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2 17:1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英国
美国
法国
俄国
日本
资产阶级革命
自下而上暴力手段
资产阶级改革
自上而下和平方式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学目标
1.掌握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内容;
2.识记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影响;
3.体会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14世纪
16世纪
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形成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莫斯科公国建立
建立统一的俄国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
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彼得一世在位期间达到鼎盛,进入帝国
1.俄国的发展历程
彼得一世改革:
1.改革背景(原因)
彼得一世改革:
⑴17世纪,俄国沙皇专制→农奴制→封闭落后。
⑵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
⑶彼得一世发出号召,决颁布法令,推行改革。(18世纪初)
改革目的
改革方法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向西方学习。
改革时间:
18世纪初
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彼得·米哈依洛夫”装扮成一个下士随团考察。出访中,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造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国参观了海军造船厂,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①政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军事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③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教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⑤社会习俗
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积极方面: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影响(评价)
消极方面: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性质:专制王朝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积极:
①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新首都:圣彼得堡)
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封建性质的改革
4.意义
5.性质
1700年-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发放的“胡须税”牌,留胡须者必须交纳高额税金。税牌上文字为“税金已付”。
由于彼得一世进行欧化改革,为适应欧化改革的需要,利于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西化,彼得大帝强制推行西方文明生活方式,以适应其把俄国建设成西方强国的愿望。
“他用野蛮制服了俄罗斯的野蛮”
俄国1861年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农奴制怎么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市场
原料
自由劳动力
资金
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要素
农奴受压榨,购买力低下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大批农奴束缚在土地上
工场主雇佣国家农奴,要缴纳代役租
农奴制下俄国社会情况
根本原因(经济):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原因)
废除农奴制:
经济上——
政治上——
对 外——
1、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原因)
根本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使社会矛盾尖锐化;
废除农奴制:
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奴。”
农民暴动,推翻专制统治
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
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性质
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避免革命的发生。
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2、开始
4、目的
废除农奴制:
改革内容 意义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促进农业的发展;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金。
俄国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
可以获得到一块份地,但必
须以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解放农奴
赎买份地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是对农奴的一次大掠夺。
5、实质
废除农奴制:
材料一: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材料二: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迈开了“近代化的沉重步伐”,它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直接影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根据两则材料,分析1861年改革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废除农奴制:
废除农奴制意义: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名称 背景 内容 结果和影响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政治上;
军事上;
经济上;
文教上;
社会习俗上
废除农奴制(农奴解放、赎买份地)
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封建性质的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相同点:
1、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2、影响: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①背景不同:
②改革内容不同:
③影响不同:
④改革的性质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为了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涉及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习俗诸多方面,丝毫未触动农奴制度;
1861年改革内容单一,废除农奴制度。
前者巩固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扩张侵略道路;
后者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
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比较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有哪些异同?
不同点:
俄国改革对中国建设的启示:
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改革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改革
背景
目的
内容
结果
影响
根本原因
目的
措施
影响
封闭落后、农奴制盛行、工商业发展缓慢
富国强兵
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文教上;社会习俗上
国力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局限性……)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摆脱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新全球史》中写道:“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农奴制改革阻碍俄国发展 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2.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来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 )
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
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
B
D
3.沙皇彼得一世推行向西方学习的改革,其中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  )
①派遣留学生 
②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③开办学校 
④创办报纸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有学者在评论俄国1861年改革的结果时认为:农民占有的份地少、支付的赎金高,也在于政府试图让农民外出打工以维持生计,还可以为雇主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这种观点主要说明俄国1861年改革(  )
A.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
B.加强了自由贸易
C.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