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泰安市新泰市放城镇上庄联办小学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青岛市泰安市新泰市放城镇上庄联办小学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02 17:30:2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青岛市泰安市新泰市放城镇上庄联办小学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19分,每空1分)
1.(2022三上·青岛期中)植物种子的传播可以通过    、   、   等传播。
【答案】水力;风力;动物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撒播方式有:利用水流传播,椰子、莲蓬等;弹射传播,喷瓜、凤仙花、豆类等;风力传播,蒲公英等;动物传播,苍耳、野果等。
2.(2022三上·青岛期中)胡萝卜的根属于
   。
【答案】变态根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胡萝卜是一种变态根,是由于功能改变引起形态和结构都发生变化的根,胡萝卜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素有“小人参”的美誉。
3.(2022三上·青岛期中)用一簇有茎、叶的植物插入蓝色墨水中,过一
段时间后发现茎中的导管变    了,说明茎有
   的作用。
【答案】蓝;运输水分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导管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输送到植物体内的各个部分,提供植物体各个部分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矿物质。用一簇有茎、叶的植物插入蓝色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茎中的导管变蓝了,说明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4.(2022三上·青岛期中)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   。
【答案】保持水平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5.(2022三上·青岛期中)地球上水的形态有    、   、   。
【答案】气态;液态;固态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
6.(2022三上·青岛期中)影子产生的条件是   、   和   。
【答案】光源;遮挡物;光屏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的产生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产生影子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光屏。
7.(2022三上·青岛期中)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方法有    、   、   。
【答案】加热;搅拌;颗粒大小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通过加快溶解的方法可知,影响物质溶解快慢因素有温度、是否搅拌、颗粒大小,水的温度越高、搅拌、颗粒物越小物质溶解越快。所以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研碎。
8.(2022三上·青岛期中)古代人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叫做
   。
【答案】日晷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日晷
【解析】【分析】古人很早就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日晷就是根据这种规律制作的测时仪器。
9.(2022三上·青岛期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
   。
【答案】对比实验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它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所以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10.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   。
【答案】不同;强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解答】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物质的溶解性的比较。
二、判断题(8分,每题1分)
11.(2022三上·青岛期中)有了阳光植物就能自己制造食物。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能够借助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氧气,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2.仙人掌身上的刺就是它的叶子。(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原始的仙人掌类植物是有叶的。它们原来分布在不太干旱的地区,外形和普通的植物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由于沧海桑田的变化,原来湿润的地区变得越来越干旱,为了适应环境以求生存,外形发生了变化,如今仙人掌身上的刺就是它的叶子。
13.(2022三上·青岛期中)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是真正空着,而是充满着空气。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能够占据空间,具有流动性等,我们周围的空间充斥着空气,并不是真正空着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4.(2022三上·青岛期中)《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往瓶里放了石子后,喝到了水。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石头是固体,固体占据一定的空间,《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往瓶里放了石子后,喝到了水,这是利用了石头占据空间的性质,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5.(2022三上·青岛期中)橡皮泥改变形状后,质量也会发生变化。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里所含物质的多少,仅仅是形状改变不影响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不变。根据对质量的认识,橡皮泥改变形状后,仅仅是形状改变不影响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质量不变。
16.(2022三上·青岛期中)向一杯水中不断的加食盐,食盐不能被一直溶解。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常温下,50毫升水,能溶解的食盐大约是18克,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当食盐在水中达到饱和时,便不再溶解。
17.(2022三上·青岛期中)每一朵花都包含花萼、花冠、雄蕊、雄蕊四部分。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花根据结构的不同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冠、雄蕊、雄蕊四部分,不完全花是指缺少花萼、花冠、雄蕊、雄蕊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8.(2022三上·青岛期中)酒精灯的火焰很小,可以用嘴吹灭。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工具,酒精易燃易挥发,使用时要格外注意。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两次,严禁用嘴吹灭酒精灯,以免造成火焰内流在灯体内燃烧造成事故。
三、选择题(7分,每题分1)
19.(2022三上·青岛期中)日晷晷针的方向,朝向(  )
A.正东 B.正西 C.正北 D.正南
【答案】C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日晷是是根据晷针影子判断处于一天中的哪个时辰。日晷多是赤道日晷,晷盘与赤道面平行,晷针与地轴平行,朝向正北方向。故C正确,ABD选项错误。
20.(2022三上·青岛期中)用手压充满空气的塑料袋这个实验说明气体没有固定的(  )
A.形状 B.体积 C.流动性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常见的气体,用手压充满空气的塑料袋,发现塑料袋变扁了,这个实验说明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
21.(2022三上·青岛期中)解剖桃花时,不要损伤到被解剖的部位,要按照(  )
A.由内到外 B.由外到内 C.由上到下
【答案】B
【知识点】解剖花
【解析】【分析】解剖桃花时要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依次解剖。解剖桃花的方法:要用镊子夹住被撕部分的基部;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依次撕下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把撕下的各部分分类摆放整齐。
22.(2022三上·青岛期中)下列植物的根属于须根的是(  )
A.白菜 B.菠菜 C.萝卜 D.小麦
【答案】C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主要功能为固持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矿物质,将水与矿物质输导到茎,以及储藏养分。按照根的形状我们可以把植物的根分为直根、须根,按照位置可以分为主根、侧根,植物根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吸收养分。萝卜根属于须根。
23.(2022三上·青岛期中)在过滤时,漏斗中的液体的液面跟滤纸的边缘相比(  )
A.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B.液面等于滤纸的边缘
C.液面底于滤纸的边缘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其中的“两低”就是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滤液从滤纸和漏斗的缝隙漏下,影响过滤效果。
24.(2022三上·青岛期中)把一杯50毫升的浓盐水放在阳台上暴晒,一周后观察发现(  )
A.杯中的水减少了,除此之外无其他现象发生
B.杯中的水减少了,同时杯底出现了一些白色的食盐颗粒
C.杯中的水没有变化
【答案】B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够通过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来。把一杯50毫升的浓盐水放在阳台上暴晒,一周后观察发现随着水分的蒸发,杯中的水减少了,同时杯底出现了一些白色的食盐颗粒。
25.(2022三上·青岛期中)下列各种做法能改变蔗糖在水中溶解的多少的是(  )
A.增加蔗糖 B.增加水 C.搅拌
【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溶解蔗糖的数量是一定的,到了一定的浓度,再放入蔗糖也是不能溶解的,搅拌只是加快溶解的过程。只有增加水,改变溶剂的容量后能增加蔗糖溶解的数量。
四、观察与实验(12分,每空2分)
26.(2022三上·青岛期中)分离沙子和食盐的方法步骤:   、   、   。
【答案】溶解;过滤;分离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我们先用水用溶解的方法分离沙子和食盐,然后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和食盐的水,滤纸上留下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然后在利用蒸发的方式,把食盐和水分离。分离沙子和食盐的方法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7.(2022三上·青岛期中)铁屑和木屑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用
   进行分离。
【答案】磁铁吸引的方法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磁铁有吸铁的性质,铁屑可以被磁铁吸引,木屑不能被磁铁吸引。铁屑和木屑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用磁铁吸引的方法进行分离。
28.(2022三上·青岛期中)黄豆和沙子混合在一起,可以用
   的方法分离。
【答案】筛子筛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黄豆和沙子都不溶于水,黄豆颗粒大,沙子颗粒小。黄豆和沙子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用筛子筛,沙子漏下去,黄豆留在筛子上面,进行分离。
29.(2022三上·青岛期中)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用酒精灯的
   加热。
【答案】外焰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其中外焰部分温度最高,加热时应该用外焰加热。
五、拓展应用(4分)
30.(2022三上·青岛期中)叶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
【答案】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植物的温度,可以促使根不断地吸水。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调节植物的温度,植物的叶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以蒸气的形式从植物表面散发出去,蒸发吸热从而达到降温作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青岛市泰安市新泰市放城镇上庄联办小学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19分,每空1分)
1.(2022三上·青岛期中)植物种子的传播可以通过    、   、   等传播。
2.(2022三上·青岛期中)胡萝卜的根属于
   。
3.(2022三上·青岛期中)用一簇有茎、叶的植物插入蓝色墨水中,过一
段时间后发现茎中的导管变    了,说明茎有
   的作用。
4.(2022三上·青岛期中)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   。
5.(2022三上·青岛期中)地球上水的形态有    、   、   。
6.(2022三上·青岛期中)影子产生的条件是   、   和   。
7.(2022三上·青岛期中)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方法有    、   、   。
8.(2022三上·青岛期中)古代人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叫做
   。
9.(2022三上·青岛期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
   。
10.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   。
二、判断题(8分,每题1分)
11.(2022三上·青岛期中)有了阳光植物就能自己制造食物。
12.仙人掌身上的刺就是它的叶子。(  )
13.(2022三上·青岛期中)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是真正空着,而是充满着空气。
14.(2022三上·青岛期中)《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往瓶里放了石子后,喝到了水。
15.(2022三上·青岛期中)橡皮泥改变形状后,质量也会发生变化。
16.(2022三上·青岛期中)向一杯水中不断的加食盐,食盐不能被一直溶解。
17.(2022三上·青岛期中)每一朵花都包含花萼、花冠、雄蕊、雄蕊四部分。
18.(2022三上·青岛期中)酒精灯的火焰很小,可以用嘴吹灭。
三、选择题(7分,每题分1)
19.(2022三上·青岛期中)日晷晷针的方向,朝向(  )
A.正东 B.正西 C.正北 D.正南
20.(2022三上·青岛期中)用手压充满空气的塑料袋这个实验说明气体没有固定的(  )
A.形状 B.体积 C.流动性
21.(2022三上·青岛期中)解剖桃花时,不要损伤到被解剖的部位,要按照(  )
A.由内到外 B.由外到内 C.由上到下
22.(2022三上·青岛期中)下列植物的根属于须根的是(  )
A.白菜 B.菠菜 C.萝卜 D.小麦
23.(2022三上·青岛期中)在过滤时,漏斗中的液体的液面跟滤纸的边缘相比(  )
A.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B.液面等于滤纸的边缘
C.液面底于滤纸的边缘
24.(2022三上·青岛期中)把一杯50毫升的浓盐水放在阳台上暴晒,一周后观察发现(  )
A.杯中的水减少了,除此之外无其他现象发生
B.杯中的水减少了,同时杯底出现了一些白色的食盐颗粒
C.杯中的水没有变化
25.(2022三上·青岛期中)下列各种做法能改变蔗糖在水中溶解的多少的是(  )
A.增加蔗糖 B.增加水 C.搅拌
四、观察与实验(12分,每空2分)
26.(2022三上·青岛期中)分离沙子和食盐的方法步骤:   、   、   。
27.(2022三上·青岛期中)铁屑和木屑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用
   进行分离。
28.(2022三上·青岛期中)黄豆和沙子混合在一起,可以用
   的方法分离。
29.(2022三上·青岛期中)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用酒精灯的
   加热。
五、拓展应用(4分)
30.(2022三上·青岛期中)叶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水力;风力;动物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撒播方式有:利用水流传播,椰子、莲蓬等;弹射传播,喷瓜、凤仙花、豆类等;风力传播,蒲公英等;动物传播,苍耳、野果等。
2.【答案】变态根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胡萝卜是一种变态根,是由于功能改变引起形态和结构都发生变化的根,胡萝卜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素有“小人参”的美誉。
3.【答案】蓝;运输水分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导管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输送到植物体内的各个部分,提供植物体各个部分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矿物质。用一簇有茎、叶的植物插入蓝色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茎中的导管变蓝了,说明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4.【答案】保持水平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5.【答案】气态;液态;固态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
6.【答案】光源;遮挡物;光屏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的产生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产生影子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光屏。
7.【答案】加热;搅拌;颗粒大小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通过加快溶解的方法可知,影响物质溶解快慢因素有温度、是否搅拌、颗粒大小,水的温度越高、搅拌、颗粒物越小物质溶解越快。所以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研碎。
8.【答案】日晷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日晷
【解析】【分析】古人很早就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日晷就是根据这种规律制作的测时仪器。
9.【答案】对比实验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它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所以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10.【答案】不同;强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解答】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物质的溶解性的比较。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能够借助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氧气,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原始的仙人掌类植物是有叶的。它们原来分布在不太干旱的地区,外形和普通的植物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由于沧海桑田的变化,原来湿润的地区变得越来越干旱,为了适应环境以求生存,外形发生了变化,如今仙人掌身上的刺就是它的叶子。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能够占据空间,具有流动性等,我们周围的空间充斥着空气,并不是真正空着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石头是固体,固体占据一定的空间,《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往瓶里放了石子后,喝到了水,这是利用了石头占据空间的性质,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里所含物质的多少,仅仅是形状改变不影响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不变。根据对质量的认识,橡皮泥改变形状后,仅仅是形状改变不影响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质量不变。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常温下,50毫升水,能溶解的食盐大约是18克,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当食盐在水中达到饱和时,便不再溶解。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花根据结构的不同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冠、雄蕊、雄蕊四部分,不完全花是指缺少花萼、花冠、雄蕊、雄蕊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工具,酒精易燃易挥发,使用时要格外注意。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两次,严禁用嘴吹灭酒精灯,以免造成火焰内流在灯体内燃烧造成事故。
19.【答案】C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日晷是是根据晷针影子判断处于一天中的哪个时辰。日晷多是赤道日晷,晷盘与赤道面平行,晷针与地轴平行,朝向正北方向。故C正确,ABD选项错误。
20.【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常见的气体,用手压充满空气的塑料袋,发现塑料袋变扁了,这个实验说明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
21.【答案】B
【知识点】解剖花
【解析】【分析】解剖桃花时要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依次解剖。解剖桃花的方法:要用镊子夹住被撕部分的基部;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依次撕下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把撕下的各部分分类摆放整齐。
22.【答案】C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主要功能为固持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矿物质,将水与矿物质输导到茎,以及储藏养分。按照根的形状我们可以把植物的根分为直根、须根,按照位置可以分为主根、侧根,植物根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吸收养分。萝卜根属于须根。
23.【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其中的“两低”就是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滤液从滤纸和漏斗的缝隙漏下,影响过滤效果。
24.【答案】B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够通过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来。把一杯50毫升的浓盐水放在阳台上暴晒,一周后观察发现随着水分的蒸发,杯中的水减少了,同时杯底出现了一些白色的食盐颗粒。
25.【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溶解蔗糖的数量是一定的,到了一定的浓度,再放入蔗糖也是不能溶解的,搅拌只是加快溶解的过程。只有增加水,改变溶剂的容量后能增加蔗糖溶解的数量。
26.【答案】溶解;过滤;分离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我们先用水用溶解的方法分离沙子和食盐,然后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和食盐的水,滤纸上留下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然后在利用蒸发的方式,把食盐和水分离。分离沙子和食盐的方法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7.【答案】磁铁吸引的方法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磁铁有吸铁的性质,铁屑可以被磁铁吸引,木屑不能被磁铁吸引。铁屑和木屑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用磁铁吸引的方法进行分离。
28.【答案】筛子筛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黄豆和沙子都不溶于水,黄豆颗粒大,沙子颗粒小。黄豆和沙子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用筛子筛,沙子漏下去,黄豆留在筛子上面,进行分离。
29.【答案】外焰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其中外焰部分温度最高,加热时应该用外焰加热。
30.【答案】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植物的温度,可以促使根不断地吸水。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调节植物的温度,植物的叶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以蒸气的形式从植物表面散发出去,蒸发吸热从而达到降温作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