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对应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 )
A.Fe2O3 B.Fe3O4 C.Al2O3 D.SiO2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铁 B.硅 C.氧 D.钙
3.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运用了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
C.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为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在其表面刷漆
4.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下列试剂可以选用的是( )
A.ZnSO4溶液 B.稀盐酸 C.AgNO3溶液 D.CuSO4溶液
5.把金属x放入CuCl2溶液中,其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放入ZnCl2溶液中无变化。则X、Cu、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正确的是
A.Zn、Cu、X B.Cu、X、Z C.Zn、X、Cu D.X、Zn、Cu
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7.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镁 B.铜 C.锌 D.铁
8.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经历了从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再到铝合金大量使用的过程.这一事实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金属的活动性
C.金属的导电性、延展性 D.金属的导电性
9.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A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镁、铝、铁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C CO、木炭、酒精、甲烷都可以燃烧 可燃物一定要含有碳元素
D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液体的大
A.A B.B C.C D.D
10.将适量的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滤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有铜和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11.向CuCl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
A.Cu2+ B.Fe2+ C.Cu2+ 、Fe2+ D.Fe3+
12.将一定量锌和金属R的混合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反应结束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R>Zn>Cu
B.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金属R的盐,可能有CuCl2
C.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Zn和R
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Zn
二、填空题
1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 ;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 。
14.(1) 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以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写出一种由1、7、8、16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7号元素的化合价: 。
(3) 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Y为+2价,X为+5价,Z为-2价。X、Z两元素组成的原子团为-3价,且有5个原子。则用字母X、Y和Z的组合书写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5.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优点是:既 ,又能 .但废弃电池不能乱扔乱放,因为 和 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废弃电池的处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请你对内江市政府提出一个处理方案: .
16.2021年初,我国成功研制出首个3.35米直径的铝锂合金运载火箭大型贮箱工程样机,有望显著提升火箭运力。铝锂合金的密度比钢铁要 ,其硬度比纯铝的要 ,
17.把11.2克Fe粉加入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测得反应后溶液中Cl-的质量为7.1克,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溶液质量比反应前 (“增大” “减小”或“相等”);原混合溶液中溶质H2SO4的质量为 g
三、实验探究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1)【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 ; 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甲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猜想一正确
乙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 (填“快”或“慢”)
丙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①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②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③金属与 是否反应。
19.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实验中通入N2的目的是 。
②写出Ⅱ中H2还原FeCl2,置换出铁的化学方程式 。
20.现有银、铁、铜三种金属,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
I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Ⅱ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
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实验观察:实验1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 。
(2)实验分析:上述实验述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上述实验可知,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实验反思:小组同学认为将银片和铁片分别放入 溶液中,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
四、计算题
21.取50.00g某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再向溶液中逐滴滴入18.25%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假设反应后CO2完全逸出)与所加的盐酸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计算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2)求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及其质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铝;钙;汞;铁
14.【答案】Al(NO3)3;;Y3(XZ4)2
15.【答案】减少大气污染;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固体废弃物;重金属离子;回收废旧电池(提出的方案合理就行)
16.【答案】小;大(或硬)
17.【答案】+2价;增大;9.8g
18.【答案】(1)Fe>R>Cu;R丝表面析出一层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快;3Fe + 2O2 Fe3O4
(2)化合物(盐)溶液
19.【答案】(1)
(2)防止生成的纳米级铁粉被氧化;H2+ FeCl2 Fe +2HCl
20.【答案】(1)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Fe+ H2SO4=FeSO4+H2↑
(2)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或将银片放入硫酸铜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或无现象);Fe>Cu>Ag
(3)硫酸铜(合理即可)
21.【答案】(1)解:设跟 HCl反应的NaoH质量为 . 盐酸的质量:12.5×18.25%=2.28125g
HCl + NaOH=NaCl+H2O
36.5 40
2.28125g x
设:NaoH溶液中通入CO2 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y
Na2CO3+ 2HCl= 2NaCl+H2O+ CO2↑
106 73
y (50-12.5)×18.25%
(2)解:设生产线Na2 CO3的NaOH的质量为Z
2NaOH~ Na2CO3
80 106
x 9.9375
①NaOH质量=7.5+2.5=10g
① NaOH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液质量为9.9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