剧增加。廉价的棉纱使中国的手工织布得以生存,抵制了棉布的进口。世界棉纺织业的发展,对棉花的需求增加,促进了中国棉花的出口。(
(3)结合材料二、三、四,分析说明这种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加速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破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使中国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目标检测】
1.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2.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3.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BBC
高中历史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
【自主学习】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1) 的入侵 (最直接 最主要) (2)国内 的不断扩大。
2.过程 (1)“ ”与“织”分离,“织”与“ ”分离
(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 化
3.影响:积极:①促进了中国 经济的发展. ②为中国近代 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消极: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 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 洋务运动
1.出现的原因 ① 清政府面临 ,②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2.概况 ①时间: 19世纪60至90年代。
②代表人物:中央: ,地方: 、 、 、 等。
③主张及目的:在不改变 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3.洋务运动的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打着“ ”的旗号,创办的企业主要有: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崇厚: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又打出“ ”旗号,,其中主要有李鸿章: 和 ;张之洞: 和 。
③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 、 、 三支海军。
④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开近代教育先河,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4.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影响
⑴破产的标志: 战争中清军的惨败
⑵失败的原因: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阻挠,缺乏领导核心。
⑶洋务运动的影响:
①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②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③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⑤ 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本国的封建自然经济 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⑦.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产生的原因
① 的逐步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③ 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2.概况 时间: 人物(投资者):
主要区域:
代表企业:上海的 机器厂、广东南海 的缫丝厂、天津的 机器磨坊。
企业特点:中国民族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先天不足),行业、地域分布不平衡(后天畸形),并受外国资本与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3)影响: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合作探究】
材料一:近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
时间
进口棉纱(万担)
进口棉布(万匹)
1872年
5
1224.1
1890年
108.2
1556.1
时间
出口棉花(万公担)
1871年——1873年
0.8486
1891年——1893年
29.0417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口棉纱的价格逐渐下降,1872~1890年间,最低时,曾下跌三分之一以上。这就使得洋纱的价格远远低于土纱。如1887年牛庄三百斤的洋纱售银五十七两,而同是土纱却要售银八十七两左右。
材料三: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据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材料四:棉花价格提高……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如上海、南汇两县以及浦东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十中之二”。如皋、通州、海门三县,“三望皆种棉花,并无杂树”。不仅原来的产棉区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了就是许多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了。
回答:
(1)据材一,说明19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的变化情况。
棉纱进口大幅度增加。棉布进口增幅不大,趋于平稳。棉花出口大幅度增加。
(2)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西方国家的先进纺纱 技术,使其棉纱价格低廉,并得以利用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倾销,使棉纱的进口量急剧增加。廉价的棉纱使中国的手工织布得以生存,抵制了棉布的进口。世界棉纺织业的发展,对棉花的需求增加,促进了中国棉花的出口。(
(3)结合材料二、三、四,分析说明这种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加速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破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使中国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目标检测】
1.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2.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3.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