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培优-课时训练】第7章《力》专题2 关于力的实验探究-人教版物理八下(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培优-课时训练】第7章《力》专题2 关于力的实验探究-人教版物理八下(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02 16:47:01

文档简介

参芳答案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第1课时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知识要点全练:1.A2.A3.A4.A5.鱼荷6.A7.B
8.A9.运动形状10.形状静止运动方向运动状态
专题二关于力的实验探究
规律方法全练:1.A2.C3.C4.B5.A6.河水船桨
1.(1)大小(2)不能力的作用点,大小都不同(3)甲,乙
7,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8.高速气体运动状态静止
2.(1)0.5(2)弹簧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有一定的伸长
9.速度大小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方向可能有
量(3)12.53.(1)竖直(2)竖直向下(3)0.18(4)小虹
10.(1)①①
力使物体发生形变〔2)②③力使物体的运动状
4.(1)托盘天平弹簧测力计(2)9.8(3)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
态发生改变
探究创新全练:1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在瓶身垫毛巾
物体的质量成正比(4)①武汉与上海②赤道与北极③g值
随地理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第2课时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知识要点全练:1.C2.A3.AB作用点作用效果
第七章复习与提升
一,本章高顿考点梳理
考点1:1.物体对物体(1)大小方向不同物体2.N1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政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快
慢4.大小,方向和作用点5.作用点方向
考点2:1.(1)恢复(2)不能(3)弹性形变①两物体相互接触
6.C7.B8.C9.运动状态相互10.=
不能力的相互
②发生弹性形变2.(3)正
作用是同时发生的
考点3:1.吸引地球2.正比mg3.竖直向下竖直水平
规律方法全练:1.B2.C3.D4.B5.C6.B7.方向A
4.儿何中心5.(1)下落
作用点8.等于弹簧
二、本章高频考点集训
探究创新全练:9.(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作用点
考点1:1.D2.B3.B4.C5.D6.C7.运动状态球拍
(3)方向(4)甲丁(5)A
8.形状运动状态9.(1)(c)〔e)(2)作用点(3)当力的方
第2节弹力
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知识要点全练:1.B2.A3.B4.弹性弹向上运动员
考点2:10.2.251.211.5512.2113.052.2乙
5.b弹性形变力的大小6.B7.D8.A9.B10.是
甲14.(1)3.001.6(2)均匀成正比(3)3.502:1
0~50.22.611.(1)弹簧测力计(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
GH
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乙(4)22
点3:15.B16.cmN1,9
18.(1)正(2)用天
规律方法全练:1.C2.B3.B4.B5.C6.B7.0-52.2
平测量木块质量时存在误差19.儿何中心(1)用细棉线系住小
偏大8.16
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过悬挂点沿绳子的
探究创新全练:9.(1)168(2)30
方向在薄木板上用笔和刻度尺画一条直线;更换其他小孔,重复上
第3节重力
述操作一次(2)两条直线的交点〔3)②
知识要点全练:1.D2.D3.B4.A5.C6.重地球
第七章自我测评
7,18068.60kg360kg9.(1)弹簧测力计静止(2)1.5
-.1.B2.A3.A4.C5.C6.B7.C8.C9.C10.B
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10.C11.C
12.竖直向下左13.低
11.D12.BC
规律方法全练:1.B2.D3.A4.A5.A6.重力运动状
二.13.重地球竖直向下14.弹重受15.=16.右
态7.B同一纬度,同一海拔高度8.(1)天平(2)重力的方
空气运动状态17.中间高18.3240
向是竖直向下的(3)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400(4)B
三,19.
不在20.
9.(1)
(2)0.49
四.21.(1)2(2)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或正比(3)B
探究创新全练:10.(1)不变
(2)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
〔4)不能22.(1)刻度尺(2)①4.5②1.8③1.2④小明
方向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每次的拉力的比值为一常数(或拉力扩大儿
专题一
力的示意图(弹力、重力)
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扩大儿倍)
五.23.解:(1)m物=25m1=25×300kg=7500kg,G=物g=
7500kg×10N/kg=7.5×10N,G=G车十G物=5.0×10N十
7.5×10N=1.25×10N。(2)汽车与货物的总质量为ma
2-1.25×10N-1.25×10kg-12.5t,所以应卸下的货物质
g
10 N/kg
量△m=ma-m=12.51-10t=2.51=2500kg,n=△m=
2500kg≈8.3,因此应卸下9箱货物
300kg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要点全练:1.A2.(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初速度相同
(2)小(3)做匀速直线运动(4)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科学推理
·157·第七章力
专题二关于力的实验探究
类型1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探究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
1.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
计下并让它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测力
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
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
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
力,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探究。如
(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
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
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
(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该钩码的质量

kg。(g取10N/kg)
(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
码以外的其他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
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来寻找规律。”
(1)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
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
效果与力的
有关。
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
(2)通过比较乙、丙两图,
(填“能”或
律”。你认为
同学的观点是正
“不能”)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
确的。
关系,判断的理由是
4.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
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表:
(3)若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
实测物体质量
重力
比值
比值g的平均值
系,应选择
(填序号)两图。
物体
m/kg
G/N
g/(N·kg1)
g/(N·kg1)
类型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探究
物体A
0.1
0.99
9.9
2.在研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
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L。=10cm,然
物体B
0.2
1.96
9.8
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
物体C
0.3
2.91
9.7
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L

作出的F-△L图象如图所示。
(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g的平均值。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地点
g值大小地理纬度
地点
g值大小地理纬度
0
012343.m
赤道
9.780
广州
9.788
2306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
武汉
9.794
30°33
上海
9.794
3112
弹簧的伸长量增加
cm
北京
9.801
3956
纽约
9.803
40°411
(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莫斯科
9.816
5545
北极
9.832
90°
(3)当弹簧受到4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长
(4)经查阅资料发现,g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度为
cm
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仍有差异。上表为各
类型3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探究
个不同城市的g值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
3.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
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验中: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
(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
②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
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
③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
方向调零。
0
物理·八年级·下册·RJ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