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一章 第三节
人口容量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并说出二者之间的区别。
01
运用世界、国家等地区的图文资料,理解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需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02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利用资料,理解我国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
03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 结合区域资料,了解影响区域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
【综合思维】 能够通过案例说明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会综合分析地理要素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通过学习,会根据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形成当地人口的合理容量,体现人与环境相协调。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不断呈现和加剧。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匮乏,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
我们的家园——地球到底可以承载多少人口?
什么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现在地球上的人口是否已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地球适合养活多少人?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01
复活节岛位于东太平洋上,早期土地丰饶,岛上人口迅速增长,在大约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2万人,但是岛上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于是,为了养活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的开发和使用资源,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们普遍生活在饥饿当中。在1700年左右,经历饥饿、混乱,岛上人口只剩下2000人左右。到了1877年,由于种种原因,岛上只剩下111人。
思考:
复活节岛人口兴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与资源环境是什么关系?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提出背景
人口多增长快
向环境中超量排放废弃物
环境污染
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
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乱砍滥伐
草场破坏
过度开矿
排放废气
排放污水
排放垃圾
2、概念
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3、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在人口数量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前,可以努力控制人口,最终人口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保持稳定。
在人口数量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前,可以努力控制人口,最终人口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保持稳定。
(1)自然资源状况
尼罗河三角洲是由尼罗河干流进入埃及北部后在开罗附近散开汇入地中海形成的。它以开罗为顶点,西至亚历山大港,东到塞德港(Port Said),海岸线绵延230千米,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尼罗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 。以占国土面积4%的土地集中了超过全国50%的人口。为什么埃及人口都集中在尼罗河三角洲呢?
埃及夜间灯光图
埃及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广布,炎热干燥,自然资源短缺。而尼罗河三角洲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能保证大量人口的生存。
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
(1)自然资源状况
(客观存在)
人类的生产生活依赖自然资源,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耕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其生产力决定着粮食供给的多少,是决定一个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如东部沿海城市聚集,耕地资源较少
过去只对个别干旱地区的人口数量起限制作用,如水资源是估算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现在成为越来越多水资源短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木桶的“短板效应”
思考:
1.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如果图示是我国某区域资源情况,该地可能为?
资源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而资源的“短板”直接决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3.如果图示是我国某区域资源情况,该地可能为?
水资源
耕地资源
我国西北地区,如新疆、甘肃、内蒙古西部等
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上广、江浙一带等
案例:
南水北调与环境承载力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西线调水来解决西北缺水,预计调水成功后,西北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可增加一个亿。
这体现出资源与人口容量有什么关系?
淡水资源增加,提高了环境承载力,增大了环境人口容量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土地面积仅37万多平方公里千米,并且大部分国土为山地丘陵,国内矿产资源匮乏,但日本的人口却达到了1亿2千多万,并且人们生活富裕。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的日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人口容量呢?这是否说明了环境承载力可以无限扩大呢?
日本利用发达的科技、开放的经济,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使本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增加。但在一定时期,科技发展水平和利用区域外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环境承载力并不能无限扩大。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动态、变化)
沙特阿拉伯就是一个建在沙漠上的国家,占地面积达到220多万平方公里,拥有3228万人口。国内的工业水平和农业水平都很低。沙漠和荒漠,覆盖面积达到95%,而且没有地表河流,因此缺水是沙特阿拉伯自古以来的难题。依靠巨大的石油财富,沙特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已经建造了30个淡化海水工厂,每天能产出300万立方米淡化海水,占全国饮用水的46%。这体现了什么问题?
案例1:
沙特海水淡化与环境承载力
科技水平的提高,发展海水淡化技术,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了该国的环境承载力
案例2:
新加坡环境承载力
新加坡国土面积733.1平方千米(2021年),总人口570.36万(2019年),人口密度7932人/平方千米。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资源比较匮乏,主要工业原料、生活必需品需进口。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农业用地占国土总面积1%左右,产值占国民经济不到0.1%,绝大部分粮食、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通过进口利用外部资源,提高该国的环境承载力
(3)人均消费水平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总面积937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3.33亿,人口密度约36.3 人/平方公里,家庭年人均消费支出达到37903美元,是印度的9.5倍。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国土约298万平方千米,总人口13.9亿人,人口密度约466.44 人/平方公里,印度家庭年人均最终消费支出为3966美元。
思考:
如果印度与美国同等消费水平,该国还能容纳这么多人口吗?原因是什么?
各因素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因素 相关性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自然资源状况 正相关 自然资源越丰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资源越贫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社会经济和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能够利用的区外资源越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人均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记忆卡片
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决定
消耗
数量
决定
开发
数量
自然资源
资源环境承载力
最主要
的因素
木桶的“短板效应”
思考:
1.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问题?
资源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而资源的“短板”直接决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1)提高区域科技发展水平,可开发更多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居民消费水平合理,可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
(3)可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地区的资源,满足本区域发展的需要。
知识延伸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性
一个地区的现有资源总数具有不确定性,这是因为资源的数量和开发利用程度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资源的不断变化,实际上说的是它的开发程度和利用程度的不确定性。
环境人口容量特征
读“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回答(1)、(2)题。
(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2)表中“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A.警戒性 B.相对确定性
C.不确定性 D.临界性
B
B
三、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估计
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地球到底能养活多人呢?由于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计结果。
科学技术具有极大的潜力,可以帮助人类找到新的资源,解决种种难题,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值
乐观者
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在
100亿左右
中间者
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超过地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若进一步增长,势必引起严重的后果
悲观者
人口合理容量
02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每增长10亿人所需时间越来越短。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到底适合养活多少人呢?
一、人口合理容量
1、提出背景
2、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3、研究意义
(1)人口合理容量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数值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2)指导制定区域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4、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区域 具体措施
世界 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各国、各地区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难点拓展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联系
2、区别
项目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区别 内涵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参考角度 自然资源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体现意义 生存 发展
人口数量 大 小
实质 强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是一个警戒值,他强调的是生存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是一个合理值,它强调的是发展
思维导图
读人均消费水平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能大致说明人均消费水平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上海市人均消费水平高,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大,其原因是( )A.热量、水资源丰富 B.位置优越,耕地面积广C.矿产丰富,劳动力水平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
D
D
读江苏省江阴市各种资源可承载规模上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江阴市的环境人口容量最可能为A.600万人 B.200万人C.700万人 D.400万人
4.影响江阴市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A.水资源 B.能源 C.水环境 D.大气环境
5.为了提高江阴市的环境人口容量,下列措施效果最明显的是水环境A.改善城市水环境 B.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C.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D.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
B
C
A
某城市2020年人口总数为980万。根据现有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该市提出到203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1200万左右,使市民具有高归属感、高幸福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市提出的“1200万”被称为“临界点”,“1200万”是指( )A.人口承载力 B.资源环境承载力 C.人口合理容量 D.土地承载力
7.要使市民具有高归属感、高幸福感,应该( )A.大力开发自然资源,扩大生产规模 B.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C.鼓励生育,多子多孙,多福 D.鼓励移民,大量增加劳动力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