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将进酒》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3 07:3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杯酒显真情,诗文见真心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将进酒》中蕴含的复杂的情感,进而分析李白形象;
2.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了解诗酒文化中不同类型的饮酒诗,并进而领略饮酒类诗歌的独特韵味;
3.学生通过举一反三,感受中国诗酒文化,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将进酒》中蕴含的复杂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了解酒文化中不同类型的饮酒诗,并进而领略饮酒类诗歌的独特韵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酒趣
千百年来,诗和酒密不可分,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酒文化。“酒”在中国人看来,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人际交流和促进情感交流、抒发情感的有效载体。今天,让我们来吟诵记忆中还散发酒香的饮酒诗句,透过诗句品味诗人的真情。
诵读知酒意
“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写出了著名的《将进酒》。请大家齐读《将进酒》,重新感受其中的酒意。
学生边读边想象下当时的场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分析赏酒味
3.我们来总结下李白为什么要喝酒和劝酒?
明确:悲: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间流逝)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短暂)
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及时行乐)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友人相聚)
愁: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蔑视富贵生活)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被排挤,被冷落)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怀才不遇)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什么情感,从中可以看出李白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表达了诗人极度自信,但因为被人排挤而怀才不遇的愁闷之情。
李白是个充满自信、热情豪放同时苦闷愤激的失意之人。
5.李白因为与友人喝酒,酒后吐心声才成就千古名篇,还有没有其他生活场合中的饮酒诗呢?老师选了三首大家比较熟悉的诗,看看是否和《将进酒》的感受一样。
(四)比较品酒香
问元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小组合作,自由朗读上面诗歌,完成下列表格。
劝酒诗 现场画面 饮酒缘由 人物形象 思想情感
《将进酒》 李白、岑勋、元丹丘一起饮酒,酒过三巡,李白越发尽兴,劝两位友人继续喝,场面热闹,李白酒后吐露真言,心情愁闷但不失积极。 赐金放还 李白是一位充满自信、热情豪放、苦闷愤激的失意之人 表达了诗人人生失意、怀才不遇的愁闷之情
《问刘十九》 风雪飘飞的傍晚,诗人酿了新酒,一个人坐在火炉旁,想起了朋友。 思念友人 白居易是一位有着浪漫情怀,能发现生活中诗意之美的隐居之士 表达了诗人思念友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之情
《送元二使安西》 早晨下了一场春雨,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诗人在送别友人,劝友人再尽一杯,两人依依不舍。 送别友人 王维是一位关心友人,与友人难舍别离的挚友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和劝勉之情
《游山西村》 大家围成圆桌,一起喝着腊月酿的醇厚的酒,品尝农家的菜肴。到处欢声笑语,悠闲又自在。 做客农家 陆游是一位融入农家,悠闲、惬意、充满喜悦的客人 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7.你比较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假设:《将进酒》是最豪迈的饮酒诗
《问刘十九》是最温情的饮酒诗
《送元二使安西》是最难以推脱的饮酒诗
《游山西村》是最接地气的饮酒诗
8.台湾诗人洛夫说过:“把唐诗拿出来压榨,会榨出半斤酒来。”通过四首饮酒诗的比较,我们好像沉醉于酒香中了。我们一起来总结分析如何领悟中国古人饮酒诗蕴含的情感。
明确:诗意画面——分析缘由——人物形象——深层情感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布置
“诗酒文化”中饮酒的诗歌还有很多,比如一个人喝酒的或写“酒”的诗,请大家找找并按照上述比较的方法分析同题材的两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