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6《雷雨》(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2 22:5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雷雨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10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重点】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10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2.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学习生字:雷
2.出示课题:雷雨就是伴有雷电的雨,大多出现在夏天,往往来的快,去的也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课题就是《雷雨》。
二、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呢?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下雷雨时的景象?
2.学生交流,给课文分段
4-6自然段写的是雷雨中的景象;
1-3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象;
7-8自然段则写了雷雨后的景象。
3.完成练习册习题
总结:课文主要介绍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板书:前 中 后)
过渡:我们先来学习雷雨前这部分内容。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
要求: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用直线划下来。
1.第一自然段
(1)交流所描写的景物——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和蝉。(板书:乌云 树叶蝉)
(2)蝉,也叫知了,是一种昆虫,“蝉”左边是虫字旁,右边是个“单”,跟老师读——chán。
乌云怎么样?(黑沉沉地压下来)跟老师读——yā,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厂字头,里面是土加点,这一点可不能漏了。这句话写出了夏天雷雨前特别闷热的感觉。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读好第一句话。
(3)树上的叶子怎么样?(一动不动)说明一丝风都没有,多闷热呀,读一读。
蝉怎么样?(一声也不出)因为蝉感受到了潮湿的空气,知道马上要下雷雨了,所以爱鸣叫的它此时一声也不出了。请你借助停顿符号读好这句话。
(4)齐读第一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
(1)交流第二自然段写的三个景物(板书:大风 树枝 蜘蛛)。
过渡:第一自然段写风了吗?没有直接写。但从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我们就知道之前一丝风也没有,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品味词语“忽然”,体会天气变化。
刚才一丝风都没有,现在一下子刮起了大风,读好这个词——“忽然”。语速要快一些,跟老师读好这句话——。
(3)学习生字“垂”:看,蜘蛛降落下来,吐的丝一头还挂在网上,这就是“垂”,跟我读——。看笔顺动画,学生书空。
(4)指导读好第二句话。齐读第二自然段。
3.第三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写了闪电和雷声(板书:闪电 雷声),联想词语“电闪雷鸣”。
(2)品味词语“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雷雨前闪电一道比一道亮,雷声一声比一声响。” 这两个词写出了闪电和雷声的变化,也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
(3)把第一到第三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的情景。
(4)试着背诵1-3自然段。
点拨:我们可以先记住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再想一想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就能帮助我们记忆了。
四、写字指导
1.指导写字:黑。
2.完成课后描红。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六、板书
乌云 树叶 蝉
前 大风 树枝 蜘蛛
闪电 雷声
16雷雨 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借助提示背诵课文1-3自然段。
2.导入: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四到第六自然段,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这是一场怎样的雷雨呢?
二、学习课文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1.这三句都是描写雨的(出示划红线句子),第一句读时注意逗号,读出停顿。师范读,生读。
2.指导读第五自然段
这雨真大,而且越来越大,所以往窗外望去,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因为雨实在太大了,所以什么都看不清了。(板书:(什么)都看不清了)读这句话时要注意的“啊”的读音,跟老师读“树呀、房子呀”。自己读、指名读。
3.理解词语,指导读第六自然段
“渐渐地”就是慢慢地,两个“渐渐地”写出了这场大雨慢慢地、慢慢地变小了,这是雷雨变化的过程。我们可以读得慢一点,轻一点。自己读、齐读。
4.自己尝试着背一背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七、八自然段
1.雨后的世界是怎样的?让我们去看一看。(观看动画)
2.雨后的景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请你读读第七第八自然段。
3. 提醒读准这两个字——“户”、“扑”。轻声读、齐读第七自然段。
是呀,此时雨过天晴,天亮了,空气清新。(板书:天空 空气)
4.读第八自然段,找找雷雨后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板书:太阳 彩虹 蝉 蜘蛛 青蛙)
5.指导读好第七、八自然段,尝试背诵
点拨:这两个自然段写清了这些景物的特点,读出停顿,你就读懂意思了。比如:天怎么样了?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怎么样?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自己试着多读几遍。请生朗读。(评价:从这位同学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雨后世界的明媚和欢快,请你再美美地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然后背一背。)
四、随堂练习,总结课文
1.完成《语文练习部分》口语练习
雷雨前,天空乌云密布;雷雨后,天空挂着一条彩虹。
雷雨前,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雷雨后,蜘蛛又坐在网上了。
雷雨前,天空越来越暗;雷雨后,天渐渐地亮起来了。
2.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6课。课文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抓住各种景物的特点,写出了他们的变化,这就是大自然神奇和美妙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语文练习部分》
六、板书
乌云 树叶 蝉
前 大风 树枝 蜘蛛
闪电 雷声
16雷雨 中 (什么)都看不清
天空 空气
后 太阳 彩虹
蝉 蜘蛛 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