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02 19:50:30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C 3.B 4.D 5.A 6.D 7.B 8.B 9.A 10.A 11.B 12.B
13.C 14.B 15.C 16.A 17.D 18.D 19.D 20.A 21.C 22.A 23.A
24.C 25.B
26.(共14分)(1)3X+Y 2Z(2分)
(2)0.025mol/(L·min)(2分) (3)A极(2分)
(4)SO2-2e-+2H2O =+4H+(2分)
(5) 0.1 mol·L-1 (2分) 21.6 g(2分)
(6)NO2(g)+CO(g)=NO(g)+CO2(g) △H = -234 kJ/mol(2分)
27.(共18分)(1) 酸(1分) Fe2++2H2O Fe(OH)2+2H+(1分) 抑制(1分)
防止Fe2+被氧化(1分)
(2) Al2O3 (1分) Na2CO3 (1分) Na2SO4(1分)
(3) +H2O H2CO3+OH- (1分)
Al3++3H2O Al(OH)3+3H+ (1分)
3+Al3+=Al(OH)3↓+3CO2↑(1分)
(4) c()>c()>c(H+)>c(OH-) (2分)
c()+c(NH3·H2O)=2c() (2分)
c()+c(H+)=2c()+c(OH-) (2分)
c(H+)=c(NH3·H2O)+c(OH-)(2分)
28.(共9分)(1) 容量瓶(1分) 胶头滴管(1分)
(2)26.10(1分)
(3)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1分)
(4)0.1044(2分)
(5)ad(2分) (6)d(1分)
29.(共9分)(1) 40% (2分) 0.2mol/(L·min) (2分) (2)2:3(2分)
(3)或21.3(3分)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考试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Ag:108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50分)
1.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 B C D
锌锰干电池 燃气燃烧 电池充电 砷化镓太阳电池
A.A B.B C.C D.D
2.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2(g)+C(s)2CO(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容器中CO2、C和CO共存 B.CO2和CO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容器中CO2、C、CO的物质的量比为1:1:2
3.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1.0mol/L,经过20s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2mol/L,在这20s内它的反应速率为
A.0.04 B.0.04) C.0.08 D.0.04mol / L
4.如图为可逆反应。A(s)+D(g)E(g);△H<0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3时刻可能采取的措施是减小c(D)
B.t5时刻可能采取的措施是降温
C.t7时刻可能采取的措施是减小压强
D.t5~t6时间段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5.下列微粒对CH3COO-+H2O CH3COOH+OH-水解平衡有影响的是
A.H+ B.氯离子 C. D.Ba2+
6.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
A.Na2SO4 B.NaHSO4 C.K2C2O4 D.NH4Cl
7.下列各组物质依次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是
A.稀盐酸、、 B.酒精、、
C.、烧碱、 D.、、
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镀件油污 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
B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K2CO3与NH4Cl发生双水解生成氨气会降低氮肥肥效
C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A.A B.B C.C D.D
9.常温下,下列事实能说明HClO是弱电解质的是
A.1 mol L-1的HClO溶液中C(H+)=0.01mol/L B.NaClO、HClO都易溶于水
C.NaClO的电离方程式:NaClO=Na++ClO- D.HClO与Na2SO3溶液反应,可以得到Na2SO4
10.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有关微粒 ()物质的量变化如图。下列各粒子浓度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
B.当加入体积为时,溶液中:
C.当加入体积为时,溶液中:
D.图中的Ⅱ线,代表的变化
11.已知25℃时,物质的溶度积常数为Ksp(FeS)=6.3×10﹣18;Ksp(CuS)=1.3×10﹣36;Ksp(ZnS)=1.6×10﹣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CuS的溶解度大于ZnS的溶解度
B.除去工业废水Fe2+中的Cu2+,可选用FeS作沉淀剂
C.足量CuSO4溶解在0.1mol/L的H2S溶液中,Cu2+能达到的最大浓度为1.3×10﹣35mo1/L
D.在Zn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ZnCl2溶液,则使Ksp(ZnS)变小
12.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为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C.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
13.电池比能量高,可用于汽车、航天等领域。电池反应式为:2Li+O2=Li2O2,放电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Li在负极失去电子 B.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阳离子由正极移向负极 D.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14.用石墨电极完成如图电解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合理的是
A.a处试纸变蓝
B.b处变红
C.c处:Fe-2e-=Fe2+
D.d处:2H2O+2e-=H2↑+2OH-
15.北京冬奥会赛区内将使用氢燃料清洁能源车辆,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极a为电池的负极
B.电极b表面反应为:O2+4e-+2H2O=4OH-
C.电池工作过程中OH-向正极迁移
D.氢氧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高于火力发电,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16.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溶液中,电子由A经导线流向B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溶液中,C上有气泡逸出;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溶液中,A极质量减轻;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溶液中,移向D极被还原。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D>C B.A>C>D>B C.C>A>B>D D.B>D>C>A
17.锌-空气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核心是ORR反应和OER反应,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放电时总反应式为2Zn+O2+4OH- +2H2O=2Zn(O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
B.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11.2L
C.发生OER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D.在电池放电过程中,空气进入电池,发生ORR反应,释放OH-
18.如图为电解装置示意图。下列电解目的不能实现的是
选项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解目的
A a.碳棒,b.碳棒 饱和食盐水 制取Cl2、NaOH和H2
B a.铜,b.铁 CuSO4溶液 铁上镀铜
C a.粗铜,b.精铜 CuSO4溶液 电解精炼铜
D a.铁,b.碳棒 Na2SO4稀溶液 制取少量O2和H2
注:表中的粗铜含有锌、铁、镍、金、铂等杂质。A.A B.B C.C D.D
19.已知2Zn(s)+O2(g) = 2ZnO(s) ΔH=-701.0 kJ·mol-1
2Hg(l)+O2(g) = 2HgO(s) ΔH=-181.6 kJ·mol-1
则反应2Zn(s)+2HgO(s)=2ZnO(s)+2Hg(l)的ΔH为
A.+519.4 kJ·mol-1 B.-259.7 kJ·mol-1
C.+259.7 kJ·mol-1 D.-519.4 kJ·mol-1
20.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已知NaOH(aq) + HCl(aq) = NaCl(aq)+H2O(l) ΔH= -57.3kJ·mol-1,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硝酸完全中和,放出57.3kJ的热量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 -566.0kJ·mol-1
C.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 + O2(g) = 2H2O(l) ΔH= -285.8kJ·mol-1
21.已知: 。相关共价键的键能如下表:
共价键 Si-Cl H-Cl Si-Si H-H
键能/() 360 431 176 436
则1mol Si中Si-Si键的数目为
A. B. C. D.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B.ΔH<0、ΔS<0的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C.反应MgCO3(s)=MgO(s)+CO2(g)的ΔS<0
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23.实验室用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盐酸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用稀盐酸则反应速率较慢
C.增加的用量可显著加快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则减慢反应速率
24.和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已知:(a、b、c均大于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1molH﹣H键和1molI﹣I键所需能量大于断开2molH﹣I键所需能量
C.在该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g)和2mol(g),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kJ
D.断开1molH﹣I键所需能量为(c+b+a)kJ
25.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图的是
A.CO2(g)+H2(g) CO(g)+H2O(g) ΔH > 0
B.CO2(g)+2NH3(g) CO(NH2)2(s)+H2O(g) ΔH < 0
C.CH3CH2OH(g) CH2=CH2(g)+H2O(g) ΔH > 0
D.2C6H5CH2CH3(g)+O2(g) 2C6H5CH=CH2(g)+2H2O(g) ΔH < 0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32分)
26.(14分)I.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三种气态物质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可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 min,用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II.电化学技术是有效解决 CO、SO2、NOx 等大气污染的重要方法,某兴趣小组以SO2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取硫酸,装置如下 :
(3)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向_______(填“A极”或“B极” )移动。
(4)请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
(5)用该原电池做电源,石墨做电极电解2L AgNO3和KNO3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两极均产生2.24 L(标准状况)气体,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则电解后溶液中H+的浓度为_______,析出银的质量_______g。
(6)如图是 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 1 mol CO2(g)和 1 mol NO(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7.(18分)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FeCl2溶液呈_______性(填“酸”“中”或“碱”),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实验室在配制FeCl2溶液时,常将FeCl2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以_______其水解(填“促进”或“抑制”),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再加入铁粉,其目的是_______。
(2)把AlCl3、NaHCO3、Na2SO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泡沫灭火器内装有NaHCO3饱和溶液,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灭火器内另一容器中装有Al2(SO4)3溶液,该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当意外失火时,使泡沫灭火器倒过来摇动即可使药液混合,喷出大量的白色泡沫,阻止火势蔓延,其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写出(NH4)2SO4溶液中各粒子浓度关系。
①大小关系(离子):_______。
②物料守恒:_______。
③电荷守恒:_______。
④质子守恒:_______。
三、实验题(共9分)
28.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标难溶液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标准溶液。配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所用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
(3)滴定过程中边滴加边摇动锥形瓶,直到加入半滴溶液后,___________,表明已经到达滴定终点。
(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盐酸的体积 标准溶液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依据表中数据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5)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结束后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有气泡
b、锥形瓶水洗后末干燥
c、碱式滴定管水洗后末用标准溶液润洗
d、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6)有一支的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刻度处,现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得到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不能确定 b、 c、 d、大于
四、计算题(共9分)
29.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10min后,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时n(N2)=3mol,n(H2)=1mol,n(NH3)=4mol,求:
(1)N2的转化率和这段时间内NH3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是:____、____;
(2)平衡时压强与开始时压强的比值_______;
(3)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