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3课 《拟人化的卡通》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13课 《拟人化的卡通》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3-28 14:4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拟人化的动漫形象》教学设计
课题 拟人化的动漫形象 单元 第13课 学科 美术 年级 六年级
教材分析 《拟人化的动漫形象》一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教材六年级下册《拟人化的动漫形象》。属于“造型·表现”课。要求学生在欣赏卡通形象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生活中观察过的卡通造型,运用拟人化手法设计一个卡通形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生活情境图片、美术作品图片、辅助认知图片、方法步骤图片、学生作业图片等”等呈现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拟人化卡通形象是如何演化的。
核心素养目标 艺术表现:初步掌握从原型到拟人化动漫形象的创作方法,能创作形象又生动的动漫作品。创意实践:通过欣赏、设计等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创作拟人化动漫形象的方法。3、审美感知:通过拟人卡通形象的设计及表现,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之情及对美术创作的兴趣。4、文化理解:了解拟人化动漫形象的特点。
重点 通过夸张、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拟人化的卡通作品。
难点 对卡通原型特点的把握和卡通形象的塑造与表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视频导入:课件出示一段视频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这个短片里有很多动漫人物,你喜欢他们吗?2、今天我从卡通城里也请来了客人,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觉得它们可爱吗?它们运用了什么魔法将自己变成这么生动的动漫形象 生畅谈 观看视频快速进入课堂氛围 让学生感受动画片中的动漫形象带来的乐趣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1、创设情境“卡通城”情境创设: ①(课件)将教室屏幕幻化成卡通形象“屏幕先生”,通过提前录音的手段,由屏幕先生提出学习要求。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卡通形象和我们真实的形象有什么区别。 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什么?-----拟人。那拟人化的动漫形象是什么意思呢?--------在动漫艺术中任何角色都是以“人”的形态出现,无论是动物、植物或是其他物象,都要处理成会说话、会走路、有生命的“人”,这就是动漫艺术的“拟人化”。2、知识传授,技法揭示(教师出示3个创作秘诀)其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件物品都可以变成拟人化的卡通(播放课件)。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些拟人化的卡通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人格化的表情、人格化的动作,还有的具有人格化的服饰。) (1)说到表情,我们在网络上最常用的QQ表情就极其丰富(展示QQ表情),笑的,郁闷的,哭的,发怒的等等……谁能做出一模一样的表情?做不到这样,因为什么呢?(因为卡通的五官是很夸张的)(2)揭示动物拟人化的变化过程(3)在拟人化基础上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 拟人化能让事物变得有生命。夸张能让形象更生动有趣! 具体从表情夸张和动作夸张上讲解,并板书表情 ① 五官的变化使其表情夸张(添加不同的眼睛,鼻子) ②四肢的变化使其动作夸张(请同学们上台摆不同造型的剪刀)小结具体表现动漫形象的拟人化微课示范 微课展示作图步骤,加深学生对拟人化的理解5、对比分析:请说说你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师:添加背景道具和情节 学生明确卡通形象和我们真实的形象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了解什么是拟人化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观察卡通形象设计夸张的表情 整理语言举手回答认真观察引导学生想象可能有的动作欣赏、观察和讨论 告诉学生画卡通不难,不要畏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卡通形象,拉近学生与卡通的距离。 通过教师作品让学校明确什么是拟人化用“网络QQ表情图”启发学生观察和表现不同的表情。通过表情的变化,再指导学生关注四肢动作应当随表情有相应的变化。 总结拟人的变化过程开阔学生眼界,拓宽学生思路。通过图片创作设计拟人化动漫形象的方法 通过对比体会如何使动漫形象更加生动
课堂练习 选择你喜欢用的材料,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和装饰性色彩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注意线条、色彩的合理运用。 完成作品 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了把不同类型的物品,在抓住自身特征情况下,通过夸张的表情,不同的动作,添加服装、道具的拟人化方法来设计动漫形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吧! 认真回忆、感受、总结 课堂总结回顾所学加深印象
板书 13.拟人化的动漫形象 表情、动作、服饰、本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