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之心
教学目标:1.通过借助工具书,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言基础知识。
通过进一步分析课文,把握孟子的“四端”说,理解其现实意义。(重点)
3.通过梳理本文的说理思路,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畅想也曾引导着我们对理想对未来的建设。(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理解其现实意义。(重点)
3.梳理本文的说理思路,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难点)
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朗读课文《人皆有不忍之心》,圈点勾画出自己不理解、不懂的字、词、句。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自学指导(一):(5分钟)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学常识
2.初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注意重点字词。
自学指导(二):(10分钟)
1.孟子如何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内容、论证思路、论证方法及效果)
2.孟子为什么强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3.联系历史或实际,谈谈人应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意义。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一)1、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
背景: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封建制已经在各国确立。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互相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割据混战的局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下,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孟子也针对社会现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便是其中的一篇。
翻译: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有怜爱别人的心,于是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爱别人的心实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是因为)如果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了,都会产生惊奇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和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恐惧同情心理的。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
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
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二)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是“四端”。
2、第一部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第二部分(先王有不忍……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
第三部分(由是观之……智之端也):提出“四端”。
第四部分(人之有是四端也……不足以事父母):点明“四端”的意义。
举例证法,举先王和百姓的例子,更有说服力。
比喻证法,对比论证,通过有无“四端”和是否“充之”的对比,突出不忍人之心的重要性。
假设论证,如“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从反面经行假设。
3、“侧隐之心”
治国为政方面:恻隐之心是“仁爱”思想的体现,可联系古代爱惜百姓的官员与帝王,现代如中共十八大体现出的“以民为本”的思想,“精准扶贫”的措施,都是“仁爱”的体现。相反,一些朝代和现代一些国家,对民实行暴政,发动战争导致生灵涂炭,都是“仁”的缺人与自然方面:乱捕乱杀野生动物缺乏“恻隐之心”。
社会文明发展方面:“扶不扶”问题,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辞让之心”:可从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入手分析,如果只注重一己之利而忽视他人利益,相互争夺,而不是相互谦让,必然产生争端。
“羞恶之心”:可联系古代的乱臣贼子,也可联系当代有些官员贪污腐化,有些人道德沦丧,毫无底线,一些网络平台烂熟严重的分析儒家倡导的羞恶之心的重要。
“是非之心”:人应该有是非的判断,特别是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更要有清醒的认识,如对一些古代的思想、观念、习俗要有清晰的认识,对外来的思想文化要能够批判地继承等。
课堂小结,构建思维导图。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即由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因为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施行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背诵相关文学常识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 。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
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
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与相当朋友也。
句式: 译文:
2.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句式: 译文:
3.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也,自贼者也。
句式: 译文:
九、课后作业:1、把新授课所学的内容再看一遍。
2、把新授课所涉及的该背诵的内容背会,默写一遍,交给课代表,课代表交给老师。
3、把本节课的错题本上错题本。
4、把本节课没做完的题做完。
5、把所有资料上的题做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十、教学反思: