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精品课件+精品教案+精品朗读+精品素材(实验中学名师精品)

文档属性

名称 《观舞记》精品课件+精品教案+精品朗读+精品素材(实验中学名师精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10 09:40:4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观舞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静穆、粲然、妥帖、叱咤风云、尽态极妍、浑身解数”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
  能力目标:
  1、研习精彩语段,品位本文优美生动的描写。
  2、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研习精彩语段,品位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
  2、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联想想象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舞导入,欣赏“美”。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带有异国风情的舞蹈片断,请大家用心欣赏这段舞蹈,观后试着说一说你观后的感受。(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印度舞蹈)
  观赏这段舞蹈后,大家内心的感受怎样呢?哪位同学试着用一二句话描述你刚才观看的这段舞蹈或是谈谈你观后的感受。
同学们,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可当要我们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这种美好的享受时,许多同学为难了,为语言的匮乏而苦恼。那么,如何将这种艺术享受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呢?同学们不用着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奶奶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观舞记》。希望学习这篇文章后,大家会有许多收获。(屏幕出示课题)
印度是公认的世界传统舞蹈的发祥地。印度传统舞蹈有四大流派,而“婆罗多舞”是最古老的古典舞蹈。
舞者衣裙华丽,姿态优美,头戴半圆形花环,耳环和鼻饰闪烁,光彩照人,演员的手、眼、身、脚、步严密配合,面部表情喜怒哀乐瞬息万变。
  二、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她的作品以散文、诗歌为主,代表作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等。歌颂自然、母爱,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很大。
  三、整体感知。
  请大家打开课本。阅读之前大家先想一想:作者会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绘这舞蹈艺术呢?现在请大家带着疑问听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
  第一部分(1~10)从切身感受出发,歌颂印度卡拉玛姐妹舞技的高超。
  第二部分(11~18)通过对卡拉玛姐妹舞技的描绘,具体表现她们高超的舞技。
  第三部分(19~22)揭示了印度文化是滋润印度舞蹈的食粮,表达对卡拉玛姐妹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表现出对卡拉玛姐妹的赞美之情。
  作者说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艺术是惊人的!那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有什么特点呢?
  请学生自读第11-18自然段,从文段中找出一个点明她们舞蹈的特点的短语。
  (生齐读第十自然段,然后找出点明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特点的短语——“飞动的美”。)
  四、品读课文,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表演是一种“飞动的美”。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展示卡拉玛姐妹舞蹈“飞动的美”的?现在请大家自读11-18自然段,让我们在作者的引导下,尽情欣赏卡拉玛姐妹的精彩表演吧。在感受舞蹈美的同时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屏幕出示问题)
  2、说一说文中哪些地方分别从身体、服饰、神态等方面来表现她们姐妹的舞蹈美的吗?
  3、卡拉玛姐妹的表演很精彩。她们的服装绚丽、神态多变、舞姿优美……观看她们的表演,的确是一种美的享受。
  五、精读课文,探究美点。
  同学们,我们没有亲眼目睹卡拉玛姐妹的表演,但我们能感受到那“飞动”的舞蹈美。
  这是为什么呢?
  这都源于作者用语言来表现舞蹈艺术,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让我们获得了美的享受。本文是当代散文中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句值得我们品读、积累。现在,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在欣赏舞蹈美的同时来体会作者的语言美吧。(屏幕出示问题: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为精妙的句段,说一说写得“精妙”的地方。)并在文中勾画标注。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体会。(本文语言摇曳多姿。作者巧妙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长短句交错使用,有的段落单句成段;富有感染力,读来也具音乐美……像这么优美的文章,建议大家课后再行品读,最好是摘抄加以积累。)
  六、总结全文。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全文吧!(出示板书设计,师引导生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是作者自己一次观看印度舞蹈后写下的一篇散文。文章开篇直抒赞美之情,接着描绘精彩的表演过程,最后总写观后的感受;正面和侧面相结合,集中生动地展示了卡拉玛姐妹舞蹈“飞动的美”。
  用语言来表现艺术形象是件困难的事情,但作者巧妙地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视觉感受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透过文字发挥想象,获得了语言和舞蹈形象双重审美的享受。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既感受到舞蹈之美,又体会到语言之美。
  七、拓展延伸。
  我们来欣赏一段舞蹈,一起来感受我们中华艺术文化的精妙吧。请欣赏舞蹈《千手观音》图片,同学们,看了这几张舞蹈照片,大家内心是否也被这群无声天使的精彩表演所震撼呢?请大家仿写,拿起笔来,运用语言来表现艺术美吧。
  同学们,我们中华的文化和印度文化一样博大精深,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的青年,应当热爱、学习、弘扬这些优秀文化,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可能创造出更优秀的现代文明!未当堂完成写作的同学于课后完成。
  八、作业设计。
  1、比较阅读
  本单元的《安塞腰鼓》也是写舞的,将本文与《安塞腰鼓》比较,说说不同之处。
  2、查找积累古今诗词中精彩的描写歌舞的佳句。
  如: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诗句。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母 亲
肖复兴
①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②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④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
⑤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⑥“还疼 ”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⑦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⑧“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⑨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⑩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⑾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十八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了。她看见了,一把就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 ”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才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儿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⑿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 “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⒀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⒁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①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 !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⒂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⒃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⒄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①攫(jué):抓,这里是扯的意思。
1.本文是以“我”对继母的感情变化为行文线索的,请根据这条线索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2.第③自然段写到:“我”和继母生活在一起,却还要挂出生母的照片。这是为什么?(2分)
答: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⑾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答:
4.阅读第⑿自然段,联系全文,分析“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的原因。(3分)
答:
5.本文中的母亲有什么特点?作者在文末说:“世上有一部书永远写不完,那便是母亲”,面对母亲这部“永远写不完的书”,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
答案:
1.接受(好感)(1分) 感谢(感激)(1分) 怀念(思念、愧疚)(1分)
  2.表达了“我”对继母的反感(1分),也包含着对生母的思念(1分)。
3.写继母在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1分)将亲生女儿远嫁内蒙(1分)。
4.为母亲的关爱而感动(1分),为母亲的衰老而伤感(1分),为以前的无知而愧疚(1 分)。5.(1)不是生母,胜似生母(2分),答勤劳、善良、无私、包容(宽容)也可(答对三点计2分,答对两点计1分);
  (2)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一种情感,天下的母亲最大多数是值得歌颂的,我们要学习母亲的优良品质,努力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3分,答对3点计满分)
反 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1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系列精品教学课件
实验中学名师精品
印度舞蹈欣赏.mpg


——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她的作品以散文、诗歌为主,代表作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等。歌颂自然、母爱,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很大。
面对如此精美的舞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绘呢?
那么,文学家冰心又是怎样用语言文字来描绘印度舞蹈的呢
整体感知
表达感受 ----
(1-10段)
文章哪一部分是写观舞的?这一部分的前后分别写什么?
观赏舞蹈
(11-18段)
---- 赞美感谢
(19-22段)
先表达感受 (1-10段):
从一个观赏者的角度写自己对印度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总的印象。
再观赏舞蹈(11-18段):
在一个难忘的夜晚观赏卡拉玛姐妹的优美的舞蹈。
后赞美感谢(19-22段):
借用泰戈尔的诗表达中国人民对卡拉玛姐妹的喜爱和感谢。
精读赏析
从文章中找出描写 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
从文章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
台中间小桌上……,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鲜明的民族特色)
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一对长眉,一双眼睛。(形体美)
她用她的长眉,……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服饰美)
看她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神韵美)
如莲花的花开瓣颤……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形体美)
我们能否在文中找出点明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特点的短语。
“飞动的美”
卡拉玛姐妹是如何表现的?
语言美
表现
舞蹈美
神态美
舞姿美
服饰美
外貌美
动作美
卡拉玛姐妹以身体、神态、服饰等来表现舞蹈的“飞动的美”:
探寻“语言美”
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比 喻
排 比
引 用
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
“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
“如同一个婴儿”
“她是一只雏凤” ……
比喻
“假如……假如……假如……假如……”
“忽而……忽而……忽而……忽而……忽而……”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
排比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引用
作者还运用了哪些语言技巧?
a.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多角度展示舞姿的美,烘托了卡拉玛姐妹舞蹈技艺的高超。
如:四个“假如”一个“然而”从侧面描写了“这惊人的舞蹈”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
“我实在描写不出……来包括了”
……
b.运用了许多修饰性的词语,增加 文章韵味。
(无限的)哀愁
(无边的)喜乐
(低回婉转的)娇羞
(叱咤风云的)盛怒
(细腻妥帖的)梳妆
(铮铮的)弦响
(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
(优美的)诗歌故事
拓展延伸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舞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舞蹈图片,然后写一片断。
用你所学到的精致的形容词,生动的修辞手法等语言技巧,来表现自己所看到的和想到的。
——描绘美
在柔和的灯光、柔美的音乐包围下,舞蹈大师杨莉萍在尽情地展示她那梦幻般的舞姿。
在我看来,她在举手投足间,把孔雀的灵韵刻画得淋漓尽致。她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跳步,每一个转动都出自于对生命的喜悦。比风更轻,比梦更美,比云更柔软,比幻想更动人。长裙之上,星点密布,衣衫动处,飘飘欲仙。
我仿佛有被携去雀仙园之感,身体已不复存在,唯有灵魂浮游在缥缈的天空。
语言美
表现
舞蹈美
神态美
舞姿美
服饰美
外貌美
动作美
小 结
一、比较阅读
本单元的《安塞腰鼓》也是写舞的,将本文与《安塞腰鼓》比较,说说不同之处。
作 业
二、 查找积累古今诗词中精彩的描写歌舞的佳句。
如: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