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3 09:2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导学案,了解新闻评论的基本常识
2.通过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掌握其论证方法、论证思路。
3.通过分析文章,品读文中的重要语句。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论证方法以及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分析文中的重要语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工作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以及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篇文章,感受一下时代对工匠精神的呼唤。
(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评论的基本常识
2.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掌握其论证方法、论证思路。
3.品读文中的重要语句。
第一个小循环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一
阅读教材书P51——P52页中内容(2分钟)通过阅读阅读,看同学们能找到哪些知识点,你认为哪些是重点、难点、困惑点?
四、出示自学指导一(2分钟)
自主阅读学习资料圈点勾画新闻评论的含义、特点等重点部分。
1.新闻评论是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评论性文章,属_____文范畴。
2.新闻评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一
1.阐述观点 发表议论 表明立场 议论
2.思想性 实效性 政治性 公众性
第二个小循环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二
阅读课文(3分钟)梳理文章内容,通过阅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四、出示自学指导二(6分钟)
1.概括段意。
2.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本文属议论文的范畴,那么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4.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出发)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二.
1.第一段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第二段工匠精神对企业、国家的作用 第三段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四段工匠精神的内涵 第五段工匠精神为成功铺路工匠精神
2.炉火纯青的技术 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 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观念。
3.主要观点: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企业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它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
4.这篇新闻评论围绕“工匠精神”展开,首先点出时代需要工匠精神,然后引用《说文解字》中的内容,点出什么是工匠精神。接着,层层深人,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阐明该怎样,不该怎样。最后联系实际,回扣中心,升华主旨。主要通过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企业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采用由浅人深、逐层剖析的方式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正反面论证相结合,观点鲜明逻辑合理、思辨性强。
第三个小循环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三
阅读课文(2分钟)品味语言,通过阅读课文,看同学们能找到哪些知识点,你认为哪些是重点、难点、困惑点?
四、出示自学指导三(3分钟)
小组交流讨论
1.“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读这句话。
2.“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请结合全文,品读这句话的内涵。
3.归纳本文主旨。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三:
1.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
2.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
它的内涵是:虽然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但是我们都应该追求并实践工匠精神。
3.《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篇新闻评论结合时代特点深人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点明其当代价值,深化了我们对劳动的认识,激发了我们尊重劳动、追求卓越的情感。
六、课堂总结,构建思维导图。
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6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思考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由3 000个零部件组合而成。结构精巧,工艺复杂,铸造精致,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嵌铸、镶嵌以及多种多样的机械连接工艺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它凝聚着两千多年前金属制造工艺方面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和世界冶金史与金属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世界“青铜之冠”。
材料二:3 000多家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380多亿支,占世界总供应量的80%……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的缺失和核心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现实。为此中国企业每年需支付2亿元外汇,制造商生产一支圆珠笔的利润还不足1分钱。
问:铜车马让世人惊艳赞叹,圆珠笔却让国人唏嘘遗憾,两相对比,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示例)铜车马的辉煌,来自原料的精挑细选、工艺的精巧极致和工匠的精心雕琢。可以说,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锻造出了“青铜之冠”的铜车马。(3)而当前圆珠笔的制造,核心技术靠“山寨”,核心材料靠进口,暴露出我国圆珠笔行业核心工艺的缺失和工匠精神的缺位。造笔者看重于“多销”,满足于“薄利”,不思探索,甘为他人“打工”,更暴露出该行业甚至社会上重量不重质的心理弊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