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2《寓言二则》(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2《寓言二则》(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2 22:5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寓、亡”等10个字,会写“寓言、亡羊补牢”等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寓、亡”等10个字,会写“寓言、亡羊补牢”等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故事,导入新课
1.你一定读过很多故事吧,先请你看图,猜一猜图上讲的是哪个故事?
(图片出示:坐井观天、画蛇添足、守株待兔)
2.小结引题:你们真会看,这些都是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学习“寓”:寓是个新字,是寄托的意思。
(2)寓言:寓言往往比较短小,但背后藏着是深刻的道理,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这些故事既令人深思又轻松有趣。
(3)学习“则”:则也是个新字,平舌音,我们还会说“日记二则、新闻二则”都是这个音。
3.齐读课题。
二、学习《亡羊补牢》
过渡: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
(一)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1.出示“亡羊补牢”,猜一猜它的含义,指名交流。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指名交流。
3.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课文第三自然段就告诉了我们,你找到了吗?看这一句: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1)学习“亡”:这里亡表示丢失的意思。
(2)学习“劳”: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牢的字形像牛在圈中,后来引申为古代祭祀时用的牲畜,再后来又引申为监狱。牢在这里指的是羊圈。
(3)跟读词语:羊圈。
(4)理解“羊圈”:羊圈就是养羊的地方。(出示图片)像这样有栅栏的养羊的地方就叫做羊圈。那养猪的地方叫什么?(猪圈)
(5)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二)再读课文,品读全文
1. 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个人丢了几次羊?每次表现有什么不同?
(1)划出相关词语。
(2)交流学习成果。
2.学习课文1-3自然段。
过渡:两次丢羊这个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到三自然段。
(1)认真听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习“坊”:坊是个生字,提土旁,表示街上的店铺,在这读轻声。跟我读“街坊”。街坊指的就是邻居。
(3)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如果……”想一想:街坊会怎么说?
(4)学习“钻”、“叼”:这里还有两个生字,注意钻和叼都是三拼音,叼是口字旁,在这表示狼用嘴夹住羊身体的一部分。
(5)请你读一读街坊的话,你就是那位好心的街坊,你也劝一劝他吧!
(6)小结:第一次丢羊,那个人不听劝告。
3.学习课文4、5自然段。
过渡: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他第二次丢羊的过程,请你读一读第四、五自然段。
(1)想一想:第二次丢羊那个人是怎么表现的?
(2)对了,第二次丢羊,他赶紧补上了那个窟窿,从此,再也没有丢过羊。
①(出示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②“赶紧”这次让我们知道了养羊人是怎么做的,他是怎么想的。多重要啊!请你再读一读这句句子。
(3)学习“悔”:悔是竖心旁,我们在语文园地三学过,竖心旁的字大多和人的心理情感有关。
(4)你后悔过吗?在什么情况下后悔过呢?(学生交流)
(5)再读课文四、五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后悔。
4.总结延伸
刚才我们借助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了故事讲了什么,了解了养羊人两次丢羊后不同的表现,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1)你能不能根据板书再讲一讲这个故事呢?
(2)养羊人看到自己补好窟窿后,再也没有丢过羊,他会对那个劝他补窟窿的街坊说些什么呢?那个街坊又会说些什么呢?
三、学习写字
1.学习写“寓”
(1)寓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宝盖,下面是个禺,请你跟着书空一遍。
(2)看老师写“寓”。寓下面一竖一横折钩要写的宽一点,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3)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一天早上 少
不听劝告
第二天早上 又少
后悔(赶紧)堵上
从此 从此 再也没有丢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先来回忆一下我们所学的内容。
1.(出示练习部分第四大题)这道题你会吗?想一想。
2.亡就是丢失的意思,牢就是羊圈的意思。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受到损失后要及时补救。
3.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出示课题)。
4.齐读课题。(纠正字音“揠、长”)
二、学习《揠苗助长》
(一)听录音,整体感知。
《揠苗助长》讲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故事听完了,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拔)
2.那“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
3.看到这则寓言的题目,我们可能会想为什么揠苗?怎样揠苗?结果怎么样?你能找到相关的内容吗?
(1)学生交流。
(2)对了,第一自然段写了为什么揠苗,第二三自然段写了怎样揠苗,第四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结果,你找对了吗?
(二)读课文,深入学习。
1.学习课文1自然段。
那个农夫为什么揠苗?他当时心情怎么样,请你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1)纠正字音:“巴望”、“焦急”。
(2)学习“焦”:注意焦上面是个隹,表示短尾巴的鸟。下面是个四点底,在《中国美食》一课中我们学过带四点底的字大多和火有关,焦就是把短尾巴的鸟放在火上烤,在这表示焦急的意思。
(3)(出示句子)请你读一读,你从哪里看出农夫非常的焦急呢?
①学生交流。
点评指导:联系句中农夫的表现就能读懂“焦急”的意思。
(4)借助习题理解词义。
① 出示练习部分第三大题:请你试着圈一圈。
你有没有特别盼望的事情呀!比如爸爸出差一个月还没回家,这就是巴望。
②出示练习部分第四大题第二小题:他想出的办法是什么呢?请你用直线在文中划出来。
(5)小结第一自然段:那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的禾苗快快长高,心里十分焦急,这就是他揠苗的原因。
(6)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农夫焦急的心情。
2.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读懂农夫揠苗的原因,再来读一读农夫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请你再读一读课文三、四自然段。读完以后学着农夫的样子做做动作。
(2)读完后做了动作,是不是感到很累?累得直喘气。
① 喘是个三拼音,读好它,“喘气”。
② 你还能从哪个词看出非常得累?(筋疲力尽)
③ 学习“筋”:筋是前鼻音,竹字头下面月和力,月就是肉,所以筋就是肌肉,筋疲力尽表示疲乏劳累。
④ 观察图片,体会农夫的疲劳,理解“筋疲力尽”。
(3)农夫他是怎么说的呢?
① 学生交流找到的内容。
② 理解“截”:一大截就是一大段,我们还能说半截粉笔。
③ 创设情境,谈谈对农夫的看法:现在老师是揠苗助长的农夫,你们是小禾苗,你们想对农夫说些什么呢?
3.学习课文4自然段
农夫哪会想这些?他只想禾苗长得快些,结果可想而知。(出示第四自然段)
(1)禾苗都枯死了,面对结果,你们想对农夫说些什么呢?
(2)揭示寓言含义:做任何事都要按照规律来,不能急于求成。
4.总结课堂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讲了什么,农夫为什么揠苗,怎样揠苗,结果如何,通过农夫的表现读懂了故事蕴含的道理。
三、学习写字。
1.拼读词语“筋疲力尽”。
2.筋:上写结构,竹字头在上半格,下面力字横折钩起笔在横中线上,月和力要互相靠拢一点。
3.疲:病字旁点、提在横中线的上下。皮写在病字旁的里面。
4.学生书写练习。
【板书设计】
12 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
拔苗助长
农夫 巴望 焦急 禾苗
筋疲力尽 枯死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同学们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篇寓言故事。一起来读读课题。
1.拼写词语,巩固生字掌握。
(1)拿出本子,写一写词语。
(2)读一读词语。
2.说一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3.读了这两则预言,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吧!看看这两个同学,读一读他们的看法。(出示练习部分第六大题)
(1)对“揠苗助长”这则寓言你有什么看法呢?想一想,说一说。
(2)同学们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那对“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又有哪些看法呢?想一想,说一说。
点评:读书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这样就能获得更多的启示。
4.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亡羊补牢”或是“揠苗助长”的事例吗?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
点评:无论是故事中的禾苗还是生活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可不能急于求成违背自然规律。
5.看看这些填空,请你填一填(出示练习部分第五大题)
讲解: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认识的全面,所以第一题选三。一次没考好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还来得及这就和丢了羊的那个人一样,所以应该选一。
(1)把成语放入句子中,读一读两句话。
6.写字。
劝:左窄右宽,力的撇从右到左穿插,撇到又的下方。
堵:左窄右宽,者的撇从右到左穿插,撇到土的下方。
【板书设计】
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